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青釉為南宋龍泉窯首創。宋代官窯和以後的景德鎮都有成功的粉青產品。
粉青的作法是生坯掛釉,釉厚1—2.5毫米。入窯後經高溫還原焰燒成,釉色青綠淡雅,有如青玉一樣的藝術效果。
雍正時期沿襲康熙時的青龍泉器皿繼續燒造,但施釉薄,釉色稍淺。這時官窯燒造的粉青釉器皿,釉色上有深淺各種不同顏色。
一、2019年西泠印社拍賣會成交雍正粉青盤
本次的拍品大清雍正年制款粉青釉盤一共有兩件。保存完好,實屬不易。
外施淡淡的粉青釉,口外暗刻回紋,頸部飾翻湧的水波紋一周,紋飾清心雅目,雖裝飾簡約,然意味雋永。
極淺色的近似白,是繼承宋影青的傳統。青而淺灰的大多是仿官窯製品。
仿龍泉的粉青釉,釉色翠豔,含粉較重,使釉面勻潤,雍正粉青釉面細膩勻淨,並有光澤,呈色極為純正,器底多施與器身一致的青釉。
達到了空前未有的成就,超過了原來的龍泉。
二、雍正粉青盤賞析
雍正官窯瓷器多喜素潔雅然之器,與稍後的乾隆年制官窯表現形式大有不同。
本品胎骨輕巧雋秀,粉青一色嬌嫩怡人,釉汁光潤如玉,內裡光素無紋,盤呈折腰式,胎質細膩,器型俊秀。
底部青花雙圈署「大清雍正年制"楷書款,字體清秀工整,神韻雅致俱存,不失為雍正顏色釉之雋品。
本品製作工藝精細,布局疏朗,不僅器形優美簡約,且所施粉青釉亦清妍淡雅,映襯著釉下所刻紋樣,自然清新。
故雍正官窯不獨以器形優雅,色調純美取勝,更注重總體協調,其工藝之精細講究由此可見一斑。
此式粉青釉色為雍正御瓷新創之品,據唐英在其雍正十三年所撰的《陶成紀事碑》中稱,他曾根據景德鎮東二十裡外,地名湘湖,有故宋窯址覓得瓦礫,因仿其色澤、款式燒製成粉青色宋釉,故其乃是摹仿宋影青之色燒制而成。
三、瓷器知識——青釉的呈色
主要決定於著色氧化物的含鐵量與燒成環境氣氛,青釉含鐵量一般在1—3%左右,過高會變成黑釉,低了就能燒成白瓷。
在還原氣氛中燒成,釉色青綠;在氧化氣氛中燒成,釉色泛黃。
陶瓷界所謂的青釉是相對而言的,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所說:「古瓷尚青,凡綠也,藍也,皆以青括之。」
玖珍藏品發布,藏友鑑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