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關注「不二大叔」
每晚九點三十分不見不散
最近被一篇《海澱黃莊》的文章刷屏了,曾被譽為中國「矽谷」的黃莊中關村,如今搖身一變「教育聖地」而聞名於世,清華、北大、人大等高校的附屬中學,都成了這個黃金地段的顯著標籤。
在這個「教育聖地」上,充斥著數不清的補習課、刷不完的課外題、紛繁雜亂的興趣班。孩子們步履匆匆,輾轉於不同的輔導課程;父母則焦慮重重,在背後不斷催促著「快點、快點、再快點」,鞭策孩子在起跑線上拼命騰飛!
黃莊,是「陪讀式父母」線下暴走的縮影,而在大中華的各大網絡平臺上,還有無數急火攻心的家長。每天晚上八九點,陪孩子寫作業的各種災難畫面伴隨著心梗、腦梗湧上平臺,父母們不得不一邊捂著胸口,一邊咆哮著將知識悉數灌輸進孩子小小的腦袋。
焦慮不堪的父母,疲於填充知識的孩子……偌大的城市,裝滿的是孩子的功課,也是家長的「作業」!
粗暴的「填鴨式」陪讀,孩子就能飛升「學霸」,前程似錦嗎?
沒有!不僅沒有使孩子進步,他們反而還逐漸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慢慢成為「行屍走肉」般的學習機器。
這不禁讓人深思:亦步亦趨「指導」孩子快點完成作業去睡覺;花大錢給教育機構,然後把孩子扔進習題的海洋。怎麼就不對了?我們先來看看,黃磊是怎麼做的!
少年成名的黃磊,如今事業更是如日中天,他儒雅溫和的處事方式,機靈睿智的學識修養,以及出神入化的演技,一直備受人們喜愛。但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對女兒黃多多的教育方式。
《爸爸去哪兒》中的多多,憑著知心、會照顧人的大姐姐形象,圈粉無數。實際生活中的多多,更讓人喜歡。她多才多藝,不僅能自信大方登上國際舞臺走秀,也能在聚光燈下從容全英出演話劇;插花、陶藝、小樂器等技藝更是信手拈來。這樣的孩子,簡直是家長們心中完美的孩子。
然而,如此優秀的多多,卻不是黃磊每天拿著雞毛撣子陪伴做作業、也不是一放學就趕著去上各種奧數班、興趣班教出來的。
忙碌如黃磊,其實並沒有每天陪著多多完成各種作業。他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閒暇時間,陪伴多多去探究更大、更有趣的世界。話劇裡的悲歡離合,父女倆能感同身受;英語對話的趣味橫生,你一言我一語渲染出來;還有音樂、藝術裡的真善美,自然界的寬廣無垠……黃磊以一個理解、參與成長的父親身份,將世界的美好呈現在孩子面前,陪伴她去用心體悟。
反觀總是讓孩子「胡吃海塞」知識的家長,更應該明確陪讀這個道理:重要的不是分數,也不是讓孩子輕而易舉完成1000道題,而是讓他們看到——知識是有趣的,學習是有趣的。
比如,讓孩子去看火箭升空的場景,研究機器人的工作模式,探索秋天楓葉為什麼會變紅……他們可能就會對其中包含的各種科學原理產生濃厚興趣。這時候再讓他們去學習,知識就不再是書本上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和字母了!下面這個視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為了讓兩個女兒完成「畫秋」的作業,視頻中的這對比亞迪宋MAX車主,特意驅車前往郊區,尋找最美的樹林,給予孩子繪畫的靈感。在明黃亮麗、層林盡染的秋景中,孩子走出書本與教室的桎梏,深入到美麗的自然界中,切身體會到「作業」的意義。
得益於宋MAX的6座大空間,孩子們可以盡情地釋放好奇與探索的天性,近距離地感受到空想不來的秋天美景。
65英寸全景天幕給孩子帶來的視覺震撼,遠比沉悶、枯燥的題海來得更加真實。「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天空那麼藍,那麼高。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透過全景天幕,孩子們真實看到了書本上的《秋天》。
宋MAX的高清CarPad不僅是親子溝通的橋梁,也是完成作業的最佳幫手。當「棍棒教育」、「被作業逼瘋」成了別人家父母的標籤時,「MAX爸媽」卻能耐心地與孩子互動學習,一起在CarPad上完成每一天的功課。
對於孩子來講,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胡吃海塞、沉溺題海,不一定能成就學霸;但勇敢地把孩子「放」出去,陪伴他們在探索和發現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更會讓他們終生受益。
-廣告-
回復「1123」獲取今日文章封面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