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的原則~

2020-12-22 學習就是一門學問

「做中學」的學習方法不僅能幫我們解決如何閱讀和如何成為高手的問題,而且還能將學習變成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很多人之所以無法通過學習改變自己,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學習對他們而言太苦了,試問,如果做一件事是痛苦的,人又如何持續地做下去呢?相反,如果做一件能讓你感到快樂的,那麼我想就算不逼你,你也會願意去做的。所以如何快樂地學習真的很重要!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快樂學習的問題。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做一件事,你會快樂且持續地去做的會是一件什麼事呢?我想這件事一定是你擅長做的(很輕鬆),而且是你喜歡去做的(不用逼著,自己就會去做就想去做),更為重要的是做這件事情還會給你帶來價值(有回報),想想是不是這樣子。同樣的道理,學什麼東西會讓你感到快樂呢?那麼我想這樣東西一定是你能夠學會的,對其有濃厚興趣的,並且能給你帶來很大的成就感的,一定是這樣對嗎?

我總結了以下三項快樂學習的原則,供你參考哦~

按需學才學得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想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看到別人學畫畫或彈琴,報了班卻堅持不下去;工作當中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欠缺,收藏了不少文章,但是再也沒打開過;覺得心理學很有用,去找人推薦書目,買來放在床頭卻從來沒翻開過。我們想做很多事情,可能也開始做了很多事情,但最後沒有多少是堅持下來的。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做太多之後,不久就會發現做不來。

所以在學習上我們是需要做一個篩選的,篩選出那些對你而言急切需要的,能夠幫助你改變某些方面的內容。只有學習那些能夠不斷帶來價值(回報)的(快樂學習的第三要素),只有按需學,才有動力學下去

不過,在分析出一樣內容是否具備學習價值之後,具體用它來指導自己快樂地學習時,還需要注意一點,那就是儘可能地縮短所學內容帶來價值的時間周期,這就需要我們刻意地構造及時反饋的機制,因為人性總是傾向於短期利益的,太遙遠的事物我們很難堅持不斷地追求。因此及時地反饋很重要,無論是正向反饋還是負反饋,當然正反饋是最好不過了。

比如你要去訓練思維方式,你知道它有用,但短期之內看不到效果,而且短期之內也不能讓你事業上有明顯提高。

那怎麼辦?你必須創造出一個短期的價值場景出來。比如,開個公眾號,規定自己每周寫一篇文章,而且必須是寫思維方式類的,把它作為學習總結、反思、應用的一種方式。

這樣一來,本來思維方式的反思和學習是看不到短期作用的,所以每周去總結其實是很難做到的,但把它寫在公眾號裡,這時讀者點讚和轉發就能讓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和價值感,收到更加即時的反饋。

這樣通過把長期有用變成短期有用,就可以讓自己很好地學下去了。

所以總結一下,要做到快樂學習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有價值的學習內容,按需學習。為此你需要進行篩選,篩選出有價值的學習內容,並且要構造及時的反饋機制,讓自己看到,感受到學習內容產生的價值,只有這樣你才能自覺地持續做下去,從本質上解決了學習動力的問題,有動力去學,自然就不覺得是一件痛苦的事了。

喜歡學才學得快樂!

我們經常會聽到諸如此類的話:如果堅持每天背20個單詞,一年詞彙量就接近8000了,基本是託福的詞彙量;如果堅持每天寫2000字,兩個月就12萬字了,就可以出一本書了。我們都知道積少成多的道理,但是,為什麼都堅持不下去呢?因為光靠意志力真的很難!而且用意志力堅持學習,也暗含了一個假設,即:學習很痛苦,我是不想做的,所以才需要意志力。所以我們總跟自己說:一定要堅持,一定把這本書看完,一定要考完CFA,只要挺過去就可以繼續看電視、刷朋友圈、玩遊戲了。其實一旦抱有「學習完就可以出去玩了」這種心理,學習就肯定不會快樂。因為這種心理的暗含前提是:學習是一種犧牲,看電視、刷朋友圈、玩遊戲才是人生的終極快樂。然後,當你抱有學習不快樂、學習是犧牲的心理時,每次學習過程中,大腦內部和痛苦相關的區域就會被激活,進而就趨向於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其它不痛苦的事情上去,比如刷個朋友圈,看個美劇。

長此以往,大腦就會慢慢建立起非常穩定的神經結構,一旦你拿起書或坐到書桌前,就會產生痛苦,然後,你就會不自然地拿起手機,甚至你都沒注意到這個習慣性動作。所以,想要快樂地學習,首先就要改變這種對學習的感受,談不上喜歡學習也至少不排斥學習才行。怎麼改變這種感受呢?要做的就是遠離那些會妨礙學習的外部環境以及那些會間接給學習帶來痛苦感受的壞習慣。

在學習的過程中,你要把一切誘惑全部隔離開,想看電視可以不買,想看手機可以鎖到抽屜去,不要人為地製造很多誘惑,來消耗你有限的意志力。尤其是小孩,為什麼老師上課要收手機,為什麼從小就要讓孩子培養出愛閱讀,愛學習的習慣?原因就在此。雖然成年人的自控力可能會強一些,但也千萬別忽視學習環境和習慣悄無聲息的影響。就拿我自己來說,上學那會兒,因為家裡窮,不像現在,有手機,有網絡,有電腦,各種網絡資訊、電影、遊戲……現在早已失去了當時的「好學生」範了,不再像以前那麼認真了。自己反過來想,為啥會變成這樣呢?以前同學都有手機,自己沒有不也一樣過得挺好的,為啥現在就不行呢,一切都是人為造成的,而且根本沒有意識到,直到現在。

所以不要人為地給學習創造產生痛苦的條件,要營造輕鬆愉快地學習環境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環境和習慣是快樂學習的基礎。

當然,這麼做還不夠,更好的做法就是讓一個人真的喜歡上需要學習的內容。不少人已經體會到了學習帶給他的意義,帶給他的改變自然會從心底裡喜歡學習,這也是很多人之所以會愛上學習,喜歡學習的主要原因。說到這裡你也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把按需學放在第一位,解決了需求,其實就解決了很多問題。當然有需求的東西也不一定是你喜歡學的,那怎麼辦?其實解決喜歡學這個問題還是有很多思路的。就像一開始說的,很難保證需要你學的東西也一定是你喜歡學的內容,但如果不能改變環境,那就改變我們自己吧。舉個例子,比如說,學英語很重要,無論是改變職業,改變收入等等都需要我們去學好英語,學英語是一件能夠帶來價值的事情,但對於很多人而言卻很難談得上喜歡學英語,為啥呢?因為學英語太苦悶了,要吃太多苦了。學好英語要吃多少苦,問問那些考上專八的人就知道了,鬼知道他們經歷了什麼呢。

OK,既然如此,即使我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需要我們學好英語的現實,但我們可以改變學習英語的方式不是?比如說看課文太沒趣了,我們是不是可以改成看電影學英語?聽新聞太枯燥了,那改聽音樂?朗讀太無聊了,改為找朋友對話聊天?記不住單詞?改為英語環境浸泡,把英語用起來?等等,方法太多太多了。只要我們換一下思路,就能把本來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學習內容變成我們喜歡接受的內容了,而當我們對一件事物的態度發生轉變的時候,就有產生學習的可能了。這一點尤其是需要老師們多思考的,怎麼將一樣本來比較苦悶的學習內容,設計成同學們都喜歡聽你講的一門課是非常重要的,當然也包括成為一名人人都喜歡的老師。因為喜歡學,所以學得快樂。

做中學才學得快樂!

正如上面所分析的,能夠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也一定是我們能夠做得好(有成就感)的事情。如果一樣東西我們學不好,相信也很難學得快樂。怎樣才能保證我們學得好呢?這就需要我們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舉一個絕大多數人都有深切感受的例子,那就是英語。學了十幾年英語,到最後發現,自己卻依然沒有學好它——不會說,不會寫,更聽不懂!所以當大家一提起英語的時候,本來快樂的都變得不快樂了,再說的話就沒朋友了……這就是失敗的案例,說明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真的非常重要。

而正如前面所分享的,正確的學習方法就是「做中學」,在這裡就不再重述了。讀到這裡,你也就會明白,為什麼說懂得做中學真的很重要了。

總結,如果我們想快樂地學習,希望自己的學習不再像以前那麼苦,那麼我們不妨可以在學習的時候,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東西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學你喜歡學的;同時我們要時刻記住時間都應該花在哪裡,做人生正確的事才是第一位,所以我們的學習要為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而服務,學需要學得;最後也要採取正確的學習方法,要懂得邊做邊學,這樣才能學到真知識,真本領。如果你的學習既是自己喜歡學的,也是需要學的,同時也學得好,幫助自己解決了問題帶來了價值和回報,那麼我相信你一定是快樂的,因為你已經愛上學習了!

相關焦點

  • 快樂畫畫 快樂學習
    在我看來,或是因為我們的教育過於強調標準化的集體共性,任何違背這個原則的個性都被無情地扼殺。孩子為了迎合應試教育的要求,為了取得理想的分數,為了獲得集體共性的認同,埋沒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想法。在這個類似工業套模的過程中,一起埋沒的還有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有位家長曾經向我抱怨,她在檢查兒子的語文試卷時,發現兒子重整段落的順序並無問題,為何沒有得分呢?
  • 對孩子說,學習也可以很快樂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我意識到,學習的核心是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不論學習的過程是辛苦的、還是枯枯燥乏味的,但每個孩子通過學習後獲得的滿足感和成就感,一定是快樂的。並且從成就感中找到自信,找到快樂,從而愛上學習。
  • 學習好要遵守的三個原則
    我們不禁要問,學習是否也可以這樣呢,當然可以。那麼什麼樣的原則適合做好學習這件事呢,制定了原則後,如何堅持執行原則呢?這些都是同學們學習當中首先要解決好的問題。很多同學都知道,上課前要預習,這就是一個原則。前一天晚上,預習一遍明天要講的內容,上課時就更好聽懂老師講的知識點,課後能更快的完成作業,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 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路徑與原則
    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路徑與原則【內容提要】本文從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的基本路徑和原則兩大方面入手闡述小學英語體驗式學習,遊戲是小學生體驗式學習的主要路徑,而要讓遊戲更好地促進學生英語進入體驗式學習狀態,應該遵循趣味性原則、主體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 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教育局 鍾金建近期,由於近期國外疫情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加之近期境外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增加,造成了學生、家長心裡上的一些恐慌。二是在家中的學習比較隨便,生活沒有規律,不能儘快適應學校生活。牴觸情緒。三是因為作業欠帳、網上學習成效不好,擔心被老師批評,在同學中沒有面。
  • 快樂學習 快樂成長
    幼兒的一日生活離不開遊戲,我們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滲透快樂學習,快樂成長的理念,運用各類遊戲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福祿貝爾說:遊戲是兒童生活中快樂的活動,是表現和發現幼兒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最好的活動方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並給予適當的指導。所以我們一直在教學活動中貫徹這種思想,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快樂學習,快樂成長!
  • 外語學習的四大規律與六大原則
    任何智力正常的青少年,都能通過方法恰當的勤奮學習嫻熟掌握一門外語。實例不枚勝舉。如不少中學生考TOEFL 考IELTS的成績都超過大學生和研究生。與語言學習特有的三大本原規律相比,酬勤律並非語言學習特有的規律,但它的重要性並不因此而降低。由外語學習的四大定律自然得出英語學習的六大原則。這些原則的闡述和運用會貫穿於全書,這裡先做扼要的概括。
  • 學習使我快樂?不!學習使我媽快樂!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相信很多同學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甚至會拿這句話調侃自己。但真實情況卻可能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都快樂!一句話就能道出大部分學子的辛酸史!後臺也有同學留言說,小煮啊,我也想學習,可是知識它不進腦子啊!我該怎麼辦?通過這些,我大致能猜出各位的學習狀態了,看看下面這些,有沒有你!1.一開始學習,就發現有好多事情沒做。
  • 學習英語的五大原則
    學習英語的五大原則(一)簡單原則學習英語:從簡單的開始運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學會容易的東西,並把容易的東西融會貫通地加以運用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二)量的原則多-好,更多-更好,最多-最好 中國人學習英文,精讀、精聽、精說有餘,但泛讀、泛聽遠遠不夠,大量的亂說就更不夠了。沒有量的變化,怎麼能有質的飛躍?因此,中國人學習英語在注重"精" 的同時,必須更加注重"泛"。
  • 學習共同體,快樂在一起
    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舉行第二期暑假共同體分享會2020 年8月2日晚上,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五年級啟智班迎來了第二期線上學習共同體經驗交流會她說暑假以來,按照合肥市教育局的倡議,在學校指導下,班主任胡付彪老師根據就近方便原則,給啟智班分成八個學習共同體小組,明確了各自分工和具體活動方式,促進了孩子們同學共進,增進了孩子們的友誼,讓孩子們更主動自學,更樂意群學,也給家長們減輕了很多負擔。
  • 學習策略的訓練原則
    因此,家長對於孩子教育的任務不僅是結合教學內容教孩子具體的學習策略,而且,要教孩子積極地適時地選用有效的學習策略。   我們知道,人們在學習、閱讀時常常使用各種不同的策略,但很少有什麼學習策略總是有效,也很少有什麼策略總是無效。顯然,學習策略的價值依賴於其具體情況和使用,所謂「學而有法,學無定法」正是此理。
  • 英語學習的六大原則
    這些書給了我很多啟發,使我能夠在結合自身學習英語的方法和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符合常識的學習方法,並上升到符合英語學習規律的原則。如果你能按照這些原則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做,認認真真地去學習和體味,那麼你就定能學好英語。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一個人必須依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
  • 學習自衛術的基本原則
    只要當你拿起報紙或瀏覽各地新聞時,你就應該知道學習並練習自衛求的必要性。當你被流氓惡棍襲擊時,你會如何做?是堅決反抗,一決雌雄還是拼命逃跑?其實生活中傷害事件不僅僅是發生在那些偏僻之處,就是在那些建築物密集之地也有發生。任何事情都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為了減少傷害事件發生在自己身上,我們學習自衛術是很有必要的。那麼,學習自衛術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呢?
  • 【巴別塔 • 原則】英語學習的6大原則!
    英語學習應遵循以下六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常識"性的。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是這樣嗎?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個口號原是深圳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初二學生,開運動會時方隊的口號。被網友稱為高能口號,因為它喊出了家長的心聲,喊出了老師的用心良苦。孔子說 : 「古代學者學習是為了充實提高自己。現在的學者學習是為了裝飾給別人看。」孔子對於他所生活的年代發出這樣的感慨,是看出了古今學習目的的差別,一個為了提高自己,一個為了給人看。這樣的擔心,是站在聖人的高度,面對浮躁的社會,面對急功近利的人們,有點痛心,也有些無奈。
  • 黃秀玲:學習的原則
    本周斷斷續續的梳理《人是如何學習的》,理解了什麼是學習,人為什麼要學習,影響學習的要素。分析了現象和原因,如何解決如何學習的問題。在《人是如何學習的》一書中,學習的三條核心原則對於如何教學顯然有重要意義,因為沒有通讀全書,粗粗瀏覽一遍,對本書心生恐慌,加之目前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所以暫且擱置了。
  • 快樂學習首創「4S快樂學習法」,讓孩子越學越愛學
    快樂學習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快樂學習」)首創「4S快樂學習法」,就是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讓孩子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把「4S快樂學習法」融入孩子們的學習方法中,讓孩子在每堂課的學習中循序漸進的掌握知識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力,越學越愛學,越學越聰明。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等於我快樂」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等於我快樂,我媽幸福等於全家幸福。」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孩子們熱愛學習的理由都離不開「我媽」這兩個字,一說學習,首先想到的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我媽」。有些年幼的孩子在被問道:「為什麼要學習?」
  • 快樂學習首創「4S快樂學習法」,源自15年教學實踐
    快樂學習教育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快樂學習」)首創「4S快樂學習法」,就是以激發學生興趣為起點,讓孩子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把「4S快樂學習法」融入孩子們的學習方法中,讓孩子在每堂課的學習中循序漸進地掌握知識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受益終身的學習力,越學越愛學,越學越聰明。
  • 從行為科學角度分析快樂學習:快樂是養成學習習慣的必要因素
    還有什麼「快樂學習毀孩子一生」之類的觀點。那些故事中的家長對快樂學習的理解就是撒手不管,絕對的自由,不管孩子做什麼都是對的,無條件鼓勵。最近,小編剛看完一本書關於行為科學的書:《Tiny Habits》書中的一個知識點就是:積極的情緒促進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