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琳娜·博科娃首次訪問暨南大學並獲聘暨大名譽教授

2021-01-10 金羊網

金羊網訊 記者孫唯,實習生周興宇、沈泳楠,通訊員蘇運生攝影報導

12月9日,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在暨南大學石牌校區圖書館舉行「文化遺產創意與創新展」以及「傳承與未來:傳統手工藝的創新研討會」。應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的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前任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女士訪問暨南大學,並獲聘暨大名譽教授。

此次研討會邀請來自北京、深圳、廣東以及香港、臺灣的著名學者、設計大師以及來自貴州的苗繡、蠟染傳承人在現場展示其精湛的手工技藝,來自臺北故宮的著名創意產業設計師展示民間藝術衍生品的設計與轉換成果。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陶小年、廣東省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傅朗等人出席活動並發言。

苗繡

會上,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對暨南大學在教育領域內所取得的豐碩成就給予高度評價。她對在中國建立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的初衷與宗旨、目標表示高度認同和支持,並對陳平在國際機構中展示出的女性智慧和領導力予以鼓勵和讚賞。最後,她表示將積極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搭建中國與世界的教育、文化和科技交流的橋梁,為構建人類的友好和平而努力。

據悉,這是這是博科娃女士首次在廣東參觀高校。博科娃女士在2009至2017年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是歷史上擔任該職位的首位女性,也是第一位來自東歐國家的「掌門人「。曾被選為《福布斯》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響力女性第89位。

林如鵬在會上表示,感謝伊琳娜·博科娃女士對暨南大學的關心,很多暨大人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僑團工作,發揮文化使者的作用,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紐帶。民心相通、文化互鑑是全球化時代國與國交流的重要組成,分布全球的暨大人是公共外交、民間外交的重要力量,起到溝通中外、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作用。暨南大學願意加強與世界尤其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係,伊琳娜·博科娃女士的到來會對暨南大學走向世界提供很大幫助。

(左至右)暨大黨委書記林如鵬、伊琳娜·博科娃女士、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院長陳平

接著,暨大黨委書記林如鵬為博科娃女士頒發名譽教授證書,並一道參觀了圖書館中陳列的「文化遺產創意與創新展」展品。裡面有精緻的貴州苗繡、精湛的蠟染工藝以及來自臺北故宮、北京、深圳、廣東以及香港、臺灣等地區的著名創意產業民間藝術衍生品。

(左至右)陳平、伊琳娜·博科娃

據悉,暨南大學文化遺產創意產業研究院成立於2017年5月,是國內較早將文化遺產與創意產業結合,發揮海外華人華僑優勢,搭建國際教育、文化交流平臺的研究院。近年來,研究院策劃舉辦「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合作與交流(2017)國際高峰論壇」及「一帶一路文化遺產合作與交流(2018)國際研討會」,以文化遺產的保護與發展為主題,交流分享各國保護、傳承與活化文化遺產的經驗,充分體現民心相通,文明互鑑,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中國哲學理念。

博科娃女士在演講

編輯:智羊

相關焦點

  • 獨家 專訪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位女性總幹事
    本期《風雲》嘉賓,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位女性總幹事,伊琳娜·博科娃。伊琳娜·博科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現任總幹事。1952年7月出生於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1995年6月至1997年2月任保加利亞外交部長,後來任保加利亞駐法國、摩納哥大使。2007年10月起任保加利亞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使。除了母語外,伊琳娜·博科娃還掌握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和俄語。
  •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受聘暨南大學名譽教授
    8月17日上午,暨南大學名譽教授敦聘儀式暨華醫大講壇啟動儀式在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多功能廳舉行,暨南大學林如鵬黨委書記出席儀式為楊寶峰院士頒發聘書、佩戴校徽並致辭,葉文才副校長出席儀式並介紹楊寶峰院士簡歷和學術成就,附屬第一醫院黨政領導班子、臨床科室主任、醫生、學生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敦聘儀式由附屬第一醫院徐安定院長主持。
  • 暨南大學黃德鴻、李文初教授同一日去世
    —暨大教授、著名經濟學家黃德鴻生前遺囑  南都訊 南方日報記者趙琦玉 通訊員盧建民 蘇運生 暨大一日之內痛失兩名教授。記者從暨南大學獲悉,5月12日,著名經濟學家黃德鴻去世,享年100歲;同一天,享年78歲的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李文初在廣州病逝。
  • 【高校介紹】廣東暨南大學
    「暨南」二字出自《尚書·禹貢》篇:「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將中華文化遠播到五洲四海。暨大因其學科健全、優勢學科明顯,同時具備「國際性」、「外向型」的特點。學校名牌專業以新聞,經管為主,麥可思公司發布的「2008年度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顯示其畢業生就業能力和薪酬在全國排名第十三。1995年,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在臺灣復校。 從此暨南大學在海峽兩岸開始了共同發展之路。
  • 北大訪問講席教授約翰·霍普克羅夫特、名譽教授文森特·珀爾當選...
    北京大學訪問講席教授、前沿計算研究中心主任約翰·霍普克羅夫特(John Edward Hopcroft),北京大學名譽教授、北京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聯合實驗室主任文森特·珀爾(H. Vincent Poor)博士分別憑藉在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專業對中國科學技術事業所作出的重要貢獻及其在國際上享有的學術地位,雙雙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姚期智獲聘這所頂尖高校名譽教授
    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舉行,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校長陳杰等校領導,上海市科委基礎研究處處長宋揚等出席。
  • 暨大暨南大學全日制專本連讀多少年
    暨大暨南大學全日制專本連讀多少年飲食 1.裕華堂(食堂);開放時間:(節假日會變化)早餐:07:00-09:00午餐:10:30--12:50晚餐: 16:30--18:30夜宵:19:30--22:30用餐體驗:價格實惠,種類相對較多。口味偏鹹,喜歡清淡的同學推薦二樓的麻辣燙窗口。
  • 暨南先賢后人:暨大校款救下一座「北平圖書館」
    五次播遷、三落三起的暨南大學,在夾縫中生存、崛起、壯大,凝聚著創辦者、歷任校長的心血甚至尊嚴。這當中,有以開放精神開創華僑教育的晚清大臣端方,兩度掌校帶領暨南升格大學的教育家鄭洪年,有在戰火中用暨大校款救下一座「北平圖書館」的愛國史學家何炳松,還有堅持「教授治校」的「嶺南第一校長」陳序經。
  • 暨南大學教育學院暨大全日制大學怎麼報考
    暨南大學教育學院暨大全日制大學怎麼報考學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創立於南京的暨南學堂。後遷至上海,1927年更名為國立暨南大學。戰爭期間,遷址福建建陽。1946年遷回上海,1949年8月合併於復旦大學、交通大學等高校。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於1958年在廣州重建,「文革」期間一度停辦,1978年在廣州復辦。改革開放後,學校快速發展。
  • 百年暨大激蕩史
    百年暨大激蕩史  □本報記者 萬 靜  1925年10月,只有師範文憑的曹聚仁被聘到國立暨南學校大學部,「一本正經做起教授來」。那時,國立暨南學校已經從南京遷到上海的真如。同事幫曹聚仁找了一位幫工的女傭,但女工的親友們一直弄不清楚,「濟南大學」為什麼不在山東而在上海的鄉間?「暨南」的校名,更讓她們糊塗。
  • 山東大學連聘世界名人為名譽教授 拓寬發展渠道(圖)
    原標題:山東大學連聘世界名人為名譽教授 拓寬發展渠道(圖)   中國網4月11日訊(記者王龍龍)近日,山東大學接連聘任泰國公主詩琳通和臺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原董事長江丙坤為名譽教授。  據悉,特聘教授和名譽教授一般是給在學術界做出突出貢獻的學者,來表彰他們的成績。性質和國外發「名譽博士」差不多。
  • 暨南大學19項成果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暨南大學19項成果獲獎獲獎總數較上屆(8項)大幅提升獲獎總數排名全國第18位全省第2位(教育部公布獲獎信息截圖)獲獎成果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2項,三等獎5項,青年成果獎1項,一等獎首次取得突破。我國著名語言學家、暨南大學漢語方言研究中心名譽主任詹伯慧的著作《漢語方言學大詞典》獲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這是暨大首次獲得該獎項的一等獎。《漢語方言學大詞典》是我國歷史上首部大型百科性方言學辭書,涵蓋漢語方言學科的方方面面,簡明描述了全國各地的主要漢語方言,系統展示了漢語方言學研究成果。全書共465萬字,分為上下兩卷。
  • 去報考暨南大學!!
    去報考暨南大學!!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志願填報的關鍵時刻,剛知道分數的你是不是在眾多學校中糾結,不知道如何選擇呢?今天,小編就要向你大力推薦一所特別的學校——「暨南大學」,那暨大到底有多特別呢? 暨南大學不僅校園景色動人,而且學術氛圍也十分濃鬱,就讓小編來向你來介紹一下暨大濃厚的學術氣息吧!
  • 暨大91歲老教授曾昭科病逝曾Sir傳奇謝幕
    曾昭科暨大91歲老教授曾昭科病逝,希望人們記住他是個愛國者1923年出生於廣州。曾先後任暨南大學外語系教授、系主任、暨南大學顧問,廣州外國語學院(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前身)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董事會名譽主席。全國法學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廣東省外語學會副會長。2014年12月18日20時27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廣州逝世,享年91歲。2014年末,一則消息被刊登在《南方日報》的頭版: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暨南大學教授曾昭科同志遺體於12月28日在廣州火化。
  • 「暨南大學圖書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揭牌
    近3年來,暨南大學圖書館通過創設世界華僑華人文獻館、廣東報業圖書館、暨南大學漢語方言學文獻資料中心、暨南大學智慧財產權信息服務中心等,在彰顯僑校特色、傳承優秀文化、服務學科建設、促進地方科技發展等方面成果顯著,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和優勢。
  • 暨南大學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3項,經費1.323億元!創歷史新高!
    祝賀暨南截至12月17日,暨南大學共獲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93項,其中集中受理期項目287項,立項數較去年同期增長20項,獲批直接經費1.323億元,從項目類型來看,暨大共獲資助青年科學基金158項,資助率高達22.41%;獲批面上項目首次突破100項,達到116項,較2019年增長24.73%;重點項目立項數創歷史新高,達到6項,是過去兩年的總和,立項數位列省內高校第2;獲批重點國際(地區
  • 暨南大學研究生院獲批 成為廣東第三所設研高校
    昨天,暨南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在暨南大學曾憲梓科學館舉行。南方日報記者 王輝 攝  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勝波實習生/肖紅 通訊員/蘇運生)繼中大、華工後,暨南大學研究生院獲批,暨大成為廣東第三所設研究生院的高校。昨日,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趙陽、副省長宋海、暨大校長胡軍等共同為暨大研究生院揭牌。
  • 2020年暨南大學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70項,全國排名第9!
    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再創佳績,共有70個項目獲批立項,立項總數排名全國高校第9位,是前15名中唯一的非985高校。暨大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已連續兩年達到70項。(2020年國家社科項目各高校總數排名)(2015-2020年暨南大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批量)2020年,暨大共獲批9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及委託項目,除3項年度重大項目外,還包括研究闡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大專項1項,重大委託項目1項,冷門絕學研究專項學術團隊項目1項,重大項目滾動資助1項。
  • 暨南大學大學城校區怎麼樣?(食住行學全方面介紹)
    暨南大學南校區同樣建有標誌性的白色大拱門。  暨大大學城校區20日啟用 學生宿舍在粵高校中最豪華  記者從18日舉行的暨大南校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來自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名暨大新生將於20日正式入住新校區。
  • 廣州暨南大學成立老教授協會
    中新社廣州三月二十六日電(記者郭軍)被譽為華僑最高學府的廣州暨南大學今天成立老教授協會,旨在集中和充分發揮各類高級專業人才的才能和作用,為廣東和該校各項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暨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詹伯慧出任協會會長。暨大校長劉人懷出席了成立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