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不能懲罰孩子,懲罰孩子沒有問題,但要注意方式方法

2020-10-03 百盛昂立

引言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或多或少總是會犯一些大錯、小錯,但是在孩子犯錯後如何教導的問題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的想法,一些家長偏向於使用比較激烈的暴力手段,如打孩子,但這種行動上的暴力手段太過於粗糙,並不能很好的起到教育作用,還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對孩子的教育作用也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大,反而會讓孩子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所以說教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當然不是說不能夠懲罰孩子,懲罰孩子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你要用直接後果來懲罰,而不要用消極後果來懲罰。

什麼叫直接後果懲罰呢?比如說孩子要出去玩,然後你交代他一定不要玩的太晚,要及時回家。孩子滿口答應了,但是他玩的太興奮了,以至於忘記了時間,錯過了晚飯時間才回家。當他回到家,感到肚子餓的時候,會問飯在哪兒了,這個時候就該教育他了。

家長可以這樣說:「我在你出門的時候就已經交代了你及時回家,而你卻沒有按時回來,錯過了晚飯,那對不起,錯過了吃飯時間,就沒有飯菜了,先餓著吧,吃點小零食啥的,我理解你餓了,但規定就是規定,等到明天早上多吃點好了。」

上面這個例子中,家長採用的懲罰方式就是直接後果懲罰,因為孩子玩過頭了,錯過了吃飯時間,所以回到家中後就沒有飯吃,這能清楚無誤的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了哪兒,為什麼會被懲罰,以後為了避免懲罰,他就會按時回家。

那麼什麼叫消極後果懲罰呢?就是說孩子沒有按時回家,你懲罰他晚上不能玩電腦,這就叫做消極後果懲罰,因為回家晚和不能玩電腦完全是兩件不同的事,兩者之間沒什麼必然的聯繫。

消極後果懲罰的方式會讓孩子一頭霧水,他會感覺很奇怪,說為什麼玩回家晚了就不能玩電腦,這兩者之間根本沒什麼關聯,由此和家長爆發激烈的衝突。如果這樣的事情多了之後,孩子不會變得更乖,他會學會怎麼欺騙你,怎麼避免這種不相干的懲罰,這就與你的教育本意相牴觸了。

相關焦點

  • 教育孩子要注意方法,這3種懲罰方式不可取,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說到教育孩子,肯定離不開一點,懲罰。太多時候,作為家長,我們很容易被孩子的一些行為惹惱,比如不好好學習、打架鬥毆、早戀等等。一但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十分頭疼,批評教育孩子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後可能還會懲罰孩子。
  • 懲罰孩子別只會打罵,這十個科學懲罰孩子的方法收好,很管用
    面對「熊孩子」,很多家長也就選擇了適當地對孩子進行懲罰。適當的懲罰是愛的表現,也是規範孩子行為的有效手段。在教育中,懲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種脆弱的、不負責任的教育。教師在教學或者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時候當然不能聽之任之,而應該巧妙的懲罰孩子。
  • 孩子打不得?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有效懲罰的方法家長要掌握
    導讀:孩子罰不得?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有效懲罰的方法家長要掌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罰不得?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有效懲罰的方法家長要掌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了,該不該懲罰——關於「懲罰」,家長要注意的三個事項
    孩子犯錯了,到底該不該懲罰?對於這個問題,家長們觀點各異。有的家長認為,老話說得好,正所謂不打不成材嘛,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犯錯了,就應該受到懲罰,否則他們就永遠長不了記性;也有的家長認為,我們教育孩子,還是儘量要以理解和鼓勵為主,懲罰多了,會損害親子關係,不利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 懲罰孩子要講究方法,家長不妨試下「自然懲罰」,效果事半功倍
    懲罰孩子要講究方法,家長不妨試下「自然懲罰」,效果事半功倍在教育中,家長也在不斷學習。遇到孩子犯錯,經常會不知道該怎麼辦?有時會通過吼叫、打罵、批評暴力方式,希望孩子快速改正。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效嗎?其實實際中,收效甚微。有時候打罵完,孩子仍毫無悔改,下次依舊。
  • 十個科學懲罰孩子的方法
    懲罰寶寶,是每個父母培養孩子、糾正孩子錯誤的方式之一。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錯誤,自然需要父母的教育和懲罰。但懲罰寶寶也要講求科學方式,一旦懲罰不當,不但對寶寶的行為起不到規範作用,更可能使寶寶的行為逆向發展。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有效懲罰寶寶,下面十個方法科學又智慧。
  • 爸爸懲罰孩子,媽媽強烈反對|能不能懲罰孩子,夫妻常年爭吵不停
    孩子犯了錯誤,為了能不能懲罰孩子,我們往往會爭執不休。一方在懲罰孩子,另一方在埋怨。那麼,再正義的懲罰,再正確的埋怨,都有可能變成情緒的宣洩,最後演變成無休無盡的爭吵。甚至,我們都不是簡單地認為,該懲罰孩子,或不該懲罰孩子。因為,有時候是爸爸懲罰孩子,媽媽強烈反對;有時候又是媽媽懲罰孩子,爸爸強烈反對。
  • 說100遍孩子也不聽話,這些懲罰孩子的方法比「打罵」更管用!
    有家長說孩子實在太調皮,已經超過了自己的底線,再不打,以後更厲害,等闖出大禍就晚了。對孩子的教育中,「打」是否被作為一種教育方式呢?其實「打」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影響力頗深的教育方式。很多暴力家庭成長的孩子在性格上多有畸形,比如嚴重的內向,自卑以及懦弱。有家長說孩子該打是因為可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改正任性,聽話。那麼教育孩子該不該打呢?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 懲罰」孩子用這8個方法,既簡單又有效
    關於懲罰,老一輩通常認為孩子還小,「他還只是個孩子,知道個啥哦」。於是,犯了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過了。不過,年輕的父母們倒是認為,不論孩子犯的錯是大是小,都要讓孩子承擔後果,適當的時候,體罰也很必要。可以說,相當贊同了。
  • 教育孩子可以用懲罰的方式嗎?怎樣既不傷害孩子又教孩子守規矩?
    當孩子做錯了事的時候,父母通常會懲罰孩子,而父母懲戒孩子的理由是孩子犯了錯。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明白:懲罰只是手段,並且是有「副作用」的手段,並不是教育的目的。與其討論「教育孩子是否可以用懲罰的方式」這個問題,不如我們一起來探討「什麼是合理、適度的懲罰?
  • 孩子犯錯,最有效的懲罰方法是什麼?
    1、冷處理其實有時候孩子故意犯錯,是為了吸引家長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時候,父母如果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故意不上當,孩子自然就沒有辦法了。比如,在超市裡,孩子吵著要買玩具,媽媽不同意,孩子又哭又鬧,甚至在地上打滾。
  • 為什麼父母習慣性懲罰孩子?懲罰後,孩子依然屢教不改怎麼辦
    面對指責,孩子不以為然,依然翹著二郎腿,斜著身子,在本子上胡寫亂畫,繼續開啟我行我素模式,你忍不住上前奪過他的本子,丟到垃圾桶裡,「不願意寫就別寫了,等著明天老師罰你好了。」你還有可能一氣之下,把孩子的作業本撕得稀爛。大家對這樣的場景一定不陌生,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要懲罰孩子?
  • 9種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家長必看
    的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孩子一犯錯,不少爸媽就急於懲罰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最初的行為並沒有那麼糟糕,卻因為我們在懲罰時加入了自己的情緒,才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最後弄得不可收拾。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父母們是用什麼手段進行懲罰教育的?讓我們來看一下這個事件。
  • 孩子對懲罰的回敬是怎樣的?
    正面管教就是回答這個問題的。 我們看一下,不同教養方式的特徵。 1、嚴厲型——孩子不參與決策過程。過度控制,有規矩沒有自由,沒有選擇。 2、嬌縱型——沒有限制,有自由但沒規矩,無限制的選擇。我不能相信大人!」 2、報復(Revenge)——「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 懲罰是把雙刃劍,不如試試代替懲罰的方法吧
    因為我們的父輩一直謹遵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古訓,所以我們很多人也都是飽受懲罰長大為人的。那麼,我們怎麼避免把自己厭惡的教育方式-懲罰再用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呢?下面,我們先來了解,我們為什麼要懲罰孩子。一、為什麼要懲罰孩子?
  • 懲罰孩子的科學方式,不打不罵也能讓孩子聽話
    有了孩子後,看著孩子一天他長大,學會說話、學會走路,生活中多了很多幸福快樂。但是生活中也多了很多「痛苦」,孩子們是小天使,但是偶爾也會化身為氣死人的小惡魔。成為家長後,孩子犯錯了,家長們罰也不是不罰也不是,不知道多少年輕人被自家孩子磨平了脾氣。但是,孩子犯錯當然要罰,只要方法用對。1、這些錯誤不要罰。
  • 懲罰孩子讓人唾棄,心理學家:正確懲罰,恰好是成功的幼兒教育
    鵬鵬媽媽又收到老師的微信了,說鵬鵬在學校裡欺負女生了,將一個毛茸茸的玩具放在女孩的書裡,嚇得人家哭了一節課。鵬鵬媽媽回家後就打了鵬鵬屁股幾板子。楠楠作業又忘交了,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楠楠已經不是第一次不交作業了,老師生氣了,讓楠楠媽媽監督一下楠楠寫作業的情況。楠楠媽媽覺得沒有面子,罰楠楠將沒有交的作業重新抄了50遍。
  • 如何科學懲罰孩子?
    孩子們都會犯錯,家長一味的遷就孩子並不是正確的選擇,有時候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懲罰來規範孩子的行為。家有家規,懲罰寶寶是糾正孩子錯誤的方式之一,但是這裡說的懲罰不是平時理解的打罵孩子,而是科學的懲罰孩子。
  • 孩子做錯了事,如果選擇懲罰,方式一定要謹慎
    孩子小的時候,還不知道哪些事情是可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做的,因為經驗和智力的限制,孩子不能很好地區分好壞、對錯、當與不當,所以說,父母總是要想辦法阻止孩子去做不好的事情,並且,在孩子做了錯誤的事情以後,要施以適當的懲罰。
  • 正確懲罰孩子的辦法有哪些
    有個孩子,3歲前以爺爺奶奶帶為主,兩個老人很寵孩子,家裡條件很好,孩子從小要什麼都滿足。有時候不給,孩子一鬧東西就到手。孩子3歲後以媽媽帶為主,他還是用對付爺爺奶奶的方法對付媽媽。媽媽再打,他也要堅持到最後答應他的條件,媽媽又是講道理,又是打,卻沒有任何用處。問題就是媽媽的態度不堅決,講完了、打完了,最後還是滿足了孩子的要求……所以說,懲罰是一種教育手段。也是一種微妙的家教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