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豐:邊際的概念

2021-03-02 FMBA

在找題圖的時候,我發現要找一張跟「邊際」有關的圖,沒那麼容易。要用圖表達出這個詞的意思,估計只有畫一張坐標圖,然後圈出陰影部分來表達了。這麼一個在生活中隨處要用到的概念,甚至可以說「人人都是邊際高手」,我卻找不到一張圖片可以表達它。我想主要是因為「邊際」講的是「新增的新增」,這是一個動態的概念,用靜態的圖不好表達。

看過不少講「邊際」的文章,能簡單明了把邊際說清楚的人不多,薛兆豐老師是其中一個講得最好的,本文主要摘自他在得到APP的課程「薛兆豐的經濟學課」的第030講的內容。

 1 

薛兆豐講「邊際革命」


(以下內容非薛老師原文,是筆者根據專欄內容做的整理)

鑽石與水的故事

經濟學家鼻祖亞當·斯密提出過一個著名的問題:「水對於人的生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水的價格卻非常低。鑽石對人的生命來說,一點用處都沒有,但是鑽石卻非常貴,這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如果不藉助「邊際」的概念,不管站在什麼角度,都沒有辦法很好的解答這個問題。而一旦使用了「邊際」,問題卻又變得特別簡單清晰。

何謂邊際

邊際就是「新增」帶來的「新增」,這就是邊際的概念。

邊際成本就是每新增一個單位產品,所要新增的成本叫邊際成本;邊際收入是多賣一個產品,你能夠新增的收入叫邊際收入;邊際產量是你多增加一份投入,所能夠多獲得的產量叫邊際產量;多消耗一個單位的商品,所能帶來的新增的享受叫邊際效用新增帶來的新增就叫邊際

我們在吃饅頭的時候,饅頭給我們的邊際效用是遞減的。吃第一口饅頭,你覺得很香很爽,這一口饅頭給你帶來的效用是最高的,第二口給你帶來的新增的效用會少一點,第三口又少一點,這樣一口一口減下去,就是邊際效用遞減

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趨同

從饅頭的例子,我們知道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是成對出現的。我們吃饅頭,饅頭的邊際效用在遞減,與此同時,沒吃一個饅頭是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的。假設我們吃的饅頭較小,而且是一個一個付費的。隨著吃的饅頭越來越多,多吃一個饅頭帶給我們的效用會低於我們為饅頭付出的價格。這個時候,我們就會停止,不再購買饅頭。人們會朝著邊際平衡的方向走,邊際收益會儘量等於邊際成本。

有了邊際和邊際收益遞減的概念,我們就可以回來解答「水與鑽石」的難題了。水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離開水我們活不成,我們太需要水了。我們有錢的時候,第一個銅板會用來買水,第二個也是,第三個也是,第四個還是買水,第一千個銅板,我們依然買了水。我們知道這個過程,水給我們帶來的邊際收益是在逐步遞減的,於是我們就會想,這第一千零一個銅板就用來買一點點鑽石吧。這個時候的這一點點鑽石給我們帶來的虛榮心收益比水同樣重要了,此時這個邊際上,水與鑽石帶給我們的收益是一樣的。

每個人都是邊際平衡的高手

我們每個人都是邊際平衡的高手,每時每刻都在做著「邊際」思考。大的如就業或人生伴侶的選擇,小的如當下幾分鐘的選擇。比如你正在看本人寫的這篇文章,這可能要花掉你幾分鐘的時間,覺得有用的話,你還會停留下來花更多的時間邊看邊思考。我們知道,你是可以選擇用這幾分鐘內來陪陪家人的,但此刻你確實在讀這篇文章,這並不是說這篇文章比你的家人重要,這樣說的話估計會被人暴打吧。但答案也跟這個會被暴打的結果差不多,竟然是:在這幾分鐘內,你對這篇文章的愛,多於你對家人的愛。(很榮幸!)通過上面分析吃饅頭的例子,我們知道,你很愛自己的家人,花了很多時間來陪伴他們,但由於你跟他們在一起的時間長了,帶給你的邊際效用就開始遞減,減到一定程度,你就會想,「我騰出時間來看看文章吧,相對於繼續陪著家人,我得到的收益會更大。」,這個時候你就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看到了這篇文章。所以,在邊際上,你對這篇文章的愛是可以跟你對家人的愛是一樣的。有意思吧!

過節,還是多陪陪家人,文章每天讀點積累就好。

相關焦點

  • 網紅薛兆豐是怎樣煉成的
    大部分人知道薛兆豐,是從2018年的《奇葩說》開始。這時候的薛兆豐,已是全網最熱門的「網紅經濟學家」。一些人是從三四年前知道薛兆豐,在羅輯思維買他的書,在「得到」購買他的課程。當然,還有更少人是從專欄時代就開始關注薛兆豐,比如我。薛兆豐不斷蛻變,圍繞他不變的是爭議。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讀書筆記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有點厚,自從買回來後就沒有勇氣去翻它,直到實在沒有任何藉口的時候,才開始硬著頭皮去讀。
  • 【知識點】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
    一直以來,我對一個概念總是感到不可思議,覺得它非常的有趣,它就是邊際成本。除了邊際成本外,邊際效益也經常被人提起。
  • 什麼是邊際效用?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才能達到利潤最大化.
    經濟學中有一個重要概念叫做邊際效用。19世紀70年代,經濟學家發現了邊際這個概念,於是就提出了邊際效用的理論,用邊際的方法來分析經濟問題。
  • 《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薛兆豐在過去十年發表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其基礎紮實,言辭洗鍊,思想一貫,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薛兆豐1997年建立個人網站「制度主義時代」,2000年被《新周刊》評為頂尖人物。 2002年出版《經濟學的爭議》,2006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評為中國十大青年領袖,2008年出版《商業無邊界——反壟斷法的經濟學革命》。
  • AP經濟學常考重點之與邊際MR有關的概念
    與邊際有關的概念在AP經濟學考試中常出現。  (7) 使用資源成本最小化: MPC/ PC= MPL/PL   (8) MRP=MP * P   (9)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 MRP= MRC= Wage   (10)MR>0, TR increase, MR< 0, TR decrease, MR=0, TR Max   以上是新東方網為大家整理的AP經濟學常考重點之與邊際
  • 薛兆豐 面向廣闊世界的經濟學教學之路 | 2018魅力人物
    羅振宇找到薛兆豐做音頻付費欄目時,薛兆豐一開始是「百般不情願」,後來「被慢慢推著去做」。音頻取得了意外的效果:人們喜歡聽他的聲音,他給人的印象軟化了,變生動了。薛兆豐逐漸適應了這種轉變,他讓人看到了基於嚴謹學術框架下的開放心態和創新行動,他那略帶口音、娓娓道來的生活故事和經濟學原理,讓他的專欄迅速傳播開來。
  • (薛兆豐)短命的「菜單成本」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網際網路周刊 >> 評論(薛兆豐)短命的「菜單成本」2004年04月27日17:49:29 網際網路周刊 薛兆豐(薛兆豐)短命的「菜單成本」   菜單成本(menu cost)是凱恩斯經濟學派的基礎概念,他們很多政策建議,都從這個概念引申而來。
  • 好書推薦|《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經濟學小白入門必看
    薛兆豐在過去十年發表數百篇經濟評論和文章,其基礎紮實,言辭洗鍊,思想一貫,持續影響了讀者對市場經濟的認識。薛兆豐1997年建立個人網站「制度主義時代」,2000年被《新周刊》評為頂尖人物。《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內容來源於薛兆豐開設的在線經濟學課堂《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在《薛兆豐經濟學講義》出版時,已經有超過26萬學員參與其中,一年期間學生留言總量達到7000萬字。
  • 「網紅經濟學家」薛兆豐,一門音頻課營收5000萬
    7月22日,出現在深圳書博會上的薛兆豐,再次顯示了「網紅經濟學家」令人咋舌的人氣。上個月,《薛兆豐經濟學講義》的新書首發,可謂史上「最接地氣」的發布會,地點選在北京著名的三源裡菜市場。薛兆豐解釋,把一本本磚頭般厚的經濟學著作搬到煙火氣十足的蔬菜攤、水果店、饅頭鋪中間,算是讓它「回到了經濟學的原點」。
  • 什麼是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這個概念,已經聽說很多年,但是具體是什麼,似乎知道一些,但又說不清楚,今天我們就學習劉潤老師的得到課程《5分鐘商學院》裡面有一節,專門講邊際成本,這次徹底搞清楚這個概念,好在我們工作和生活中應用這個概念。
  • 經濟學家薛兆豐:人生就要不斷地破圈兒
    薛兆豐的《經濟學講義》一直穩居「豆瓣評分8.5+」圖書行列,付費節目《薛兆豐的經濟學課》也是所在平臺常年的熱門課程,最近薛兆豐又有新身份了——最新一季《最強大腦》5月15日開播,他擔任這一季中國戰隊的新領隊,他自己對此評價是:「經濟有趣,辯論好玩,腦力萌新甚妙。人生就是要不斷破圈」,而第一期節目播出後網友對薛領隊的評價是「經濟學家腦力全開,新屬性get!」經濟學如何繼續解釋腦力科學?
  • 科沃斯天貓超級品牌日,聽薛兆豐如何用經濟學解讀人生「淨值」
    3月29日,全球家用服務機器人專業智造品牌科沃斯攜手天貓超級品牌日,特別邀請著名經濟學家薛兆豐共同探討乾淨的價值與經濟學淨值的辯證關係,開啟居家衛淨的全新「淨」界。     薛兆豐x科沃斯兩大超級內務官,以經濟學解讀人生淨值觀  過去,家用服務機器人只是作為一種替代勞動力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之中。而今年的科沃斯天貓超級品牌日邀請薛兆豐,前所未有地打造了「人工智慧x經濟學」的創新組合,可謂是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此次科沃斯從經濟學出發,揭秘了家用機器人賦予人們的價值,以及生活更「淨"一步的精髓奧義。
  • 薛兆豐:14億人的小康
    第二期主講人薛兆豐從經濟學家的視角出發,用「外部性」「規模經濟」「公用品」等經濟學概念解讀全面小康。
  • 直播賣書 薛兆豐遠遠不及薇婭
    4月12日晚上8點,在抖音直播間,學者、頂級暢銷書作家薛兆豐開啟了一場直播,主題是「你逃不開的10大經濟學問題」。在直播中,薛兆豐宣傳了自己的《薛兆豐經濟學講義》,並和網友親密互動。
  • 「邊際效用」詳解
    前一段時間又看到一些關於邊際效用的交流,我也曾參與其中,後來因為失去耐心而退出討論。在此過程中,倒是的確認識到,仍然有必要把邊際效用這個概念再好好解釋一下。這篇文章寫了一半時,內心倦怠,又因為之前看到的討論也告一段落,就先擱在一邊了。
  • 邊際成本---決定了人們如何看待現在
    上篇文章,我們介紹了「沉沒成本」的概念,本文我們介紹「邊際成本」的概念。
  • 思維模型27 - Margin of Safety|安全邊際
    這裡橋梁的實際承重相當於概念中的負載,指示承重則相當於概念中的預期負載程度。至於為什麼?我相信沒有人希望,走在一個聲稱能承重5噸實際6噸就塌的橋上走吧。而安全邊際這是企業管理領域起的名字,但核心概念與安全係數是一樣的。只不過這裡指的是盈虧臨界點以上的銷售量,它標誌著從現有銷量或預計可達到的銷售量到盈虧臨界點還有多大差距。
  • 不做老師做網紅、賣課爆賺8500萬,薛兆豐怎麼做到的?
    薛兆豐曾多次表示,盡力消除「知識」的神秘感是他的目標,他認為晦澀難懂的「高端」經濟學理論,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越來越沒有市場了。但這也招致不少業界大拿們的強烈抨擊,質疑薛兆豐的專業能力和付費知識能帶來的真實效益,並對一流知識的商業化持保留態度。但不可否認薛兆豐因為經濟學走紅,這是之前學者們不敢想像的事情。為什麼會是薛兆豐?薛兆豐又做對了什麼?
  • 解讀《薛兆豐經濟學講義》9、經濟學的智慧,就聊到這兒吧
    我們常說自己的國家創造了經濟奇蹟,而薛兆豐認為我們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但它卻不是不可理解的奇蹟,它是有跡可循的,是可以用經濟學解釋的。薛兆豐認為,我們至少做對了5件事情。首先是界定產權。看見看不見的在這本書的最後,薛兆豐對教會我們的經濟學思維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第一個智慧,看見那些看不見。經濟學分為很多的門派,比如說奧地利學派,芝加哥學派,凱恩斯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