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原創 點擊藍字關注☞ 上海普陀
深度老齡化的上海,「懸空老人」一直是民生痛點和難點。如何讓「懸空老人」也能「腳踏實地」? 對於近年來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需求逐漸上升的情況,普陀區在小區修繕改造前期對有加梯需求的小區預留了空間,還有些小區將加梯工程與小區改造工程同步推進,截至目前,全區範圍內累計共加裝電梯190臺,涉及居民4422戶,已完成或施工中的有122臺,受益居民2943戶,計劃加裝或辦理手續中的有68臺,預計受益居民1479戶,涉及全區10個街鎮。
然而舊公房加裝電梯雖說是很多居民的心願,可真要實施起來卻是困難重重。既兼顧解決高層居民的出行困難,又充分考慮底樓居民的利益,打消他們對於加裝電梯的牴觸情緒,是一個見仁見智的話題。一起來看看普陀是怎麼做的吧!
位於普陀區西鄉路91弄67號為一棟建於80年代末的住宅樓,共六層,一梯兩戶。伴隨著居民逐漸老齡化,樓內老人出行越發不便。樓內六層居民代表經過和其他樓層居民溝通後,向所在南泉苑居委會、業委會和西部集團中山物業提出了加裝電梯申請。在多部門聯動和南泉苑居委會的協助下,該門牌幢的業主對加裝技術方案和資金分攤方案開展了多次討論和協商,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由於該房屋為一梯兩戶戶型,每戶的入戶門位於樓梯之後,加之公共走道較長且原本採光較差,因此低層居民提出了改善採光的要求,徐虎加梯工作室為此設計了一至三層間電梯井道採用玻璃幕牆,三層以上仍採用鋁板形式的設計,並且增大連廊的窗戶尺寸,最大可能得從室外引入自然光線,改善全樓道的採光和通風。電梯井外觀極具簡潔、硬朗、通透的現代感,與老建築結合也較為順暢,相互映襯間,既有強烈反差的效果,但又不覺十分突兀,充分體現了傳統建築和現代技術相互融會貫通,城市更新和社區微改造給市民帶來新的生活體驗。
在普陀區靈石路1082弄5號,這棟建於80年代末的六層一梯四戶住宅樓,也同樣面臨著樓內老齡人口增加,出行不便的困擾。501室居民代表作為發起人,通過和其他樓層居民溝通後,向甘泉苑居委會和西部集團中山物業提出加裝電梯的申請。
該加梯工程從始至終都在落實與環境相融合的理念,一層電梯廳為敞開式,因此其裝飾色彩與建築外牆顏色相近。而電梯建築又處於小區道路盡端,被圍牆和茂密的綠化包圍,深邃的綠意間充分展現了建築的明亮和挺拔。設計上還充分考慮的採光,通過加大窗戶的數量和面積,做到了電梯廳和連廊白天完全採用自然光,也同時改善了原有公共走廊的亮度。電梯井道北側為較為高大的常綠樹木,從連廊望去,每層電梯廳一窗一景,等待電梯時,居民還能悠閒觀賞到窗外芭蕉、棕櫚的婆娑綠影。
這兩個案例
是否讓正在老房「懸空」的你
感到心動了呢?
趕緊來看看這份全區加裝電梯藍圖吧!
可初步判斷你家加裝電梯可行性哦
↓↓↓
全區加裝電梯藍圖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查看大圖
若加梯可行
如何申請加梯?
繼續往下看
↓↓↓
普陀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流程圖
希望大家早日成為有「梯」一族!
資料:區房管局
原標題:《全區加裝電梯藍圖出爐!快來看看你家小區是否可以加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