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父母離婚,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2020-12-24 遇合情感攻略

雖然現在離婚很普遍,但這個社會,對離婚多少還是有偏見的。對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是如此。

不要找單親家庭的人結婚。

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多少都會有問題。

單親家庭對孩子傷害很大,他們不會處理婚戀關係。

之前微博就有這樣的熱搜:相親角中的父母強調,孩子對象的原生家庭要幸福……

這些判斷似乎很不講道理,太絕對,也不合理,可你要是說單親家庭對孩子完全沒影響,人們也不相信。為什麼人們會對父母離異的孩子有偏見呢?

父母離婚,對孩子意味著什麼?

心理上:不管選擇哪一方,都會對另一方心懷愧疚。

不管父母因為什麼原因而分開,在孩子的內心中,他們會認為是自己不好,父母才分開。因為不管哪一方的離開,都意味著自己被爸爸或者媽媽拋棄了。

在孩子的認知裡,爸爸媽媽是沒有好壞之分的,父母的分量都很重要。

當父母離婚,孩子被迫做出「跟爸爸」還是「跟媽媽」的選擇時,會對另一方懷有愧疚感。

而且對離開那方父母的想念,又會覺得對不起撫養方的父母。

儘管有一些父母在離婚時會告訴孩子,離婚不是不要他。但孩子還是會認定自己是被拋棄的,他們內心深處的自卑感很難擺脫。

家庭本是個平衡的系統,但因為父母其中一方的離開,失衡了。

隨著成長,孩子開始明白父母的苦衷,他們會本能地去替補缺失的那個角色。

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們會拼命去懂事,表現得非常乖,去做一些事討好撫養方,因為他們怕撫養方不開心,怕再次被拋棄。

有一些父母離婚了,孩子給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且不說隔輩教育的弊端,孩子首先就有「寄人籬下」的感覺,「被拋棄感」更加強烈。於是他們也會做一些事情,博取長輩歡心。

他們懂事的外表下,藏著的是深深的恐懼。他們自卑,沒有安全感,他們其實很渴望關心,渴望愛,渴望做個無憂無慮的真正的小孩。

小時候,爸媽吵架,他們有時候會問我:

如果爸爸和媽媽離婚,你跟誰?

至今我都對這句話很反感。當時的我,先是不知所措,再是害怕,最後是陷入無限的自我懷疑:我做錯了什麼?我哪裡做得不夠好?為什么爸媽不要我了?

單單一個「假設離婚」的問題,就能引發我內心的諸多波動了,何況是真正的離婚呢?

父母離婚時孩子會出現以下幾種心理變化:

首先是害怕,這種害怕會留在潛意識裡,以至於孩子成年後可能依然不會處理自己的親密關係。

父母離婚時,各自陷入複雜的感情和法律糾紛中,往往把主要精力用於考慮自己的事情,對孩子的注意、關心減少,這時的孩子會覺得被父母遺忘或不受重視。

孩子常常會問自己,「誰會要我」,「當我需要幫助時,我該去找誰」。這種不安全感,會使孩子處於感情脆弱、經不起打擊的狀態,做事畏首畏尾。

接著是內疚感,孩子常常把自己的某些過錯,看成是父母離婚的原因。這種曲解,會使孩子陷入煩惱並常常自責。他們變得退縮、消極,對周圍環境不感興趣,常常沉浸在內疚之中,這種自責心理,將導致孩子出現逃避現實的心理狀態。

再就是自卑、猜疑心理,孩子因缺父或缺母,自感不如別人。因遭到旁人的嘲笑、冷落而形成自卑心理。他們常常表現為情緒憂傷,孤僻,畏縮,做事缺乏自信心。

年齡大一點的孩子,還會產生猜疑心理,懷疑別人看不起他,欺負他,對別人的言行易產生誤會,導致人際關係障礙。

最後是補償心理,父母離婚,孩子祈盼在感情上得到補償,個別兒童進入青春期以後,往往會在「感情補償心理」的驅使下,盲目地向異性求愛,犯性錯誤。

擇偶上:連父母都拋棄自己了,很難相信別人不會拋棄自己

我們對婚姻的認知基本上來源於原生家庭。

父母和美幸福,我們就會認為婚姻是美好的;

父母衝突不斷,我們就會認為婚姻是糟糕的;

父母經常吵架最後能和好,我們會認為婚姻雖然波折但努力經營還是可以的;

父母爭吵最後離婚了,我們認為婚姻是可以放棄的,不可靠的。

很大一部分人的婚姻模式,都複製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相處模式。

而父母離婚的孩子,他們對感情的態度容易極端。

他們要麼想要找一個完美伴侶,找一個不會拋棄自己的強大的伴侶,從而忽略了伴侶真實的樣子。這樣對另一半的期待會非常高,導致伴侶壓力過大,關係變糟糕。要麼就完全不相信愛情和婚姻的美好,他們無法相信對自己好的人,很難真正建立親密關係。因為從小被拋棄帶來的不安,會認為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如此一來,會啟動內心的防禦機制,這對親密關係的建立非常麻煩。親生父母都可以拋棄自己,還有誰不會拋棄自己呢?

父母離異的孩子,在感情中會不斷懷疑、不斷試探,渴望對方的呵護,又害怕對方變心。

他們從小就學會了隱藏自己的內心感受,甚至分不清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又因為難以信任別人,面對伴侶時,他們會過度自我保護,遇到衝突時,心口不一,在嘴巴上逞強。

行為上:看似與人的距離很近,其實心的距離很遠

說到離異家庭的孩子,有一件事我印象特別深刻。

大概10年前,我在一家婚戀網站工作。有一天,有一個離婚了的男人來面詢,他有一個6歲的女兒,因為沒有人照顧,只能帶著女兒一起來,委託我們給他物色合適的對象。

面詢中途,他要上洗手間,於是我就和他女兒聊天。我問他女兒,幾歲啦,喜不喜歡吃棉花糖呀之類的話,他女兒一開始沉默不語,後面就點頭搖頭來跟我交流。

然後我繼續問:你為什麼不和阿姨說話呀,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呀!

那小女孩突然就哭了,眼淚吧嗒吧嗒地掉,說:

我不想和任何人說話,因為每次他們都會問我,你媽媽呢,你媽媽怎麼不在,你媽媽是不是不要你了,我沒有媽媽!嗚嗚……

真的,那一瞬間,我眼睛就酸了。這個離婚的男人,只是在某一次爭吵中打了妻子一巴掌,他妻子要離婚,男人就真的去離婚,一句挽留都沒有。看似瀟灑的離婚,只是苦了孩子。

內心的創傷,是很需要保護的。離異家庭的孩子,不會輕易和別人提起自己的家,出於本能的自我防禦,有些人會迴避人際交往,封閉自己;有些人則會特別重感情,會有討好的行為,在小事上習慣以別人的感受為主,但在大事上會考慮自己的得失。

出於對童年的補償,他們希望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哪怕心裡早已經翻了幾百個白眼,但也很難在他們的外表下看出他們的真實情緒。

離異家庭的孩子在行為處事上,通常比同齡人成熟,他們更會察言觀色,好像很容易和人相處,其實心和別人的距離很遠。

由於敏感的內心,他們會更有同理心,更擅長傾聽。他們也有很強的邊界感,強調個人的獨立空間。

生活中,他們更願意獨來獨往,害怕給別人增加麻煩,很多事能自己解決就絕不會麻煩別人,固執,倔強。

如果你是離異家庭/父母不和睦家庭的孩子,我想和你說:

父母離婚,只是他們的個人選擇,你沒有錯,你沒有義務背負他們的情緒。

或許你也羨慕家庭幸福的孩子,內心對父母的溫暖渴望無以言表,或許也曾怨恨過你的父母,儘管說理解他們……

當外面的人對你指指點點,用同情或者異樣的眼光看你的時候,或許你也覺得自己「有問題」。

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要走的路。你對自己的態度,就是別人對你的態度。

你覺得自己「有問題」,那別人也會覺得你有問題;你認為自己沒問題,那別人也不會特殊對待你。影響我們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對事情的看法。

感情能不能幸福,一方面看你能不能遇到一個合適的人,另一方面,看你經營感情的能力。

不要把一切歸咎於原生家庭,勇敢面對它,然後努力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

相關焦點

  • 心路情感諮詢:父母離婚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現在很多夫妻覺得不過下去了會選擇離婚,自己確實是脫離了痛苦,可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往往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那麼父母離異的家庭對於孩子來說究竟有什麼影響,又該怎麼把這個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呢,心路情感來和大家說一說~在離婚的過程當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兩人激烈的衝突與爭吵了,這種能量的釋放與衝擊對孩子的影響是極大的。
  • 為了孩子不離婚是對是錯?父母將就的態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
    相信大多數孩子,父母離婚對他們的傷害肯定是很大的。所以有的父母,即使夫妻感情已經非常糟糕了,但是為了不傷害到自己的孩子,他們還是不會選擇離婚。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父母這種將就的態度,比起離婚來說,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 父母離異對孩子是好是壞?心理學家:主要看父母的離婚方式
    婚後生活過得不好,很多人都會考慮是否要離婚,但是大多數人也只是想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孩子,怕父母離婚給孩子帶來傷害。那麼父母離婚到底對孩子是好是壞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兩種家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會更快樂,心理也更健康。一種是家庭生活幸福、父母沒有離異的家庭。一種是家庭矛盾激烈,但父母已經離異的家庭。
  • 瞞著娃離婚圖啥?其實可以問問娃,TA給的意見對父母來說太重要
    最近,微博上出現了一個熱搜,那就是父母離婚到底需不需要徵求孩子的意見。針對這個問題,很多網友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觀點。這對孩子也是一種無形的傷害。很難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會是一個健康的孩子。但是,也有一部分網友反對這種觀點。這些網友認為,爸爸媽媽離婚的時候一定要徵求孩子的意見。見過很多離婚帶著孩子的爸爸或者媽媽,當孩子問起自己的親人去哪裡的時候,這些爸爸或者媽媽都會用欺騙的方式搪塞過去。這是對孩子的一種不尊重,因為孩子作為家庭中的一員,有權利知道家庭中發生的事情。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
    今天要分享班裡兩個孩子的生長經歷,讓我感受到父母恩愛,家庭幸福對一個孩子成長的重要。故事一,我們班都是十歲十一歲的孩子,班裡有這樣一個男生,平時很活潑,也愛和老師分享自己的快樂事,可是突然有段時間他悶悶不樂,上課也不聽講,我與他家長交流了一下才知道,他父母離婚了。過了幾天他高興的對我說:「老師你知道嗎?我爸爸今天要回來了,我已經兩個月沒見到我爸爸了。
  • 分階段拆解:不同年齡的同伴交往,對孩子來說到底意味著什麼?
    後來,班主任借著開家長會的機會跟朝陽的媽媽反映這個事情,結果朝陽的媽媽很不客氣地回應到「我覺得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才是第一位的,至於交朋友,這是孩子進入社會才需要做的事情」,老師一時語塞……可能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家長持有類似的觀點。
  • 「離婚對孩子不好」,傷害孩子的究竟是什麼?
    我和媽媽說讓她離婚,但她不同意,說等我再長大一些。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快點長大,擺脫這個家。」 看完這些,你有什麼感受呢? 其實,有時候,真正影響孩子的並不是父母離婚這件事。 而是離婚過程中,父母的一些行為,這才是孩子受傷的根源。
  • 夫妻離婚怎麼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傷害在所難免,做好這5點很重要
    導讀:夫妻離婚怎麼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傷害在所難免,做好這5點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夫妻離婚怎麼減少對孩子的傷害?傷害在所難免,做好這5點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1、有個讀者在我公號後臺發信息給我,說自己離婚了,孩子跟著她。但她發現離婚後,她的女兒變了,孩子過去非常活潑開朗,從一個可愛的小女孩變成整天愁眉苦臉的孩子,學習成績也下降了。班主任也找她談話,說各科老師反應孩子上課經常走神,她女兒以前都是年級第一。
  •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那些離異家庭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雙方離婚,對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影響,特別是在孩子撫養問題上,不管哪一方撫養,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響,離婚時雙方爭奪孩子,或者不要孩子,又或者是拒絕給撫養費、讓家裡老人帶孩子一年見不了兩次面的,這對於孩子來說都是打擊。離異家庭的孩子,現在都怎麼樣了?
  • 為你讀書:離婚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對夫妻來說,離婚是一段重要契約的結束,可能還伴隨著愛恨情仇的轉變。對孩子來說,這意味著原生家庭的分裂,意味著對「家」的理解將要重新定義。但首先,它對夫妻是一件大事,然後,才是孩子世界裡的一件大事。一個網友說:「在父母離婚整個事件中,最理智最冷靜的就是我。他們分居時,每次單獨見到我,就會用惡毒的語言誹謗、詆毀對方,對著我哭窮、訴說委屈。這麼多年過去了,我父母至今針鋒相對,提起對方這麼個人就情緒失控,什麼亂七八糟的情緒都能倒出來,什麼負面的猜想都能安到對方身上。」
  • 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意味著什麼?以下傷害可能毀掉娃一生
    後來聊天得知,高先生的成長環境更加惡劣,聽說他父母當年的手段放到如今是要坐牢的,因此,他有一種「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頑固理念,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才。卻沒想過情緒失控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以下傷害可能毀掉娃一生。
  • 對孩子來說,最珍貴的愛是什麼?
    其實,對孩子來說,最深的愛 知名教育專家張文質在《奶蜜鹽家庭教育第一定律》中表述了:陪伴對孩子的意義和深遠影響。他們談的這些觀點,其實都反映出最好的教育應該採用一種自然的、素樸的、日常化的方式。我們之前談到的陪伴,其實就是這種方式最直接的體現。
  • 父母離婚,孩子一定不幸福嗎?
    離婚,高考,父母,孩子,這道辯題裡的關鍵字,一個比一個沉重,卻又那麼貼近我們的真實生活。即使正反兩方使勁渾身解數拋出無數觀點,然而大部分父母還是選擇「堅持」的這一方,全程下來從來沒有低於46票。而席瑞站的「堅持」方用一個離婚孩子的親身經歷述說了離異家庭所給他帶來的真實傷害和影響。在孩子面臨選擇的時候,無疑是最痛苦的。對於父母來說,孩子高考結束,意味著「終於可以不用為了孩子勉強撐下去了」。因為他們認為離婚一定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成績。
  • 父母離婚如何降低對孩子的傷害?選對正確時間段,做好四件事
    洋洋父母表示:早就打算離婚的,但是怕影響孩子的學習,一直苦苦撐著。貌合神離的夫妻默默承受婚姻的痛苦,同住一屋簷下卻形同陌路,維持著表面的和平,只是因為他們內心始終秉著「為了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比什麼都重要」的信念。那麼什麼時候離婚對娃的傷害最小呢?實在過不下去,何時離婚最好呢?
  • 父母離婚,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最好能和你的配偶一起向孩子公布你們離婚的消息,真誠並簡潔地說出這個消息,跳過那些不好的細節,可以對孩子這樣說:「爸爸媽媽很難一起相處,所以我們認為最好不要生活在一起了。」確保你的孩子理解離婚只是大人之間的事,請提醒你的孩子,他並不是你們離婚的原因。2.把消息告訴身邊的人。
  • 父母離婚,孩子還有可能幸福嗎?父母如何處理,會影響孩子的婚姻
    有些父母離婚,有些父母再婚,對於孩子而言,這些都是生活中的變化,能否處理好這些變化,就需要父母的努力。畢竟,離婚也好、再婚也罷,也都不一定意味著孩子就會受到傷害。就像是主持人孟非說過的那樣:「講到單親家庭,人們總以為缺少愛,但是還有另一種情況,單親孩子可能得到兩個家庭的愛。」
  • 離婚了,娃咋辦?做到這5點,把對孩子的傷害減輕到最小
    01離婚對於孩子意味著什麼離婚是件艱難的事,對孩子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離婚對孩子之所以痛苦,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們會目睹父母當著他們面爭吵、互相指責,而自己被夾在中間,這種感情上的創傷很可能持續一生。哪怕父母是和平離婚,但是分裂、分歧、家庭的變化等等,都不可避免地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儘管如此,也並不代表父母必須為了孩子延續已經破裂的婚姻關係。
  • 父母「吵架」與「離婚」,對孩子的傷害到底有多大
    當父母產生矛盾時,他們便會無所顧及孩子的感受而吵架,甚至大打出手,情況嚴重者便會提出離婚。 可是孩子卻不這樣認為,心理學家表示孩子在兒童時期都是缺乏安全感,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孩子。 當父母吵架,孩子容易出現恐懼心理,他們會表現暴躁、悲傷等情緒。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造成的傷害不亞於離婚,父母要及時補救
    孩子缺少安全感如果家長經常吵架,那麼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於自己的愛是不穩定的,喋喋不休的爭吵,讓孩子陷入巨大的精神壓力之中,也許他們會擔心父母會離婚、會不管自己,年幼的孩子會認為父母吵架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孩子內心的情緒無法釋放,就會嚴重增加他們的心理負擔,時間長了,也會非常缺少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