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鮮師 李俊興: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

2021-03-01 教師e堂

點擊廣州教師e堂關注我喲

微信號:gzteachers(←長按複製)

這是一個年輕教師的天地,更是一個成長的空間!也許不久的將來,你就是下一個魏書生與馮恩洪……夢想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李俊興,佛山石門實驗中學校長,

人物標籤:70後 名班主任 李鎮西徒弟 語文教學能手


套用魯迅的那句名言:今天,我寫過兩篇博客,一篇是《懲罰,教育的加速器》,另一篇還是《懲罰,教育的加速器》。無聊的人說:「魯迅的原句寫得真好,寫出了魯迅的無聊與苦悶。」
我為什麼寫兩遍?因為電腦突然提示「還有1分鐘關機」。我立即在公家的電腦上建文件保存,亡羊補牢為時晚矣。剛打好句號的內容全部丟失,於是只得重寫。
這就是對我不及時保存的懲罰吧。懲罰過後,我的防範意識增強了,我的耐性好了,我自我反思的意識強了……(誰知道我一邊這麼大義凜然地寫著,一邊在強壓怒火呢)。
昨天學車,教練說:「李俊興,你這次側位停車停不好,要罰5塊錢了!」我知道他開玩笑,但心裡也明白他對我的表現不滿意。於是我更專注更投入,結果練車練得好了很多。這應該也是「懲罰」給我帶來的好處吧。
小的時候,老師打學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見過同學的手心被老師打得像一個紅心蘿蔔。那時侯沒有「體罰」,沒有「暴力」這些詞語。我們的父母打我們,也感謝 我們的老師打我們。棍棒底下,我們成材。不過,也有另外,鄰居兩個女孩子都受不了老師的板子,最後輟學了。我小時候成績尚可,挨扳子的機率很少,因此沒有 那麼深切的感受。倒是老師打別的孩子給我巨大的震懾——我不敢不人真學習啊,否則,挨板子就是我的下場。記得老師打那些沒交作業的同學時是要叫他們站到講 臺上去的,手自覺伸出來,不能縮回去。老師一邊打,一邊用方言咒罵著他們。我們這些隔岸觀火的學生也如寒蟬般禁聲。在這樣的氛圍裡,我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 慣——每天回到家一定要按時完成作業,複習當天的功課,預習第二天的功課。這種良好的習慣讓我受用無窮。我現在能每天自覺的寫1000字的工作日記,應該 就得益於少年時所受的教育。
以前的老師面對卷面差的作業,採用的方法最簡便——撕掉重做,但效果非常顯著;以前的老師對待不交作業的同學,採用的方法是留堂,打手心,不完成不許回家,效果也非常好。那時的老師好當。
我的幾名學生卷面很差,屢教不改,我拿出來在班上展示並說:「我狠不得一頁頁撕掉!」學生回去對家長說:「老師這樣做不給我面子,我就不做,他能把怎樣?」是的,如果他堅持不做,我是不能把他怎樣。現在的老師難當。
很多人象我一樣看過黃痊癒的《素質教育在美國》,看過周弘的《賞識教育》。我甚至還寫過一篇有關賞識教育的論文獲了市一等獎。但我還是想說:「賞識要有 度。賞識不是教育的葵花寶典。」當全民都在賞識孩子,都在檢討自己的教育方法時,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教育對象在幹什麼?他們覺得你方法還不夠先進,覺得你只 退了一尺,為什麼不退一丈呢?作為子女,如果我沒有成材,是因為我的父母沒有給我最科學的教育,沒有激發我的潛能;作為學生,如果我們沒有成材,是因為我 們的老師教學能力太底方法太舊,沒有調動我的學習激情。
在賞識教育下,家長老師成了教育的被奴役者。
教育需要懲罰。陶行知的「四顆糖」的教育讓一個孩子淚流滿面,讓一個心靈被重新喚醒。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寫論文時喜歡用的例子。可是,沒有人去問「這個孩子最後怎麼樣了?」四顆糖可以喚醒,卻不能喚起!!後面的工作才更加艱巨!
前幾天買了一本美國教育家託馬斯的《魔罰123》。這本書的精髓就是「規則與懲罰」,無理取鬧違反規則不認真做事都必須受到懲罰。書上提到的懲罰五花八門,譬如關黑房子5分鐘、不準吃巧克力、不準看動畫、取消周末的郊遊、提前30分鐘上床覺……
我正在用這種方法來教育我的孩子。浩浩在吃飯的時候,突然想起樓上軒軒買了玩具賽車,於是哭著喊著要買。我沒理會,只說:「1-2-3。」很神奇,他就停止了哭鬧,乖乖去吃飯了。因為他知道,只要我數完「1-2-3」屁股就得挨打。
我體會到懲罰帶來的無窮魅力!如果我只是去哄孩子,給孩子做出許諾,他一定會得寸進尺的。有時候,我們不需要浪費太多口舌去解釋「為什麼」,只需要讓他遵守就可以了。懲罰,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讓他明白人生並非事事如願,讓他明白無理取鬧會受到懲罰。
依稀記得去年學生在黃埔青少年軍校軍訓時的情形。哪個學生稍微不認真,教官就要罰他做200個掌上壓,學生哭著流著淚做完了。結果我們看到了整齊劃一的隊列,看到了清新整潔的宿舍內務,聽到了飯前一支歌的排山倒海的氣勢。可是,回到校園之後,我們的學生為什麼就變了呢?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沒有了懲罰,只剩下說教。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上最無效的教育就是說教。」
剛才一名同學問我:「老師,我作文沒交,最遲什麼時候交?」 我答:「沒有最遲,只有懲罰!交作文,還得交500字的敘事說明。這不叫檢討,檢討是做了對不起的事要寫的。敘事說明是一種自我懲罰的萌芽,一種自我反省,是讓你成材的加速器!」
(來源李俊興博客)


更多優質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麻辣鮮師」的網課是種什麼體驗?
    減肥有沒有捷徑呢?明明是碗毒雞湯,同學們,不能喝!Judy老師說,「不背單詞能學好英文?希望你的這個夢不用醒……」願望總是美好,現實總是幻滅。Judy老師試聽課↑「是誰的小眼睛,還沒有看Judy老師~」Judy老師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英語專業,專業八級;一線教學經驗長達十年,深諳上海中、高考邏輯考點和難點;2018年Judy老師所帶的初三畢業班中考英語平均分145,10+人進入四校,大多學生進入八校。
  • 李俊興:學生要有成為「最好自己」的願景
    佛山市外國語學校校長李俊興。/受訪者供圖   近日,佛山日報記者專訪佛山市外國語學校校長李俊興。校長「大招」:學習不是困難事,做最好的自己在佛山教育系統內,李俊興是一個「金字招牌」,在石門實驗學校擔任校長期間,學校成績穩居全市第一方陣; 執掌佛山市外國語學校後,學校也躋身全市同類學校前列。
  • 【韶關人的一天】教師節特輯 「麻辣鮮師」---葉芊
    她是孩子們真正的朋友,她便是我們今天的主角「麻辣鮮師」——葉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傳道授業解惑,他們是播撒著知識種子的園丁,他們教書育人,默默奉獻。葉芊便是他們的其中一位。雖然已臨近中秋,但氣溫依然熱烈逼人,沒有一絲要降溫的痕跡。葉芊剛到辦公室,稍作歇息,便開始準備下午上課的書本和工具。
  • 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負責任的教育
    01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翻看這幾年的新聞,因為學生個性脆弱,心理承受力低,經不起一點打擊和挫折,老師的幾句批評就會導致離家(校)出走,甚至還發生自殘乃至自殺等極端事件也時有發生。也有孩子被老師批評、懲罰後,回家告狀。家長愛子心切,興師動眾找上門來,甚至毆打老師;有些有權勢的家長,還會找到教育管理部門施加壓力。而學校領導往往會從息事寧人的角度,無原則地批評老師,讓老師道歉,並進行全校通報批評,甚至處分等。
  • 「麻辣鮮師」:七種不同口味,一個共同身份
    從十一放假回來正式開始,「麻辣鮮師」一共做了七期。柴松霞老師那期結束(也就是最後一期)結束後,我深深地鬆了一口氣。教師們的採訪時間不好協調,我自己也有嚴重的拖沓症,幾乎每一位老師的採寫工作都得在不到一周內完成。胡徵老師的那一篇直到周二晚上還在補採。很多文章推送的前兩個小時還在改。不想辜負這個欄目,又怕自己的筆太笨,無法立體地寫出老師們的形象。
  • 捏造而不懲罰,是教育的悲哀!
    捏造而不懲罰,是教育的悲哀!作者:舟之夢最初得知「廣州一位家長在微博爆料老師體罰(跑步)其女兒致吐血」,感不可思議。這孩子有什麼病?沒有做評論!不賦予教師適當懲戒權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動輒家長一鬧,不分青紅皂白就必處分教師,其行政管理部門缺乏責任擔當的息事寧人而剝奪教師適當懲戒權,是教育的可悲!罰跑10圈(慢跑半個小時),也不算上真正懲罰過當,只能說是稍微重點而已。為了擴大影響,學生家長捏造「因遭體罰吐血、凌晨2時被老師威脅毆打、送老師6萬元等情節」,必須予以懲罰。
  • 教育不能缺失的環節:適當的批評與懲罰
    當賞識教育在中國全面鋪開的同時,卻缺失懲罰與批評,這樣的教育完整嗎?今天隨風就跟大家聊聊教育不能缺失的環節:適當的批評與懲罰。一、只有表揚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隨風不是否定表揚,表揚作為教育過程中一個有效的激勵手段,作用是毫無疑問非常巨大的。但是如果教育過程中始終沒有批評與懲罰,絕對是失敗的教育,可以說誤人子弟。
  • 別讓「教育懲戒權」變成「教育懲罰權」
    「對以下同學提出批評,今天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後作業沒有認真完成,請家長看鞋認領。」某家長群中有老師拋出一張照片,雖然看不到學生的上半身,但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個學生的鞋子以及他們站立的姿態。偶然間看到這些照片,讓我這個一線老師覺得非常尷尬。
  • 不是說不能懲罰孩子,懲罰孩子沒有問題,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引言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總是會犯一些大錯、小錯,但是在孩子犯錯後如何教導的問題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些家長偏向於使用比較激烈的暴力手段,如打孩子,但這種行動上的暴力手段太過於粗糙,並不能很好的起到教育作用,還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對孩子的教育作用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反而會讓孩子向不好的方向發展,
  • 教育部頒布《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劃定教師行為紅線,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
    《規則》對教育懲戒的概念進行了定義,明確教育懲戒不是懲罰,而是教育的一種方式,強調了教育懲戒的育人屬性,是學校、教師行使教育權、管理權、評價權的具體方式。     其中的內容有兩個重點:     第一,賦予老師懲戒權。根據學生違紀程度輕重,《規則》將教育懲戒分為一般教育懲戒、較重教育懲戒和嚴重教育懲戒三類。
  • 【麻辣鮮師】從外企白領到財大教師,身高188的紀方還是籃球男神
    25號上午,有校外記者來採訪紀方關於慕課的事情,因為知道紀方下午要陪女兒,校外媒體的採訪一結束,我們就趕緊將紀方老師請到另一個房間拍照,紀方臉上沒有倦意,一面很配合地按照攝影的要求換著動作,一面和我聊著天,這算是採訪的開端。了解到我們學生社團的性質,他想了想,「其實你們應該多去採訪採訪學生。」我們告訴他,現在在做麻辣鮮師的欄目,也有專門做學生專訪的欄目,他聽後脫口而出「糖醋學生?」
  • 教育的毒瘤:懲罰。 |DrMommy說
    所謂民主型教養方式,不就是在 「幹預型的教育行為」 與孩子「隨心所欲自我成長」之間找平衡嘛。沒有布魯克前期的精心準備,現場抓拍的鏡頭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同樣,沒有父母有意識的刻意引導,孩子的自我成長之路也可能荊棘密布。
  • 學生上課交頭接耳被喝令互擰臉蛋——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沒有懲罰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但是,懲罰要有原則、要適度,不能假懲罰之名行體罰之實。日前,一位網友反映:課堂教學中,教師發現兩學生交頭接耳,便喝令學生停止說話,並令兩學生相互擰臉蛋以示懲戒,下課後,學生以教師體罰學生為由前往教務處申訴,教師解釋「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 教育孩子,懲罰不可缺席
    表妹又給我打電話,吐槽孩子的教育問題。他的孩子已經上大班了,兩口子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常常頭疼。表妹生的是個男孩,長的清清秀秀,也非常聰明,性格活潑可愛,是個非常討人喜歡的小孩。可是隨著漸漸長大,也添了不少讓人著急的毛病:挑食、磨嘰、任性、沒有規則意識,喜歡和大人討價還價等等。用表妹兩口子的話來說,就是越來越不好管,稍不如意就撒潑打滾的,常常讓大人既尷尬又為難。
  • 曉東奶爸教育手記:使用「懲罰」時的第一原則
    《曉東奶爸教育手記:使用「懲罰」時的第一原則》文/曉東-奶爸&心理師大兒四歲多時,有一天和一個小夥伴玩,他倆把垃圾袋、樹葉、石頭等小玩意扔進垃圾桶。兩個小傢伙越玩越起勁,似乎在比看誰扔的多,樂的嘎嘎笑。突然,那個小夥伴的姥爺走到身邊,抓起外孫的手,「啪啪啪」扇出三聲清脆的響聲,我離得挺遠,都能聽到,驚了我一下!
  • 麻辣鮮師駕到!電影裡的老師們~
    BY
  • 如何不懲罰、不嬌縱地教育孩子?
    」然而,我們實際在教育孩子當中,又有多少父母是僅僅以愛之名去養育自己的孩子,卻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天下沒有不愛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卻有著太多打著以愛之名,為孩子好的父母,去對孩子實施沒有方法的教育。不懂教育方法的父母,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候要不選擇去懲罰打罵孩子,要不選擇去毫無原則的驕縱孩子,最後給出的理由都是一樣的,因為愛孩子,我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在一天天長大,進入不同的發展階段,試問我們做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知識儲備是否有更新?是否了解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發展規律和兒童發展心理學?是否有補充新的知識?
  • 家庭教育:暴力懲罰是最差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暴力懲罰是最差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暴力懲罰是最差的教育方式研究還表明,那些小時候被監護人打過屁股的小孩在5歲半的時候,相比沒有被打過屁股的同齡小孩,「不聽話」的機率高達1.6倍;「不遵守約定」的機率高達1.5倍,而且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行動。「打屁股」是對孩子的一種暴力懲罰方式,也是最無能的懲罰方式,雖然不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多大傷害,但卻會在孩子的心理上留下陰影,這種心理陰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長大後的學習和生活。
  • 懲罰孩子的教育方式可取嗎?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孩子都會犯錯,很多家長甚至老師都覺得懲罰犯錯的孩子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下面我給大家講下懲罰孩子有哪些弊端,被懲罰的孩子會有哪些心理反應:1、憤恨——認為這些懲罰對自己來說不公平,認為大人不可信,就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 18年前的《極道鮮師》是我最喜歡的校園劇,因為小美老師太可愛
    》是一個漫畫改編的校園劇系列,分別為連續劇《極道鮮師》1-3部、第三部SP《極道鮮師:3年D組畢業特別篇》和《極道鮮師電影版》(完結篇)。從2002年開始,到2009年結束,傻傻憨憨的「小美老師」一直在傳道,不僅得到了一種「問題學生」的認可,教育他們認真走好自己的人生路,還收穫了一枚願意嘗試教書育人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