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按國家武漢前線指揮部的統籌安排,第一批東方醫院和華山醫院的勇士們從武漢前線抵達上海。與此同時,還有一大批上海逆行天使仍然堅守在前線決戰的崗位上。
上海第五人民醫院呂飛舟院長就告訴筆者:五院的五十四位勇士還都在前方的幾家醫院戰鬥,他無時無刻不在牽掛這些勇士、同時一旦前方需要緊急物資補充就得迅速支援。他還說:前方的疫情局勢牽動著每一個五院人的心。
他微信前方:無論經歷怎樣的嚴寒,春天都會如期而至,我們等你們平安歸來。前方則回覆:嚴密的防護服隔離了病毒,卻隔離不了溫情,溫暖在這裡湧動,愛在這裡傳遞。當然,呂飛舟堅信全面清掃武漢戰場的時機即將來臨!
武漢市歡送第一批上海白衣戰士的海報
呂飛舟院長,本身是位業界聞名的骨科權威、醫學博士,曾在日本從事博士後研究。他一心一意地要把五院辦成一座有溫度的醫院(我認為已辦成了),他從中學時代起就欽佩嶽飛精忠報國的典故,他在平時也希望晚學的年輕醫護人員要有強烈的為人民服務和報效祖國的情懷。歷史悠久的五院坐落在黃浦江邊上的老閔行地區,醫療服務主要輻射上海南部和長三角區域。
在呂飛舟看來,平常的兢兢業業就是為人民服務,而臨危不懼、逆行武漢就是報效祖國。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武漢前線慰問白衣戰士並發表的重要講話,更讓呂飛舟倍感自豪。
上海第五人民醫院院長呂飛舟統籌抗疫部署
尤其是習總書記明確指出:在湖北和武漢人民遭受疫情打擊的關鍵關頭,廣大醫務工作者堅忍不拔、頑強拼搏,展現了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現了新時代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動了中國,感動了世界。
習近平總書記還對白衣戰士們強調:「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防控形勢逐步向好。這是全黨全國全社會共同努力、團結奮鬥的結果,你們是最大的功臣,黨和人民要給你們記頭功」!對此褒揚,呂飛舟告知筆者:這是從業三十年來最大的激勵了!
對於習總書記的親切勉勵,在武漢前線的五院勇士們自然感同身受。他們在緊張繁忙的救死扶傷戰鬥間隙,還不顧疲勞堅持筆錄、留下了珍貴文案。如從五院黨委宣傳科的戰時工作記錄來看,2月6日這一天顯然讓前方勇士印象很深刻。
黃莉莉同志是這樣記錄的:2020年2月6日,正月十三,天氣陰有小雨。
今天是我在抗疫一線工作的第13天。早在來病房的第二天,隊友們互相剪掉長發,加入到抗擊新型肺炎的戰鬥中。剪髮是為了降低感染風險,也是為了更迅速地穿脫隔離服,更好地投入戰「疫」。我們出發的時候,比較匆忙,帶的東西不是很充足,武漢的天氣比較陰冷,市裡、區裡和院裡的領導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想盡一切的辦法,為我們寄來了很多必需品,怕我們在這裡冷,還寄來了很多暖寶寶。心裡真的特別溫暖!
無論是在哪兒,不管是在武漢,還是在上海,我們都是堅守自己崗位的天使。待到春暖花開,我們一起摘掉口罩,一起笑對陽光,待到上海相聚的那一刻!
武漢郊區的春天已經來臨
逆行武漢的勇士們無不充滿著朝氣,而且還特別會安慰當地新冠患者。如石欣怡同志筆下的2月6日情景是這樣的:今天我還是接管了自己最熟悉的這個房間……剛進入病房我發現——27床的老太太戴著無創的呼吸機面罩彎著身子坐在床上,她低著頭用手扶著自己的頭,此時心電監護上顯示她的血氧飽和度指數只有70幾,呼吸頻率也很快顯得特別吃力。
我立馬問她:「阿婆是不是喘不上氣啊?」她輕輕地點了點頭,於是我立馬將她的床搖高,然後叫阿婆慢慢的躺下靠在床上,幫她調整好坐姿,我叫阿婆放鬆閉上嘴巴跟著呼吸機的節奏慢慢呼吸不要著急。
我握著她的手,一邊在她的胸口安撫,很快阿婆就適應了呼吸機的節奏!太好了我看著她的指數從前面的報警值直接回到了正常值,她的臉色也看起來好了許多。
接著阿婆又想對我說什麼,我說阿婆你先別說話,閉上眼睛好好休息,我就在你身邊陪著你別害怕!阿婆拿起了我的手,在我的手心裡顫顫巍巍的寫下了一個「謝」字!
頓時我心裡十分的感動又帶著一些難受,這是多麼好的一位老太太啊!她正在努力的配合我們的工作,雖然疾病在摧殘著她脆弱的身體,但是她也有屬於自己的理想信念,她願意聽取醫生護士的話,她也希望自己可以快點好起來!
可能我在她身邊令她更加有安全感吧,於是我對著她的耳朵說了一句:「阿婆你要加油!毛病會好的!我看到她的眼角流出了一滴淚水……」
隨著各地投入武漢主戰場的兵力源源不斷地趕來和日以繼夜的戰鬥,到了3月上旬,抗疫局勢出現了明顯的好轉,這自然讓運籌帷幄的呂飛舟院長略為寬慰。
如五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的施勁東同志是這樣記錄3月4日的:2020年3月4日是個好日子,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和上海市第六人民醫院共同接管的雷神山C2病區迎來一對夫妻病人出院,振奮了整個醫療隊的士氣。他們是上海市第八批援鄂醫療隊最早出院的患者。但在出院時,他們領的不是出院小結,而是一張充滿祝福又酷似畢業文憑的證書。這對夫妻在外院治療總是遷延不愈,而且核酸檢測一個陽性、一個陰性。
我在接收他們的時候,仔細看了病史和CT片,認為陰性的丈夫其實也是臨床診斷病例。在床位緊張的情況下,就把他們放在了同一間病房。每天我和同事都會進去查房,安排檢查,調整藥物。同時也會和他們拉拉家常。在每天的交談中,我也發現他們看似平靜,但其實心裡非常焦慮,總是擔心著獨自在家的女兒,女兒同樣也牽掛著父母。每每碰到這種情況,我們總是會在查房時,和家屬通個話解釋病情。經過十天的精心治療和照顧,他們帶著充滿感激又如釋重負的心情領取了雷神山醫院的畢業證書。
回想2周前,初到雷神山醫院,給我們的就是一個毛坯房,大家花了2天的時間,每天披星戴月的搬運物資、布置病房。雖然疲憊不堪,但看著一個嶄新規範的病房一點一點的從無到有,在自己手中誕生,大家事後聊起來都是滿滿的成就感,多麼的驕傲和自豪。其實,來到武漢第一天,看到的是一座遭受重創的城市,以及充滿期盼的武漢人民,大家的心情非常沉重。為了早點接受病人,早點結束疫情,付出48小時的體力勞動,又算得了什麼呢?
面對複雜的嚴峻挑戰,黨組織的戰鬥力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如同黑暗中的火炬。
作為戰地支部書記的施勁東又這樣忠實地記錄了他的黨員同事——醫療隊裡張高峰主任對工作極端執著,對病人極端負責,每天都要親自進入隔離病房,護士長都看不下去。通過拒絕給他發放防護服的方式,阻止他每天進艙。受到張高峰的「傳染」,心內科的年輕醫生,第一個遞交了入黨申請書。隔離病房中到處是新冠病毒,我們深知其中的風險,醫療隊中的黨員護士永遠都衝鋒在最前線。在這些黨員同志的帶頭示範下,所有的隊員都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爭先恐後的要求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崗位工作。我們有5位醫生,9位護士加入到了ICU團隊。
施勁東還告訴呂飛舟院長和在上海保衛閔行的五院同事們:我也第一次真正理解了,戰場是讓人成長最快的地方,雷神山疫魔考驗了我們的心靈,我們在戰爭中洗滌了靈魂。我們已經收到了10份入黨申請書,作為支部書記,我看著這些入黨申請書,裡面充滿了對家人的感情,充滿了對武漢人民的祝福,更是充滿了戰勝疫情的信心。在湖北抗疫戰場上,各路豪傑,四方精英為了共同的目標和理想,匯聚在了中國共產黨這面偉大的旗幟之下。
我們的辛苦,病人也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我們病房有一位93歲的老先生,有一次查房他拿出共產黨章程,說「上海的醫生和護士對我實在太好了,我要感謝你們,感謝中國共產黨,我也要加入中國共產黨」。
臨時黨支部書記施勁東同志和93歲高齡的求治者共學黨章
新冠病毒傳播的是一種可怕的疾病,而我們黨,在這次抗疫戰爭中,傳播給我們的,是一種眾志成城的偉大精神,一種戰無不勝、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偉大中國夢的精神!
值得指出的是:五院逆行勇士幾乎個個多彩多藝,他們還成了戰地詩人。如五院副院長(援鄂醫療隊領隊)洪洋和施勁東、李青青、陳園、查兵兵、劉文靜等白衣戰士都在戰鬥的間隙,寫出了豪邁的詩篇;有古典風格的格律詩、也有自由奔放的現代詩。我讀後大受感動,如同初中時代誦讀嶽飛的《滿江紅》;而呂飛舟院長對武漢歡送上海第一批凱旋勇士的海報大加讚賞。確實,勝利正在招手!
五院副院長、援鄂醫療隊領隊洪洋
武漢市民蔡麗澤先生和家人沐浴在陽光下
白衣為袍
劉文靜
庚子歲初,乍暖還寒
荊楚大地,流疫千裡
天使壯飛,逆行抗疫
白衣為袍,義無反顧
巾幗大愛,不忘初心使命
鏗鏘魄力,綻放靚麗芳華
白衣:
您像母親般溫暖叮囑護佑天使
戰袍:
您像父親般傾其所有助威天使
滬上巾幗,不讓鬚眉
可歌可泣,精忠報國
救死扶傷的故事在病房裡唱響
最柔美的白衣戰士飽含著深情
用堅強脊梁撐起半邊天的暖陽
以必勝信念烘託黨旗下的誓言
請相信陽光嫵媚江城的白玉蘭
不久將溫暖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劉文靜 ——上海市第五人民醫院骨科、武漢雷神山醫院援鄂護士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王泠一(上海社科院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
圖 片 |採訪對象提供
編 輯|梁 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