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邊際效應遞減」

2020-12-15 經濟日報

在19世紀70年代,經濟學界爆發了一場革命。這場被稱為「邊際革命」的經濟學變革使經濟學從古典經濟學強調的生產、供給和成本,轉向現代經濟學關注的消費、需求和效用。邊際效用學派的經濟學家們提出了一個嶄新的觀點,商品的價值取決與人的主觀效用價值,並提出「邊際效應遞減」這個至今被人們津津樂道的經濟學規律。

那什麼是邊際效應遞減呢?「邊際」是一個數學名詞,說的是新增的每一個單位。邊際效應遞減指的是,新增加的每一個單位所帶來的效應相比上一個單位帶來的效應是遞減的。舉例來說,當你非常渴的時候,第一杯水帶給你的需求效應假設是10;再喝第二杯水時,它給你帶來的需求效應就會比第一杯水低,降低到8;等再喝第三杯水的時候,這杯水的效應就會繼續下降,變成5;而第四杯水、第五杯水所帶來的效應會依次遞減,甚至將為零。

那市場上水的價格是如何實現呢,經濟學家劃了兩條線,一條線從左下方向右上方延伸,這條線叫做供給線。指的是,價格越高,供應的數量越多。另一條線就是依據邊際效應遞減的原理畫的「需求線」,這條線從左上方向右下方延伸,指的是供應的數量越多,需求帶來的滿足感越來越小,價格就越低。當兩條線相交的時候,就是這個市場中供求雙方博弈所形成的均衡價格。

比方說,在大城市中,由於水的供應量非常多,所以水的供給線和需求線相交點在供給量較大的點,水對應於人的需求價值比較低,所以水很便宜,一瓶礦泉水也就值2元錢。而到了特定的旅遊景點,當旅遊景點管理人員只允許特定工作人員賣水時,水的供應量就會降低,於是一瓶水的市場均衡價格可能從2元變成了4元。如果在沙漠中,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造成水的供應非常少,於是水的均衡價格就會非常高。需求與供給曲線開啟了現代微觀經濟學分析的大門,微觀經濟學也正是從這兩條線展開分析的。

邊際分析方法的興起和同時代的哲學的興起有著密切聯繫。19世紀後半期,哲學把人作為研究的的目標和主體,成為獨立的學科,影響到經濟學界轉向研究個人的主觀願望,消費行為。同時期的心理學也從哲學中分離出來,讓經濟學研究人們的心理現象成為了可能。

(經濟日報 記者:彭江責編:於浩)

相關焦點

  • 邊際效應遞減:滿足感的加減法
    在心理學上,邊際效應遞減規律是指:人們在某事物上投入情緒時,第一次接觸到此事物時情感體驗也最為強烈,但隨著接觸該事物的次數越多,情感體驗也越為淡漠,一步步趨向乏味。類似的,還有貝勃定律和韋伯定律也都闡述了這種現象。
  • 可怕的「邊際效應」!
    ,後面可以加上各種後綴,比如邊際分析、邊際成本、邊際效應、邊際價值、邊際貢獻;本科以上的學者,或許可以用各種複雜深奧的符號與公式來計算、表達,而我們普通人,需要有基本的、通俗易懂的理解與運用答案居然就是這可怕的邊際效應,因為水的刺激太頻繁了,遞減到了價值幾乎為零,而鑽石的刺激很多人的一生也體驗不了一次;邊際效用遞減在生理學上的解釋是,人腦神經元對等量外界刺激的條件反射強度隨刺激次數的增加而遞減
  • 適可而止,感知邊際—邊際效應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孔子家語·六本》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也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剛開始由於新鮮感,會引起特別的注意,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感知不到美好的存在啦,所謂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就是這個意思,在財務上的解釋,便是邊際效應。
  • 【經濟學筆記】邊際效用遞減與時間回報
    小編不才,賣弄地不好,大家給點鼓勵;賣弄得好,給點掌聲……小編的經濟學學著玩的,從自身發展的角度出發,小編想從邊際效用遞減規律開始分享學習的一些領悟。薩翁的書是英文版,凡是從書中引用的就中英文。小編胡扯的也英文不起來呀。看看,還可以學英語,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呀呀呀……至於小編呢,也一定好好學習英語。那麼啥是邊際效用呢?
  • 職上網:經濟師一個例子告訴你邊際遞減效應是什麼
    吃第一個蘋果時他非常高興,心中充滿感激之情連聲謝天謝地,吃第二個時雖然仍然很激動但程度略有遜色,就這樣越吃感激之情也不斷遞減,吃到第十個時已經很不以為然了。經濟學把這種現象稱之為「邊際效用遞減」。第十個蘋果和第一個的味道沒什麼不同,唯一缺失的是老獵人在林中發現蘋果那一刻時的感恩之情。第十個蘋果同樣甜美,而且即使它不能像第一個蘋果那樣帶給我們同樣的快感。
  • 經濟學十大定律-邊際收益遞減定律
    而邊際遞減定律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 不得不說,邊際遞減定律描述了這個世界的一個真相,即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無限發展下去。也就是說,邊際遞減定律為這個世界的發展確立了一個邊界。 雖然有些事情的邊界我們還不知道在哪,但它肯定存在。
  • 投資學習的真相 - 邊際效益遞減
    或者說,怎樣的學習,或者說,學習到什麼程度,才是對自己最佳的狀態呢?那到底投資該學什麼?學到什麼程度?在經濟學裡面有一個概念是「邊際效益」意思是我們不關心現在狀況是怎樣,而是關心如果改變某一項因素時,整件事情會有什麼改變。
  • 邊際效應,越吃越怕撐的慌
    全民財經每日話題 邊際效應遞減應該怎麼理解 邊際效應這個詞,有些經濟學初學者一開始不太容易理解,什麼樣的東西就是邊際效應?還有邊際成本、邊際產量、邊際效應遞減等等,整的都蒙圈了。
  • 好學生變成問題大王,利用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給孩子更優質的教育
    圖圖媽媽一直在給孩子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環境,於是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培優班,並且還跟圖圖說,只要你乖乖聽話,你想要什麼媽媽都給你。圖圖媽媽從來都沒有食言過,前期圖圖每次表現都很好,圖圖想要什麼,圖圖媽媽都是照給的。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圖圖的表現就變得越來越差,還有很多次圖圖媽媽都被叫到了學校。
  • QE3邊際效應遞減商品市場不漲反跌
    前兩次量化寬鬆對市場影響有一點顯著不同的是,QE的邊際效用在遞減。劉榮峰指出,QE2期間CRB指數漲幅低於QE1期間。QE1時,CRB指數漲幅為14.83%,但區間最大漲幅為46.75%。QE2時,CRB指數漲幅為10.84%,區間最大漲幅僅為25.13%。  對於QE3邊際效應遞減的擔憂也是近期商品市場疲軟的原因之一。
  • 明白邊際效應遞減 家長和老師才能明白對孩子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前兩周讀到的遞弱代償效應,瞬間讓我豁然開朗。難怪樊登讀書的創始人樊登老師說讀書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出口,他還曾苦口婆心地奉勸世人:「太陽底下無新事,那些困擾你的問題其他人可能早就經歷過,別人將他踩過的坑、總結出來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告訴你了,你當然要學!」遞弱代償效應,其實也是經濟學裡的「邊際效應遞減」的一個規律。
  • 心理學上的邊際效應
    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消費者在逐次增加1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帶來的單位效用是逐漸遞減的(雖然帶來的總效用仍然是增加的)。邊際效應的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經濟學上的需求法則就是以此為依據,即:用戶購買或使用商品數量越多,則其願為單位商品支付的成本越低(因為後購買的商品對其帶來的效用降低了)。
  • 邊際效應的第n種應用
    邊際效應(Marginal utility)通常應用在經濟學中的意義是指:消費者在每增加一個單位消費品的時候,其產生的效用成遞減速趨勢。當然不排除個別貝嫂,Jamie Chua這類有集郵癖好的買包狂魔,即便無法戒掉愛買包的習慣,但她們生命中買的最後一個愛馬仕的快感,肯定遠遠不如生命中擁有第一個愛馬仕的快感多,那麼她們買最後一個愛馬仕的時候,邊際效應是最大的。導致這種邊際效應的本質原因與人的生物特性有關。
  • 2021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經濟知識:淺析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與邊際...
    >山東中公教育小編整理了一些2021山東三支一扶公基備考經濟知識:淺析邊際效用遞減規律與邊際收益遞減規律的區別的相關資料,供大家學習和參考!邊際收益遞減規律,即在一定時間內,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開始增加消費量時,邊際效用會增加,即總效用增加幅度大,但累積到相當消費量後,隨消費量增加而邊際效用會逐漸減少;若邊際效用仍為正,表示總效用持續增加,但增加幅度逐漸平緩;消費量累積到飽和,邊際效用遞減至0時,表示總效用不會再累積增加,此時總效用達到最大;若邊際效用減為負,表示總效用亦會逐漸減少。
  • 什麼是邊際效用?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才能達到利潤最大化.
    經濟學從定性分析階段發展到了定量分析階段,由此也產生了一場革命,人們把它稱為邊際革命。我們來談談邊際效用。本文分為四部分(一)什麼是邊際?(二)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三)邊際效用遞減的法則(四)邊際原理的應用1什麼是邊際?
  • 收益遞減思維模型-正確看待事件的收益遞減規律
    大家可能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其實都是因為收益遞減思維在發揮作用。二、    什麼是收益遞減規律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最終會減少的規律。該規律另一種等價的說法是:超過某一水平之後邊際投入的邊際產出下降。
  • 讀懂了人生邊際效益遞減規律,也就明白了為什麼會活得這麼累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個現象呢?轉眼看隔壁的韓國和日本,社會生產水平還不錯,國民收入尚可,但他們社會壓力也很大,氣氛壓抑,說明悠閒生活跟收入的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 經濟學思考第五講//邊際效用
    邊際效應,有時也稱為邊際貢獻,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所新增的產出或收益反而會逐漸減少。也就是說,當增加的投入超過某一水平之後,新增的每一個單位投入換來的產出量會下降。邊際效應公式: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數量=單位邊際貢獻×銷售數量=銷售收入×邊際貢獻率=固定成本+息稅前利潤邊際貢獻分析就是在對成本進行習性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在相關範圍內固定成本相對不變的特性,在決策分析時對這部分成本不予考慮,而只對產品所創造的邊際貢獻進行分析,通過比較各方案的邊際貢獻大小來確定最優方案的分析方法。
  • 【知識點】邊際效益和邊際成本
    什麼是邊際效益?邊際效益是一個經濟概念,英文是 Marginal Benefit。賣主在市場上多投入一單位產量所得到的追加收入與所支付的追加成本的比較。聽起來很高大上的定義,其實每個人生活都經歷過。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吃饅頭。
  • 耗費函數、邊際耗費遞增——經濟學有史以來統一的可能
    如果認為需求曲線是由邊際效用遞減原則(對應人類心理行為效用最大化規劃)而形成的,那麼供給曲線,應該由另一個完全不同的人類心理行為原則內在決定形成。在供求圖中也一目了然,供給曲線應該是由某種邊際遞增效應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