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教師體罰學生的現象時有發生,對於這種行為,網上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是支持教師可以在學生屢教不改的情況下,進行體罰。另一種則強烈譴責教師體罰,無論學生再怎麼不聽話,也不應該用暴力解決問題。
其實,我們在討伐老師行為的同時,是不是也應該反思一下,是什麼造成了師生關係、家校關係如此緊張呢?
01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翻看這幾年的新聞,因為學生個性脆弱,心理承受力低,經不起一點打擊和挫折,老師的幾句批評就會導致離家(校)出走,甚至還發生自殘乃至自殺等極端事件也時有發生。
一旦發生這樣的極端事件,涉事教師不可避免地成為眾矢之的。家長不依不饒、輿論窮追不捨、教育主管部門嚴肅處理。不僅人被折磨得心力交瘁,而且要承擔輕則賠償、行政處分,重則降級降職、開除公職的嚴重後果。
有些被父母寵溺過度的孩子,在學校成為無法無天的「小霸王」,打不得、罵不得,甚至對老師大打出手。
也有孩子被老師批評、懲罰後,回家告狀。家長愛子心切,興師動眾找上門來,甚至毆打老師;有些有權勢的家長,還會找到教育管理部門施加壓力。而學校領導往往會從息事寧人的角度,無原則地批評老師,讓老師道歉,並進行全校通報批評,甚至處分等。
正因為國家、社會輿論等從各個方面去限制老師,造成一些地方和學校出現的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不敢管學生、不敢批評教育學生、放任學生的現象!久而久之,很多老師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如今,教師似乎只能教書,不能育人了,師生關係似乎變得扭曲了,面對那些走上錯路的學生,他們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能暗自嘆息,無能為力了。
教師心有戚戚,校內歪風邪氣盛行。但是,這樣的教育,對我們的下一代成長,真的好嗎?學校和老師都喪失了育人育德的權利,試問,我們的孩子,將何去何從?
我認為,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更是不負責任的教育。
02
「體罰學生」的條文被過度解讀
我國《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對教師擁有合理的批評教育權作出了十分明確的規定。教育部還印發了《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定》,特別作出了「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管理中,有採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利」的規定。
雖然法律賦予了教師一定的批評教育權,但對於違紀學生究竟應該採取何種批評教育方式,相關法律並無明確具體的規定,學校的自主辦學空間有限,同時缺乏依法治教的環境,家校關係惡化,這就導致教師在學生的管理上無所適從。
比方說,教師對嚴重違紀學生罰站被稱之為「體罰」,讓嚴重違紀學生參與勞動如打掃衛生則被稱為「變相體罰」,批評教育機構也會被扣上「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的帽子。
其實,學校是育人育德的地方,在遇到一些學生不聽講,搗亂的情況,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像罰站、參與勞動、打掃衛生這樣的懲罰,是應該被允許的。如果老師連這樣的權利都沒有,老師的威嚴何在呢?孩子們還會敬畏老師,尊重老師嗎?
當然,那些打著「批評教育」的幌子,變相地打罵學生的行為,我們是嚴厲譴責的。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呀,誰願意自己的孩子受到一點點傷害呢?
學校就是育人育德的地方,老師是真正執行者,如果連老師都不敢管孩子,放任孩子搗亂、犯錯,走上歧途,那麼我們的孩子還有將來嗎?當孩子們都變得無法無天的時候,我們的國家還有將來嗎?
03
多一分理解,家校關係更和諧
作為父母,我們要多跟孩子溝通,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和在學校的情況,如果發現不對勁就要及時聯繫老師,向老師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近況,並與老師商量溝通解決的辦法。
在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作為家長,應該第一時間反思,是否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我們在關注孩子成績的同時,更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與孩子做朋友,讓孩子信任自己,任何時候都跟自己敞開心扉。在孩子遇到問題或者困難的時候,積極地、耐心地幫助孩子解決。
此外,良好的師生關係,也是需要我們家長去搭建橋梁的。如果孩子向我們表示對老師的不滿,我們應該理性地對待,不要一味地附和孩子,醜化老師,更不應該在不清楚事情的緣由就衝去學校把老師罵一頓。這樣的做法真的十分不妥,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更是激化了彼此之間的矛盾。
我們要應該先了解孩子不喜歡老師的原因,找到問題的根源。在孩子面前多說老師的好話,讓孩子多方位地了解自己的老師;也可以創造機會,讓孩子跟老師多溝通,積極想辦法解決,幫助孩子和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作為老師,關心學生,想管教好學生的出發點是好的,對於老師犯錯的學生進行適當的懲罰我認為還是可行的,但是必須要控制好懲罰的程度。
讓學生罰站,寫檢討或者打掃衛生等,這些形式都是大家樂於接受的。如果學生還是屢教不改,那麼應該好好地跟家長反映情況,學校和老師一起想辦法。
像打罵孩子這樣的體罰行為,確實是過了,不管出於任何目的,傷害孩子的身體的行為,都是不合法的。我們支持老師的教學工作,理解老師為學生們付出的辛勤勞動,但是不能容忍老師的動手打罵行為。畢竟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呀!
希望我們彼此多一點理解和包容,讓學校成為真正育德育人的地方。
對於這位老師的行為,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我是二孩媽媽,家庭教育踐行者。
喜歡用文字分享科學的,靠譜的育兒經驗。我始終相信,成為更優秀的父母,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