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與電子遊戲:啟蒙

2020-12-17 丸桃雜談說

作為一個經常玩遊戲的我來說,偶爾也會在朋友圈發發一些遊戲的截圖或者成就或者一些有趣時刻,但每當這個時候就會猶豫是否要屏蔽家人。

不難發現在上面朋友圈中最下面那個評論「遊戲」 後面帶著憤怒表情的就是我的父親。這就是我猶豫要不要屏蔽一些人的原因。包括很多次跟家裡人視頻,他們也會時不時地叮囑我,少玩遊戲,當回到家中,看到我在玩遊戲也會說上一句「都多大了,還玩什麼遊戲」。雖然他們的這些話,並不能澆滅我對遊戲的熱情,但時不時的聽也總會覺得不舒服。我想他們這樣想的原因,有著對電子遊戲的不了解,也有著害怕我成迷電子遊戲的擔心,那麼,我就來說說我跟電子遊戲的故事,說說我到底為什麼愛上電子遊戲,為什麼玩電子遊戲,以及為什麼電子遊戲不應該被那樣的排斥。

說到電子遊戲啟蒙,對於我來說,是曾經家裡買了VCD,然後配送的一套小遊戲光碟,裡面有各種小遊戲,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的坦克大戰,那個時候的我其實對電子遊戲並沒有那麼熱情,只是單純的覺得挺有趣偶爾玩玩,更多的是喜歡在外面跟小區裡的夥伴們一起爬樹,捉迷藏。在那個時候我的家人還偶爾會跟我一起玩坦克大戰,甚至我記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一天我半夜想上廁所,起來聽到客廳有聲音,來到客廳一看,我爸跟我媽在那裡一起玩坦克大戰到深夜。當時腦海裡想的就是,為什麼他們能玩到那麼晚,我為什麼不行。

網上找的VCD的圖片 記得我家那個就長這樣

坦克大戰的開始界面

後來,出現了那款紅遍全國的小霸王,在這套設備上印象最深的就是魂鬥羅,當時家裡沒有小霸王,同小區的小夥伴家裡也沒有,我們只能去小區門口的商店裡,交上半個小時五毛錢的費用才跟小夥伴們一起玩。當時的我們就各種攢錢,然後一起去那個商店,買些垃圾食品玩起了魂鬥羅。這個時期可能是我慢慢對電子遊戲有了熱情的時候,因為我能跟小夥伴們一起吃零食、玩遊戲,電子遊戲就像是一個集結我們的工具,帶給了我許多的快樂,雖然我們一直都沒有通關過魂鬥羅,但有了拿分快樂,通關似乎也沒那麼重要。

小霸王遊戲機圖片

第一次接觸電子遊戲,是在某一次放學去我媽的工作單位找她一起回家的時候,她還在忙我就在她辦公室裡四處轉。轉著轉著就轉到了一位叔叔的電腦桌前,他正在控制的一大波盟軍,向著蘇聯進攻。當時屏幕上兩軍交戰的畫面,電腦桌前那位叔叔嫻熟的操作,讓我對這款遊戲產生了巨大的興趣,我腦海裡第一次出現「這款遊戲我好想親自玩一玩」的衝動。我小時候雖然跟朋友們一起瘋玩,在家人和親戚面前也是十分調皮,但在陌生人面前還是有些「害羞」(這不就是典型的窩裡橫??lol),這樣的我根本不好意思給那位叔叔說我想玩,我就那樣在他的電腦桌前看著他操縱著那一大波盟軍對蘇聯進行最後的進攻。沒過多久「勝利」的文字就出現在了屏幕中央。或許是有意,但或許也是無疑,這局打完之後那位叔叔說他要出去一下,問我想不想玩,我有些猶豫但最後還是忍不住點了點頭。後來這位叔叔幫我設置好了選項,幫我開始新的一局之後就出門了。我坐在那裡,抓著滑鼠,第一次點開了基地車,之後 「building,construction completed」的聲音也第一次的傳入我的耳朵,我好奇的這點點那點點,在這造個東西在那造個東西,越來越覺得這款遊戲真的好酷,可以這樣造東西真的太有意思了,突然一聲「we are under attack」的警報響起,敵人的部隊來了將我建造的東西一個個地摧毀,我這才想起來,我需要一支部隊去進攻他們,當然這局就輸了。後來不知如何,在界面上亂點終於找到了如何開啟一局對戰的方法,這次我帶著必勝的決心來「復仇」,可就在這局剛開沒多久,我媽找到了我,說該回家了,沒辦法我就很不舍地離開了座位,那局剛剛開始的對戰都沒來得及關。

我後來才知道這個遊戲的名字叫紅色警戒

回到家後,我腦海裡想的一直是紅警的內容,一直在期待著下一次還有機會的話一定要贏,沒過幾天,我的機會來了,還是放學後我媽讓我去她單位找她一起回家,還是那個叔叔的電腦桌,果然他也還在玩,看我來了還給我打招呼問我還想玩不,我點了點頭,再一次,他為我設置好對戰就出去了。這一次當然我勝利了,但贏得相當輕鬆,後來又開了一局也是輕鬆獲勝,我突然對這個遊戲也失去了興趣(那個時候的我愚蠢的並不知道我僅僅打敗了簡單電腦)後來就在界面亂點,點出了故事模式,這時有了旁白,給了我任務指示,也有了故事線,瞬間我對這款遊戲的興趣再次被提了起來。就這樣,每次我都期待著我媽對我說去辦公室找她,雖然不是每次都能玩到紅警,但每一次玩都是帶著對後面故事的好奇。

後來有一次我來我媽辦公室,還是那個叔叔,這次界面不一樣了,屏幕裡有隻拿著槍的手,藏在草叢裡對這拿著AK的人進行射擊,我的好奇心再一次被提起來,腦子裡那個「我好想玩」的聲音再次響起,但這次過了很多天之後我才玩到這款叫秘密潛入2的遊戲。感覺那是時候的我對遊戲似乎有著「天賦」(那現在還這麼菜??),不管是紅警還是秘密潛入,沒人教我怎麼玩都是我自己摸索著操作,就好像我的手就知道WASD是移動,左鍵是設計右鍵是瞄準。之後的日子裡就是紅警跟秘密潛入換著玩,可是因為去辦公室的次數也沒那麼多,玩的時間也沒那麼長所以從來就沒有通關過任何一款遊戲,但是我認為這段經歷才是我電子遊戲的真正啟蒙時刻,我就是在這時對電子遊戲充滿了好奇,之後一有新的遊戲就想試試。

相關焦點

  • 電子遊戲
    ——邱吉爾也許,這就是熱衷於電子遊戲的人們希望體會到的感受,在虛擬的世界裡化身為勇士,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對於電子遊戲的是與非,對與錯,你怎麼看……?
  • 全球電子遊戲發展史:五個時代見證崛起
    電子遊戲(Electronic Games)又稱視頻遊戲(Video Games)或者電玩遊戲(簡稱電玩),是指所有依託於電子設備平臺而運行的交互遊戲。根據媒介的不同多分為五種:主機遊戲(或稱家用機遊戲、電視遊戲)、掌機遊戲、電腦遊戲、街機遊戲和移動遊戲(主要是手機遊戲)。
  • 中小學生與電子遊戲的調查
    自編問卷中有17個題,1、2、3、6題調查了玩電子遊戲的時間頻率、最初時間、地點、種類;4、5題調查了被試對電子遊戲的看法;7~14題調查了被試對電子遊戲的迷戀程度;第15題調查的是父母間的關係。   把自編問卷的題目與《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測驗》量表題目設計在一起,自編問卷的答題卡附在《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測驗》量表答題卡的後面,讓被試以無記名方式回答。
  • 迷戀電子遊戲:男孩問題背後的共同原因
    相比之下,玩電子遊戲的女孩要少很多。雖然不能說玩電子遊戲就會出現問題,但每個問題男孩都有共同的愛好-迷戀電子遊戲。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對很多男孩來說,不在乎成績已經變成男子漢大丈夫的標誌了。男孩認為他們這種懶散、漠不關心的態度才是男兒本色。這在年齡越大的孩子身上表現得越明顯,大學校園的男生就是典型的例子,我在校園裡經常看到這種男生。
  • 和一個沉迷於電子遊戲的男朋友打交道
    隨著更先進的「下一代」電子遊戲的發布,電子遊戲成癮率正大幅上升。但是,讓我們努力做到公平,這是一個娛樂的時代,不要立即對電子遊戲和遊戲行業橫加指責。有效地處理電子遊戲成癮是一種個人的磨難,而你作為重要的另一半,可以在幫助你的伴侶應對這種成癮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請注意,電子遊戲成癮也會影響到女性,這方面,男女比例是不平衡的,更傾向於男性方面一些。
  • 電子遊戲:洪水猛獸還是良師益友?關鍵還是看父母怎麼做
    我認為不可能。首先,電子遊戲太吸引人了,色彩強烈的畫面、緊張刺激的環節設置、及時的反饋和肯定......別說孩子,大人都很難抗拒遊戲世界的吸引。其次,現在社會,電子遊戲已經成為孩子獲取知識、認知探索,甚至是維持人際關係的一種方式,孩子很難被隔絕在這個方式之外。因此,讓孩子完全不玩電子遊戲,我認為不太可能,也沒有必要。
  • 音樂啟蒙靠培訓班?最佳的啟蒙在生活
    朋友小倩一直比較擔心自己寶寶的未來,原因很簡單,因為自己學歷不高,導致現在的生活不盡人意,所以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寶寶身上。於是,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開始陸續給寶寶報各種技能培訓班,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樂器之類的音樂啟蒙。最近我們在聚會的時候,小倩有些抱怨,花費了巨額的學費,寶寶卻充滿了不開心,為了考級而考級的學習,似乎已經成為了負擔。
  • 玩電子遊戲對孩子有好處嗎?
    」的風潮不僅在生活中存在,在科研界也很多學者認為玩遊戲有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2)玩電子遊戲的個體比不玩電子遊戲的個體在創造力的獨創性和變通性兩個維度的得分更高,說明玩電子遊戲的個體可能更具有獨創性和變通性(3)玩益智遊戲的個體比玩
  • 也許終結在前方——淺談電子遊戲與遊戲批評
    文丨AntiAnimus-@bigfun社區前言電子遊戲,在一開始作為發明電子計算機的副產物降臨於世界後,隨著計算機的發展而逐步展現出其巨大的影響力,如今電子遊戲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現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沉迷於網絡、電子遊戲原因及解決辦法
    廢話不多說,沉迷於網絡、電子遊戲的危害相信遇到過的家庭都深有體會。我也曾沉迷於網絡,就我的經驗談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沉迷於網絡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一類人在現實生活中,缺乏成功的感覺。他們玩遊戲,就是在玩一個成就感。
  • 沉迷電子遊戲的小朋友怎麼辦?
    孩子沉迷電子遊戲是我們當代家長最為頭疼的事。一味地禁止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孩子的生活你不可能無孔不入。隨著他的長大你對他的控制會慢慢的減弱,這時候他一旦接觸到電子遊戲,會更加的瘋狂沉迷。那麼怎麼辦呢?下面分享一下我們家孩子的遊戲歷程。
  • 「我沒有『上癮』!」——孩子有權利選擇電子遊戲
    但如果將所有電子遊戲「病態化」,簡單地將其視為「上癮」或行為「失調」的代名詞,則有可能讓孩子錯過許多玩遊戲所帶來的積極作用,更有甚者會將正常且合理的對遊戲的欲望看作是越軌且應該被禁止的行為。當然,電子遊戲也是一件樂事,孩子們需要歡樂,無論是減壓、放鬆還是與朋友間的社交,適度地玩電子遊戲是很重要的。
  • 北京大學開了電子遊戲選修課,教室都被擠爆了
    這個學期的北京大學,新開了一門關於電子遊戲的課《電子遊戲通論》,在課堂上,學生可以學到遊戲相關的知識,業內的行家也會到課堂跟同學分享遊戲「乾貨」。座無虛席!人山人海!站的地方都難找!網友直呼:我怎麼就沒晚生幾年?
  • 當籃球遇上電子遊戲,世界籃壇「三巨頭」怎麼看?
    當主持人向三人提問電子競技、電子遊戲的流行會給未來籃球運動發展帶來機遇還是挑戰時,三人觀點有所不同。   蕭華說,NBA非常真心地支持孩子們去玩與籃球有關的電子遊戲。「通過電子遊戲可以學會一些籃球戰術,可以了解籃球領域的名宿和球星,還有這項運動的歷史。如果一個小孩子打籃球主題的電子遊戲的話,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籃球運動的忠實粉絲。」
  • 研究證明,好的電子遊戲利於孩子的大腦發育
    現代的電子產品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它們幾乎無處不在。然而,電子產品裡面的電子遊戲卻不被老師和爸媽們認可和接受,他們擔心過多的遊戲時間對孩子不利。毫無疑問,的確有些孩子太過頭了,長時間的玩電子遊戲,會令孩子面臨健康問題。但是一些研究也表明,玩電子遊戲可以帶來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益處——從增強孩子的大腦靈活度到有可能提高視力。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喜歡玩電子遊戲:滿足感強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28日報導,研究顯示,越來越多低於本科學歷的年輕人選擇不工作,呆在家裡玩電子遊戲。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電子遊戲可以帶給他們更多的滿足感。
  • 《邊遊戲,邊成長》科學管理,讓電子遊戲為孩子助力
    現在很多父母把電子遊戲當成了洪水猛獸,精神鴉片,阻止孩子去觸碰。而現在很多孩子也確實沉迷於此,無法自拔。孩子樂在其中,父母心力交瘁。甚至有些家長還在網上罵遊戲開發商害人不淺。電子遊戲毀了孩子的前程,破壞了和諧的親子關係,家庭的幸福。就像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是,電子遊戲真的是一無是處嗎?
  • 17.7%青少年每天都玩電子遊戲,孩子究竟圖個啥?
    此前有研究數據顯示,17.7%的青少年每天都玩電子遊戲。那麼愛玩電子遊戲,孩子們究竟圖什麼?贏得「成就感」「成就感」是青少年們接受採訪時提及最多的詞。對青少年而言,除了學習,電子遊戲最能滿足他們的成就感。電子遊戲的短期激勵機制,「完美」對接青少年贏得「自信」「成就滿滿」的需求。
  • 電子遊戲對孩子大腦有什麼影響?看看腦科學家怎麼說
    研究證明,好的電子遊戲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積極的作用,父母對此的態度不應是抗拒而是疏導,教會孩子有紀律地玩遊戲。朋友的孩子考了第一名,朋友欣喜若狂地問孩子想要什麼獎勵,孩子回答:「我想玩一整天電子遊戲,你不準拔我的插頭。」
  • 如何引導兒子玩電子遊戲
    你指東,他偏往西;你說得越多,他越不想聽。覺得你的觀點過時,你的語言嘮叨,最後,家長眼睜睜地看著孩子成績下降,興趣轉移到一些跟學習無關的事情上來,然後在高考的衝刺階段被甩在隊尾。我的兒子說不上成功,我也沒有資格大談特談培養孩子的經驗。只是我喜歡隨時記錄我身邊發生的點點滴滴,用流水的記憶溼潤那些枯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