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宋朝詩詞風格,蘇軾表示,身為文人也可以一身豪氣
不知道大家之前有沒有看過環球對董卿的那次訪談,董卿說,以前會喜歡那種淺唱低吟的風格,但是隨著年歲漸長,卻發現蘇軾,辛棄疾等人的詞句更有味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們把所有都寫進了詞裡,今天文章的主人公就正是被董卿在訪談中大加讚頌的東坡居士,對於這個人大家應當是非常熟悉,作為宋四家和唐宋八大家的重合人物,他的作品被大量編進教科書,並且幾乎每一位國民都可以熟練的背誦至少一首他的作品,從這可以看出他這作品的普及度是極高的,可以說蘇軾代表了宋朝作詞水平的巔峰。
蘇軾的詞,風格很是獨特,喜歡用誇張的比喻,再加上他的詩詞取題範圍廣闊,詞句豪放,多是表達自己的雄心壯志或者逆境慨嘆,詞中也絲毫不見奢靡之音,所以他的詞被各路學者歸入了豪放派,而蘇軾本人應當也是發現了自己文風與時人不同,並且也十分喜歡自己的這種文風,所以就在寫詞之時將這種豪邁雄壯的風格繼續了下去。
當時蘇軾得到一代學者歐陽修的賞識,年少得志,就在即將登科入仕之時,因為母親去世而歸家守孝,孝期一過,蘇軾回到朝廷後沒多久就趕上了北宋新政,也就是神宗與王安石主持下的變法,但是蘇軾的恩師歐陽修和一眾好友都因為反對新政而被貶離京,離開了北宋的權力中心,這時蘇軾發現,自己心目中的政治清明的世界有些不一樣。
蘇軾其人和他的詩詞風格極為相似,都是豪放又耿直,所以哪怕新政的主持人王安石是自己的好友,蘇軾也決然的上書反對新政,並且痛斥新政中於民不利的政策,蘇軾面對好友王安石的憤怒以及排斥,大感失望,隨後自請出京,在他被貶在地方的時候,因為不再政務纏身,所以蘇軾有了很多的時間去體悟生活,創作詩詞。
蘇軾在密州任職,並且得到消息要升遷之時,他在大喜之下率人出城狩獵,並且寫下了傳唱千古的江城子,江城子,中的,射天狼,寓意極為大膽,直接點出了強國抗敵的態度,並且整首詞用詞造句極盡豪邁,富有陽剛之美,說它是一位武將寫出來的詩都不為過,也正是這首詞將北宋以往詞作嬌柔氣弱的格調完全逆轉,將宋詞推向了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