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菜湯

2021-01-16 365讀書


又到了秋季,豆角、南瓜相繼下架。每逢這時節,農家灶間裡主婦們的主打晚飯便是「菜湯」。


菜湯雖名」湯」,卻也不是字面意義上的湯,老家人熬菜湯選料是極為講究的。新摘的豆子飽飽的豆角、黃瓤滿籽的老南瓜、綿軟的土豆和那剛剛從石碾上推出來小米,有菜有米,熬菜湯的食材就準備好了。


記憶中每每是吃過午飯剛刷了鍋,母親便張羅上了晚飯。豆角掰成斷兒,土豆、南瓜切了塊兒,小米淘洗乾淨。


等忙秋收的男人們出了門,母親便在灶膛裡生起火大鐵鍋裡添了水,這熬菜湯的準備工作也基本就緒。


秋天是個忙碌的季節,即使待在家裡主婦們也不得閒。院子裡打回來的核桃急需脫皮;成堆的玉米棒子要撕開葉子辮成捆兒碼上架;還得精挑細選一些齊整、乾淨的玉米葉晾乾了,臘月天蒸黃蒸墊籠屜用-。


燒上水後母親就搬了小板凳,或砸核桃或撕玉茭,埋首在無盡的農活中,這時我們這些閒散的孩子就派上了用場。隔一會兒便會被母親使喚去灶間看看水開了沒。


那時候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樣子才算是水開了,只得踮起腳尖費力地挪開鍋蓋如實地描述著眼睛所看到的:或是水面平平,或是中間有大水泡翻來滾去-。


若是後者,母親便會起身來到灶間把各種食材打並下鍋,拿長柄勺子攪了再蓋上,剩下便是漫漫的熬製過程。


在老家常把開水說成滾水,現在想來這方言還是極為形象生動的,開水不就是水泡在上面翻來滾去嗎?想必這「滾水」一詞也是由此而來的吧。


菜湯熬上後,母親便又去忙農活,看鍋的重任便落在了我們身上。彼時我們也是很忙的:新剝的玉米葉子要擰成跳繩,千辛萬苦討來的羊胡要發成鍵子,還有才磨了半幅的石子、串了一半的「瑪瑙」手鐲。


忽然母親一聲喝斥,只能極不情願地放下尚未成型的玩具匆匆奔上灶間,若是鍋蓋掀的及時還好,若是遲了一步溢了鍋,母親一面拾掇一面還不忘賞我一記「爆慄子」。


當鍋裡的菜、米再次滾開時,母親便會把灶膛裡的火撤小一些,鍋蓋啟開一道縫。這可是個技術活。火候得保證食材一直在翻滾,還得保證湯汁不得溢出鍋外。


不過這對於世代和灶火打交道的農村婦女來說幾乎是與生俱來的本領,普通的農家菜在她們手裡熬製出了一種別樣的生活滋味。


做好這關鍵的第三道工序,母親又開始落座繼續她手上的活計。而我們的任務亦愈發的艱巨。每隔一會便會被使喚去攪一次鍋,母親說勤攪拌才能使各種食材較好地溶合在一起,才能把其中的精華激發出來。


隨著熬製工作接近尾聲,攪鍋的次數也多了起來,母親說因為有土豆怕糊鍋,一糊鍋一鍋菜湯就糟蹋了,勤攪慢熬味兒才地道。


等水、米、菜相互交溶,菜香、米香飄在灶間,鍋裡的食材基本上看不出原來的性狀,一鍋菜湯才算是熬好了。


若這時母親得閒還會擀上一把雜糧面下鍋裡,再用那新壓榨的花椒油倒在鐵勺裡燒紅了澆在菜湯裡,「滋」的一聲響,咕嘟嘟,湯汁再次翻滾,完成了最華麗的絕唱。


那濃鬱的椒香四散開來,芬芳了整個農家的日子。這一鍋菜湯也瞬間上升成了一鍋「調和飯」,調劑出了農家生活的五彩斑斕。


 一切熬製工作停當,母親便會徹底地撤去灶膛裡的明火,只有一絲若有若無的火星隨它慢慢燃盡。


當然我們也不會讓那火堆的餘熱白白浪費,土豆、紅薯、玉米一古腦兒埋進去,不屑多長時間便會成為孩子們消遣的美食。


這時候下地的漢子也回來了,卸下一天的成果和疲憊,舀了一大碗菜湯,用筷子紮上個饃,小拇指再勾上一盅小菜便走出家門,和鄰居們坐在一起,天南海北的開啟了新一輪的話題。


彼時放學歸來的孩子們扔了書包也是直奔灶間,想當然地知道那裡就應該有一鍋菜湯在等著一樣。滿滿的喝上一大碗,那滋味、那感覺一直熨帖到了心窩裡。雖是小小年紀,但每人都抗了一個海碗,鄰裡間四下亂竄,在菜湯的香氣中品咂著童年的樂趣。


時光荏苒,恍惚間已是為人妻為人母。每到秋季瓜蔬落地之時,總時時的想起母親熬製的那鍋菜湯的味道。專門跑到農民家裡買了地道的菜蔬,欣欣然如法炮製,卻總也熬不出母親當年的味道。


常常詢問母親是不是還有什麼秘方沒有傳授,母親亦是平淡地說「操個心、下手勤」些就行了,熬個菜湯哪有什麼秘方?


或許在老一輩眼裡一鍋菜湯可能是平凡日子中最平凡的食物,但就這簡簡單單的六個字卻熬製出一代又一代人質樸的生活品質。


於我、於今,又何嘗不是應該秉承這六字箴言踏踏實實做好當下,勤勤懇懇過好未來呢?


相關焦點

  • 給寶寶吃饅頭蘸菜湯的危害
    「我家寶寶最近不知道怎麼回事,不怎麼吃飯了,身體還特別瘦小,經常感冒,以前不這樣啊」「寶寶多大了,平時喝奶喝多少」「我家寶寶已經八個月了,不喝奶,從六個月添加輔食以後,慢慢的就不喝奶粉了,現在最主要的是和我們大人一塊吃飯,以前都是饅頭蘸著菜湯吃的可好了……」
  • 奶奶和菜湯的故事
    那就是奶奶在吃飯問題上一直特別節約,吃完飯的菜湯什麼的總是捨不得倒掉,總要倒一些開水在盤子裡,然後把這些菜湯喝下去。煮碗面的麵湯也要留著第二天煮粥的時候加進去。一開始的時候老叔見奶奶喝菜湯就很生氣,告訴她,菜湯裡的調料重油脂多,喝了對身體不好。而且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吃飯早已經不是什麼問題,沒必要用這樣的方式節儉,有些過了頭。
  • 河北宣化小吃:蘸著菜湯吃的黃米糕
    黃橙橙的,果然純黃米麵,做成軟趴趴的團狀,然後蘸著菜湯吃。一隻小碗,盛著熬到爛糊的「土豆熬豆角」,夾一小塊糕放進湯汁裡,就像涮羊肉蘸上了麻醬調料,吃在嘴裡既有糕的香糯,又兼菜的濃鬱,比較有特色。深井鎮屬於高寒盆地,海拔在一千米以上,適合種土豆,又因為旱地多,種黍子也多。
  • 實拍霸州農村搶菜湯真實場景:桶都用上了
    我們這裡村裡人辦紅白事,熬幾鍋菜湯招待鄉親和客人是一種規矩。前些年大家都很文明,吃飽了根本沒人往家裡拿。可是最近幾年,辦紅白事的時候,一到菜湯熟了的時候,村裡的男女老少就會蜂擁而上,拿著大盆小盆;大桶小桶爭著搶大菜。
  • 饃菜湯怎麼做好吃?饃,菜,湯三個部分都很重要
    東北人是比較喜歡食用麵食的,除了水餃,麵條之類的食物以外,包括饃菜湯也是非常受歡迎的,很多人平時都會自己製作饃菜湯,那麼饃菜湯怎麼做更好吃呢?
  • 真絲上的菜湯怎麼清洗 真絲上有染髮劑怎麼辦
    真絲上的菜湯怎麼清洗 真絲上有染髮劑怎麼辦 2018-07-17 09:50:50 來源:全球紡織網 真絲上的菜湯怎麼清洗?真絲上有染髮劑怎麼辦?
  • 豬蹄金針菜湯的做法
    >豬蹄金針菜湯的做法2011-02-16 10:47:5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 菜湯拌飯,好吃但不健康,這3類疾病容易找上門
    相信有不少人都喜歡吃菜湯拌飯吧。光吃白米飯沒什麼味道,往飯裡面澆點菜湯,吃起來才有味。但是,菜湯裡含有較多的鹽分,吃太多對身體並沒有任何好處。鹽是人體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維持體內的酸鹼平衡。經常用菜湯拌飯,容易讓3類疾病找上門1、心腦血管病毫無疑問,如果鹽分攝入過多,會讓血壓升高。而血壓經常過高,則容易讓血管內壁受血流壓力而破損,容易讓脂類物質或其他血壓溶質堆積而形成粥樣斑塊,可增加患心腦血管病的風險。
  • 喜歡用菜湯拌飯吃?這3種病症可能會更「青睞」你,別再犯錯了
    但是菜湯裡面隱藏的鹽分非常多,在炒菜的過程中會加入較多的食鹽調味,菜湯中溶解著食鹽,吃起來會有明顯的味道,吃太多也是對身體健康不利的,有可能在鈉鹽攝入過量的情況下影響身體健康。那麼,菜湯拌飯容易導致哪些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呢?
  • 白洋澱上吃大菜-迄今為止關於熬大菜的最詳細長文
    白菜就是個百財的寓意,又是蔬菜之王,目前一說熬大菜基本就是熬白菜,熬白菜是大菜的代言。白洋澱各地都有熬白菜,口味兒還真是各不相同。    縣城的熬白菜有講究兒, 菜洗淨改刀要切豎刀菜,先煸菜幫兒,放菜葉兒。不放豆芽,放豆腐。其他和熬紅蘿蔔的用料一樣,程序也差不多。出鍋也是調味醋香油和混著蒜末的混合物調味,只是不放辣椒,也就是說不用提前炸辣椒。
  • 熬骨頭湯時,牢記3個技巧,骨頭湯濃白鮮美,味道香醇無腥味
    熬骨頭湯時,牢記3個技巧,骨頭湯濃白鮮美,味道香醇無腥味從小開始,最經常喝的湯就是骨頭湯,一個原因是因為骨頭湯的最受長輩的待見,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骨頭湯的味道香醇。而且骨頭湯不僅可以直接當菜湯喝,還可以成為火鍋和麵條的湯底。
  • 豆角烀餅的做法,麵餅暄軟潔白,菜湯香氣濃鬱,既好吃又營養
    烀餅是北方最常見的一種特色麵食,根據專家考證這種吃法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把擀好的麵皮蓋在燉菜上煨熟,中途再淋入鮮美的菜湯,不僅做法獨特,而且極其的美味,入冬以後,它們就會出現在各家各戶的餐桌上,做法看似老土,其實非常科學,既好吃又營養,深受廣大百姓的青睞。
  • 食譜:奶油椰子花椰菜湯
    這種奶油椰子花椰菜湯打滿了溫暖,豐富的湯的所有高點 - 光滑,有點堅果,完全五香,所有同時符合Whole30和Paleo飲食。把花椰菜分成雙層生花椰菜自己有一個微甜的味道,這也使得這個椰子湯的甜味的風險。以最小的努力添加堅果風味,並減少配料 - 烤半湯匙花椰菜。這種烤花椰菜既是味道的增強劑,又是美味的湯料。
  • 2~3個月就給喝菜湯?你和寶寶什麼仇什麼怨!
    2~3個月就給喝菜湯?這是和寶寶有什麼仇什麼怨啊!其實,以往傳統的觀念還真認為,寶寶4~6個月可以開始添加輔食,還有觀念認為2~3個月就可以給寶寶添加菜水和果汁(別笑,我讀大學那時這段話可是白紙黑字寫在教材裡,而前些天我還親眼看到在某些社區醫院的宣傳資料上印著呢~)。所以,老人有這樣的觀點也可以理解。
  • 西紅柿菜湯,味道鮮美,湯還很濃,先收藏起來!
    西紅柿菜湯這道菜源自西餐,地道的做法是用黃油、圓蔥,但我覺得太油膩了,就改成中式的,酸甜可口開胃下飯。原料:西紅柿、甘藍、土豆、蔥花、薑片、鹽。
  • 分享鮮美清淡的花蛤菜湯,非常好喝,大家一起收藏起來吧!
    >在我們中國美食的種類是有很多的,根據地區的不同美食文化也都是各不相同的,現在人們的生活更加的富裕了,同時,人們也更加注重去享受生活了,所以外出旅行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不僅能夠讓我們的身心更加的愉悅,同時也能夠讓我們開闊眼界,特別是對於很多吃貨來說,他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走遍全國各地,品嘗各種各樣的美食在每個地區都有他們當地的特色美食,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鮮美清淡的花蛤菜湯
  • 經典的下飯家常菜,這樣做自己都能吃光,來碗米飯菜湯都不剩
    經典的下飯家常菜,這樣做自己都能吃光,來碗米飯菜湯都不剩!而說到我們中國的美食,那種類就非常多了,可以說是千千萬萬種呀,每個地區都有他們那裡的特色美食,而且種類還不止一種呢,對於這些美食,我們要想把他們都嘗過來一遍,那可能就要吃上幾十年了呢,畢竟我們中國這個美食大國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 這樣做的臘肉棒菜湯,湯白味香,只有四川人才知道的美味?
    臘肉棒菜湯棒菜一根 臘肉250克 鹽 味精適量步驟1.將棒菜剝皮,只要根莖,然後切成厚片備用2.將臘肉洗淨後放入冷水鍋中,煮半個小時左右,撈起洗去浮沫,然後切成片狀
  • 我和女兒的晚餐,2個菜,娘倆吃得津津有味,連菜湯也不剩
    我和女兒的晚餐,2個菜,娘倆吃得津津有味,連菜湯也不剩!我家晚餐,基本上都是我和女兒兩個人吃。兩個人的晚餐特別好做,要麼是飯菜一鍋出,要麼就是2個菜,每人一碗飯,簡單家常,夠吃就好。但是因為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所以即使是普通食材,也儘量做到營養搭配。
  • 男子向古城牆潑油 平時喜歡往牆上潑菜湯
    他向警方交代,平時在家裡喜歡將菜湯、油漆、墨汁潑到牆上,覺得牆被弄髒的感覺很刺激。為尋求更大的刺激,他瞄上了「衢州城牆」。  2月底,他在修理電瓶車時向修車師傅要了一瓶廢機油,前往水亭門,將廢機油潑在城牆上。3月4日,劉某從一電動自行車行花5元買了500毫升廢機油,潑灑在鐘樓底古城牆上,環衛工人看見後讓他洗乾淨,他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