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I財經社 趙怡然
編輯 | 鹿鳴
本文由《財經天下》周刊旗下帳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麻辣燙雙雄的對決,因藝人張亮的捲入,登上熱搜。
8月9日,有網友在藝人張亮微博下留言,讓其「管好自家飯店」,解決菜品貴、麻醬收費等問題。藝人張亮隨即回覆:「那你去吃楊國福。」
網友找錯了「張亮」,「張亮」卻看到了熱搜。隨著楊國福主動發博求合作,邀請藝人張亮代言。據新京報,張亮麻辣燙亦出面回應:門店麻醬不收費,「張亮」沒有想過找明星代言,至於「楊國福」請誰代言,「我們無權幹涉」。
作為彼此最有力競爭對手,「張亮」與「楊國福」一向難逃被比較的命運。
從門店規模看,據官網信息,張亮麻辣燙全國連鎖加盟店達5000餘家;楊國福麻辣燙達5500餘家,略微領先。談及將來計劃,2019年12月,楊國福提出「萬店計劃」,稱公司將在2025年,達到9000至10000家門店規模。張亮則表示,為保證加盟商盈利,暫不考慮萬店規模。
營收方面,據《財經》報導,楊國福2019年公司營收預計達到13億元。張亮則在2018年,實現近50億元營收。
至於口味,則各有支持者。由於發源地相同,發展軌跡形式,早年有傳聞稱,張亮是楊國福的外甥,曾在「楊國福」炒了三年多麻辣料,之後楊國福忘記鎖配料間門,張亮進去拿到配方,自立門戶,才有了「張亮麻辣燙」。
這一說法雖被雙方闢謠,但據楊國福官方網站信息,楊國福麻辣燙底料配方,確屬集團核心機密,由楊國福本人掌握。加盟商加盟後,底料由集團名下工廠生產配送,絕無洩密可能。
在《財經》報導及官方網站信息中,楊國福本人多次表示,底料是一碗麻辣燙的靈魂,甚至鹽的產地不同,口感都有差異。為此,集團曾在四川成都,投資4億元建廠,據楊國福稱,自己「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工廠」,希望達到所有門店,同種口味的標準化效果。
相比之下,張亮麻辣燙顯得更輕,據《財經》稱,主要通過外採,代替自己生產。因此更像一家加盟商管理公司。姿態也更為親和。張亮曾表示:「我們加盟費要的少,目的是降低門檻,能保障公司基本運營就行。」
對比雙方加盟費用,據官方網站信息,楊國福在上海,加盟費2.59萬元/年;張亮則為1.98萬元/年。
兩家在門店規模、口感等方面相互追趕,談到食品安全,則都如臨大敵。
今年7月,據南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信息,南昌一張亮麻辣燙門店,餐飲具檢出大腸菌群超標。官方微博隨後發聲明稱,已對該加盟店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其完善餐具洗消流程。更早之前,張亮海口一門店則被曝銷售三無羊肉卷。
而在2018年,楊國福廣州門店被曝員工雙腳上菜板,後廚垃圾遍地,衛生狀況堪憂。楊國福廣東地區相關負責人隨後回應,該員工是臨時工,沒有經過嚴格考核上崗,目前已被辭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