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觀光學府有私家海灣,與內地一高校同名

2020-12-08 呂航

臺灣中山大學(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NSYSU)在臺灣地區第二大城市高雄,毗鄰臺灣第一大港高雄港。臺灣高雄的口碑素有「北臺大、南中山」之稱。

中山大學依山伴海,風景獨特,位於西子灣風景區。西子灣名列「臺灣八景」,故該校被譽為「臺灣第一觀光學府」。#發現美好時光#該校的別稱就是「西子灣」。

近水樓臺,該校真的把一個大海灣攬在自己懷裡。獨家的啊,有圍牆環繞。遊客只能探頭探腦看他們體育課劃帆船和衝浪啊!

該校是全臺唯一擁有海水浴場、填海造陸體育場的大學校園,學生畢業前必須能遊泳。

中山大學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位於南中國海東沙群島。自西子灣校區旁的高雄港出發,行程約達400公裡,登島需向該校或東沙環礁公園專門申請。

該校的海洋政策研究中心是臺灣最早的海權智庫,以海洋科學、管理學及應用科學領域見長。

西子灣全校被山海環繞,地形封閉,包括西子灣隧道在內僅4條路可供進出。其餘車道皆依山傍海或地形險要。

是的,筆者呂航來這個學校竟然是經過一個幽深的隧道進入,走出隧道才發現到了一個校園,一打聽才知道是著名的中山大學。

顧名思義,高雄的中山大學肯定與廣州的中山大學同根同宗啦。前身為孫中山於1924年在廣州與黃埔軍校一同創辦的「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7月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1980年,由臺灣地區領導人蔣經國首肯,正式在臺復校,為南臺灣第一所綜合大學。是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直屬並核定的七所重點綜合研究型大學之一。

榕樹下的社團活動。該校共有10個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前1% ,是全臺第一且連續三次通過AACSB商管認證的管理學院,被Eduniversal評為「四棕櫚葉」即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商學院。

潛入體育中心,想看美少女跳健美操,未果。

蔣jieshi 健在時,每次來南臺灣,均到西子灣畔的住宅居住。現在都包裹在中山大學院內。

這是蔣公用過的座駕。在臺灣各地,可以看到多輛他的豪車,大多是國外元首贈送給他的。

該棟別墅隨著他們當局執政黨輪換,也不被重視,甚至妄想拆除。

轉到後院,很大的廚房餐廳,典型的民國建築。

山上更多的是這種紅樓,2019年英國《金融時報》全球商管碩士排名,MBA位列世界第98名。

2018年,該校現轄7個學院,教職員500人,在校學生9400人。含東沙離島研究站,共密集設有70個各學術領域之研究中心。 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位於世界第410位,亞洲第68名,「工程技術類」位居第275名 ,「社會科學與管理類」位居第258名。2019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計算機科學」領域位居世界第172名。

熱帶地區的好處,就是節省建築成本。長廊都可以做自習室。

沿著這條海濱大道出去,就到了風景區了,有英國領事館遺址建築。

作者文章:

臺灣最美大學啥樣,看官網招聘信息,想留下打工(多圖)

70後特有的回憶:跑家長單位蹭電視看|百家故事

九零後都不看電視了,但我必須有電視機,不看也買|百家故事

做客吃請見品行,美女如何防止飯後被取關拉黑

四百年名門望族古堡,為何因天皇巡幸而免於拆毀

相關焦點

  • 國立中山大學,號稱臺灣第一觀光學府!
    國立中山大學,位於臺灣高雄市西子灣。1924年與黃埔軍校在廣州同期創校。因兩岸分治,1980年在高雄完成在臺復校,現為臺教育部門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之一。同時國立中山大學也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綜合大學系統等大學聯盟成員。
  • 有浙大血統,在臺排名第二的高校,因彭于晏餘文樂而成網紅旅遊地
    說,日本校園偶像劇經典《愛情白皮書》在臺灣改編重拍時,校園的場景設定在臺南成功大學,餘文樂、彭于晏、楊丞琳、範瑋琪等新世代偶像,就出現在這古樸的校園裡。這些紅磚的維多利亞建築,一望就知道是日據時期所建,與東北的偽滿建築是同一年代。那時候,日本急於脫亞入歐,處處向西方看齊,留歐歸來的建築學生,先都被派往殖民地去試驗,於是,臺灣和東北就有了這一大批明治建築。
  • 祖國大陸,同名名校不止一所,臺灣也有清華大學、中山大學,兩岸同名高校大盤點.
    其實高校合併之事,在哪裡都不算是新鮮事。不過,這則新聞卻引起很多大陸人的興趣,大家驚訝原來臺灣也有「清華大學」。歷史的風雲際會,使海峽兩岸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不少在大陸創立的學校曾「在臺復校」,導致兩岸有不少名字相似或淵源頗深的學校,而清華大學就是典型的兩岸同名、同源高校。
  •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盤點兩岸那些同名的高校
    臺灣也有清華大學 盤點兩岸那些同名的高校 2016-10-18 13  歷史的風雲際會,使海峽兩岸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不少在大陸創立的學校曾「在臺復校」,導致兩岸有不少名字相似或淵源頗深的學校,而清華大學就是典型的兩岸同名、同源高校。這是臺灣清華大學校園內的一處模型。(新華社記者 魯鵬 攝)  臺灣清華大學位於新竹市,成立於1956年,由曾擔任北京清華大學校長的梅貽琦擔任首任校長。
  • 24、臺北市第一學府,臺灣大學,誰與爭鋒!
    臺北市第一學府,臺灣大學,誰與爭鋒!臺灣大學位於臺北市。臺北市,人口275萬,GDP5400億人民幣,相對全國城市來講,確實不算一線城市,畢竟人口數量太少,而且GDP相對較低。不過,可以算作比較大城市了。
  • 清華、交通、中山……臺灣有哪些與大陸同源又同名的高校?
    就拿高等院校來說,兩岸出現了許多同源同名的學校,大陸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蘇州大學和暨南大學,臺灣也有這些大學(東吳大學英文名稱就叫蘇州大學)。如今兩岸的這些學校彼此都建立起許多的聯繫,在合作培養人才、探索前沿科學等方面都有交流。
  • 兩岸同名高校的深厚淵源,您都知道嗎?
    兩岸同名高校的深厚淵源,您都知道嗎?海峽兩岸很多同名學校,並非巧合,而是一脈相承。如今,兩岸這些同名學校彼此都建立起許多聯繫,在合作培養人才、探索前沿科學等方面都有交流,已然成為兩岸教育交流的先鋒,見證著兩岸「血脈」相連,同根同源。
  • 臺灣大學版2017年世界大學排行榜出爐,清華大學居內地高校第一
    昨日,臺灣大學版2017年世界大學排行榜發布。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800所高校進入榜單,中國共有84所高校入圍,其中內地高校65所,香港高校6所,臺灣高校13所。內地高校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進入前50名。臺灣大學版2017年世界大學排行榜由臺灣大學執行並發布,主要關注全球高校的學術表現。
  • 大陸與臺灣三所大學同名 原來有淵源
    大陸和臺灣的大學中,有這樣幾所是同名的。都是一個中國,既然同名,肯定有淵源。下面我們就看看這幾所同名大學有著怎樣的淵源。如今,臺灣清華大學成為中國頂尖級研究型大學之一,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成員,也是一所很不錯的大學。只是與大陸的清華大學比較,還是有點遜色。2.中山大學大家知道,中山大學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一所大學。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廣州地區多所高校整合創立國立廣東大學。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
  • 可以聽音樂的高校圖書館 暢遊臺灣第一學府國立臺灣大學
    臺灣大學綠草成蔭、古色古香、寧靜淡雅,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道路兩旁的高聳入雲的椰子樹、圖書館前面散發著泥土氣息的草坪,看著從身邊走過的同學臉上的燦爛笑容,仿佛又回到的自己的青春歲月。臺大不愧是臺灣第一學府,雖然校園身處繁華商圈,卻似乎全然無損它的學術氛圍。臺大圖書館的設施很完備,期刊更新得很及時,自習室和圖書館閱讀區每個座位都配了一盞檯燈。
  • 那些大學兩岸同名 臺灣很多高校都這樣計算校史
    就拿大專院校來說吧,就出現了許多兩岸同名的學校,大陸有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山大學、蘇州大學和暨南大學,臺灣也有這些大學(東吳大學英文名稱就叫蘇州大學)。如今兩岸的這些學校彼此都建立起許多的聯繫,在合作培養人才、探索前沿科學等方面都有交流。
  • 臺灣高校內地招生政策解讀 五大注意事項
    臺灣高校內地招生政策解讀   本科最多可報5個專業   此次臺灣高校在內地招生實行聯招,由聯招會統一組織協調,不會有各校各自招生的情況。聯招會近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招生簡章、重要日程等信息。
  • 張暖雅走訪外婆澎湖灣 性感電音驚豔海灣燈光節
    張暖雅走訪神秘又美麗的澎湖灣  澎湖群島是臺灣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除了著名的「國際花火節」之外,今年秋季嘉年華會特別舉辦首屆「國際海灣燈光節」,10月18日在可以容納上萬人的觀音亭海灘舉辦了澎湖首度的電音狂歡夜!
  • 大C遊世界 匆匆一瞥臺灣第一學府臺大
    【ZOL旅遊攝影頻道原創】臺灣有很多知名的學府,每年也有很多的大陸學生會專程前往臺灣的高校進行學習研究。來到臺北市,怎麼能夠不去臺灣第一學府走走看看。臺灣第一學府就是國立臺灣大學,簡稱臺大,相信很少有人沒有聽說過,其在國際上的知名度相當於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
  • 觀光工廠」教父「黃信彰:臺灣商業觀光體驗之旅
    臺灣觀光工廠教父、肯默整合設計有限公司首席顧問黃信彰先生為大會做了精彩的主題演講。以下是演講實錄:    我是第一次來西安,在英國學博物館,來到臺灣失業了,因為臺灣沒有多長時間的歷史,當時我在英國念書,英國政府給了一個指令,所有英國的博物館必須朝著自負盈虧的方向走,我在英國學的是怎麼樣讓博物館活下來,我們學到了很多模式。
  • 雜談 同名不同校:臺灣清華、輔仁、中山大學與大陸有何淵源
    由於國民黨當局在知識分子和年輕學生中喪失民心,其在大陸敗退時,全國沒有一所大學隨其遷往臺灣。鑑於內戰中高校學潮四起,以及基於很快就要「反攻大陸」的考量,遷臺之初,國民黨當局對發展臺灣高等教育並不熱心,更無意推動大陸高校在臺「復校」。  朝鮮停戰和一江山戰役結束後,海峽兩岸進入對峙階段。而經過土地改革、金融整頓、利用美援、發展工業等一系列舉措,臺灣社會經濟逐步穩定。
  • 511所內地高校招收香港、臺灣學生!
    近期關於內地高校在港臺地區招生的的消息陸續官宣,下面跟著小車一起看看吧!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25日表示,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文憑試收生計劃)的網上報名期將於3月1日開始。此外,教育局亦公布,於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合資格香港學生,可申請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下的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2021/2022學年資助計劃的申請詳情,將於今年年中公布。國臺辦2月24日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馬曉光回答記者提問,他提到大陸具有招生資質的384所高校將於2月底、3月初啟動2021年招收臺灣學生工作。
  • 臺灣文創之旅 內地商業要向臺灣【看】什麼?
    臺灣是個有情調的城市,又是一個充滿激情與包容性的城市。猶記得馮侖曾用「教養很好的中年婦女」來形容臺灣,這似乎就像臺北街頭三五步擺設的一個垃圾桶;像是臺灣購物後使用的統一發票,便於捐贈;像是每走進一個購物中心後的那聲「你好,慢慢看」,不過度熱情,卻又溫文有禮......這些不過是在表現臺灣的城市氣質的細節,而臺灣的誠品書店才真正體現了臺灣的內涵,溫和而淡定。
  • 臺灣高校內地招生:本科最多可報5個專業
    臺灣高校內地招生政策解讀  本科最多可報5個專業  此次臺灣高校在內地招生實行聯招,由聯招會統一組織協調,不會有各校各自招生的情況。聯招會近日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招生簡章、重要日程等信息。
  • 同名的尷尬,臺灣有兩所與大陸同名的高校,奈何綜合實力不值一提
    眾所周知,臺灣省諸多高校校名前綴都加了「國立」兩字,比如知名的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交通大學等;通俗的理解,臺灣省這個「國立」就是相當於大陸「公辦」的意思;舉一反三的說,臺灣省內那些沒「國立」前綴的高校,也基本都是私立為主,比如知名的輔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