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早上起來有點艱難,出門的時候,呼吸都泛著淺淺的霧氣,天際泛著朦朦朧朧的淡紅色光芒,小跑了幾圈,打了一會拳,結束後天已經徹底點亮了。
點根煙,在天橋下買了兩個包子對付了一下,今天還是很平平淡淡,到教室的時候鑰匙沒帶,這個年紀了還得爬窗戶,衰~
①
這兩天看書和聽課都有聊到邊際效用的問題,寫這篇幫自己梳理的更清楚一點。
邊際效應,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
邊際效應公式: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數量=單位邊際貢獻×銷售數量=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
邊際貢獻分析就是在對成本進行習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在相關範圍內固定成本相對不變的特性,在決策分析時對這部分成本不予考慮,而只對產品所創造的邊際貢獻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各方案的邊際貢獻大小來確定最優方案的分析方法。
以上是百度文庫裡對邊際效應的解讀
邊際效用遞減原理通俗的說法是:開始的時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後來,收益值就越少。
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與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間的比例在發生變化。在可變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階段,相對於固定要素來說,可變要素投入過少,因此,隨著可變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邊際產量遞增,當可變要素與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當時,邊際產量達到最大。如果再繼續增加可變要素投入量,由於其他要素的數量是固定的,可變要素就相對過多,於是邊際產量就必然遞減。
邊際效益規律認為,在一個地區或行業,當資本的投入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再增加一單位的資本投入,其效益就會減少。具體說,比如,一個很餓的人吃第一個包子的時候覺得特香,吃到最後一個時候就覺得不是那麼香了。
這個時候可以提出個一個疑惑:邊際效用是一定會降低的嗎?或者說邊際成本是一定會升高嗎?
如果邊際效用一定會逐漸降低,而我們總是會選擇邊際效用更大的一方,我推導出的結論是我們的總收益會在邊際效用降到零時達到最大。
我自己可以嘗試著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對這個問題,先說一下自己的結論。
1,某一類產品的邊際效用是一定會降低的。2,所有產品的邊際效用不可能降低為0。
原因:因為人的需求是永遠不可能被滿足的,所以滿足人類的需求的產品總是在不斷產生的。所以,不存在說邊際成本全都降為0。對於人來說,總收益是永遠不可能達到最大,只有更大。
②
如果邊際收益永不下降,那這個世界將會怎樣?
我想造成的可能就是馬太效應所說的,窮者越窮,富者越富。
窮者和富者,都面對新增,從這個邏輯上是錯的,都在變富。
但是窮者和富者,在新增的結果的差值上會逐漸加大,用個例子來說,窮人的增量是1,那麼富人的增量可能是10,那麼每次新增的新增的差距是9,這樣每次新增後,窮者和富者的新增差距越來越大。從這個角度說,窮者越窮,富者越富是對的。
「窮者越窮,富者越富」這句話的出處來自《聖經 馬太福音》,按照馬太效應本來的意思如果單單從個人財富積累這個角度看,是正確的,也是現實生活中屢見不鮮的,或者說已經在很長時間內被證明了的。
但是,如果今天我們嘗試用邊際的概念來解釋,當富者財富積累到一個界點,也就是當財富繼續增加給富者帶來的邊際收益很少了,他們就會考慮更多可能性,像所謂社會責任感,社會環境的和諧穩定等等,就會由富者陸續提出,通過幫助更多窮者也能逐步提高個人財富的積累,最終使得富者與窮者之間的財富差距趨於更加平衡,更有利於前面說到那些「社會責任感」和「和諧社會」等被兌現的情況的發生。
最終社會整體會呈現一個趨於邊際平衡的局面,也就從另一個角度使得「窮者越窮,富者越富」不再向兩級發展,而是向中間某個平衡點不斷變化。
③
我們生活中,邊際效用不僅會遞減,甚至可能為負,比如給你吃一個冰激凌,你覺得很好吃,再吃第二個、第三個……吃掉第N個時候,你就不想吃了,這時邊際效用可能剛好為零,如果繼續吃下去,你可能就厭惡想吐……再繼續逼著你吃,說不定以後你一見到冰激凌就想吐,因為吃傷了。
前兩年,導演王全到外面嫖娼,吃瓜群眾大呼不解,因為他有個魔鬼身材加天使面孔的漂亮老婆張雨綺。
其實,用邊際效用遞減就很好解釋了——每天大魚大肉的會吃膩,偶爾來點稀飯小鹹菜吃吃也很爽口。
進入11月,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肆虐,累計確診已超過4600萬人,每天新增確診病例都在40萬人以上,而且這種趨勢還沒有呈現下降的趨勢象。
但是,新冠疫情帶來的心理影響卻在呈邊際效用遞減,從年初的極度恐慌到恐慌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全球確診病例數量在我們腦子裡已經成為數字,看到這些數字,或許我們早已麻木。
金錢未嘗又不是如此。當我們沒有錢的時候,每一塊錢都覺得很重要很寶貴,但隨著我們越來越有錢,慢慢變得富有,或許有一天,錢在我們心中也只是一串數字而已,也就是說,財富的邊際效用隨著財富的增長出現了遞減。
知道了邊際效用遞減這個規律,我們就要有意識地學會控制,所謂知足常樂。
過猶不及,什麼東西不在於其擁有的多少,而在於恰到好處。
帥到想剃光頭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