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名裡的那些「夏天故事」 「清涼山」最「清涼」

2020-12-17 江蘇頻道

「清涼山」是南京最「清涼」的地名。 

進入中伏,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都躲在空調房間裡,不肯出去。其實,在南京地名中,也有很多和酷熱、涼爽、消夏有關的,它們記錄著過往的歲月裡,南京人度過酷熱夏天的故事。

熱和涼,南京地名裡都有

夏天真熱,南京就有若干以「熱」開頭的地名,家住下關的「老南京」看到這裡,肯定脫口而出:「熱河路唄!」是的,南起中山北路、北至龍江路的熱河路是下關的主幹道之一,民謠歌手李志甚至寫過一首歌,叫做《熱河路》。

南京地名研究者劉小平告訴記者,根據資料的記載,熱河路北端原來是護城河,南端原來是黃泥灘。1930年代填河築路,以當時的省份「熱河省」命名。熱河省1928年設省,1955年撤銷,轄區包括現在內蒙古、河北、遼寧的一部分。

細究民國「熱河省」的來源,則是因為其省區內有一條武烈河,武烈河上遊有溫泉,被當地人稱為「熱河」。

有「熱」就有「涼」,南京有和「涼」相關的地名嗎?劉小平告訴記者,在溧水、高淳、六合區,就有涼篷、涼棚夏、涼帽山的地名,分別因為古代設有供人納涼的涼棚,以及山體形似涼帽而得名。

涼茶、扇子、蓆子、拖鞋

在沒有冷飲的年代裡,南京人怎麼度過酷熱難耐的盛夏?那就需要涼茶、扇子、蓆子、拖鞋,有錢人家甚至還能使用冰塊。劉小平告訴記者,這些夏天的物件,都有對應的南京地名。

在南湖,有茶南、茶亭村、茶亭東街等一系列以「茶」開頭的地名,這些「茶」就是指夏天防暑降溫喝的涼茶。記者在《南京地名大全》中查到,明代時,現在的南湖地區有一座觀音大士廟,夏天的時候有人在廟前擺攤賣涼茶,民間稱這個地方叫做「大士茶亭」。

民國時,分化出大士茶亭東、大士茶亭西兩個地名,後分別改為茶亭東街、茶亭西街,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南湖地區以原來的「大士茶亭」為中心,演變出很多以「茶」開頭的地名。

夏天的另一個「納涼神器」是扇子。通濟門外有兩個地名——扇骨營、扇骨裡,是清代製作扇子骨的工坊集中地,扇子骨是做摺扇的重要構件。清代文人甘熙在《白下瑣言》裡談道:「吾鄉造作摺紙扇骨,素有盛名,多聚居通濟門外。其扇面用杭連紙者,謂之本面;用京元紙者,謂之蘇面。」

酷夏的晚上,睡在蓆子上才能入眠,古今皆然。在中央路西側,就有一個「蘆席營」,據資料記載,這是一個明代地名,是當時編蘆席的工匠集中居住地。

過去,不少老南京人夏天習慣穿木質拖鞋。這個習慣如今不多見了,但在地名裡,卻有和「木質拖鞋」有關的木屐巷。木屐巷在水西門內,劉小平告訴記者,在清代乾隆年間,這條巷子裡全是製作木拖鞋的作坊,所以叫做木屐巷。

地名裡面的「瓜類市場」

水井曾經在南京人度夏生活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南的古井曾經星羅棋布,但如今剩下來的已經不多了。因此,南京地名裡帶個「井」字的不少,比如銅井巷、邀貴井、金沙井、同鄉共井、楊公井、古遺井、東井亭、六角井、太平井、小沙井、雙井巷、大井巷、涼井等等。老城南人張文順說,這些地名都是因古井而來,那時候天氣熱沒關係,娃兒們到井邊打一桶水澆下來,「那種『透心涼』無法忘懷!」

井水還能用來冰西瓜,過夏天,西瓜和冬瓜都能降暑。民間甚至流傳,晚上抱著冬瓜可以降溫,睡一個涼快的覺。

劉小平告訴記者,南京地名裡有不少和「瓜」有關的,比如北東瓜市、南東瓜市、東瓜圃橋、西瓜圃橋、東瓜匙、瓜園村、瓜衝、瓜埠山等等。

以北東瓜市和南東瓜市為例,這兩個地名位於如今的廣州路、寧海路附近。早在清《同治上江兩縣誌》中就有「東瓜市」,可見這個地名歷史悠久,後來又分出了北東瓜市、南東瓜市兩個地名。傳說此地最早是瓜類交易市場,售賣冬瓜、西瓜、香瓜各種瓜,其中又以冬瓜居多,所以人們將這裡稱為「冬瓜市」,後來訛稱為「東瓜市」。

「冰凍」也是一個南京地名

「冰凍」這個詞語,現在看來是不是會讓你感到很「爽」,「冰凍」其實也是一個南京地名,據介紹,冰凍本來是草場門大街北側的一個居民區的名字,因為1930年代有人在這裡開製冰廠而得名。1993年,龍江花園城建成後,這個地名也就不再使用了。

「冰凍」還是太冷了,在這個高溫季節裡,大家需要的是「清涼」。寫到這裡,您肯定想到了清涼山,相關的地名還有清涼寺、清涼門、清涼古道、清涼門大街等等。

「清涼山樹陰蔽日,早在南唐時期,就是李後主避暑消夏之地。」劉小平介紹,據史料記載,「清涼山」這個名字的出現,在山上的清涼寺之後。清涼寺前身是五代時期的興教寺,南唐時改為「石頭清涼大道場」,從那以後,石頭山就改為清涼山了。

相關焦點

  • 南京清涼地圖大揭秘!
    絕對是創意園內最閃亮的存在 夏季找清涼 聽名字就知道了 清涼山公園絕對不會辜負「清涼」二字
  • 南京有條「清涼古道」 「民國瓊瑤」特別愛走
    清涼山在南京歷史上赫赫有名,歷史悠久、底蘊深厚。不過,現在的清涼山卻顯得比較寂寥。而更鮮少有人知道,山中曾經有一條讓許多文人墨客醉心的「清涼古道」,不管是民國小說家張恨水,還是其他的喜歡探幽訪古的文人,都喜歡在這條古道上走一走,感受「一邊是田園,一邊是鬧市」的意境。
  • 清涼山,南京第一個行政建置金陵邑,孫權曾修建石頭城
    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門內,是南京城西的丘陵山崗,山勢橢圓,蜿蜒伸展於漢中門至定淮門一帶,山高100多米,方圓約4公裡,建有清涼山公園,跨虎踞路石頭城與之遙相呼應,一雄渾壯闊,一寧靜深沉,互為映襯。
  • 南京清涼山公園,一座藏匿在繁華都市的城市山林,關鍵是免費開放
    清涼山剛剛看到的遊客會誤以為這座山會很涼爽。一定風景特別美。事實上,清涼山位於南京市鼓樓區清涼山門,是海拔約100米的小山峰,只要來到這裡望去,都是養眼的綠色。即使在秋天,這裡的美景依然令人陶醉。而且,在清涼山可以找到數量多的名勝古蹟和歷史文化遺址,因此有了「六朝名勝」的美名。
  • 盤點與外地重複的南京地名 下關在雲南是個鎮
    前段時間,「老南京」版介紹了湖北鍾祥也有一個莫愁湖。其實,南京地名和外地地名「撞車」的現象還有不少。最近,不少讀者致電「老南京」版,講述他們了解到的南京和外地地名「撞車」的現象。鎮江的「紫金山」早就沒了南京最有名的山名叫紫金山,最有名的河名叫秦淮河。你知道嗎?距離南京很近的鎮江和揚州也有紫金山和秦淮河。
  • 南京當地人都不知道的避暑山莊,不是玄武湖,原來是它
    民國時期提出了四大火爐的概念,這四個地方都位於長江附近流域,分別是重慶、長沙、武漢和南京,它們夏天炎熱潮溼,城市裡的人像在火爐之中,所以將它們命名為「四大火爐」。南京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優質的教育資源和社會保障,這使得更多的外來人口湧入南京。
  • 南京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少知的避暑勝地
    如今天氣越來越熱,閒暇時間很多人開始尋覓一避暑佳地,說起南京夏季避暑的地方,除了名氣較大的中山陵風景區外,還有一處本地人常去外地人少知的地方,這裡就是清涼山公園,大隱隱於市的一處公園,這裡不僅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更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園,素來有「六朝勝跡」之稱。
  • 南京清涼山花崗巖石柱或為原日本神社牌坊遺存(圖)
    現代快報記者 白雁 文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白雁攝  多根神秘花崗巖石柱藏身清涼山西山頂  清涼山位於廣州路西端北側,有多路公交車直達。下了公交,在路的北側,遠遠看見一座牌坊式的三拱門,就是清涼山公園。  從大門進去,沿著中間一條稍寬的路向北走,先是看到清涼寺大殿,從大殿左側的小路繼續北行,路邊左手的草叢裡,悄然臥著一根長條狀的花崗巖石柱,石柱一端露在外面,另一端已沒入泥土。這根長條形石柱露在地上的一面,中間有一道微微隆起的脊線。  沿著臺階繼續向山頂走去,大約十分鐘後就到了西山山頂,這裡是一處地勢相對開闊的平地,現被闢為停車場。
  • 有「城市山林」的美稱,是夏天的小眾避暑勝地,本地人常去之所
    現在天氣越來越熱,空閒的時候很多人開始尋找避暑地,說到南京夏天的避暑地,除了有名的中山陵風景區以外,還有當地人熟悉的地方, 這裡是清涼山公園,又大又隱約是市公園, 這裡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是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園。
  • 白局+流行:在這首歌裡尋找南京最美地名
    龍蟠裡,萬鶴崗,客在他鄉莫神傷。」這段串起了南京的很多地名,是不是很美?其實這是一段歌詞,它來自於一首屬於南京的中國風歌曲《莫愁,莫愁》,歌裡融合的南京白局藝術同樣引人入勝。   歌中16個詩情畫意的南京地名串起了很多人對這座城市的記憶。這首歌由「中國好聲音」周杰倫戰隊歌手江源東演唱,融合了南京白局非遺傳承人夏天的演繹,南京音樂人武弋則跨刀編曲作詞。
  • 又到了「美成金陵」的日子 南京這些地名裡隱藏著動人的秋光
    秋天是美好的季節,剛剛入秋的南京有沒有與秋天相關的地名呢?近日,現代快報記者搜索南京地區的「秋地名」,發現了諸如秋元坊、秋月路等秋意濃濃的地方,不過有些名字已隨著時間淹沒在歲月中,消失不見了。記者還發現一些地名暗藏「秋元素」,如菊花臺、菊花裡、桂花莊等。
  • 秋到金陵,南京這些地名裡藏著你不知道的動人秋光
    現代快報訊(記者 盧河燕 徐蘇寧 文/攝)秋天是美好的季節,是收穫的季節,剛剛入秋的南京有沒有與秋天相關的地名呢?近日,現代快報記者搜索南京地區「秋地名」,發現了諸如秋元坊、秋月路等秋意濃濃的地方。此外還有一些地名暗藏著「秋元素」,如菊花裡、桂花莊等。
  • 南京超小眾的景點,是南京的根脈所在,也是「金陵」名稱的由來!
    每到秋天,南京就像被打翻了的顏料盤,頓時化身成金陵。在這裡,你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秋天的影子,你或許知道「秋日打卡聖地」明孝陵,又或許追尋過「佛教四大古剎」的棲霞山,亦或是那神秘浪漫的美齡宮。其實,在南京還有一處山林,不那麼引人注意,這裡不但有著迷人的秋色,還是「金陵」名稱的由來,是南京的根脈所在。這,就是清涼山公園。曾經的清涼山,長江浪濤拍岸,懸崖峭壁,怪石嶙峋,是一片蒼茫的石頭山。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在滅越國後選此建「金陵邑」,金陵之名便是源於此。
  • 南京17個生僻字地名考暈網友 堪比中文十級考試
    訾營、郄坊、莘莊、埒草埂、盋山、笪橋、巽離村、蓁巷、壒裡、篻郎頭、繖山、磙橋村、昝廟.....昨天,@南京發布發了一條微博:「這17個南京地名,幾乎沒人能全讀對,不服來戰!」果然一時看暈了很多網友。
  • [直播南京]精品蘭花展亮相清涼山 「熊貓」蘭獨佔鰲頭
    [直播南京]精品蘭花展亮相清涼山 「熊貓」蘭獨佔鰲頭 精品蘭花展亮相清涼山,「熊貓」蘭獨佔鰲頭。
  • 南京清涼山公園恢復開放室內展館和雨花石集市
    揚子晚報網3月16日訊(記者 徐昇)記者從南京清涼山公園獲悉,自2020年3月17日起,清涼山公園室內展館(崇正書院、李劍晨藝術館、魏紫熙藝術館和艾維克畫廊)恢復對外開放。 為確保遊覽安全,所有進入公園和室內展館人員需要佩戴口罩和測量體溫,體溫異常者不得入園和入館。
  • 西安城市裡還有一個清涼山森林公園
    西安城市裡還有一個清涼山森林公園圖、文/長安18子我曾多次從長安區到西安市區經過朱雀大街南段,看到路邊有個「清涼山森林公園」,就覺得很奇怪。全國好多地方的山都叫清涼山,戶縣西南的澇峪口西邊就有一個很有名的清涼山。但這西安城裡怎麼會有一個清涼山?
  • 南京17個生僻字地名考暈網友:訾營、郄坊、笪橋
    訾營、郄坊、莘莊、埒草埂、盋山、笪橋、巽離村、蓁巷、壒裡、篻郎頭、繖山、磙橋村、昝廟...。.昨天,@南京發布發了一條微博:「這17個南京地名,幾乎沒人能全讀對,不服來戰!」果然一時看暈了很多網友。網友們說,好在配了讀音,不然絕對在第一個就卡殼。這個信息也是拋磚引玉,既有網友當「啄木鳥」糾錯,又有網友挑戰說「沒有窨子山不服」。
  • 南京化工技師學院與南京市清涼山體育運動學校籤約合作辦學
    8月4日下午,南京化工技師學院與南京市清涼山體育運動學校合作辦學籤約儀式在校行政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南京市體育局競技體育處處長聶磊、清涼山體育運動學校校長楊曉強等一行八人、我校校長鄭駿、副校長潘群、教務處長黃彬等出席籤約儀式,校辦主任謝浩主持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