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劇《延禧攻略》中,高貴妃喊魏瓔珞去問話,魏瓔珞一進門就摔個狗吃屎,用說話大聲表示自己是個傻子。說好的宮女們都要經過層層篩選呢?這樣高貴妃就信了?不應該說一句:「去,把內務府的人給我叫過來,怎麼招了這麼個宮女?」估計這樣的話,七碗藕粉丸子都會省下來,全劇也會終。
不可思議的是,瓔珞轉移話題說想吃貴妃手裡的那碗藕粉丸子;而高貴妃居然給她了,一點也不說「放肆!」身旁的宮女也不會叱責這種無理要求,看來高貴妃也有仁慈的時候,她的手下一點也不願管閒事,也許只是她家藕粉丸子煮多了。
高貴妃身邊的人暗中跟著瓔珞,有的情節是剪掉了嗎?比起劇來,書的情節好像略有不同,故事是從魏瓔珞劈她姐姐的棺材開始,這裡發一張書中《第二十一章 藕粉丸子》的描寫。
第二天吃飯,大家吃完飯都走了,瓔珞抓住玲瓏,逼她吃掉剩下的一碗藕粉丸子,那玲瓏居然很慫很聽話地吃,一邊吃一邊吐。有發彈幕說這丸子是餿的。我就關心那她兩手空空是怎麼把那七碗藕粉丸子連著湯水打包回來的?吃飯的時候,那碗藕粉丸子是放在哪裡?怎麼說著說著就能變戲法一樣變出來?
《延禧攻略》從外表來看,能看了;但情節還是不能看下去。如「奴才給神樹撓痒痒。」這種幼稚話在現實生活中,超過5歲的幼兒園小朋友都說不出口。
還有傅恆作為侍衛在宮內出現時,一眾宮女就像追星的小花痴們一樣跑去圍觀,你們家宮女真講規矩。
再細看,烏雅選秀時,那一小堆粉放在鏤了這麼大朵的蓮花鞋裡,目測能走個百來步就不錯了,能支撐到烏雅走到皇上跟前嗎?那皇上視力也是帶拐彎的哈,坐著就能看清楚烏雅身後「步步生蓮」的腳印了。
其實,藕粉丸子應該是藕粉圓子,確實是宮廷點心。相傳有位江蘇的御廚,擅長做藕粉圓子,皇帝吃了讚不絕口。後來這位廚師告老還鄉,便將製作藕粉圓子的方法帶回家鄉,隨之這宮廷點心便在民間流傳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