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懸空老人」,鹽城出臺增設電梯新規

2020-11-10 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王菲 文/攝)深度老齡化的鹽城,「懸空老人」一直是民生痛點和難點。近日,鹽城市人民政府印發《鹽城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著力推進解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可謂恰逢其時,便民惠民。

△鹽城市政府出臺的《辦法》

11月6日,現代快報記者走進已裝電梯小區,了解《辦法》施行前電梯安裝情況和糾紛,以及12月1日施行後將有哪些改進對策和做法。

△ 衡泰·冠城安裝的電梯

補貼——政府補助用於後期維保

位於鹽都區開元路的衡泰·冠城小區,是鹽城大市區第一批安裝電梯的小區。當天上午,現代快報記者來到該小區,發現這裡包括6層居民樓以及別墅。其中,有幾棟樓已經裝了電梯,不過電梯的裝修風格、裝修公司不同。

「我們小區是2002年建設的,當時所有的樓棟都沒有裝電梯。」衡泰·冠城物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陳師告訴現代快報記者,2017年,3號樓6樓業主經過其他業主同意後,自發裝了電梯。2019年,鹽城市政府開始對既有住宅增設電梯進行補貼,其中,六層以上(含六層)每部電梯補貼10萬元,五層以下(含五層)每部電梯補貼8萬元,於是1號樓、4號樓、18號樓等也陸續裝了電梯。

「我和老伴都已經將近80歲了,雖然家住在3樓,不過走樓梯越來越力不從心。去年,我們這棟樓的12戶居民一起商量同意後,1、2樓住戶沒有交錢,3樓到6樓按照相應比例籌了錢,就裝起來了電梯,現在上下樓方便多了。」家住衡泰·冠城1號樓的李爺爺介紹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免於後期業主因為維保費等產生糾紛,李爺爺所住的1號樓將鹽城市政府補貼的10萬元沒有提前分攤到裝電梯的費用裡,而是統一用於電梯後期維保。

△紫薇花園已安裝電梯

安裝——找具有合格資質的電梯公司

搬運土建材料、開始混凝土製模……當天,現代快報記者來到位於鹽南高新區的紫薇花園,恰巧江蘇省方正電梯公司的工作人員給該小區32棟一單元裝電梯。

「現在我們正在打基礎部分,為了不擾民,鋼結構等都不需要現場施工,之後會直接運過來吊裝,電梯施工60天便可完成。」江蘇省方正電梯公司項目負責人高磊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他們公司安裝的電梯已經通過了街道、規劃、土地、建設、消防管理等手續,在質量安全方面可以保證15年。同時,維保第一年免費,第二年開始可以有償交給他們公司,也可以交給當地電梯維保公司維保。

「紫薇花園從2019年開始裝電梯,是由江蘇省方正電梯有限公司、凱斯博電梯有限公司等經過市場監管部門認可的公司安裝的。」鹽城市佳宏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服務人員黃澤順介紹說,隨著小區一些樓棟單元裝起了電梯,其他樓棟的業主,特別是老年人看到後,都在自主積極推進這件事。

△電梯安全使用須知

阻礙——業主間訴求不同導致分歧

不過,現代快報記者發現,鹽城部分小區雖然已陸續推動裝電梯這項民生工程,但一直以來業主間訴求不同導致的分歧,成為這項民生工程最大的「攔路虎」。

今年56歲的史女士,家住鹽城市亭湖區鹽阜嘉園四號樓一單元6樓,「這幾年,我的膝關節越來越疼,爬樓梯很吃力,非常希望我們小區能裝上電梯。」

史女士從2018年開始,就一直在小區和大家溝通交流裝電梯的事,「4層和5層的住戶已經沒意見了。現在遇到的阻力主要是 1、2層住戶和年輕住戶對裝電梯熱情不高。此外,3樓兩戶人家家庭條件相對困難,所以不太願意出裝電梯的錢。」

史女士呼籲社區工作人員能積極出面,一起做小區居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這些中老年人能儘早乘電梯回家。

辦法——針對糾紛提出解決方案

1、2樓用戶協商,相關部門是否作為,電梯資金籌措……那麼此次出臺的《辦法》,是否能解決史女士的顧慮?

針對所有用戶都需同意的問題,《辦法》規定,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意向應當經本幢或者本單元房屋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

不過加裝電梯,一樓確實可能要面臨加裝電梯後可能帶來的遮光、噪音、房價等問題帶來的困擾。《辦法》規定,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應當儘量減少對相鄰業主通風、採光、日照等不利影響;造成不利影響的,應當與權益受損業主協商,形成書面補償方案。

同時,街道辦事處和鎮人民政府將負責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政策宣傳、矛盾協調等工作。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或者物業管理委員會要積極配合有關主管部門,與社區居民委員會相互協作,共同做好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相關工作。

資金籌措,也是加裝電梯的障礙之一。《辦法》明確了,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所需建設、運行使用、維護管理等費用,應當由出資業主共同承擔,可以根據樓層、戶型面積等因素共同協商費用分攤比例。同時,鹽城市政府針對非單一產權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的,給予適當補貼。

「《辦法》增設電梯實施範圍包括鹽城市大豐區、鹽都區、亭湖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鹽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四層以上(含四層,不含地下室)多層住宅。」鹽城市住建局物管處工作人員張曉明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接下來,陽光水岸、新天地花園、酒廠宿舍小區等小區將裝上電梯,加速提升市民特別是老年群體的居住品質。

相關焦點

  • 實現「電梯夢」,讓老人的生活不再「懸空」
    2020年1月,香洲區印發《香洲區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實施意見》(後稱《意見》),將近一年過去,全區已有37個增設電梯項目建成並投入使用,受理並劃撥25個項目的財政補貼經費共150萬元。截至12月2日,各鎮街共提交71個增設電梯項目的可行性分析申請,其中55個小區已出具可行性分析報告,籌備進入施工階段,越來越多老舊小區的「電梯夢」逐步實現,越來越多老人的生活不再被「懸空」。「太開心了!就像住在一樓一樣方便!」「要講什麼時候想加裝電梯,時間就久遠了。」吉大海大社區吉大新村221棟業主莊先生回憶。
  • 「懸空老人」何時「落地」?這種舊樓加梯新模式或可解憂
    王楠攝 「懸空老人」急盼早日下樓 政策推動各地加快電梯加裝 目前,大部分舊社區老樓盤的業主均為老年人。這些樓盤由於建成年代久遠,許多均沒安裝電梯。
  •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困難?新規出爐,一樓住戶均「點頭」認可!
    現在這些居民很多已經退休或年老,沒有電梯,這些老人上下樓梯都很累,一樓和二樓的居民都很好,但是三樓到六樓的老年居民上下樓梯很困難。隨著年齡的增長,上下樓梯成了最麻煩的事。這些老人常常爬完一段樓梯就上氣不接下氣。畢竟老人年紀太大了,就連我們年輕人,不停地爬六樓也很累。為了解決部分老年社區老年人上下樓難的問題,目前很多有條件的地方開始為老社區增加一部電梯。
  • 新規出臺:明年起4樓以上裝電梯,不再建高樓,高層住宅或消失?
    而今,我們國家也出臺了新規,從明年起,不再建造高樓,高層住宅或將會消失?根據住建部所發布的新規,對於超過250米的新建建築需要進行嚴格的限制,而超過100米的也需要嚴格的執行相應的審批制度,同時也要匹配消防救援的能力。
  • 蘇州相城區通過首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方案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特別是有條件的小區加裝電梯,方便老人、殘疾人、兒童等特殊群體出行,居民生活會更方便。近日,相城區組織召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聯合審查會議。目前,全區已有2部增設電梯方案通過審核,其中1部電梯已進入施工階段,按照計劃進度,爭取年底安裝完成。
  • 電梯「直達」幸福生活!雲巖區這個老舊小區增設12臺電梯……
    「老舊小區增設電梯政策出臺後,天華苑小區居民安裝電梯意願強烈,經公司派專人實地勘查,該小區12個單元均符合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相關條件,我們決定在天華苑小區一次性安裝12臺電梯,解決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 瀋陽老舊小區改造為居家養老鋪路 「懸空老人」下樓遛彎不是夢
    居住在沒電梯舊樓的老年人時常感覺上下樓難,勉強下樓又擔心被障礙物絆倒,無奈成為困於居所的「懸空老人」。人上了年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日常所擔心的事也多了起來,居家養老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關愛。12月5日,遼寧省瀋陽市首個平層入戶加裝電梯項目,在瀋河區五愛街金生小區的一個6層單元樓正式竣工投入使用,高層住戶不再擔心上下的困擾,喜笑顏開。
  • 貴陽一老舊小區一次性增設12臺電梯!曾有老人好幾年沒下...
    12月8日,貴陽市雲巖區天華苑小區增設的12臺電梯正式投用,這個老舊小區,總計有200多戶、400多位居民,其中絕大部分是老人,有的已經好幾年沒下過樓了,新增的電梯極大地解決了老人們「出行難」的問題。新增電梯 (肖華偉 攝)天華苑小區建於2000年,是中鐵五局宿舍,共有12個單元,每個單元有8層,居住了200多戶、約400餘人,其中七成是年齡在60歲至80歲的老人,老齡化問題突出。有的老人因為身體原因,上下樓很不方便,已有好幾年沒下過樓了。
  • 加裝電梯「困難重重」?各地出臺「新規」,獲一樓住戶認可
    所謂的「舊改」其實包括了很多方面,包括對老小區內的停車場進行改造和規劃,還包括對水、電、天然氣、暖氣等等進行改造,還包括對外牆、樓梯等等進行修繕,而且對於沒有電梯的還會加裝電梯,可以說「舊改」雖然無法如拆遷那樣使人暴富,但不得不說「舊改」也能使業主的財富得到增長,但即使「舊改」有多種好處,但想要實施也沒有那麼容易,就說加裝電梯這一項就受到很多低層住戶的反對。
  • 常州3部老小區增設電梯交付使用
    本報訊 (通訊員 天寧軒 記者 郭靖宇)7月25日上午,天寧區在同濟花園小區召開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推進現場會,同濟花園3幢乙單元、7幢甲單元以及浦南新村44-1幢甲單元共計3部增設電梯在當天竣工投運。  去年6月12日,天寧區政府正式批覆開展既有住宅增設電梯試點工作,以浦南新村、兆豐花苑、同濟花園3個小區為試點小區。
  • 2020年《民法典》出新規:在拆遷過程中,老人名下房屋歸誰所有?
    在拆遷中,拆除房屋就必須要給予房屋所有權人一定的經濟補償,但有很多房屋是登記在老人名下的。這種登記在老人名下的房屋,在面臨拆遷時應該怎麼處理呢?我們來看看明年開始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對遺產繼承出臺了哪些新規吧!
  • 新規出臺:明年起,4層以上加裝電梯,2種方案提出,1樓沉默了
    當然,除了水電、道路、綠化、停車位等基本改造外,一些社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舊樓裡安裝電梯。國家的態度非常明確,就是「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安裝電梯」並提供資金支持。可以說,老社區的電梯安裝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就電梯而言,由於遭到一樓居民的反對,安裝「非常困難」。那麼,到底為什麼一樓的居民會反對安裝電梯呢?
  • 崑山首臺多層住宅電梯啟用 讓老舊小區老人幸福感「爆棚」
    這也標誌著崑山首臺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正式啟用,讓老舊小區「懸空老人」的幸福感「爆棚」。新昆社區地處崑山市中心,受場地掣肘,黨組織陣地標準化建設不完善,各項功能效用發揮不足,今年5月還被上級黨組織認定為「軟弱渙散」黨組織。
  • 南昌舊式多層住宅可申請增設電梯 至今無一成功案例
    11月16日,家住省城馬家池158號的黃老先生艱難地從1樓往8樓爬,他特別渴望住宅能增設電梯。但舊樓加裝電梯須經全體業主同意,加裝電梯費用也必須由全體業主分攤。黃老先生的情況並非個案,在省城,至少有500棟舊樓面臨類似尷尬。南昌市規劃局受訪人士坦稱,目前,省城沒有一棟舊式多層住宅樓增設電梯成功。
  • 北京櫻花東街過街天橋增設垂直電梯,方便老人通行,預計10月投用
    大家看法的轉變,正是因為天橋新增設了電梯等無障礙設施。記者獲悉,除了這座橋,阜通東大街新建過街天橋,也將配備無障礙設施。櫻花東街新建的這座過街天橋增設了垂直電梯,方便老人通行增設電梯 天橋告別「雞肋」目前,櫻花東街新建的這座過街天橋橋上的附屬設施建設已經基本完成,橋上還貼心地建了隔音板。大家更關注的是橋兩側的垂直電梯。
  • 安慶老樓居民盼「早」圓電梯夢
    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是惠及廣大群眾、彰顯城市溫度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然而加裝電梯並非易事。從政策制定到居民分攤費用等,都需要落實落細,加快儘快。如何「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尊嚴、更加幸福」,老百姓心裡有很多熱望與期待。對於居住在老舊小區的「懸空老人」和行動不便人士而言,小小電梯無疑是現實而直接的一個目標。
  • 衡陽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怎樣提取公積金?具體操作方法來了!
    1月3日,衡陽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臺《關於繳存職工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提取住房公積金管理辦法》。↓↓↓《辦法》明確,衡陽市市本級城市規劃區內2018年1月1日後通過驗收的既有住宅新增設電梯、住房公積金繳存正常且當前不存在住房公積金貸款償還行為的繳存職工;衡陽市市本級城市規劃區內既有房屋產權所有人、共有產權房屋所有人增設電梯的可提取本人及其配偶住房公積金。
  • 老房子加裝電梯,一樓住戶反對原因很現實
    剛剛結束的兩會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繼續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隨著城市老齡化問題日益嚴峻,居民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呼聲越來越高,解決「懸空老人」上下樓問題是一個社會難點。譬如濟南,作為加裝電梯試點城市,發布了《濟南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有關手續辦理導則》,最高25萬元的財政補貼,最初很多住戶情緒很高,但一樓住戶即便有的當時同意了,但看到規劃後又反悔了,最後不了了之。
  • 上海臨汾路街道:加裝電梯也「量產」 「上上下下」不再難
    在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的臨汾小區裡,1號樓安裝的透明電梯整潔醒目。這是小區2018年底竣工的首部加裝電梯,灰藍色鋼結構電梯沿外立面牆壁直達六層,樓內行動不便的老人上下樓不再犯難。    住在六樓的佘阿婆80歲了,她說:「以前沒電梯,只能少出門。現在是想上就上、想下就下,心情好!」
  • 不讓老人「在等待中去世」,北京投入近10億為老舊小區裝電梯
    近10年尤其是近3年多來,北京市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提上重要議事日程,連續出臺文件,逐步探索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作:2010年至2016年,部分中央單位和駐京部隊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255部;2017年,完成274部;2018年,完成378部;2019年,新開工電梯693部,完成555部。2019年11月14日拍攝的北京海澱區花園路街道北航社區加裝了電梯的106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