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學校不換老師,也是一種恃強凌弱!
原創/童言無忌
孩子換班主任,家長需要焦慮嗎?
杭州某公辦小學三年級有個班,三年換了5位班主任、3位數學老師,焦慮的家長崩潰了,連呼忍不了了,家長們聚集在一起找學校討要說法。
要不是不得已,想必學校不會調換老師成癮。但校方負責任人估計是擔心事情鬧大,造成所謂的「群體性事件」,趕緊出面以低姿態承認與家長溝通上存在一些問題,並給出了改進工作方案,以安撫家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位負責人透露,全校教師約190人,其中80%以上是女老師,在鼓勵二胎政策影響下,眼下請產假和懷孕的女老師就有近20位,而公辦學校招聘老師是有時間節點的,根本不可能根據需求隨時招聘。學校也不可能干預老師懷孕生孩子,因為那是老師的合法權益。
一邊是此起彼伏的女老師懷孕生娃潮,一邊是望子成龍的家長不依不饒反對換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再加上公辦學校不能隨時根據需要招聘老師,且招聘了新老師產假結束後回來上崗的老師就沒了工作崗位,這真是再好的學校也難為「不換老師」之教學呀!
孩子更換老師,本是稀鬆平常之事,家長群起而跑到學校興師問罪,小事就變成了大事,經媒體披露後也鬧得滿城風雨。
家長們說,孩子們三年級了,很重要,老是換老師,擔心影響孩子的成績。這未必值得擔心:新來的老師課堂也可能更被孩子們接受,為人師表也可能更被孩子們喜愛也未可知,倒是家長們動不動就群起而攻學校的做法,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值得擔心。
教育之於孩子,乃在於引導他們正向成長。就好比給小樹苗修枝理杈,正所謂「好花不澆不盛開,小樹不修不成材」 。中國古代傳統教育以「仁、智、勇」三達德引導弟子,現代教育則以心理健康、身體健康、智力培養為己任。
換老師引發家長去學校鬧,難道是想要強迫懷孕的女老師繼續代課、生病的男老師繼續上課?是想要學校給予這個班特殊照顧(給安排不生孩子、不生病的老師?也做不到吧)?這不就是典型的無理取鬧嗎?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家長之所以可以無理取鬧,不是因為真的「有理走遍天下」,只是因為學校害怕事情鬧大引起「群體性事件」,給學校帶去後續麻煩——在這方面,學校處於完全的弱勢地位,與有沒有道理、合不合法、違沒違規沒多大關係。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教育影響最大的外部因素,家長以群體之強凌學校弱勢之軟弱,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間培養孩子「無理不饒人」的品性呢?
去年文瀾實驗家長群體罷課逼迫某問題學生離開班級的「多敗俱傷」言猶在耳,今天因班主任和代課老師頻繁更換而群起攻學校的家長們再次走入教育的死胡同。表面上看學校服軟了,學校負責人表示歉意了,但這真的是你想給自己孩子的「教育」嗎?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日前剛剛發布「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十方面規則,以矯正「誰能鬧誰有理」、「誰死傷誰有理」的錯誤傾向,為正當防衛適當「鬆綁」。
社會法制在進步,教育要跟上,家長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