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骨頭湯時,牢記3個技巧,骨頭湯濃白鮮美,味道香醇無腥味
從小開始,最經常喝的湯就是骨頭湯,一個原因是因為骨頭湯的最受長輩的待見,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骨頭湯的味道香醇。而且骨頭湯不僅可以直接當菜湯喝,還可以成為火鍋和麵條的湯底。
在記憶中長輩煮的骨頭湯不僅顏色奶白,而且味道鮮美又香醇,但是自己熬出來的骨頭湯,也不知道是哪一步出錯。最後煮出來的骨頭湯,總是不盡人意,所以今天就想來和大家聊聊,怎麼樣才能煮成奶白香醇的骨頭湯。
熬煮骨頭湯的小竅門
技巧1:浸泡不能少
很多人都知道,燉肉湯的時候,需要將食材放進淡鹽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也很多情況下,肉湯熬出腥味,是因為食材的血水沒有浸泡出來,因為血水是腥味的主要來源。所以如果想要製作出美味的骨頭湯,就必須把大骨頭的血水儘可能浸泡出來。之所以使用淡鹽水,是因為淡鹽水的密度會比清水大,所以會更好將血水逼出來。
技巧2:不放料酒
很多人都會擔心骨頭湯會出現腥味,所以會選擇使用加入料酒來去除腥味,雖然說料酒的確會起到去腥的作用。但是因為一開始已經將骨頭進行浸泡的準備,所以之後在焯水的時候加上生薑,就差不多可以起到去腥的效果。而且加了料酒的骨頭湯,喝起來總會感覺味道怪怪的,所以熬煮骨頭湯的時候,不要添加料酒。
技巧3:大火熬煮
熬製骨頭的時候,一定要加上足夠多的清水,因為一定不要出現,骨頭湯燉到一半中途加水。只有使用大火熬煮出來的骨頭湯,才可以很好地熬出奶白香醇的骨頭湯,小火慢燉出來的骨頭湯,顏色和味道可能都沒有那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