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事事找媽媽,怎麼鍛鍊孩子獨立能力?試試三個方法很有用

2021-01-21 網易

  「媽媽」這個名詞可以說是有孩子的家庭中最高頻的一個詞語。

  有一個笑話講,爸爸唯一的作用是幫看著媽媽,回到家看到爸爸就問:爸:我媽呢?孩子在家裡,自己什麼東西找不到了或者是什麼事情做不好了,首先就會找自己的媽媽。

  所以在家裡,我們經常就會聽到

  」媽媽,我的褲子怎麼找不到了?」「媽媽,我這個東西不會做」

  等等。

  孩子事事都找媽媽,這是一種好現象嗎?

  

  小劉的兒子今年5歲了,因為是家裡的獨生子,所以在家裡十分的受寵。平時可以說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最讓小劉頭疼的事情就是孩子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平時的大事小事都要找媽媽。

  今天中午在公司吃飯的時候,小劉的兒子就給小劉打電話了,說道:」媽媽,我的玩具找不到了,你幫我找找?」而小劉只能遠程指導孩子找玩具,講了十幾分鐘才幫孩子找到玩具。

  我就笑道:」你家兒子可真是粘你呀。」

  小劉頭疼道:」這孩子動手能力很弱,什麼事情都要找媽媽,我也真是頭疼死了。又宅動手能力又差」

  我說:

  「你應該鍛鍊孩子獨立動手的能力啊,不能讓孩子什麼都依賴媽媽,這對他以後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聽了我們的話,小劉也意識到兒子這樣並不是一件好事,是得要好好的教育孩子要獨立自主了。

  

  孩子什麼都找媽媽,這對孩子有什麼壞處呢?

  1、動手能力弱

  現在大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很容易在教育上變得很寵娃。

  爺爺奶奶疼外公外婆愛,父母教育要看老人臉面,這種無形的溺愛對孩子是害不是愛

  。在家裡,孩子什麼事情都找媽媽,媽媽也什麼事情都幫著孩子做,

  這樣會讓孩子的動手能力變得非常的弱。

  因為家長幫著孩子包攬一切,也沒有想過要去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孩子

  上小學了都不會自己穿鞋子,不會自己綁鞋帶

  2、很依賴媽媽,獨立性差

  什麼事情都依靠媽媽來解決,容

  易導致孩子變得執拗,自理的能力差。

  這樣的孩子小時候看著是親媽媽,長大就成了」媽寶男」。這樣的孩子十分的依賴自己的母親,他們的的自理能力和獨立性都非常的差。很多事情都要靠著自己的母親去解決,無法獨立。長大也是一個巨嬰,離開媽媽就活不下去了。

  

  3、社交能力差

  這些孩子平時什麼事都靠媽媽,所以和媽媽的關係就非常緊密,可以說是斷不了奶的孩子,對於日學的社交也不太有興趣,大多是宅男。因為在家裡一日三餐有媽媽幫處理,也不喜歡別人交流,所以社交能力極差。

  社交能力差,就錯失了很多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家長應該怎麼鍛鍊孩子獨立動手能力?這三個方法很有用

  1、找到適合孩子的事情

  據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那些成年後有成就且過得比較幸福的人,都有一個重要的相似之處:他們從小就會做那些看似瑣碎的家務。

  家長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找到適合孩子做的事情,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

  家長在給孩子找事情做的事情,應該找一些孩子能夠完成的任務,

  這樣能夠讓孩子更加的有自信,更加喜歡自己動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說,平時孩子把玩具弄得到處都是的時候,家長可以安排孩子自己把自己的玩具收回去;孩子早上起床的事情,讓他們的自己穿衣服等等,都是能夠

  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的

  當孩子對媽媽洗衣服有興趣的時候,媽媽別怕孩子洗不乾淨,弄溼衣服,讓孩子去動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從不會到會,就是我們走路都是通過學習才會的,所以媽媽要多給機會孩子學習。

  多創造機會給孩子動手,這樣才能讓孩子動手能力越來越強。

  

  當孩子喜歡廚房裡做菜時,可以給孩子一些比較安全的工具

  ,讓孩子自己學會摘菜,洗菜,切菜甚至做菜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讓孩子越有成就感。

  或者孩子喜歡拆家裡的東西,不要打不要罵,可以給孩子拆一些不太貴重的東西,並且告訴孩子,

  拆了要學會裝,如果裝不好,那怎麼辦,可以花自己的錢(孩子最好有自己的私房錢)去讓師傅幫修理。

  2、正確的引導孩子

  「給孩子飯,不如教孩子做飯」家長正確的引導會比你幫助孩子去做要好得多。有的時候,孩子找不到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媽媽就會動手幫助孩子去找。

  其實這個時候家長更好的解決方式是引導孩子:昨天在哪裡玩的,之後放哪裡了,會在哪裡呢?引起孩子思想,讓孩子自己慢慢的去找。當孩子自己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是做不到,而是他們的不知道該怎麼去做,這時候家長的引導就顯得十分的重要了。

  

  3、媽媽在合適的時間懂得放手,讓孩子更獨立

  在孩子半歲左右

  ,慢慢學會坐,學會爬,這時候家長可以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遠一點,引導孩子自己爬,或者不會爬的時候學會自己翻身去夠玩具。自己拿到的玩具會更好玩。家長不要什麼都放在孩子的面前,這樣會失去很多美感。

  孩子8個月左右,

  給孩子做或者買一些手指食物,讓孩子自己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嘴巴,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手指的精細動作,還可能讓孩子體會讓吃的樂趣。孩子以後不挑食。

  孩子1歲後學走路,別用學步車,找到安全的地方,讓孩子自己慢慢走,

  摔跤是每個人走路必經之路,不要怕孩子摔是天天扶著走。

  孩子3歲後可以慢慢讓孩子自己洗澡,洗不乾淨可以再幫洗一下。

  孩子4歲後可以和家長分房睡,獨立入睡,讓孩子也有自己的空間。

  每個孩子都有能力慢慢學會獨立,所以媽媽學會放手更重要。

  菁媽寄語

  :

  雛鷹羽翼漸豐後,會遠離老鷹,展翅高飛。

  因為它知道只要飛出去才知道天空有多廣闊,孩子長大後媽媽也要學會放手,才能讓孩子以後有更好的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孩子事事找媽媽,怎麼鍛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這三個方法很有用
    「媽媽」這個名詞可以說是有孩子的家庭中最高頻的一個詞語。有一個笑話講,爸爸唯一的作用是幫看著媽媽,回到家看到爸爸就問:爸:我媽呢?孩子在家裡,自己什麼東西找不到了或者是什麼事情做不好了,首先就會找自己的媽媽。所以在家裡,我們經常就會聽到」媽媽,我的褲子怎麼找不到了?」「媽媽,我這個東西不會做」等等。
  • 妹妹二胎的放養式育兒,早早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
    妹妹說哥哥有什么弟弟必須得到,哥哥則顯得很「內向」。記得妹妹生了他家大兒子那會,買了很多的育兒書籍學習,還經常向我們有寶寶的人請教孩子平常帶孩子時遇到的一些問題,幾個月會抬頭呀,幾個月開始添加輔食呀,幾個月開始寶寶會爬呀,幾個開始補鈣……
  • "媽媽,你幫我!"孩子什麼事情都找媽媽,是獨立能力差的表現
    每次刷到做飯的小視頻時,下面一定有這樣的評論:&34;。奇怪的是,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是享受的,他們樂於為孩子奉獻一切,但是這樣真的好嗎?前段時間大火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其中的鐘曉芹就是從小在父母的寵愛下長大,即使結婚之後也是如此。
  • 想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試試這7個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側重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早教啟蒙等等,很少有家長著重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就是這種能力可以讓你極短的時間的發現問題所在,從而解決問題。7個小方法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對孩子提出設想,讓孩子獨立思考家長可以問孩子:我們出去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包辦式教育」,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
    試想一下,如果只有愛好,或者只把愛好停留在嘴上,而疏於動手實踐,劉上又怎麼能夠完成自製火箭這一「壯舉」?從劉上的經歷中,我們每一名父母都應該受到啟發,那就是:努力養孩子獨立能力。具有獨立能力的孩子,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往往要強於那些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而這樣的孩子,又總是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增強自信心,從而獲得成功。
  • 怎麼讓孩子膽子變大?父母試試這4個方法,鍛鍊孩子膽量
    朋友家兒子小海今年三歲多了,是個很聽話、懂事的男孩,朋友們經常說小海是個讓父母很省心的男孩。可朋友卻說,正因為小孩太聽話懂事了,也讓他很煩惱。朋友覺得男孩就應該淘氣一些,可小海膽子太小了,明明已經三歲多了,完全可以自己玩滑梯了,可小海卻還是不敢,就算媽媽抱著他一起滑,他也不敢。到了晚上,媽媽半夜去衛生間,如果小海醒了或是睡前沒有看到媽媽,就會哭鬧不安,直到有媽媽陪著他才會安心。
  • 想提升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試試這7個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
    現在有許多家長都側重培養孩子的智商、情商、早教啟蒙等等,很少有家長著重培養孩子的思維邏輯,就是這種能力可以讓你極短的時間的發現問題所在,從而解決問題。7個小方法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一、對孩子提出設想,讓孩子獨立思考家長可以問孩子:我們出去玩,但是忘記回家的路怎麼辦?我們正在開車回家,結果車子出現故障不能動了怎麼辦?
  • 全程徒步566公裡,女兒帶隊爸跟隨,這樣鍛鍊孩子獨立能力很贊
    ,長大後的獨立能力都不會太差,而且事業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為。獨立能力,主要包括獨立生活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一個獨立能力強的孩子,生活方面,他們能學會自立,能過好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父母操心,在遇到壓力挫折的時候,他們一般會有較高的逆商,能自立自強地度過人生的難關。
  • 鍛鍊孩子注意力的幾個小方法
    注意力是心靈的門戶,只有具有良好的注意力,孩子才會更好的汲取外界的信息,增加認知,從而促進各方面能力發展。那麼在家庭訓練中,媽媽們應該怎樣鍛鍊孩子的注意力和安坐能力呢?大賽爸爸分享鍛鍊孩子注意力的幾個小方法:1.剪紙為孩子準備一把兒童安全剪刀吧,如果孩子不會使用剪刀,媽媽可以讓孩子背對著坐在自己的腿上,讓孩子握住剪刀,同時媽媽的手握住孩子的手,輔助孩子剪,可以剪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比如棒棒糖,冰激凌等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獨立的孩子更優秀,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
    【獨立的孩子更優秀,請給孩子獨立的機會】你家孩子獨立性強嗎?答「強,我家孩子很獨立」,那麼恭喜你,你家養了個優秀的孩子。但是也有些孩子是這樣的,讓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一天晚上6歲的豆豆正在客廳玩玩具,媽媽走過來提醒她已經很晚了,不要再玩了趕快收拾好玩具準備睡覺。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事事替孩子包辦,孩子學習上有什麼問題,也是像上例中孩子的媽媽那樣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這樣大人就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權利。如果孩子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就會善於發現問題,能夠通過思考、分析找到答案,才會取得好的學習成績。而孩子長大後,因為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品質,他的視角會比別人寬廣,思維也會更加縝密。因此,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將比其他人有更多的機遇,更容易擁有成功的生活和事業。
  • 孩子抗挫能力差?三個方法訓練出有毅力孩子
    對他說話大聲一點,言辭嚴肅一點,就是「媽媽欺負我」,「壞媽媽」,「媽媽不愛我了」……小孩會用愛來要挾你了,這屆媽媽不好當啊。我決定做點什麼。周末,帶著孩子去了森林公園。公園山海拔很低,才200多米,可騎自行車上去。我們在路邊租了一輛雙人自行車。
  • 孩子的獨立能力需要鍛鍊的機會
    看似笑話的我們要反思的是另一個話題,一個未來的成人要參與社會生活,什麼最重要,獨立的生活能力肯定排在前列。獨生子女制度加上改革開放的社會環境,「小皇帝」的一代也正在成為父母,自身缺乏獨立的一代人如何培養下一代的自主能力是一個比較難的課題。
  • 「責任分散效應」告訴你,對孩子事事包辦,孩子永遠學不會獨立
    身為父母,我們自然希望孩子獨立、有責任心,可生活中,很多家長的做法卻完全違背了這樣的初衷。孩子初次嘗試自己做事情的時候,一出現失誤,爸爸媽媽就火急火燎地讓他&34;,直接代勞。還有的家長害怕孩子幫倒忙,連給他們嘗試的機會都沒有,從而事事包辦。然而,對孩子事事包辦,孩子會永遠學不會獨立。
  • 孩子唯唯諾諾、不自信,我用這4種方法,幫孩子變得獨立、自信
    心理學家卡爾匹克哈特說,缺乏自信的孩子不願嘗試新的或有挑戰性的事情,因為他們害怕失敗或讓別人失望。這可能會阻礙他們以後的生活,阻礙他們事業的成功。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自信的性格呢?在日常生活中,我用這4種方法,逐漸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信。
  • 爸爸帶大的孩子,有著4個優勢,媽媽再怎麼努力也給不了
    爸爸帶大的孩子,有著4個優勢,媽媽再怎麼努力也給不了近年來,隨著女性的工作能力越來越強,工作時間越來越短,帶孩子這種事情不再僅僅由母親來完成,父親也同樣挑起了帶孩子的重任,針對父親與子女關係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
  • 孩子缺乏獨立能力,可能是這幾個原因導致,家長要儘早幫孩子糾正
    相信對於很多孩子來說,新學期的開始都非常開心,可是有一個孩子卻在剛開學的時候就無比痛苦,作為一個一年級剛剛入學的小學生,本應該對什麼都非常好奇,可是孩子卻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因為在上課的時候,孩子一直想上廁所,卻不敢說就一直憋著,等到下課的時候,孩子找到老師,問老師可不可以陪他一起去廁所?老師問你怎麼連上廁所都不敢呢?
  • 有遠見的父母都在培養孩子獨立能力,這些方法一定要學會
    培養孩子獨立能力,不僅可以讓孩子輕鬆學習,對孩子未來成長也有著深遠意義。那麼,如何培養獨立能力呢?這4種方法一定要學會。,一定有個「直升機父母」或「割草機父母」。通過生活中的獨立能力的培養,一個獨立的孩子更加有朝氣、更加積極主動的做其它的事,更加願意花心思、動腦筋,從而更有主見。有句話:我們終其一生都是希望孩子可以達到「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獨立和自由,可是不放手的愛,恰恰扼制了孩子的成長。放開手,閉上嘴,給孩子一個自由的成長空間。小鷹只有被推下懸崖後才能學會展翅翱翔。
  • 父母不是我的傭人,如何讓寶寶學會獨立,鍛鍊自己能力
    父母不是我的傭人,如何讓寶寶學會獨立,鍛鍊自己能力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堅忍勇敢,獨立自主一點,現實生活當中,因為育兒經驗比較匱乏,甚至很多父母孩子都已經兩三歲了。依舊不知道怎麼辦才可以讓寶寶更加獨立,我覺得想要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長必須要學會放手,不要有那種含在嘴裡怕化掉的思想,這種思想是相對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