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瞬間,讓你放棄了咆哮式陪讀?

2021-02-16 不二大叔

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不二大叔」

每晚九點三十分不見不散


最近被一篇《海澱黃莊》的文章刷屏了,曾被譽為中國「矽谷」的黃莊中關村,如今搖身一變「教育聖地」而聞名於世,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的附屬中學,都成了這個黃金地段的顯著標籤。

在這個「教育聖地」上,充斥著數不清的補習課、刷不完的課外題、紛繁雜亂的興趣班。孩子們步履匆匆,輾轉於不同的輔導課程;父母則焦慮重重,在背後不斷催促著「快點、快點、再快點」,鞭策孩子在起跑線上拼命騰飛!

黃莊,是「陪讀式父母」線下暴走的縮影,而在大中華的各大網絡平臺上,還有無數急火攻心的家長。每天晚上八九點,陪孩子寫作業的各種災難畫面伴隨著心梗、腦梗湧上平臺,父母們不得不一邊捂著胸口,一邊咆哮著將知識悉數灌輸進孩子小小的腦袋。

焦慮不堪的父母,疲於填充知識的孩子……偌大的城市,裝滿的是孩子的功課,也是家長的「作業」!

粗暴的「填鴨式」陪讀,孩子就能飛升「學霸」,前程似錦嗎?

沒有!不僅沒有使孩子進步,他們反而還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慢慢成為「行屍走肉」般的學習機器。

這不禁讓人深思:亦步亦趨「指導」孩子快點完成作業去睡覺;花大錢給教育機構,然後把孩子扔進習題的海洋。怎麼就不對了?我們先來看看,黃磊是怎麼做的!

少年成名的黃磊,如今事業更是如日中天,他儒雅溫和的處事方式,機靈睿智的學識修養,以及出神入化的演技,一直備受人們喜愛。但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對女兒黃多多的教育方式。

《爸爸去哪兒》中的多多,憑著知心、會照顧人的大姐姐形象,圈粉無數。實際生活中的多多,更讓人喜歡。她多才多藝,不僅能自信大方登上國際舞臺走秀,也能在聚光燈下從容全英出演話劇;插花、陶藝、小樂器等技藝更是信手拈來。這樣的孩子,簡直是家長們心中完美的孩子。

然而,如此優秀的多多,卻不是黃磊每天拿著雞毛撣子陪伴做作業、也不是一放學就趕著去上各種奧數班、興趣班教出來的。

忙碌如黃磊,其實並沒有每天陪著多多完成各種作業。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閒暇時間,陪伴多多去探究更大、更有趣的世界。話劇裡的悲歡離合,父女倆能感同身受;英語對話的趣味橫生,你一言我一語渲染出來;還有音樂、藝術裡的真善美,自然界的寬廣無垠……黃磊以一個理解、參與成長的父親身份,將世界的美好呈現在孩子面前,陪伴她去用心體悟。

反觀總是讓孩子「胡吃海塞」知識的家長,更應該明確陪讀這個道理:重要的不是分數,也不是讓孩子輕而易舉完成1000道題,而是讓他們看到——知識是有趣的,學習是有趣的。

比如,讓孩子去看火箭升空的場景,研究機器人的工作模式,探索秋天楓葉為什麼會變紅……他們可能就會對其中包含的各種科學原理產生濃厚興趣。這時候再讓他們去學習,知識就不再是書本上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和字母了!下面這個視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為了讓兩個女兒完成「畫秋」的作業,視頻中的這對比亞迪宋MAX車主,特意驅車前往郊區,尋找最美的樹林,給予孩子繪畫的靈感。在明黃亮麗、層林盡染的秋景中,孩子走出書本與教室的桎梏,深入到美麗的自然界中,切身體會到「作業」的意義。

得益於宋MAX的6座大空間,孩子們可以盡情地釋放好奇與探索的天性,近距離地感受到空想不來的秋天美景。

65英寸全景天幕給孩子帶來的視覺震撼,遠比沉悶、枯燥的題海來得更加真實。「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天空那麼藍,那麼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透過全景天幕,孩子們真實看到了書本上的《秋天》。

宋MAX的高清CarPad不僅是親子溝通的橋梁,也是完成作業的最佳幫手。當「棍棒教育」、「被作業逼瘋」成了別人家父母的標籤時,「MAX爸媽」卻能耐心地與孩子互動學習,一起在CarPad上完成每一天的功課。

對於孩子來講,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胡吃海塞、沉溺題海,不一定能成就學霸;但勇敢地把孩子「放」出去,陪伴他們在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更會讓他們終生受益。

-廣告-

回復「1123」獲取今日文章封面原圖

相關焦點

  • 晚上十點多,一個女人在咆哮,父母頭疼的陪讀魔咒如何破解?
    導讀:晚上十點多,一個女人在咆哮,父母頭疼的陪讀魔咒如何破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晚上十點多,一個女人在咆哮,父母頭疼的陪讀魔咒如何破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長陪讀,除了咆哮還有其他法子不?
    家長陪讀,除了咆哮還有其他法子嗎?「我心想:你的翻臉技術比翻書還快,你這個死媽媽煩的要死我討厭你。』然後我和她吵了一架,又被她罵的無言以對。又被她打了一頓,我慘啊,嗚嗚嗚……」稚嫩的筆調,還有偶爾出現的錯別字和標點符號,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小學生的作文,單純撇開內容來看,通篇作文還是結構完整,有血有肉的,寫得生動活潑,如果從老師評卷的角度來說,也不失為一篇好作文。
  • 讓媽媽失去理智的壓迫,不是二胎也非貧窮,而是陪讀媽媽的「苦」
    哪曾想多年等孩子上了學自己比別人咆哮的聲音還要更大聲……很多人都說當了媽媽之後就做不成淑女,動不動就失去理智的咆哮聽到姍姍的抱怨,蘭媽瞬間感覺到孩子上小學的壓力,難道小學一年級的作業題有很多很多嗎?實際上,一年級的作業題並不多,多的只是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和標準,如果一道題、一個字非要做到完美,最後和孩子槓到晚上8:00並不稀奇,還記得前些日子教大女兒寫自己名字的時候,女兒寫字的順序完全是左一筆右一筆的「畫字」,為了糾正這個習慣不知不覺從晚上20:00輔導到晚上23:00,那一刻才知道輔導孩子學習,是當媽媽時間過得最快、效果最慢、還最容易咆哮的時刻。
  • 咆哮式教育下的孩子會怎樣?看完這個真實案例你就知道了
    為什麼說咆哮式教育是失敗的?看完這個案例你就會明白。第二、經常「被咆哮」的孩子,不善表達,沒有主見。我們經常強調,正確的溝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家庭教育中,溝通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溝通就沒有教育,沒有良性的溝通,就不會有良性的教育。溝通不是咆哮,不是打罵。可是,很多父母親的溝通方式就是咆哮,就是打罵。本該有的溝通,變成了咆哮式的一言堂,父母說什麼都是對的。
  • 不做「咆哮」媽媽,其實你可以和孩子更親密!
    東東媽媽已經從八點半「咆哮」到了九點半,與其說是輔導孩子不如說是訓話式大吵大罵一通,把自己累的氣喘籲籲,孩子也緊張得不得了,不停地用小眼睛瞟媽媽發脾氣時的臉,小臉漲得紅撲撲的。這時正在書房加班的爸爸沉不住氣了,跑了出來,生氣地朝著媽媽說:有你這樣教孩子寫作業的嗎?整個單元都是你的「咆哮」聲,你能不能有點耐心好好說?
  • 陪讀媽媽的咆哮
    年度史詩級災難片《開學了》即將上演你家孩子的作業寫完了嗎?▼你屬什麼的該不該誇你機智呢!作業寫不完只能親自上陣陪讀媽媽的咆哮刷爆朋友圈>馬上就要開學了你家娃的暑假作業有敷衍嗎
  • 陪讀老母約會指南
    「你兒子在哪上課?」「復興路呀。你們呢?」「我們自忠路啊!」倆人異口同聲:「約嗎?」一場豪華的「陪讀媽新天地裝逼之旅」即將開始。本來頭也不梳,衣服也不換的陪讀媽,突然忙活起來,燒香包換成小鏈條,牛仔褲換成小裙子,粉底口紅睫毛膏,一張臉瞬間亮起來。
  • 寶媽「咆哮式」輔導作業,全小區一起受教育:情緒化育兒有效嗎?
    平常沒有作業的時候還好,一家人其樂融融,母慈子孝,一旦到了該看著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裡的氣氛就會瞬間凝固,尤其是寶媽們,多半要大動肝火。 寶媽大半夜「咆哮式過了一會,孩子的爸爸也加入了「咆哮戰隊」:「你在學校都學了什麼?這麼簡單都不會?」
  • 一家6口擠在40㎡的學區房,中國式「陪讀」給孩子的壓力有多大
    這並不是個例,這種中國式「陪讀」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從孩子沒出生就搶破頭地買學區房,再到學校旁邊租房子。有的家長只陪讀高中3年,也有的家長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高考前,十幾年都和孩子擠在小小的房子裡。父母所說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對孩子真的好嗎?
  • 黃子韜咆哮式勸「被出軌」歌迷分手!本尊回應:我向你敬禮!
    #黃子韜勸被出軌的粉絲分手#黃子韜咆哮式勸本尊回應:我向你敬禮!黃子韜真的是每天都承包了小編的笑點啊!!!表示之前在直播中,當被問到如果男朋友出軌怎麼辦時?我們韜韜立刻在線暴躁!咆哮式回覆:「直接分手啊!這種出軌你還問我?」「想什麼呢?都出軌了!直接分!哎你出軌了,我不要你了!你gun(滾)吧!
  • 赴美陪讀家庭生變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在海外,像劉女士這樣的華人「陪讀媽媽」群體無法被忽視。她們放棄了自己原本的生活,來到國外從頭開始,全身心投入到孩子身上,陪孩子讀書,接送孩子上下學,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這些「陪讀媽媽」們又過得如何呢?
  • 陪讀媽媽傷不起(親身經歷小笑話)
    中國目前的教育體系的問題,造成很多家庭中都有一位陪讀媽媽。她們犧牲了自己的工作,犧牲了自己的夢想,一心一意的為孩子的學習做著默默無聞的奉獻。她們是一群可愛的人,是一群偉大的人,是一群值得尊敬的人。你不會嗎!!!啊???」我笑了笑,原來是我想多了哈哈!我輕輕的關上了窗戶,打算繼續睡覺。
  • 放棄央企工作,做全職陪讀,午後空閒做家政!藏起辛酸的單親媽媽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能夠考上一所什麼樣的大學,基本可以決定未來的發展前途,一些家長在孩子升入高中後,往往會選擇陪讀,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方便孩子可以在晚上有相對自由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時間。孩子升入高中後,第一次月考成績只有460分左右,對比入學考試成績和排名,完全呈現出「崩塌式下跌」。高一是基礎,高二是提高,高三衝刺,沒有基礎,高考怎麼辦?學校晚上的休息時間是10:20,孩子提出,「每天晚上睡得太早,有些功課根本做不完」,想在校外租房。
  • 陪讀籤證全方位解讀!帶你從零了解陪讀籤證!
    澳洲陪讀籤證主要分兩種:一是配偶陪讀籤證,申請資格主要是配偶,其中包括了已經領結婚證的或者同居的配偶。另一種是父母陪讀籤證(即監護人籤證),申請資格要求是直系親屬。18歲以下的海外學生可攜帶一名親屬作為其監護人前來澳洲陪讀,通常學生監護人的籤證會大約在學生年滿18歲的生日時終止。澳洲陪讀籤證是配偶所能申請的一種籤證類型。
  • 「讀」懂孩子不枉陪讀,強化動力才能考研成功
    比如書童,著重以磨墨、遞筆、鋪紙、收拾文具、整理書籍,照顧生活起居為主,這種純粹只做學習知識之外的工作的陪讀,用現代話來說就是保姆式陪讀。當然,現代父母的陪讀數量更大。據社科院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有36.8%的家庭存在父母陪讀。陪伴形式有「保姆式」全職陪讀,也有「監督者式」、「太子伴讀式」兼職陪讀。
  • 「吼媽」式陪讀傷不起,育兒焦慮算不算病?
    陪讀的媽傷不起呀!——這則媽媽吼孩子作業的段子日前刷爆朋友圈,搞笑幽默之餘也道出陪讀媽媽們的辛酸淚——原本乖巧的好孩子,作業時間一到,秒變成「熊孩子」,有100種方法等著逼瘋陪讀媽媽:磨蹭拖拉、粗心大意、心不在焉、無理取鬧、藉機走開……讓媽媽瞬間進入更年期。有人戲稱:當代女性快速衰老的真正元兇就是陪娃寫作業。
  • 遠離咆哮,注意與孩子說話時的語調和語氣
    「再包容的爸爸,沒有為了作業拍斷過幾個書桌,那就談不上陪讀;再溫柔的媽媽,只要輔導一學期作業,輕鬆練就一身獅吼功!」這些段子看似調侃,但其實背後透露著眾多家長的無奈和辛酸,更隱藏著孩子們在此過程中受到的諸多傷害。2018年,有網友總結了「年度十大熱門育兒流行語」,其中「咆哮式陪讀以五星熱度穩居榜首。研究表明,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認真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 「吼媽or爸」式的陪讀,是怎樣毀掉孩子的?
    「吼媽」式的陪讀,往往會造就孩子懦弱、不自信。01  我記得前段時間,朋友圈被一張關於「陪寫作業」的圖片霸屏。  一網友說:陪兒子寫作業到五年級,然後心梗住院了,做了兩個支架。想來想去命更重要,作業什麼的就順其自然吧。  沒有陪寫作業經歷的我,以為這只是個例。
  • 「我都教完了,你幹啥?」陪讀爸爸深夜質問老師,家長群瞬間炸鍋
    因此這位陪讀爸爸特別生氣,忍不住深夜在微信群裡質問老師:&34;其他家長跟張先生一樣,對作業內容也存在著質疑,因此家長群瞬間炸鍋,大家紛紛表示孩子的作業任務實在太重。一旦孩子哪個字寫錯了,或者哪個題目做錯的時候直接一頓罵,然後自作主張地用橡皮把作業擦掉。其實輔導小孩寫作業時,父母應讓他們獨立完成,不要過多去幹涉,這樣很容易會讓小孩對大人產生依賴性。
  • 用12年時間去賭2%的概率,為孩子放棄工作當陪讀媽媽,到底值得嗎
    無法想像,一個曾經有著強烈事業心的女人,竟然為了將孩子轉學到一個區級市裡的更好的學校,舍家撇業地當起了陪讀媽媽。近幾年,家長們興起了陪讀。在很多農村家庭,父親在農村種地養家,母親在城裡租房給孩子做飯,當起了陪讀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