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阿姨「單身宣言」,蘭花阿婆「永失我愛」,鏡頭記錄上海故事

2021-01-09 澎湃新聞

原創 周勝潔 生活周刊 收錄於話題#達人35個

奶茶阿姨:「出嫁幹嘛啦,自己一個人不要太開心哦。」

曇花爺爺:「種一株花不容易,越是不容易越要大家一起分享。」

這些你我身邊的「小人物」,成了抖音帳號「上海人物故事」的大主角。帳號「主人」,25歲的陳真是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專業研二學生,個子嬌小的陳真閒暇時背著攝影器材滿上海跑,用鏡頭為平凡人、為這濃濃煙火氣留下影像詩。

大城市,小故事 ·

奶茶阿姨「單身宣言」

「我還沒成過家呢,嫁不出去」,64歲的卞阿姨用手捋了捋灰白的頭髮,咧嘴笑了笑,繼續照顧著生意,「出嫁幹嘛啦,自己一個人自由自在,不要太開心哦!」

卞阿姨是「血糯米奶茶的鼻祖」,陳真知道很多媒體報導過,主題無非圍繞著「憑良心做阿姨奶茶,終成網紅」或是「一杯奶茶,連通了幾代上海人的共同記憶」。去之前陳真也單純只想記錄阿姨的工作。相機架在那,陳真就和阿姨隨便聊天,拍著拍著阿姨自然而然說起了自己是單身。

不是科班出身,陳真知道她的技術可能不如專業攝像,但她對自己的敏感度很有自信,她覺得阿姨的「單身宣言」能成為爆點。

陳真的預判很準,視頻剛發布,每一秒數據都在「蹭蹭蹭」往上爬,至今這條播放量已超過了3000萬,點讚量73.4萬。。

後來,她也反思了這條視頻的「爆款基因」,可能是奶茶阿姨雖然單身但依舊活得開心,對現代青年,特別是女性很有啟發。

失去老伴的賣花阿婆

今生賣花,來世漂亮。賣花阿婆在淮海中路地鐵站附近賣了七年的白蘭花。那一天那個轉角,拉著拍攝箱的陳真與這位賣花阿婆偶然相遇了。

「阿婆,這是白蘭花嗎?我可以拍拍你嗎?」阿婆點了頭,三腳架架著相機在旁邊記錄,陳真和阿婆從上午十點多一直聊到下午三四點,兩人幾乎都忘記了相機的存在。

「老頭去年走掉了,我跟老頭感情一直好得很,一個人在家傷心沒用啊,繼續賣賣花。」阿婆一邊講,扎花的動作一直沒停,白色紙板上寫著:白蘭花,2元一對。

「小妹妹,我給你戴上一朵。」這是陳真第一次戴白蘭花,很清香、很暖。她覺得那天整個生活節奏都慢下來了,她還和阿婆約定,有空會去看看她,陪她聊聊天。

用影像為平凡人留存記憶

「小姑娘一個人在上海不容易,年輕人吃苦是應該的,也要懂苦中作樂。」換了場景,架在三腳架上的相機還在錄著,陳真和張應昌猶如祖孫倆在聊天。她珍惜這樣的相遇,更慶幸5月的決定是對的。

陳真是留守兒童,從小跟著姥姥、姥爺生活,愛寫字、愛小提琴、愛旅遊,最愛攝影。本科秘書學專業,和攝影一點關係都沒有,陳真卻在大二就嘗試製作短視頻,拍校園新聞,扛著相機天南海北地拍。

去年考到上海師範大學,進了第一志願——哲學與法政學院。哲學也和攝影不沾邊,但這樣的選擇她有意為之,因為她喜歡豐富、喜歡挑戰。

拍了好幾年視頻,陳真積攢下不少人物故事,5月便萌生了開個抖音帳號的想法。只一個下午,她就確定了「上海人物故事」這個主題。

因為在她滑閱視頻時,發現大家眼中的上海或是高樓林立的陸家嘴,或是摩登的外灘,亦或是璀璨的「夜上海」,記錄這座城市人間煙火、平凡生活的並不多,而這正是她想要的。「普通人都是有故事的,我想讓他們成為主角。」

百歲老人拉著她的手讓她找對象,曇花爺爺邀請她欣賞曇花,82歲的阿婆為了給兒子還債守著「阿婆油墩子」,讓她心情複雜……

陳真會為每位「小人物」分開剪三個30秒至1分多鐘的視頻,背後的影像素材往往有幾十個G甚至上百個G,因為她堅持用高清錄製,影像能長存,這是給平凡人留存記憶的影像。過程中,80歲、90歲老人的感悟和經驗豐富了她25年的人生。

她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降溫了,緊了緊大衣,剛結束一場考試的第二天,陳真就出現在麗園路上「糯勿糯」糕團店裡,一肩背黑色三腳架,一肩的包裡塞了相機、麥克風、機頭麥,兜裡隨時能掏出備用電池。這一次她專程來看糕團爺爺張應昌。

這家30多平方米的小店是老城廂的網紅店,店裡賣切片年糕、火鍋年糕、酒釀、赤豆糕等十七八個品種的糯米食品,門口常年排著隊。店主張應昌爺爺今年虛齡已90歲。

「爺爺,跟我說說冬天什麼產品賣得最好?」和張應昌說話,陳真不自覺將聲音提高了幾度。

「冬天最好賣的是八寶飯。」張應昌看著手持相機的陳真微笑著。說著說著老人慢慢轉了45度,陳真也沒停下拍攝,拿著相機跟著老人轉。

這次帶的裝備是最基礎的,如果要全套出街,陳真會帶上拍片機器箱,裡面放相機、話筒、機頭麥、無人機、遙控器、攝影燈、鏡頭、手機收音器、腳架,還有無數備用電池,起碼有五六十斤。一個身材嬌小的女生,帶著一堆笨重的機器,頂著烈日、裹著冷風奔走,多數時候,平凡的「小人物」都願意坐在她的鏡頭前,說說自己的故事與人生。

拍攝、採訪、剪輯、後期,都是陳真,她一個人就是一支隊伍。

== 對話 ==

記者:每位拍攝對象都是你自己找的?有被拒絕嗎?

陳真:每一位都是我自己找上門的。比如拍「外灘江景房」,就憑著微博上一張沒地址、沒聯繫人的照片,我自己對著地圖圈定範圍,在這個區域挨家挨戶地問,一層層往上走,終於找到了這戶人家。

不過大家能看到的視頻都是肯接納我的,說實話,十個人裡可能有七個會拒絕我。

被拒絕的多了,雖然內心千瘡百孔,但也慢慢形成了保護膜。不過有時候到了晚上還是會失落。

記者:對下一步拍攝有何設想?研究生畢業後會從事和攝影相關的工作嗎?

陳真:隨緣,但只要我聽到好故事,遇到有趣的人物,我肯定不會錯過。我從大學起就不把自己框在校園裡,開過淘寶店、在攝影工作室兼職、拍過婚慶,也在網站實習過。

對於未來,我不做過多規劃。哲學上說,人為什麼會不快樂?因為人類有過去、現在和未來,但為什麼牛吃草會開心,因為它只有現在。人類會為過去的事情悲傷,為將來的事情操勞,所以人會很不快樂。我會努力,也更享受活在當下。

文字:青年報記者 周勝潔

圖片:青年報記者 常鑫、受訪者提供

原標題:《奶茶阿姨「單身宣言」,蘭花阿婆「永失我愛」……大城市,小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阿婆養大外國棄嬰,歷盡艱難成為上海人,如今他們過得咋樣
    原來,在朱軍龍剛剛出生的時候,他的父母不知道是何原因將他扔在了上海的一處草叢裡。這時剛巧路過此地的朱阿婆聽到了草叢裡孩子的哭聲,善良的上海阿婆不忍孩子一直躺在冰冷的草叢裡,於是將他抱回了家,準備養大這個外國棄嬰。
  • 新竹阿姨和崇明阿婆
    M起身告辭:「我去阿姨那裡買菜。」見我有點疑惑,她笑著解釋:「就是大學路轉彎處的那家果菜鋪啦,店主不願意我們叫她老闆娘,要叫阿姨,只要是叫阿姨的,她都特別熱情地招呼,還經常大幅度減價:50塊,這一堆都給你啦!好像我們這些學生一個個孤身在外,她像老母雞那樣護著我們……」我不禁想到崇明阿婆。最近10年,我經常周末去崇明,居處附近的菜場,就成了常去的地方。
  • 除了「王阿姨」,上海阿姨還有哪些型?
    原標題: 周日品「區」| 除了「王阿姨」,上海阿姨還有哪些型?  王阿姨是上海阿姨(上了年紀的上海女性)中的一種類型,樂觀、爽朗、潑辣,有點小市民氣,也有點「排外」。上海阿姨有哪些特質?中心城區阿姨和郊區阿姨有沒有明顯區別?上海人年輕人和外地年輕人眼裡的上海阿姨,有啥不一樣?
  • 李詠妻子每日道早安,兩人是彼此的初戀,「永失我愛」讓人心疼!
    10月29日,李詠的妻子發了一條微博,讓所有網友震驚:在美國,經過17個月的抗癌治療,2018年10月25日凌晨5點20分,永失我愛......定位是美國,配了一張李詠的照片。簡單的四個字「永失我愛」讓多少人淚流滿面,很多網友表示很驚訝,因為李詠在很多觀眾的心中,還是停留在《非常6+1》的記憶裡,他一頭卷卷的頭髮,一身西裝,還有一張能言善辯的嘴,如今他與大家天各一方,仿佛看李詠的節目還是在昨天。
  • 上海阿姨賣奶茶20年,自創奶茶11元1杯,一直被模仿但從未被超越
    奶茶就是牛奶加上茶水的一種混合飲料,如今在全國各地都很流行,像香港地區的絲襪奶茶,臺灣省的珍珠奶茶都比較流行,如今更是多了不少新式奶茶,有人對其愛不釋手,一天幾杯喝個不停,不過奶茶雖然可不要貪杯哦,不然含糖量太高對身體不好。
  • 他用鏡頭記錄上海,收穫3份美國名校錄取書
    那次拍的照片早就找不到了,Steven對攝影的愛卻越來越深。一個人在美國讀高中時,相機就是他記錄生活的方式。 Steven的相冊 不久,全校都知道有個很會拍照的中國同學。只要學校有活動,Steven就會和校長肩並肩去圍觀拍攝。拍的最多最難的,就是體育比賽。
  • 《童年往事》:侯孝賢鏡頭下的童年
    也聽到有人說,都是原生家庭的錯,讓我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我想不粉飾不討伐才應該是真正的回憶態度。雖然過往在我們一遍遍的回想中,總是被一遍遍地修飾,以至於到後來就不記得它本來的樣子,反倒覺得最後的故事才是真實的故事。童年是完全無憂無慮的嗎?為什麼開始就出現被媽媽用扇子打屁股的故事?
  • 阿婆拿起我的手,在我手心裡寫下一個「謝」字……
    前方則回覆:嚴密的防護服隔離了病毒,卻隔離不了溫情,溫暖在這裡湧動,愛在這裡傳遞。當然,呂飛舟堅信全面清掃武漢戰場的時機即將來臨!武漢市歡送第一批上海白衣戰士的海報呂飛舟院長,本身是位業界聞名的骨科權威、醫學博士,曾在日本從事博士後研究。
  • 上海老阿姨收養黑人嬰兒,還分了一套房子給他,他是如何報恩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沒有血親關係的上海老阿姨和黑人嬰兒之間的點點滴滴,是怎麼樣的一種聯結讓上海老阿姨朱水寶下定決心收養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黑人嬰兒?是她作為母親的無私和不忍。作為一名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朱水寶,生活安定幸福。2000年8月8日,她和往常一樣出門採購食材,回來的路上聽見了嬰兒的啼哭聲。作為一個母親,她實在不忍在酷暑難耐的大夏天,把一個棄嬰丟在野外不管不顧。
  • 「我年薪50萬,入不了上海老阿姨的眼」
    沒有一個單身年輕人能完整地走出上海人民公園。不論你是男是女,收入多少,開什麼車,戴什麼表,一旦踏入相親角,唯一的宿命就是被大爺大媽們按在地上摩擦摩擦,虐到體無完膚。他們的白鴿眼上下一刮,就能精準掃描出你的身家。在這裡,「三無產品」是最卑微的存在,沒車沒房沒戶口,四捨五入約等於一無所有。
  • 原來老上海人愛去這裡賞花 你都不知道[圖]-上海人,上海,紫藤,蘭花...
    目前是一年一度的賞花季,在上海人的記憶中有著許多耐人尋味的有關花的老故事。如今部分老梅依然可在莘莊公園看到,近年來已經成為上海市民賞梅踏青的重要旅遊目的地。  看紫藤花開也是滬人踏春賞景的重頭戲之一。在上海閔行西部沙崗橋之北有個紫藤鎮,鎮很小,但這裡的古紫藤曾名滿江南。鎮西一棵老紫藤粗壯雄偉,高3米多。4月底紫藤花開,香氣蓊鬱,青紫相映。據古籍記載,此紫藤為明代詩人董宜陽所植,有470多年的歷史了。
  • 上海阿婆養大的朱軍龍,歷盡艱難成為上海人,如今他們過得怎麼樣
    上海阿婆收養了一個洗不白的黑小孩,為一個上海戶口幾乎跑斷了腿"哇,哇……"一個嬰兒的孱弱的啼哭聲引起了朱阿婆的注意。她尋著聲音來到路邊的綠化帶中,竟然是一個赤身裸體,全身黝黑且面滿痱子的孩子。朱阿婆馬上將這孩子從草地上抱起來,顧不上買菜便將他抱回了家。回到家阿婆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孩子進行清洗,"太髒了。"阿婆一邊洗還一邊念叨。
  • 18年,那個被上海阿婆撿回的「黑小囡」要上大學了!-朱軍龍,朱阿婆...
    原標題:18年,那個被上海阿婆撿回的「黑小囡」要上大學了!  這幾天,74歲的上海阿婆朱水寶正忙著給考上大學的大孫子準備住宿的行李,被褥、洗漱用品、換洗衣物。「寶寶以前沒經歷過住宿生活,我還是擔心吶!」儘管朱軍龍已經是個大小夥子了,可阿婆對他的愛稱還是沒變。「18年了,那個竹籃裡的小生命總算平安長大了。
  • 520單身宣言完美收官啦!
    而在這樣灑滿狗糧的日子,單身難道只是默默的選擇吃「狗糧」嗎?NO! NO! NO!誰說520一定是情人節,作為新時代的單身貴族表示不服,也刷了一波存在感,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圖片來源於網絡優步學府,#大聲說出你的520單身宣言#活動落下帷幕!
  • 當年上海阿婆省吃儉用,將收養的黑人小孩養大,結果怎樣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故事的源頭發生在好多年前,這位上海阿婆在一次買菜的路上,經過路邊的草叢突然聽到了孩子哇哇的哭聲。阿婆就很好奇地走了過去,扒開草叢一看居然是個被丟棄的嬰兒。見此症狀,阿婆覺得十分可憐,便毫不猶豫地把孩子抱了回去。抱回去之後,她便給他洗了個澡。因為覺得渾身髒兮兮的,可阿婆並不知道,其實黑就是他本身的膚色。
  • 《永失母愛》《您在天堂安好,我們此世晴天》
    一次回家,鄰居告訴我,爸爸隔三五分鐘就到門口一趟,翹首遙望,兒子在胡同口出現了沒有。我知道,到了必須鼓勵爸爸找新老伴的時候了。我用最快的速度,撮合爸爸跟一位機緣巧合的阿姨。我力排眾議,甚至可以說我背負著罵名,在母親離開三個月後,就讓阿姨搬進家裡照顧爸爸。
  • 院線電影《永失我心》這部影片背後,有兩個你不了解的靈魂人物!
    在這個活力四射的盛夏,大美寶雞又迎來一件喜事,相信很多朋友最近也都知道了,我說的這件喜事就是大美寶雞最近來了一個攝製組————電影《永失我心》攝製組。首先,《永失我心》這部電影是由中共寶雞市委宣傳部聯合陝西尚程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偵探題材的影片,這是屬於寶雞人的一份驕傲,這部電影不僅用鏡頭展現案件的懸疑色彩,更會在熒幕展現美麗祥和的寶雞,真是一件大幸事。
  • 用愛心連接「新世界」和「老上海」,警花為啥被叫「小阿姨」?
    用愛心連接「新世界」和「老上海」,警花為啥被叫「小阿姨」?很多白髮阿婆有時也覺得「小阿姨」有點「嘮叨」,但她總能發現社區治理中的「痛點」。朱靜怡是黃浦公安分局南京東路派出所社區警。她管轄的區域,一邊是「中華第一商業街」南京東路,一邊是老式居民區。
  • 20年前,外國小黑孩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跨國界的恩情,一位黑人小孩和一位上海阿婆的故事。2020年8月8日,上海的這一天天氣還是比較熱的,別人都躲在房間裡吹著空調,沒事誰也不想出來。一位阿婆和往常一樣出門去買菜,當她走到一片灌木叢中聽到了一陣哭聲,本以為是自己聽錯了,可是哭聲一直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響亮了。
  • 鄰家阿婆的豬腳黃豆湯
    大腳阿婆收下我後就嚴厲關照不要跑到天井外面去,「當心被拐子拐走」。這在當時是極具震懾力的。轉而又無比溫柔地說:「今天我燒腳爪黃豆湯給你吃。」等到中午,大腳阿婆將一碗飯端到八仙桌上,上面澆了一勺湯,十幾粒黃豆,並沒有我期待了一個上午的豬腳爪。「腳爪呢?」我輕聲地問。大腳阿婆大聲回答:「還沒燒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