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瞭望東方周刊》文章《中國式養老》中曾提到:2022年,我國將由老齡化社會進入老齡社會,「十四五」期間新增老年人口將是「十三五」時期的1.5倍;至本世紀中葉,60歲及以上人口將近5億,佔人口比例超1/3。
人口老齡化在帶來一些社會問題的同時,也催生了相關產業鏈協同發展。其中,舊樓加裝電梯由於其剛性需求的特殊屬性,近幾年備受政府、社會和企業關注。
實際上,北京、上海、廣州等許多一線城市早已對舊樓加裝電梯工程展開部署和推進。在政策刺激下,不少工程建設公司、電梯製造公司、社區物業公司等也配合政府緊鑼密鼓開展相應合作。那麼,我國目前舊樓加裝電梯工程整體推進情況如何?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一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後的效果。王楠攝
「懸空老人」急盼早日下樓
政策推動各地加快電梯加裝
目前,大部分舊社區老樓盤的業主均為老年人。這些樓盤由於建成年代久遠,許多均沒安裝電梯。在這種硬體缺失的環境下,低樓層老年居民出行尚可解決,高樓層的老年居民就非常不便。記者在北京市一些老舊社區採訪了解到,有老年人為了出行方便,不得不賣掉高樓層住宅,再去購買低樓層住房,但這樣需求能夠匹配的機會並不多。
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之前銷售的六七層樓高的居民住宅,大多沒有安裝電梯,難以滿足當前適老、宜老居住和出行要求,給老齡人員和殘障人群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使他們成為「懸空老人」「懸空居民」。因此,舊樓加裝電梯是廣大老齡及殘障人群迫切希望改善出行條件的剛需。
黨和政府對民生工程高度重視,對老齡人群居住條件改善非常關心。在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加裝電梯再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舊樓加裝電梯成為一個全國性的民心工程。隨後,2019年6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出有條件的小區可加裝電梯。
在政策推動下,企業也開始卯足了勁,積極配合政府推進老樓加裝電梯工程,但要想將舊樓加裝電梯打造成服務億萬老齡人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使之成為調結構、惠民生、促升級的重要力量,還需要政府和企業加強聯繫,以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2年,廣東省廣州市已經先行一步,對加裝電梯核發首張《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截至2019年4月,廣州市已審批加裝電梯約5276宗,位居全國前列。
2012年,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先後印發了《既有建築電梯增設指導意見》。2015年底,四川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四川省既有建築電梯增設指導意見》,並率先在全國第一個制定了《四川省既有建築電梯增設及改造技術規程》(DBJ/T033-2014),通過創新政策舉措、狠抓項目落實,促進已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積極開展。
此外,北京市推進加裝電梯工作也取得良好效果,如門頭溝等區也已開始在老舊社區加裝電梯,當地居民特別是老年居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協調難、審批難、維保難等
問題不斷得到緩解
舊樓加裝電梯民生工程如火如荼推進,但記者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地區依然存在群眾反饋不熱烈、實際效果有欠缺的現象。
2018年,四川省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協會發布《四川省2017年電梯行業年度報告》。該協會秘書長呂濤在解讀報告時表示:「過去這一年,隨著各地關於既有建築加裝電梯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我省既有建築加裝電梯數量正在不斷增長。然而與民眾的需求量相比,加裝電梯的步伐還是有些緩慢。」
舊樓加裝電梯本是一件好事,為何步伐會放慢?業內分析普遍認為,主要是手續複雜、業主意見不統一、中途設計改變太多、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等原因。
「最主要還是慢在了業主意見難統一、加裝電梯手續流程麻煩上。」呂濤介紹說,加裝電梯需要至少2/3的業主同意,而不同樓層的業主需求不同,出資意願和能力也不同,要達成統一意見很難。因此,成都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收到過一例加裝電梯的申請。
四川省舊樓加裝電梯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非個案,許多地區也都普遍存在。但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後整體狀況有了較大的轉變,協調難、審批難、維保難等主要問題正在陸續解決,這種轉變和提升也間接帶動了我國電梯產業的迅猛發展。
早些時期,舊樓加裝使用的電梯品牌主要為三菱、日立等外企品牌。隨著國產品牌電梯技術的日趨成熟與完善,國內產品替代也在加速進行。一些國產品牌企業藉助舊樓加裝等基建勢頭,實現企業效益大幅度提升,如康力電梯(002367.SZ)2020年半年報中顯示,利潤增長6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增長224%。
江西省宜春市新華書店社區免費為老舊樓加裝電梯施工現場。孫永建攝
免費安裝、有償使用商業
模式會否成為主流
舊樓加裝電梯的資金來源,多數是小區居民出資加財政補貼,或者物業企業及其他公司出資建設。而一些地區,加裝電梯開始嘗試採用「免費安裝,有償使用」的商業模式。
從目前來看,這種模式頗受人們的歡迎。電梯修建時無需居民繳納任何建設費用,只是在投入使用後,交納一定的使用費。「該模式下,居民家庭需按年繳納費用。」家住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城後一老舊小區居民馮先生介紹,「不同樓層交納的使用費用都不相同,不乘梯的居民則無需繳納。這樣一來,就能個性化滿足居民使用電梯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民政部中社社會發展工作基金會推出一項惠民出行項目——「關愛老齡人」全國助老電梯頤養安居工程,該項目計劃在全國實行免費安裝、有償使用的全新商業模式。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該項目由於投資主體明確,集中統一投資承建並整體進行商業開發還可消化鋼鐵、應對光伏產能過剩的問題,為農村剩餘勞動力、城市待業人員、退役軍人提供大量就業崗位。電梯加裝還可有效盤活城市大量閒置老舊房產,通過發展城鄉互換式養老產業,充分激發農村土地流轉的活力,在實現精準扶貧同時,化解城市和農村養老的難點。
「關愛老齡人」全國助老電梯頤養安居工程具體實施單位中升乙源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大順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老舊小區只要是5層以上沒有電梯的樓房,在全體業主同意的情況下,都可以申請免費安裝助老電梯。「但是,施工前依然需要徵得全樓所有業主同意並籤訂合同,約定事項。安裝好後,使用費由業主承擔,主要包括電費、維修費、材料更換費、定期的中修和大修理費及管理費等。」陳大順說。
據陳大順介紹,今年1月16日,湖北省黃石市紀委宿舍小區三部居家養老電梯順利竣工。助老電梯免費安裝項目的推進,也將帶動當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投資,同時可覆蓋服務整個老齡消費群體,形成巨大的消費流量,拉動區域經濟健康增長。
「據行業內分析,未來幾年全國老舊樓建築電梯加裝數量約有300多萬套,根據不同地域物價差異,按照每套60萬元左右計算,加上光伏發電及微風發電等投入,總投資約2萬億元。」陳大順說,「此外,電梯加裝後,所有服務項目將全部實現智能化應用,通過物聯網實現萬物互聯。這意味著,老舊樓加裝電梯還將推動高科技、數位化產業鏈穩健發展。」
■作者: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