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文書法中專業名詞的翻譯與一些字體的區分

2021-02-12 二狗子西文書法世界calligraphy

全文共分為4部分,主要介紹了翻譯對西文書法字體的影響,並區分了由於翻譯問題混淆的字體。

p.s. 昨天的推文有少許問題,刪文修改,今天重發。希望大家理解!

翻譯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尤其對於文學作品和學術作品。
「信」「達」「雅」是由我國清末新興啟蒙思想家嚴復提出的,他在《天演論》中的」譯例言」講到:」譯事三難:信、達、雅。求其信,已大難矣!顧信矣,不達,雖譯,猶不譯也,則達尚焉。」「信」指意義不悖原文,即是譯文要準確,不偏離,不遺漏,也不要隨意增減意思;「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簡明優雅。西文書法學術中,各種不規則的翻譯,加之一些「網紅體」隨便冠以一些字體名稱,導致學術混亂。這些混亂的名詞對入門者灌輸了很多錯誤解釋,一些大佬也不得不對新手進行大量重複解釋。因此,如何準確稱呼這些字體,翻譯一些外文術語是一個脫離書寫技術的書法難題。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一個事物如果沒有名字,我們便無法提及,但是一個事物有太多名字,也會讓說話之人不知所云。如何對西文書法中各種字體和規範進行翻譯是個很大的難題。這個問題肯定不是幾個人能解決的,三位筆者分量之輕也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是討論一下,對於給新入門的朋友科普一下,覺得還是夠格的。還是老話,歡迎反駁,歡迎討論,歡迎有理有據批判,也歡迎交換觀點。無腦噴的話,還是看我一Brause砍死你~

 

本文認為,信達雅在學術翻譯中,信達很重要,雅次之,硬要說,本文覺得應該是信達殊殊指特殊有別於其他詞彙,能夠形成定式或者至少讓人聯想起某個特定的類別。雖然很拗口,後面會解釋。

而信這一點,就很難。西文書法是國內沒有的藝術形式,出現的名詞全部是中文中沒有的詞彙,翻譯起來就需要依照原意創造出一個中文詞彙,讓這個「憑空出現」的新詞彙與原文詞彙聯繫起來。

所以,這種學術詞彙翻譯極難,歸納原因有:

1)對原詞彙的理解建立在對其藝術形態的理解之上;

2)原詞彙翻譯成中文的解釋,需要準確無誤;

3)將中文的解釋凝練成為一個詞語或者簡單的詞組成為翻譯。


先舉例,美國有蘋果,中國有蘋果,美國人拿出蘋果說apple,中國人拿出蘋果說「蘋果」,於是翻譯就自然而然產生了,apple=蘋果。

但是美國人拿出了一個中國沒有的東西,我們沒有與之對應的詞彙,那麼我們就根本沒有辦法翻譯。

本文根據常見知識,總結以下幾種方法:

1)音譯,例如,雷達,坦克;

2)音譯加直譯,多用於複合詞;

3)直譯再加工,例如,滑鼠;所以mouse既可以指老鼠,也可以指滑鼠;

4)借意翻譯,例如,餃子(dumpling);

5)創造詞彙翻譯,舉例,香菸,肥皂,凡是中國古代沒有的詞彙的很多都可以納入進來(不包含音譯)。

6)不翻譯,這種詞彙分兩類,一類是新詞引入的過渡狀態,大多數後面都會更新翻譯。例如,最早的blog,後來才叫做博客。還有一類就是專有詞彙,不便翻譯,例如,Office,直接用一般大家都懂,是微軟的辦公軟體合集。

 

綜上所述,西文書法藝術中出現的大多數名詞都是中國不曾存在的詞語,那麼如何讓大家信服地翻譯就是非常難的事情,尤其是領域內缺乏絕對學術級人物。不像化學,物理等學科,國內科學家的翻譯就可以作為國內專業的翻譯,基本就可以直接定死,寫入詞典。而西文書法藝術領域裡,國內尚無此種人物出現。

西文書法目前在國內雖然屬於新生事物,但是蓬勃發展的勢頭是很喜人的。

目前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專門的教育資源十分稀有。導致專業術語的濫用、亂用屢見不鮮。

西文書法現狀與未來的無責任漫談

網絡這個過於開放的平臺,對於西文書法的傳播雖然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卻喪失了學術嚴謹性。

例如,國內用的最多「圓體」,這個詞語對應的字體可謂千奇百怪。ES,ER,AES,果園(國產圓體),BP,一堆各式各樣的網紅體,brushlettering,還有一種叫Ronde(法語詞)古體,都翻譯做「圓體」或者被稱呼為「圓體」。

但是在交流的時候,尤其對一些新手朋友,這個翻譯很不友好,太凌亂而且對應品類太多。導致不能把名稱和字體準確對應起來。

除此之外,還有「哥特體」「花體」等一些奇怪的詞語。

一個好事就是國內也以簡體中文和繁體中文(臺灣省某些出版社翻譯)形式引入了一些教材,國內也有大佬到了可以出書的級別。

這些教材在文中使用的詞語,相當一部分可以定下來作為專用名詞使用。而存在些許不同但是並不存在歧義的翻譯也應當同時認同。

例如:《AOC》中將Insular Majuscule翻譯作「島嶼大寫體」,《ABC》中將其翻譯為「海島大寫體」,這種雖然「字」不同,但是大同小異的,應該允許同時存在,而且就是原文也不一定就只有一種固定說法,島嶼大寫體有的國外教材上也稱作「Uppercase Insular」。

信達殊翻譯:

二狗子之前讚許過《AOC》的翻譯,被一些不太友好的網友抨擊,反問這些網友是否有更好的翻譯時,卻得不到答案,只得到一些「見識短淺,一知半解」的評價。

不過二狗子認為《AOC》這本書的,雖然也有不少缺點,但是這不能掩蓋其優點。尤其在翻譯上,《AOC》的意義是非凡的。

例如,《AOC》中「平織菱足體」的翻譯,基本做到了信達殊。TexturaQuadrata,Textura一般翻譯做織布紋理,Quadrata翻譯做正方形,四邊形,菱形。然後譯者再根據其字形的特徵,將這個詞翻譯為「平織菱足體」,充分體現出這種字體的特徵,又符合原文意思,而且翻譯後詞彙特殊,並不會和其他名詞混淆。

不翻譯:

ER(English Roundhand)這種字體名詞,雖然直譯可以作為「英語手寫圓體」,但是因為濫用詞彙和容易混淆等原因,大佬建議不要翻譯,直接採用其英文原名或者縮寫更加適宜,這一點,本文也是十分認同的。

而ES(Engrosser’s Script or Engraver’s script)翻譯後十分奇怪,也最好直接使用原文或者縮寫。

綜上所述,目前對於一些專用詞彙,出現了較為嚴格的翻譯,但是普及度還十分差,且不夠全面。

前面提到過很多種字體都被誤稱為「圓體」。以下一一介紹和正名!

●Copperplate,銅板體可以涵蓋ES體和ER體

English Roundhand(簡稱ER)最早於公元17世紀起源於英國,這種字體具有流暢的曲線美感和優雅的裝飾花紋,受到當時的書法家們的喜愛與推崇,並被引介到歐陸各國。

由George Bickham編著的ER學習書籍《通用習字手冊》(The Universal Penman)可謂ER書法的集大成之作。

《The Universal Penman》

 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印刷業開始使用銅板蝕刻技術,而ER作為一種廣受認可的、兼具美觀與實用的正式商務字體,便順理成章地被應用於銅板印刷中,這也正是其另一個名稱「Copperplate」(銅板體)的最初來源。

而與其最初的手寫形態不同,人們在銅板體的印刷形態中,更多追求的是它的裝飾性,一定程度上捨棄了手寫字形的獨特質感。

EnglishRoundhand 字樣

 

18世紀中期,ER傳播到了美國,《獨立宣言》的原始文本,正是使用ER字體書寫的,只不過當時所使用的書寫工具並非金屬製作的蘸水筆尖,而是傳統的羽毛筆。

獨立宣言

 

隨著ER在印刷中的應用而導致的形態變化,以及金屬筆尖的生產和使用,當地的書法家開始對ER進行獨具特色的改造。

由於金屬蘸水筆尖相對於羽毛筆更加鋒利堅硬,ER字形中柔軟的筆畫轉角和充滿個性的飄逸裝飾逐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契合新的書寫工具特性的極致纖細的線條與精準嚴謹的弧度,這種脫胎於ER的新型手寫體,就是我們所說的Engraver’s Script(簡稱ES)。

 

WAB《給學生的信》

 

由此可知,ER最早的一個重要傳播方式是雕刻在銅版之上,因此得名銅版體。而ES從ER演變而來的,所以兩者都可以稱為銅版體,即copperplate。

兩個字體最明顯的區別,就是隨著書寫工具的改變而產生的,這個區別表現在遊絲跟shade的連接時的形態,ER的遊絲跟shade之間有明顯的過渡部分。而在es中,則是分明斷開的筆畫。

需要說明的是,許多人常用提筆與否來作為區別兩個字體的標準,但實際上,筆畫之間是否有明顯的連帶關係才是區分的關鍵,並不能用書寫動作來判斷。

ER

ES

 

AES(全稱Advancedin Engraver’s Script),是大師Louis Madarasz的字體。它融合了Roundhand(偏ER)小寫和Ornemantal Penmanship (OP)的大寫,是一個練習難度更大的字體。

這一點體現在它大部分運用臂動(Arm movement)的寫法,這一點也是它和ER、ES之間最大的區別。

當然除了書寫技巧的不同以外,它與ES、ER還有斜度上、字高上的區別,OP的大寫也賦予了AES更多的可塑性和觀賞性,具體內容不在此展開,更多細節還需要大家在練習的過程中慢慢體會。

 

老馬的AES壓軸

 

● BP與果園,阿迪和阿迪王一樣的存在。

BP是Business Penmanship的縮寫,果園是國產圓體的縮寫變音詞。

BP是利用臂動書寫的一種商務速記體,也叫商務草書(又名Business Cursive),是一種非常高端的字體技術。

而果園可以理解是低配山寨版BP,但是果園並不難看,作為一種辨識度高的速記手寫體還是很有價值的。

這是BP

這是果園

單看果園的話,覺得還不錯,再看BP就會……內心些許波瀾……所以阿迪和阿迪王還是有區別的,雖然阿迪王質量也不錯。

 

● Brush是軟筆書法,字體大多數非常Q彈有質感,配色精美,是一種隨性的藝術字體。

RsuhC的Brush作品

Kimi_Hzx的Brush作品

雖然都是Brush,但是風格不同,不同大佬有不同的配色習慣和書寫癖好。

Brush字體單看字形是比較容易上手的,但是裝飾和配色是一門大學問,能寫好的大佬還是屈指可數,給老雞和C佬打call。

 

上述所有字體確實都具有「圓圓」的特徵,但是都是有自己特定的名字,所以一定別再亂稱呼「圓體」「花體」了。

 

另外,有一種字體可以翻譯作圓體,就是Ronde(法語詞),這種源於法國的速記體,名稱就叫做Ronde,臺灣省翻譯作「圓體字」,個人覺得就按照這個翻譯最好。這種字體的特點也就是又大又圓,很符合「圓體」這兩個字的印象。

 

網紅體就不放圖了,有個別寫的確實不難看,有些字形像利用點尖寫的Brush,還有很多也不知道像啥,對於不了解的朋友可能第一眼覺得還挺好看,但是不能細看。

這些名字就腦洞大開,叫啥的都有。以後看到這些亂稱呼的字只能放出這張圖了。

 

這個二狗子好像在公眾號裡提到過無數次了,這裡再次科普。

哥特體這個翻譯不對,甚至有外國人也在用這個名字(Gothic),但是嚴格來說,哥特體屬於一個大類,包含了非常多的字體。諸如,平織體,巴斯塔德體,圓敦體,斷筆體等等。

二狗子一般喜歡使用哥特書寫體系這個詞來替代哥特體這個大類。因為在字體設計學中,哥特體也指無襯線體,這個和我們西文書法沒啥關係。這裡有疑問可以看之前的文章。

哥特你妹啊

如何區分「哥特體」類目下的字體?(建議收藏)

「知識與技法」哥特體 

 

寫到這裡,基本把網絡上經常混淆的多種稱呼和字體進行了介紹和區分,希望各位朋友可以更正規使用專業術語。

雖然本文不能作為「學術」存在,但是別的朋友有疑問的時候,請把這個文章科普給他。

也希望,能有西文書法巨擘泰鬥來贊同或者否定本文。無論是贊同還是否定,都是西文書法走向更專業更學術的重要一步。

 

當介紹過本文後,如果還有朋友在稱呼「圓體」「花體」「哥特體」的話,那請告訴他,他說的對。

請給這些屢教不改的朋友「科普」以下內容:


墊著銅板寫的字叫銅板體,鐵的叫鐵板體,木頭的叫木板體,除此之外還有三合板體和玻璃板體。

 

沒關注的朋友,關注一個再走唄~

相關焦點

  • 小茶莊西文書法系列——序
    作為西文書法系列的第一篇文章,阿茶想在本文的開頭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西文書法。眾所周知,漢字這種複雜的象形文字有著極其長久的書法藝術歷史,從最早出現在龜殼上的甲骨文到金文、小篆再到如今的簡體字,每一個時期的書法作品都有其獨特的書寫形式和藝術特點,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就是顏筋柳骨了。
  • 在線課程報名|Glyphs 一周班,從零開始學習西文字體設計
    「西文」是相對於東亞文字而言的,「西方的」文字。其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拉丁字母 abc 了。字體排印(Typography)是視覺傳達的基石,而作為其核心的「字體」則是最重要的環節。今天我們對「字體」,最直觀的認識就是在電腦上安裝設置的字體,也被稱作「字庫」。漢字字庫中包含成千上萬個字,憑一人之力很難完成,相比之下西文字體的工作量就要小很多。
  • 超全面的西文字體設計流程
    品牌字體是品牌視覺識別系統(VIS)中必定出現的規範。在 VIS手冊中,品牌設計師會根據品牌形象的氣質感受選擇相匹配的字體作為品牌字體(例如:一位女士,她穿運動鞋和高跟鞋給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僅僅如此,除了相匹配的氣質還有使用的場景、內容等等。當然,選擇的品牌字體是需要企業去購買版權的。
  • 西文字體「海外購」時代結束 方正信產、蒙納合作服務中國市場
    中新網上海新聞6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全球領先的中、西文字體廠商方正、蒙納13日正式攜手,未來,中國買家們在
  • 再說西文字母詞
    顯然,對西文字母詞的不同情況進行區分,應當是加強其規範性工作的第一步。若能在此基礎上,既積極倡導使用翻譯精準、簡明易記的漢語詞,又努力研究解決其它棘手問題,相信比對字母詞的簡單禁用,效果會更好。其次是漢譯。這主要針對上述西文字母詞使用的後兩種情形,其中又包括不同著眼點。一是單純翻譯,即把尚無漢譯的西文字母詞,如「iPad」之類轉換成漢語,或音譯,或意譯,其必要性毋庸贅言。
  • 乾貨分享|15本中西文字體設計書籍推薦
    書中還以圖片的方式展示了很多正確使用西文字體的範例,以及不成功的設計效果,使讀者能對西文字體有一個既感性又生動的認識。呈現了大量字體樣本和圖解,對字體創作的流程進行了深度解析,生動詮釋了字體設計的視覺要領,探討了字體的結構、視覺補償及可辨認性,闡述了一種字體中字母與負形的系統關聯。
  • 西文書法教程 | 點尖上手指南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來自綿羊老師的西文書法教程。進入實際書寫的部分。在姿勢方面還有幾點需要提一下。
  • 你該知曉的常用經典西文字體 -- 襯線體篇
    在此,我們將持續與您分享工作中的資源積累和設計嘗試,並進行相關內容的探討。寫這篇文章契機是一個月前讀了關於字體分類的文章。在了解各種字體及字體術語後,閱讀了更多的資料,並重新整理了相關的筆記。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我們會從經典西文字體,字體分類(瓦克斯分類法)和字體所適用的環境兩方面進行簡明、淺顯地介紹。
  • MIUI:小米蘭亭Pro重新設計了西文字體
    IT之家10月30日消息 MIUI官方剛剛發文稱,除了中文字體外,小米蘭亭Pro還重新設計了西文字體。MIUI表示將西文字型幾何化處理,讓字母更飽滿、更現代。採用了開放形切口、直切形字谷、出腳平切,提高了文字的辨識度。小寫l的記憶點處理,相信大家都知道目的是什麼。
  • 秩序中的靈動——東北師大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2014級《西文字體設計》課程學生作品欣賞
    當實驗字體以物質的、三維的材質和科學的藝術思維,傳達出概念化的藝術形式和有意味的遊戲狀態時,信息會以非常規的方式挑戰傳統形式與接受者產生共鳴,從而帶給受眾驚喜,並引導其產生無限的美好遐想。西文字體設計是在挖掘深層的有意義的事物,來培育學生無限的創意土壤。設計是為功能服務的,西文字體設計的功能首先就是傳達信息,且在信息的傳達中儘量地擴大它的視覺作用。
  • 方正信產、蒙納攜手合作 西文字體「海外購」時代結束
    芊燁 攝中新網上海6月13日電  (記者 陳靜)全球領先的中、西文字體廠商方正、蒙納13日正式攜手。未來,中國買家們在「家門口」就能買到8000多款正版西文字體了。當日,北大方正信息產業集團(以下簡稱「方正信產」)與蒙納公司(Monotype)在上海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方正信產旗下的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電子」)、方正手跡數位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正手跡」)兩家公司,將在中國企業市場、個人市場與蒙納全面合作,代理銷售蒙納的西文字體產品。
  • 方正信產、蒙納合作服務中國市場,西文字體「海外購」時代結束
    從此,中、西字庫的兩大巨頭正式攜手,提供全球95%以上語言的字體!而且現場還邀請了小林章、仇寅老師就中、西文設計進行精彩演講。  此次雙方戰略合作的達成,不僅使國內的設計師能更便捷地選用蒙納西文字體,後續還可提供更好、更專業的用字服務。
  • 漢儀字庫與URW強強聯合,新增2000款西文字體!
    成立於1956年的國際文字設計協會——ATypI是一個國際文字及字體設計專業組織,每年都會舉辦大型的文字設計會,與會者聚在一起探討字體設計行業相關的優秀產品和技術突破並對字體設計的未來展開討論。
  • 【書法字體】值得學習的日本包裝設計中書法字體
    我們可以在日本包裝中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神韻。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無時不在追求字體的整體形式美。力求表現出對比、和諧、均衡、韻律等藝術特徵。早在唐代中國書法就傳到日本。日本設計師廣泛採用書法字體進行創意設計,水墨文化在商品包裝上得到很好體現。書法字體因其產生的年代不同風格各異,將其應用在裝潢設計上效果獨特。書法文字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能夠充分體現商品的地域文化特色。
  • 一個月,教你練出一手漂亮的英文書法!
    光是用不同的墨水在不同紙張上書寫就已經能產生字庫字體和印刷效果所不能替代的諸多韻味了。要是能自如的用這種專業工具書寫合章法又隨心所欲的字的話,那麼在不同的表面上用不同工具來展現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在這兒再放一些綿羊老師平日的作品。
  • 聚焦字體行業新趨勢,挖掘字體設計新力量,方正2020字體設計大會在...
    記者也注意到,本屆大賽注重字體設計實用性、規範性與藝術性的平衡,強調「字體為用而設計」,在競賽類別上,延續了第九屆大賽的設置規則,分中文專業組、中文學生組、拉丁文組三個競賽單元,確保大賽在鼓勵學生參賽的同時,能更好地引導字體設計的專業性,同時,又以開放、包容的國際視野,充分挖掘優秀的西文字體設計創意。
  • 英語書法字體的分類(上)
    國際英語書法大賽公眾號更新啦,今天更新的就是第一期-英語書法字體的分類(上)。英語字體的分類可以按照其發展史來分類,也可以按照其書寫工具-筆尖來分類,大多書法愛好者習慣以筆尖分類。這次,我們兩種分類都講一講,一起來看看吧!最早的字母表來自腓尼基人,出現在約公元前1200年前。然後,腓尼基人的字母表被伊特魯裡亞人借用,又被之後的羅馬人沿用。
  • 有哪些活潑而高端且不俗套的中文字體
    無論是PPT、海報設計還是平面設計,字體選擇都是大事,有字體選擇困難症的同學,今天專業人士幫你精挑細選了多套中英搭配方案,力求優雅易讀,高端不俗阿卡林:下面就海報的用字說說本人的一些小推薦和淺陋的看法,特別推薦的會附圖詳細說說,其他選擇就直接給出推薦程度排行,另外考慮到漢字字體的西文部分設計水平普遍不高(無論是華人圈子還是日本圈子,有大師加持的 AXIS Font
  • 「曾翔字庫」上線,對於這款字體你怎麼看?
    近日漢儀字庫公布漢儀曾翔禪趣上線上線的海報中是這樣介紹這款字體的隨心所欲不逾矩法度皆在心中樸拙、歡愉、天真 、自然「一樣卻又並非真正指的是「像小孩           寫 的」字體天真質樸大巧若拙,含而不露二、結構漢儀表示這款字體筆畫排布看似隨意卻又巧妙的維持了平衡這讓每一個字都具 有獨特的趣味三、筆畫特徵對於筆畫特徵漢儀提到這款字體線條靈動活潑,粗細相間使字體富有動感整體效果顯得愉樂歡快
  • 桑兵:循名責實與集二千年於一線——名詞概念研究的偏向及其途轍
    日本知識人創造明治新漢語的目的並不是要改造漢語,而是為了對應翻譯西文的詞彙,不得不藉助言簡意賅的中國古代典籍當中的一些文辭,既較日語簡潔,又更加準確達意。可是這樣拿中文對應西文,忽略了不同的語言文字很難完全對應,總會因緣文化環境而產生微妙甚至是顯而易見的差異,很容易在中文、東文和西文世界中產生誤讀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