青春期孩子叛逆,母子相處,需要注意五大事項

2020-09-11 不說話只釣魚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母子相處需要注意五大事項:母子平等交流,母親不要總是嘮叨和責罵,孩子不要總是沉默寡言;母子相互尊重和欣賞,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讓母子關係融洽;要保持一定距離,給孩子空間和時間;培養共同愛好,做知心朋友,引導孩子,走上正軌;要有耐心。

青春期母子

母子平等交流

孩子12歲進入青春期,幾乎什麼都懂了,只有心智還不是那麼成熟,就像一個情商低的人一樣。作為母親,不要總是嘮叨和責罵,作為孩子,不要總是沉默寡言,二者要相互平等交流。

作為母親,不能再像小時候一樣,居高臨下教導孩子,尤其是一些傷人的話不能說,比如,你還小,什麼都不懂;我就知道你笨,做不出來;等。孩子懂事以後,你說的話講的道理,在孩子哪裡都是多餘的,所以,不要總是嘮叨,更不能責罵。否則,只能適得其反。

母親嘮叨孩子

這個時候的孩子們已經有很強的自尊心,傷人和責罵都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傷了孩子的自尊,孩子自然叛逆,自然爭吵或者沉默寡言。

最好的做法就是和孩子面對面,平等地語重心長地交流。可以用商量口吻來討論事情,也可以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母親要多觀察和注意孩子,主動交流和關心,孩子也不要不說話,積極表達想法和困惑,在平等開心交流中,解決問題。

母子開心交流

母子相互尊重和欣賞

孩子青春期,經歷成長的痛,母親人到中年,經歷人生的壓力。母子在生活中要相互尊重和支持,互相欣賞,多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母子關係一定會非常融洽。

作為母親,要尊重孩子的選擇,比如孩子不想轉校,一定不要逼孩子轉校,孩子想上高中,不要把孩子送到技校等。要支持孩子的決定,孩子想先玩一會兒再做作業,你不要上來就一句「不行」,誰受得了?要欣賞孩子,鼓勵孩子,肯定孩子。誇獎要具體,誇獎字寫得好,要誇獎那些字寫得好,怎麼好。不能籠統說好,意義不大。

母親欣賞孩子

作為孩子,要尊重母親的職業,哪怕是清潔工、建築工、農民,都要尊重。要理解母親的辛苦,辛苦為你做飯洗衣,辛苦送你上下學,辛苦陪伴你。要欣賞母親的愛,母親對你的愛無私,不摻雜一點兒私心,要懂得感恩。

母親尊重和欣賞孩子,孩子理解和支持母親,母子關係一定會非常融洽。

孩子感恩母親,母子融洽

要保持一定距離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基本上都不會再粘著父母了,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愛好了。而且也是孩子的關鍵成長期,作為母親,不能再當保姆式母親,要保持一定距離,給孩子一定的成長空間和自由支配時間。

孩子過度依賴母親,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書包不自己收拾,做完作業筆一扔,什麼都不管了,這樣對孩子很難快速的成長,在處理事情上,也不能有很好的決斷能力。

此外,過度依賴容易造成人際交往中只有母親,沒有同齡的朋友,容易孤僻內向,情感更容易脆弱敏感,對事情猶豫不決,造成心理上的影響和壓力。

沒有朋友,容易孤僻

與孩子保持距離,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完成,甚至幫家裡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培養獨立能力,家庭責任概念等,讓孩子的世界裡,不是只有學習。另外給孩子自由的時間,引導孩子學會合理的支配自己的時間,從小養成時間管理的習慣。

允許孩子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打籃球,騎車子,下棋,一起玩等,在運動和活動中結交朋友,獲得快樂,養成樂觀和積極向上的性格,對以後應對挫折和困難會有很大幫助。

孩子們一起玩

培養共同愛好

作為母親,是不是孩子越大和孩子的共同語言越少?是不是孩子越大越沉默?是不是孩子除了要錢,沒有別的話說?這就是你們沒有共同語言,需要培養共同愛好。

有了共同愛好,你和孩子共同活動中,很容易就打成一片,增加相互間感情。而且聊起天來,有共同話題和感受,容易聊到一起去。

比如,打羽毛球,你和孩子的你來我往,都是互動。孩子不小心摔倒,你去關心,孩子肯定會感受到那份愛。球打到你臉上,孩子跑過來,摸摸你的臉,都是一種關心。再比如母親和孩子一起戶外活動,在活動中互動和彼此關心,會讓你們更加親密,更容易做知心朋友。

母親和孩子一起戶外活動

青春期孩子容易誤入歧途,比如網路遊戲,一玩網路遊戲誰也叫不動,容易痴迷。如果家長只是口頭教育,怕是效果甚微。

如果培養共同愛好,比如釣魚,在你的引導下,孩子愛上釣魚,你們一起釣魚,自然樂趣多多。更重要的是,釣魚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在自然裡修身養心,也是很好的鍛鍊和成長。家長引導孩子開展健康的有益的活動,孩子自然會走向正軌。

母親和孩子一起釣魚

要有耐心

家裡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寫作業時,母親和藹可親,兒子開心玩耍,母子連摟帶抱,關係特別好;一到寫作業,你喊叫我吵鬧,雞飛狗跳,一點兒也不安生。

青春期孩子的母親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壓力大,母親很容易失去耐心。寫作業本就是一件苦差事,母親看見孩子寫錯或者磨蹭,就忍不住嘮叨起來,什麼「腦子去哪兒了?這麼簡單都不會」、「眼睛瞎了嗎,3看成5?」等,都會影響孩子的狀態。

陪孩子寫作最重要的就是耐心。

孩子做作業時,家長最好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譁。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或平板,不要孩子做完一題就評判一題,容易打斷孩子的思路和做作業的狀態。最好的,就是靜下心來看看書,或者做點兒自己的事兒,讓孩子看到你也在努力,孩子自然會好好寫作業。

孩子寫作業,媽媽寫字

另外,對青春期孩子的引導也要有耐心。

在行為心理學中,人們把一個人的新習慣或理念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的現象,稱之為21天效應。這是說,一個人的動作、或想法,如果重複21天就會變成一個習慣性的動作或想法。

因此引導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或者戒掉一個壞習慣,至少需要21天。這21天就是耐心的體現。比如,讓孩子養成睡覺前看書的習慣,不能今天要求,明天就不要求,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孩子不願意看書的情緒越來越濃,反而起到相反效果。只有堅持,有耐心,才能慢慢培養起來。

引導孩子看書

結語

青春期的孩子比較叛逆,母子相處需要注意五大事項:1、母子平等交流,母親不要總是嘮叨和責罵,孩子不要總是沉默寡言;2、母子相互尊重和欣賞,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讓母子關係融洽;3、要保持一定距離,給孩子空間和時間;4、培養共同愛好,做知心朋友,引導孩子,走上正軌;5、要有耐心。

做好這些注意事項,孩子定可以健康成長,學業有成。

(全文完,完稿於20200911晚)

有意義的文字在這裡跳動,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青春期不等於叛逆,家長掌握這些方法,輕鬆與孩子和諧相處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都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青春期階段的孩子,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急劇發生變化,他們渴望成年,但是他們的經歷和成熟度卻限制了他們的成長。因此,青春期的孩子們特別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導,但是如果引導不當,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傷害。那麼,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方法有哪些呢?
  • 35歲母親和14歲兒子怎麼相處?4個注意事項至關重要
    孩子已經14歲,可以說,女人也是早婚了。這個時候,和孩子相處,需要注意一些事項,不然母子關係可能會出問題。因為,這個年齡段的男孩,其實,身心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心理狀態很不穩定,很容易叛逆。所以,年輕的媽媽和14歲的兒子,相處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首先要了解14歲孩子的心理,才能理解孩子。
  • 青春期孩子叛逆送去叛逆孩子教育學校需要注意哪些細節?
    青春,是可以放肆飛揚的時光,是犯了錯可以被原諒的時光,孩子進入青春期,最顯著的變化首先表現在身體上。這些都是從孩子的外表方面很容易的見到的,但是最難的就是孩子的「心理成長變化」。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很少的去關注孩子的心理情況變化從而導致孩子發生各種叛逆的現象。舉個例子來說,孩子撒謊這一習慣,撒謊他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撒謊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因為受環境所影響,可能在家庭中父母也有撒謊的壞習慣,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養成了撒謊這一項相關。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孩子有以上的表現,很正常,如果孩子沒有出格的舉動,比如放棄學習、抽菸、喝酒、亂交社會上的朋友、與異性相處非常隨意等等,都沒有必要視為是青春期叛逆。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青春期的孩子們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但如果指導不當,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傷害。叛逆,難以溝通,不知道哪句話就讓孩子炸了毛。  不要認為孩子平時的一些叛逆行為是有意跟你過不去,甚至認為是思想品德問題,充分認識叛逆心理是青春期孩子一個正常的心理特徵,這樣就不會貿然批評孩子。
  •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的交流,這樣孩子才會少叛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父母應該最不想面對的應該就是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畢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不聽父母的話,還會和父母發生言語上的衝突,以至於讓很多父母都很頭疼於不知道如何與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甚至還說髒話,一回家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不出來,自己特別無奈,應該怎麼辦呢?」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青春期孩子叛逆那面對青春期孩子的種種「叛逆、不聽話」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 如何正確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學浪計劃」
    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是困擾不少父母的難題。青春期的孩子們尤其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指導,但如果指導不當,又很容易造成逆反甚至傷害。這篇文章從腦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對青春期孩子的行為進行比較通俗的講解,文末還附有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時候會刻意地把父母推開,他們把房間的門關上,甚至離家出走,顯得好像他特別不需要父母。要特別注意,孩子在面對你的高壓控制的時候,他既可能表現出叛逆的行為,跟你徹底鬧掰、翻臉,也有可能表現得十分畏縮,徹底服了,什麼都不說了,一切全聽你的。這兩種行為,對於孩子都會有傷害。
  • 青春期,叛逆的不是孩子,是家長?|精選
    作者 | 劉純婷1很多人都覺得孩子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叛逆,就是家庭矛盾的開端。我覺得這是個誤會。這個誤會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誤會矛盾是從青春開始的,一般來說,孩子和家長之間的戰爭早就開始了,只不過在之前的戰爭中,孩子總是那個輸的人。
  • 別再把叛逆歸在青春期頭上,家長這些行為必須注意
    不過對於那些向來就有叛逆情緒,並且在青春期表現更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叛逆情緒一般都是被家長的這些行為影響的。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掌中寶,受到全家人的寵愛是很正常的,但是生活中卻有一些家長事事順著孩子的心意,用溺愛的方式來給孩子關懷。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太過以自我為中心,無論是在人際交往中,還是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都會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思想行事,從而也就越來越叛逆了。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
    在正常的心理發展中,青春期的孩子一定會經歷某些形式的「叛逆」,如果父母可以恰當地對待這些「叛逆」,孩子就會從「叛逆」中發展出獨立、自信的個性。很多青春期不被允許「叛逆」或者被父母鎮壓了「叛逆」的孩子,通常會比較沒自信,在決策上非常依賴於父母的判斷(比如高考報什麼志願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成年後難以做出決定青春期的界定是十二三歲至十八九歲。
  • 3個叛逆少年的青春期,父母伴子如伴虎:孩子比看起來更需要你
    叛逆的孩子,無助的父母曾看過一部央視的紀錄片《鏡子》,裡面跟蹤拍攝了一些問題孩子,這些孩子多是在進入青春期的前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原本聽話懂事的孩子變成了讓父母頭痛的不良少年。這些青春期變得特別叛逆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教育都有缺失,有的父母夫妻關係惡劣,家庭缺少溫暖,有的父母對孩子施加冷暴力,各種打壓,有的父母強勢控制,這些父母在孩子出現問題以後一直很困惑,並沒有意識到孩子身心的巨變和家庭教育中的問題。
  • 睿智燈塔-孩子叛逆怎麼辦,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
    孩子叛逆怎麼辦?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不管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有各種歪理,振振有詞地反駁,這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那麼,作為家長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相處呢?實際上,叛逆就是反叛的思想和行為,尤其是那些違背正常規律、現實狀況、人們認知的思想和行為。一般情況下,孩子叛逆的表現主要為與父母觀點不一致,反對家長的言論,他們希望通過另類的言行,引起其他人的注意。根據調查顯示,十到十五歲的孩子叛逆率最高。
  • 共情,理解青春期孩子的感受,是孩子叛逆的最佳解藥
    「沒見過這麼叛逆的孩子,再這樣下去遲早要被他氣出心臟病,罵也罵過打也打過,就是死性不改,要不是擔心他把弟弟弄出心理疾病,我才懶得管他」,一青春期孩子的媽媽沮喪又無力地控訴著。我問她咋回事,孩子叛逆具體表現在什麼行為上?
  •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12條溝通技巧送給老師家長
    導讀 應該怎麼和青春期的孩子相處?這是困擾不少父母的難題。本文從腦科學、心理學的角度,對青春期孩子的行為進行較通俗的講解,同時附帶12條與青春期孩子的溝通技巧,一起來看~青春期可能要到30歲才能結束孩子不願說話,叛逆
  •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父母要怎麼做
    當子女進入青春期,父母會認為從前那個依賴自己的孩子不見了,轉而變為一個有自己秘密,想要獨特甚至叛逆的孩子。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往往容易擔心甚至過度幹涉,最終引發更多親子矛盾。其實,當孩子進入青春期時,自我意識增強,很需要獨立的成長空間,此時,父母需時刻謹記「三顆心」——不要過於關心,不要太有好奇心,不要過於熱心,如此將更有利於孩子平穩地度過青春期。那麼,在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時,具體如何做好這「三顆心」呢?請跟隨小智的步伐,一起來詳細了解。
  • 伊能靜18歲兒子穿女裝、做美甲,打扮個性:青春期都這麼叛逆?
    有說,哈利現在屬於青春期,叛逆期發作而已;還有說,年輕人嘛,自己開心就好;甚至有人說這是哈利心理有問題。關於網絡上的各種說法,他們都沒有給予回應。但從最近伊能靜上傳的視頻中,可以看出來,母子關係不錯。不可否認,哈利是伊能靜和前夫的兒子,今年18歲了,正屬於青春期,有點叛逆是顯而易見的,但現在的年輕人真的活得如此任性了嗎?青春期都這麼叛逆嗎?
  • 青春期孩子叛逆、頂嘴?父母無計可施,你需要了解孩子的神奇大腦
    在你的印象中,青春期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作為父母我們可以這樣做:1、優先考慮青少年的社會關係,並確保他們有社會融合的機會2、提防社交性獎勵,因為同伴社交獎勵可能會勝出(不要試圖用金錢等物質獎勵來塑造青少年的行為)3、始終強化成長型思維模式,以建立抵禦社會排斥的可能(成長型思維即嘗試多種可能、樂觀)4、用青少年的眼光看待主要的社會風險(多學習和傾聽)5、當你和青少年相處時請注意你的面部表情
  • 怎麼和叛逆的兒子相處?
    解析……對於青春期的叛逆,只是家長一廂情願的認為,因為這個詞語沒有在任何一個專業領域出現過,也沒有任何的定義和標準來評定,但是有反叛期可以參考,因為有一個「逆」的區別而孩子則是那個躺槍的人,很無辜。家長平時需要經常反省自己,尤其是青春期的家長,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成年人,如果是,為什麼不能和一個孩子正常相處?如果不是,為什麼不讓自己變得成熟呢?很多家長都是生理的成熟,心理卻仍是幼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