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名詞|碳水化合物

2021-03-05 靖安縣科普

carbohydrate

又稱:糖類

定義:經光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種由碳、氫和氧三種元素所組成的生物分子,大部分糖類的結構式可以寫成Cx(H2O)y,含有多羥基的醛類或酮類的化合物。包括單糖、寡糖及多糖,在生命體中既是能量的來源又是結構的組成部分。

學科:食品科學技術_食品科學_食品化學_食品組分

相關名詞:膳食纖維 單糖 多糖 寡糖 低聚糖

來源: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延伸閱讀】

碳水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極廣,是生命和各種運動過程的重要能源,是含量最豐富的一類有機物質,主要由碳、氫、氧組成,是具有多羥基醛或多羥基酮的非芳香類分子特徵物質的總稱。最初,化學家認為這類化合物的分子中除碳外,氫同氧的比例與水相同,把它看成碳與水形成的化合物、碳的水合物,故稱之為碳水化合物,以通式Cx(H2O)y表示。後來發現有些化合物在化學結構上與碳水化合物相似,但它們的組成卻不能用上式表示,如脫氧核糖(C5H10O4)和鼠李糖(C6H12O5)分子中氫與氧原子數之比並不是2∶1;還發現許多碳水化合物除碳、氫、氧外,還含有其他元素。因此,嚴格地講「碳水化合物」這個名詞是不正確的,但已約定俗成,沿用至今。20世紀以來,最初被翻譯為碳水化合物的英文單詞carbohydrate已較多地翻譯成「糖」這一名詞。碳水化合物一般分單糖、寡糖(低聚糖)和多糖三類。單糖和寡糖大都是結晶體,能溶於水,具有甜味。多糖絕大多數不溶於水,是無定形、無甜味的白色固體,個別多糖雖溶於水,但也只是成為膠體溶液。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兩類:一類是人體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蔗糖、澱粉等;一類是人體不能消化的無效碳水化合物,如纖維素等。纖維素並不產生熱量,也不能被人體吸收,卻可以幫助處於消化系統中的食物順暢地移動及減慢人體對其熱量的吸收,是人體必須的碳水化合物。因此,每天補充一定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對健康有積極意義。(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教師李寧博士)

來源:學習強國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哪些?答案在這裡
    碳水化合物一直是健身訓練當中經常提到的一個名詞,同時它也是人體所必須的一種能量元素,那今天我們就來針對這個名次進行一些相關的知識解答和科普什麼是碳水化合物顧名思義,碳水化合物他是一種化合物,由碳和水組成的化合物
  • 科普| 更新一組關於水庫的專有名詞
    科普 | 更新一組關於水庫的專有名詞 2020-10-27 16: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碳水化合物與糖要是分不清楚,減肥,難!
    很多時候, 我們在閱讀文章時,會看到碳水化合物、多糖、葡萄糖、糖原和血糖等一些專用名詞。估計很多朋友,看到這些名詞概念,會感覺模稜兩可分不清楚,模糊的概念理解會讓我們減肥期間對飲食的選擇出現偏差。
  • 2017上海小升初擇校名詞科普:公辦對口
    2016年上海公辦初中學校的對口劃片即將開始,同時關於公辦對口備戰2017上海小升初的家長也有很多疑問,所以下面採用問答的形式來科普上海小升初擇校名詞——公辦對口。   公辦對口   關於小升初公辦對口的了解,我們通過幾個問答的形式來說明。
  • 低碳水化合物還是高碳水化合物?一切適度
    導讀:目前關於碳水化合物的研究很豐富,但關於吃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方法,以及每天需要多少,低,高,或適中?仍然使我們感到很困惑。 什麼是碳水化合物?有些碳水化合物是天然存在的,例如水果,蔬菜,牛奶,堅果,穀物,種子和豆類中的碳水化合物。
  • 所謂卡路裡,熱量,能量,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有什麼區別?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大產能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 一切生命活動都需要能量來維持生命活動。人體的能量主要來源於食物中的三大產能營養素,包括糖類(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類(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等)和蛋白質。這三種產能營養素再人體內氧化產生的能量分別為:1克碳水化合物約等於4千卡(kcal)、1克脂肪約等於9千卡(kcal)、1克蛋白質約等於4千卡(kcal)。
  • 環保科普|關於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相關名詞,你...
    環保科普|關於國內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相關名詞,你...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環保科普
  • 碳水化合物是糖友的敵人?反轉!碳水化合物飲食或可改善糖尿病
    美國糖尿病協會之前指出,攝入過多的碳水化合物會導致糖友血糖升高。因此所有的糖友開始將碳水化合物視為敵人,嚴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很多醫生也會叮囑患者飲食上要適當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膳食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是植物性食物,以植物的種子、果實或組織部分為原料,直接或加工後食用的食品,主要有穀物、薯類、豆類及其製品等。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當膳食中碳水化合物過多時,就會轉化成脂肪貯存於身體內,使人過於肥胖而導致各類疾病如高血脂、糖尿病等。
  • 新手必知名詞科普 魔力寶貝手遊必備常識大全
    很多剛接觸魔力寶貝手遊的小夥伴們對於一些常用名詞十分陌生,例如過海、熊洞這些,今天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遊戲常用名詞的科普,新玩家們快來了解一下
  • 甜甜圈為何受偏愛:人腦錯判兼具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品
    甜甜圈為何受偏愛:人腦錯判兼具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品 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細胞—代謝》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人腦對同時富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加工食品(例如「甜甜圈」)的熱量及營養價值缺乏準確判斷
  • 碳水化合物食物一覽表
    常見碳水化合物食物及含量:方便麵60.9kJ/g,花卷45.6kJ/g,饅頭48.3kJ/g,米飯25kJ/g,草莓6kJ/g,胡蘿蔔7.7kJ/g。  1常見碳水化合物含量  2碳水化合物含量計算  食品營養標籤中的碳水化合物是指每克產生能量為17kJ/g的部分,數值可由減法或加法獲得。
  • 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
    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   研究人員發現,人們採用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腹部深層脂肪更容易減少,加上遠離精製糖、澱粉等更會加快減肥效果。  低碳水化合物減肥法就是一種只吃肉類、蔬菜而不吃碳化水化合的減肥法。原理就在於人體消耗熱量是從最輕易分解的開始,順序是從糖份開始,消耗的差未幾了,然後才是脂肪。身體裡面多餘的糖分則會轉換成脂肪存儲。所以當不給身體提供碳水化合物的時候,身體就轉向燃燒脂肪來提供熱量。所以才會出現這個「不吃主食可以減肥」的說法。
  • 碳水化合物越吃越胖?碳水化合物:這鍋我不背
    而有些人更是堅信不吃碳水化合物的減肥方法,還覺得減肥的效果非常好。那麼,想減肥真的就不能吃碳水化合物了嗎?這種方法又是否健康呢?營養專家表示,碳水化合物是我們生命活動中非常重要的一種物質,不吃碳水化合物對身體是有害的。在減肥的過程中,如果一點碳水化合物都不吃,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 碳水化合物=糖?一次弄清楚,減肥過程中是否吃碳水化合物的問題
    碳水化合物佔據我們每日飲食很重要的一部分,以下長篇幅給碳水化合物」扒皮「,讓你一次搞懂碳水化合物!01碳水化合物是什麼?很多減肥文章視頻中,都會提到「減糖」,即等於減少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攝入。但是碳水化合物並不等於就是糖,此外澱粉、糖、纖維等等都屬於碳水化合物。所以碳水化合物是一個總稱,共可以分成四類,其中吃起來有甜味的,才是「糖」。
  • 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的危害
    核心提示:現在很多MM都使用低碳水化合物攝取的減肥方法,那麼,什麼是碳水化合物呢?低碳水化合物減肥靠譜嗎?專家提醒,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對身體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甚至會讓你未老先痴,一起來看看到底有哪些危害吧。   碳水化合物是什麼?
  • 碳水化合物熱量太高不適合減脂的人吃?是背鍋了還是事實?需知道
    現在「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對減肥也是非常流行,認為碳水化合物熱量太高,不適合減脂的人吃。事實真是這樣嗎?健身健身的人長時間不吃碳水或者極少量碳水真的好嗎?在了解事實真相前,我們先來科普下「碳水化合物」。減脂與關徤詞:能量攝入、能量消耗、飲食、運動和赤字有關,而不是與吃不吃碳水化合物有關。很多人會說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很高,但研究表明,1克碳水化合物只產生4卡熱量。
  • 糖類,為何被稱為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中富含太陽能輻射到地球的能量,這種能量可以被捕獲,並用以驅動生命的進程。比如,綠色植物中的葉綠素在陽光的照射下,通過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一種最常見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很理想的營養物質,滿足身體的能量需求,為大腦和神經系統提供食物,同時維持消化系統的健康。那麼什麼是碳水化合物?糖類為什麼又被稱為碳水化合物呢?
  • 碳水化合物含量驚人,快看看
    但碳水化合物可以「潛伏」在一些不太明顯的食物內,在計算碳水化合物時需要了解這些食物。 本文所列的10種常見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可能會使你大吃一驚。 具體需要多少碳水化合物?
  • 減肥吃什麼碳水化合物
    主食和蔬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碳水化合物,而這種成分屬於有機化合物,它的作用非常大,能為身體提供能量,供機體正常運行。不過在減肥時,如果碳水化合物吃得太多,就容易影響減肥計劃,所以,了解減肥吃什麼碳水化合物?怎麼吃決定了減肥效果。 在減肥計劃中,飲食佔有重要比例,我們一日三餐主要的飲食結構有主食,蔬菜,肉,水果。
  • 純科普向:我叫專用名詞【婆婆原創】
    許久不見,最近我事情比較多沒啥時間更新長微博,心中惴惴不安,總覺得要是不寫點啥,對不起各位的熱情期待,於是進退給大家帶來一篇純科普向的長文:我叫專用名詞。啥意思?您往下看↓這各行各業吧,都有一些各自的專用名詞,往往行內人一聽就懂,行外人則經常會誤解,有些還鬧了笑話。咱們今天就來說說比較常見的各行各業的專用名詞。我會儘量用通俗易懂的圖文並茂的方式給大家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