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函數、邊際耗費遞增——經濟學有史以來統一的可能

2020-12-25 從哲學到科學

作者:李 春

這可能是尋求兩大體系經濟學統一的最合理探索。

西方經濟學最大的一個缺陷,在於供給曲線的解釋中。

如果認為需求曲線是由邊際效用遞減原則(對應人類心理行為效用最大化規劃)而形成的,那麼供給曲線,應該由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類心理行為原則內在決定形成。在供求圖中也一目了然,供給曲線應該是由某種邊際遞增效應決定。

在這裡我提出耗費函數、邊際耗費遞增的概念以解釋供給曲線的形成:供給曲線是由邊際耗費遞增原則決定。

在供應(生產)側,和消費的效用最大化函數相反,存在一個人類心理獨立的、先驗的函數——耗費函數,一般可認為是人類在勞動時付出的生理心理和體力精力的消耗。人們在供應(生產)過程中,追求耗費最小化,因此也可認為存在邊際耗費遞增效應。邊際效用遞減能那樣解釋,它就能夠這樣解釋;如果要數學證明,邊際效用遞減能那樣證明,它就只要在效用函數前面加個負號反著證明。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與此相當的概念稱為抽象勞動或一般勞動,也即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力之體現。

均衡的簡單數學表示

一、它的巨大社會意義

通俗地說,由於邊際耗費遞增,人們一般會對不斷生產出來的單位產品賦予不斷提高的價格。在供應(生產)過程中,如果一個人如資本家要求或強制別人長時間精疲力竭地勞動——付出體力精力、進行生理心理的消耗,人們內心要求的價格(通常為補償的工資或報酬,要在產品價格中實現,因而會要求產品價格)越來越高,付出的代價會越來越大;如果這是一種制度,就像早期資本主義制度一樣,人們不堪忍受,甚至會聯合起來發生革命,改變或推翻這種制度,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發生的歷史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對於個人自己也一樣,如果長時間地精疲力竭地勞動,代價(通常是傷身)會越來越大,每個人都可輕易地體會。

二、解釋供給與需求的均衡非常符合實際經濟生活。

在供應(生產)過程中,人們總是遵循邊際耗費遞增原則;反之人們總是遵循邊際效用遞減原則。兩者是人們獨立的、分別追求最優化的心理行為過程,均衡時的交換是一個具體的過程,不但等量等價格交換商品,還具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不同的人的心理過程的交換,一般可以認為就是人們日常生活過程中的討價還價過程,均衡價格一般在供給預算價格和需求預算價格之間。供不應求時供應(生產)者價格佔優勢;供過於求時需求(消費)者價格將佔優勢,兩方面最終通過討價還價達成均衡,達成均衡一般與貨幣的邊際效應有關。

如果耗費函數確實能夠視為馬克思提出的一般勞動、抽象勞動和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力,那麼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所謂的西方經濟學似可在此基礎上得到統一,或者說有史以來,兩大體系經濟學有了統一的可能。

拋磚引玉,如有不當,歡迎指正。

相關焦點

  • 【經濟學專業課】西方經濟學之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MU)和總效用(TU)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MU曲線是向右下方傾斜的,它反映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相應地,TU曲線是以遞減的速率先上升後下降的。當邊際效用為正值時,總效用曲線呈上升趨勢;當邊際效用遞減為零時,總效用曲線達最高點;當邊際效用繼續遞減為負值時,總效用曲線呈下降趨勢。
  • 《微觀經濟學》核心知識點邊際替代率
    這部分的各個知識點都相當重要,對於有關「消費者偏好的三個基本假定」和「無差異曲線」的知識點主要考察名詞解釋、選擇、簡答等題型,涉及到「邊際替代率」和「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補品」的考題,有可能是名詞解釋、簡答、選擇、辨析、計算、論述等等各種題型,如果出計算題和論述題一般是和下一個知識點——「消費者均衡」結合起來出題。
  • 黃江南朱嘉明:觀念經濟學原理及其現實意義
    2.2 「邊際效用遞增」VS「邊際效用遞減」理論。消費的邊際效用遞減理論,是傳統邊際價值論的前提,也是供需曲線的前提之一。邊際效用理論是建立在人類對物質產品的生理體驗基礎之上。但是,人類對觀念產品的心理體驗不是效用遞減,而是效用遞增。「粉絲」就是由反覆多次消費所構成的群體。「粉絲」的每一次消費效用高於最初消費的使用效用。
  • 2016年甘肅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經濟學—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宏觀經濟學——凱恩斯的消費理論1.消費函數消費是如何決定的:收入水平、商品價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狀況、消費者偏好等等。凱恩斯心理規律:隨著收入的增加,消費也會增加,但是消費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消費和收入的這種關係稱作消費函數或者消費傾向。消費函數假定消費只受收入的影響,因此可以說消費是收入的函數。
  • 高鴻業西方經濟學視頻課程全套!
    顯示偏好原理(中央財經大學2016研)高鴻業西方經濟學課程全套答:顯示偏好原理提供了消費者最優化模型施加在消費者行為上的約束,如果觀察到的消費者選擇滿足顯示偏好原理,則能「構建出可能產生這種選擇的偏好。
  • 【經濟學筆記】邊際效用遞減與時間回報
    經濟學,還有小編喜歡的歷史與理工科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這幾門學科都是講道理的,實事求是。不是玄之又玄,聽了一頭霧水,老感覺被忽悠的那種。小編的經濟學是自學的,基本屬於學藝不精,用的保羅·薩繆爾森的教材。某一天早讀的時候,小編驚嘆於經濟學的嚴謹與前後邏輯關係的精彩,於是想,要不要來分享一下自己讀經濟學的筆記呢?
  • 經濟學思考第五講//邊際效用
    在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階段,相對於固定要素來說,可變要素投入過少,因此,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邊際產量遞增,當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當時,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如果再繼續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由於其他要素的數量是固定的,可變要素就相對過多,於是邊際產量就必然遞減。邊際效益規律認為,在一個地區或行業,當資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再增加一單位的資本投入,其效益就會減少。
  • 高鐵是電力驅動的,每天要耗費多少度電?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高鐵是電力驅動的,每天要耗費多少度電?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如今人們的生活越來越緊張,節奏也是越來越快,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普通的綠皮火車顯然是滿足不了人們的出行的,而飛機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的,有些地方是去不了的,因此高鐵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我們都知道高鐵跟普通的火車是不一樣的,高鐵是以電為動力而運行的,每次高鐵上都坐了滿滿當當的人,如此多的人,那麼高鐵每天要耗費多少度電呢?
  • 邊際成本
    再比如,你的月收入是1萬塊,你要多獲得1000塊的收入,就要加班兩天,那這兩天的勞動投入,就是這1000塊收入增量的邊際成本。既然表達的是增量,那麼它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就是趨勢。以效用函數求導的方式將邊際分析引入經濟學之後,經濟學才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科學化」革命。足以見得,邊際分析在經濟學學術史上,也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 為何秦始皇不北伐匈奴反而耗費大量人力去修建長城?原因只有一個
    為何秦始皇不北伐匈奴反而耗費大量人力去修建長城?原因只有一個有句話叫做「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又被稱為萬裡長城,它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 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
  • 2018年自考《管理經濟學》章節試題及答案:第3章
    2018年自考《管理經濟學》章節試題及答案:第3章第一部分 選擇題1.下列說法中,關於短期生產函數正確的是(      )(1)這段時間一般小於1年(2)在此期間,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固定的(3)在此期間,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變的(4)在此期間,只有一種投入要素是可變的
  • 虎牙狂人耗費6把13光劍,才出1把15光劍!裝備比錢重要
    很多土豪玩家在增幅強化裝備的過程當中第1次沒有成,第2次沒有成,第3次還想繼續上,每一次都感覺下一次即將成功,可能這就是所說的上癮吧。而在虎牙直播平臺當中,有一位代表人物就是如此作風,他就是國服第一劍魂狂人。虎牙狂人隸屬於傲之最公會,這也是虎牙年度盛典中排名前三的公會!
  • 「邊際效用」詳解
    討論之後,這位朋友說,國內真正讀懂了《人的行動》的人屈指可數,當時我想不至於吧,我這種野生半吊子經濟學愛好者都自認為懂了呢。前一段時間又看到一些關於邊際效用的交流,我也曾參與其中,後來因為失去耐心而退出討論。在此過程中,倒是的確認識到,仍然有必要把邊際效用這個概念再好好解釋一下。這篇文章寫了一半時,內心倦怠,又因為之前看到的討論也告一段落,就先擱在一邊了。
  • 邊際效益
    經濟學上有個定律叫邊際效益。就是說,給了一個單位的投入,看產出的收益是多少。如果你長時間的往一個方向上給予投入,讓這種投入產生積累,收益會在某一時間產生突變。這種效應叫做邊際效益遞增。比如:有的人5年找了5個工作,每年收入都是5萬元,五年合計25萬元,有的人5年幹一件事,前4年也許收入還不到20萬元,但第五年累積效應開始顯現。第5年一年就可能收入20萬元。
  • 2010年4月成人自考消費經濟學考試真題
    點擊查看:全國自考00183消費經濟學歷年真題及部分答案匯總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 北大教授林毅夫的對手楊小凱 經濟學方面都有哪些學術成果?
    《經濟學原理》首次出版於1998年。本書是馬歇爾的經濟學原理教科書以來的第三代經濟原理學教科書,它不同於馬歇爾經濟原理教科書中將需求分析與對個人專業化決策的分析分割開來,也不同於其他邊際分析方法。從分析個人選擇專業方向和專業化水平的決策出發,此書用超邊際分析法分析社會中的分工水平和結構是如何由市場決定的。
  • 考點:高鴻業西方經濟學重點在這裡
    給出具體的效用函數,U=f(X1,X2)和P1,P2,然後求出X1的需求曲線。②最優選擇(通常情況及其特例)給定需求曲線是特殊的,比如:完全替代品;完全互補品比較少考;柯布——道格拉斯函數比較常考。✰ 其他考點:①邊際報酬遞減規律;②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③等產量曲線以及特殊情況; ★ 五星級考點:①最優要素組合條件;②短期成本變動的決定因素:邊際報酬遞減規律;③生產理論和成本理論④
  • 上海機電大學2020年「微觀經濟學」部分考試大綱
    主要內容:  第一節微觀經濟學的特點  一、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二、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條件  第二節需求  一、需求函數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線  第三節供給  一、供給函數  二、供給表和供給曲線  第四節均衡價格
  • 2016年經濟學各高校真題匯總版
    3、寡頭壟斷   4、生產者剩餘   二、簡答   1、區分實際GDP,名義GDP,人均GDP,潛在GDP   2、理性人假設,在微觀中的應用   3、廠商短期內追逐最大利益可能會有的情況   4、摩擦失業和結構失業哪個更嚴重   5、帕累託最優,條件,現實中可能存在麼?
  • 導數非負與函數遞增關係
    首先,求切線方程,先求導數,把切點橫坐標代入導函數,求得切線斜率,利用直線方程點斜式寫出切線方程即可。函數在某一區間遞增,導函數的符號應該是什麼情況呢?只需要導函數非負就行,因此,令導函數大於等於零,整理不等式,得出a滿足的條件,構造新函數,求新函數的最小值求新函數的最小值又需要求導數,確定最小值,從而得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