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為南京大屠殺破例出版小說

2020-12-16 環球網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何雨陽):12月13日是2014年以來的第三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13日上午10時,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南京全城鳴笛致哀。從1937年至今,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了79年,然而,日本政府至今都沒有對當年犯下的戰爭罪行進行正式的道歉。但是,歷史不容抹滅,今天,不僅中國人在悼念這些遇難者,全世界有良知的人們都在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銘記這段記憶。南京大屠殺不僅是中國之殤,也是世界之殤。

美國大學檔案館收錄大屠殺倖存者證言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大屠殺視聽歷史和教育研究所檔案館在其官網上表示,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大屠殺證言檔案館,從2012年開始,該館通過採訪倖存者、「口述歷史」的方式搜集南京大屠殺的資料,從倖存者個人的角度去還原這段歷史,並專門建立了南京大屠殺史料館。

據悉,檔案館所屬的基金會由史蒂文•史匹柏在1994年創建,以記錄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證言,後來這個基金會將範圍擴展到柬埔寨和盧安達等國近幾十年發生的種族滅絕事件。

該檔案館的宣傳經理喬希•格羅斯伯格(Josh Grossberg)先生回復記者的採訪郵件表示,大概從2011年開始,檔案館就開始尋找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在這之前,檔案館的執行官史蒂芬•史密斯(Stephen Smith)就一直想採訪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一直在尋找機會。直到2012年,史蒂芬參觀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並且跟館長進行了交流,才將要對仍然健在的倖存者進行採訪的目標確定下來,準備以個人傳記的形式為南京大屠殺保留「口述歷史」的珍貴音像資料,並於2012年年底完成了對第一位倖存者的採訪。

喬希說,在尋找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方面,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他們提供了不少幫助。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過去的20年裡收集了近4000份文件資料,還有一小部分在上世紀90年代拍攝的音像資料。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大屠殺視聽歷史和教育研究所檔案館的採訪旨在記錄個人傳記式的完整的個人歷史,包括倖存者在南京大屠殺之前和之後的社交生活和文化生活,是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目前已有收藏的重要補充。

檔案館的所有採訪資料也會複製一份給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收藏。

採訪倖存者是在「與時間賽跑」

基金會研究與文獻資料主管卡倫•容布盧特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或許是我們最後一次能夠直接採訪這些倖存者了。我們最起碼能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還想了解他們。」

據檔案館官網的介紹,目前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只有200人,平均年齡85歲,檔案館採訪過的年紀最大的倖存者有94歲。不過據新華社等媒體的最新報導,自93歲的謝秀英老人於今年12月初離世後,登記在冊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已減至107人。

喬希告訴記者,檔案館目前已經採訪了50多位倖存者,均用中文錄製。部分採訪資料已經放到檔案館官網對外公開。檔案館的目標是至少採訪100位倖存者、學者以及相關專家。但很多倖存者都已經高齡,或者健康狀況堪憂,「這是一件與時間賽跑的事情」。

在檔案館官網公布的資料中,社長找到了一個叫陳德壽(音譯)的老人講述的片段。他說:「12月14日的晚上,就在承恩寺門口,處決了三個。我父親是被太陽穴戳了一刀,喉嚨管戳了一刀,戳兩刀戳死的。另外兩個死得更慘。一個肚子都被剖開了,肚腸子都出來了。」

那麼,檔案館是否會採訪已故倖存者的子孫,以回憶的形式間接「口述歷史」呢?喬希表示,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計劃,但是未來會予以考慮。

採訪當年侵華老兵也在計劃中

眾所周知,舊日軍在亞洲國家犯下的戰爭罪行不只南京大屠殺,還有強徵慰安婦等問題。喬希告訴記者,在他們接觸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之後,檔案館也詳盡地討論過慰安婦倖存者的採訪問題。目前正處在調查階段。

而作為南京大屠殺的施暴者,當年犯下這些戰爭暴行的日本兵也有部分依然健在,當記者問及檔案館是否有計劃採訪這些日本兵時,喬希表示,檔案館有這個計劃,目前已經做了一些這方面的工作,但是沒有提及更多具體細節。

近年來,日本右翼分子頻繁修改教科書,有意淡化南京大屠殺、強徵慰安婦等戰爭罪行。當記者問及喬希,檔案館如此公開採訪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並將資料公之於眾是否擔心招致日本國內的反對時,喬希明確表示,「銘記過去,是為了創造更好的未來。我們鼓勵施暴者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加拿大:議員提議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事實上,想留存「南京記憶」的,不只是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

據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12月8日二讀通過議案,意在將每年的12月13日定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

議案發起人、華裔省議員黃素梅介紹稱,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殺紀念日,是要讓省民有更多機會去了解這段歷史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要讓下一代年輕人了解和熟悉這段史實。

報導稱,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有三個黨派:自由黨、保守黨、新民主黨。在黃素梅說明這個議案後,不少議員起立發言,發言者來自不同政黨、不同領域,但都對這一議案表示支持,審議過程持續近一小時。

在此議案二讀通過後,該議案將進入三讀前的準備階段,也就是最終通過階段。該議案目前也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如果最終獲得通過,加拿大安大略省將成為北美、歐洲等西方國家中首個由官方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地方。

在審議該議案的同時,多倫多二戰史實維護會在省議會舉行南京大屠殺紀念展,許多二次大戰親身經歷者以及受害者遺屬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參觀了展覽。

麻省理工學院:為南京大屠殺破例出版小說

據世界新聞網報導,著名物理學家、麻省理學院數學系教授鄭洪花十年時間完成的英文著作《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已經成為MIT Press破例出版的第一本小說。

《南京不哭》是一部以中國抗戰、南京大屠殺為背景的英文小說。2014年,當鄭洪的朋友把小說初稿拿至麻生理工學院出版社(MIT Press)時,當時的主任埃倫•法蘭(Ellen Faran)立即回應:「我們是不出版小說的」。但她說也許能在出差時在飛機上「翻翻」,然後給作者一些建議,「告訴鄭教授,不要等我的回音」。

誰知兩個月後,鄭洪收到回音,法蘭不但一字一句讀完了小說,還仔細再讀一遍,決定破例要出版這部作品。而且為了有別於只出版理工科技學術專著的MIT Press,決定以前校長命名,成立子公司基利安出版社(Killian Press)來出版《南京不哭》。

鄭洪說,「我們有權對世界發聲,把中國人過去身受的苦難說個清楚,提升世界對列強蹂躪中國的認知,喚醒裝睡者的良知。」

今年12月初,《南京不哭》的中文譯文版也在中國發行。繼張純如之後,這是又一位國際知名學者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痛訴國殤。

1997年,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出版英文歷史著作《南京大屠殺》(The Rape of Nanking),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一個月內就打入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被評為年度最受讀者喜愛的書籍。

另外,從今年10月22日開始,到12月15日,《共同見證:1937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法國諾曼第岡城和平紀念館開展,通過當年身處南京的歐美人士的日記、書信、文件、照片以及影像,以原文呈現第三方檔案的方式,展示西方人士共同見證的南京大屠殺歷史。

2014年12月,中國首次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日,不僅紀念那次大屠殺的遇難者,也紀念所有在日本侵華期間罹難的人。

2015年11月,中國成功地將南京大屠殺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世界記憶名錄」。

相關焦點

  • 美華裔數學教授著英文抗戰小說 麻省理工破例發行
    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南若然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援引美國中文電視報導,一向只出版理工科技類專著的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上月決定將首次破例
  • 美華裔數學教授著英文小說 麻省理工破例發行—新聞—科學網
    (美國中文網) 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美國中文網援引美國中文電視報導,一向只出版理工科技類專著的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上月決定將首次破例,出版講述中國抗戰故事的英文小說《南京不哭》「Nanjing而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著名華裔物理學家、同時擔任MIT數學系教授的鄭洪。 小說《南京不哭》以抗日戰爭、南京大屠殺為背景,故事橫跨近一個世紀,融合愛情、友情、親情,講述了一名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美國學生在南京所經歷的悲歡離合。 小說作者、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鄭洪1937年出生於廣州,曾親身經歷戰火紛飛的年代。
  • 為搶奪二戰真相話語權 他用英文小說痛訴國殤
    文章導讀: 《南京不哭》講述的故事以抗戰為歷史背景,原先以英文寫作並由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出版,是該出版社首次出版人文社科題材的書籍。2016年底,由鄭洪教授親自翻譯的中文版由譯林出版社出版,即將上市。鄭洪32歲即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正教授,現為世界知名物理學家。2016年,鄭洪教授歷經10年,以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件為創作背景,傾注大量心血完成英文小說《南京不哭》,在美國學界和海內外新聞界引發不小的影響。「身為一名物理學家,我明白原子彈的殺傷力,也為死傷的日本平民悲悼。
  • 18種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圖書集中面世
    中國江蘇網12月6日訊(實習生 趙珂昀 記者 於英傑)12月5日上午,「以史為鑑警示未來」2017年系列圖書首發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下稱紀念館)舉行。首發式上,共有18種反映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圖書集中與公眾見面。
  • 第一個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誰?
    不過,第一位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高興祖——南京大屠殺研究第一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別貢獻獎章001號獲得者。
  • 加拿大「史維會」:推進亞洲二戰史進課堂 推動西方設立南京大屠殺...
    10月底,安大略省議會成為西方國家中首個通過「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動議的省級立法機構,這背後離不開史維會做出的努力;12月初,加拿大聯邦議會首次出現「南京大屠殺聲明」,其發表者也特別感謝了史維會為確保加拿大人牢記歷史做出的貢獻……自1997年成立以來,史維會的工作已經取得不少突破。近日,《環球時報》記者專程走訪史維會,聽該機構會長和行政總裁講述他們在加拿大宣介亞洲二戰史背後的故事。
  • 美國大學介紹: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麻省理工」(MIT),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主校區依查爾斯河而建,是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
  • 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爭著錄取的女孩,原來是這樣的
    她的成績的確都在平均水平以上,她的SAT成績也很好,這證明她有能力應付麻省理工學院的學業,但成績比她好的大有人在。接下來,我瀏覽了她參加過的活動介紹,而上面只有一項活動而已。她沒有多少社交生活,因為她的朋友圈子除了科學狂,就是和她一起在當地青年會工作的志願者,她每周要在那裡志願服務40個小時。
  • 海外名校 | 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成立於1861年4月10日,為響應當時美國的工業化浪潮而設立,偏重科學、工程與技術,1930年代起後逐漸向綜合性大學發展,並於1934年獲選為美國大學協會的一員。麻省理工學院主校區佔地168英畝(約0.68平方公裡),位於劍橋市查爾斯河北岸,與哈佛大學僅一河之隔。
  • 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
    麻省理工學院享譽全球,那近年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是多少?麻省理工學院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是愛國者聯盟盟校,每年只錄取2000人,以保證全世界最優秀的學子能夠匯集於此。麻省理工學院分數線如下:首先要考試的是GPA成績。
  • 麻省理工學院含金量
    麻省理工學院含金量高,本科學歷是得到我國教育部認可的,麻省理工學院在2019年-2020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排名第1 ,在畢業生就業能力排名中也是排名第1 ,除此之外,在2019年的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麻省理工學院排世界第2,所以,學校本科含金量高。
  •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申請條件官網整理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位列2015-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工程學世界第1。  麻省理工學院的化學工程專業歷史起源於19世紀晚期。1888年,麻省理工學院化學教授Lewis M. Norton創造了化學工程課程。1891年,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學院成為第一個授予化學工程學士學位的地方。1898年弗蘭克·索普教授出版的工業化學概況,被認為是化學工程的第一本教科書。1907年,麻省理工學院成為第一所授予化學工程專業博士學位的學校。從那時起,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系領導全美化學工程的發展。
  • 怎樣申請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將申請劃分為兩個等級:定量從1到10定性從5到10(我曾經問過為什麼不定性從1到10,我被告知,對於要做的事情,任何人低於5的都是「沒有意義的」)定量是基於學生能夠滿足在麻省理工學院的總體要求,能夠在四年內順利完成學業拿到畢業證書,主要看學生的高中的排名,GPA(如果可用),成績單,考試成績,推薦信等。
  • 名校解讀|麻省理工學院
    雖說美國理工強校眾多,但大家在挑選時,就必定繞不開這所代表學校:麻省理工學院(MIT)。畢竟,麻省理工是當今世界上最富盛名的理工科大學,《紐約時報》筆下「全美最有聲望的學校」。麻省理工學院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主校區依查爾斯河而建。
  • 2020年麻省理工學院雙學位
    麻省理工學院可以讀雙學位,清華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給亞洲人設立管理碩士學位。麻省理工學院雙學位項目麻省理工學院雙學位項全稱為MSMS項目,也就是管理科學碩士項目,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針對全球在讀MBA提供的雙學位項目,每年從全球各大知名院校在讀MBA選拔30位左右最優秀的學生,到MIT斯隆管理學院進行為期9個月的學習。
  • 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費
    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費49580美元/學年起,人民幣為307609.2元/學年起。麻省理工學院碩士費用詳情學費:49,580美元學生活動費用:312美元住房(校內): 15,750美元膳食:5,300美元書籍和用品:
  • 新世紀出版社引進美國漫畫小說《小屁孩日記》出版
    [摘要]《小屁孩日記》是新世紀出版社引進的美國漫畫小說。這套書在2009年引進至今,在中國的總銷量已直逼400萬冊,成為國內膾炙人口的引進版精品圖書。2014年1月9日下午,新世紀出版社在北京訂貨會上舉行了「《小屁孩日記》新書全球同步首發新聞發布會暨媒體、經銷商懇談會」,會上,新世紀出版社營銷推广部總監周暢以各項數據向大家發布了《小屁孩日記》新書15、16的全球同步首發情況,經銷商代表也介紹了《小屁孩日記》在店面的宣傳情況和喜人的銷售情況。《小屁孩日記》是新世紀出版社引進的美國漫畫小說。
  •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前身是麻省理工學院1895年班的Alfred P.
  • 楊斌訪問麻省理工學院
    楊斌訪問麻省理工學院並籤署未來城市創新網絡項目協議清華新聞網9月19日電 當地時間9月16日,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訪問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會見教務長馬丁·施密特(Martin Schmidt)、副教務長理察·萊斯特(Richard Lester),雙方籤署「麻省理工-清華未來城市創新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