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鐵木君,ID:tetem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大家先來做個小測試,在學習上你有沒有遇到這種困擾:
1.抄了滿頁筆記,大半夜挑燈夜戰,成績卻不升反降;2.上課極易走神和搞小動作,做作業時也不知不覺就玩起了筆、水杯、手機;3.假期背了一堆書回家,總經不住遊戲、小說的誘惑,最後一本書都沒翻開過...
我知道,做完測試後你眉頭一皺,咋都對上號了……(真沒裝監控)
但沒事!我帶著「3大超爽學習法」來幫你啦!!
接下來,我會仔細跟你聊聊,為啥咱們學習不像遊戲那麼爽,以及怎麼做,才能讓學習變得像遊戲一樣爽。
畢竟只有明白了遊戲「爽」在哪裡,咱們才能愛上王者榮耀一樣,愛上學習。
聽我的,照這3個方法來,絕對讓用最爽的方法學習,分數暴漲200%,擺脫學渣身份。
老規矩,先上思維導圖,記得取走~
01.
為啥學習遠遠不如遊戲爽?
你一定不止一次想過:
要是我學習也能像打遊戲這麼厲害,那清北還不是隨我挑?
哈哈哈我也一樣。於是我開始琢磨:怎麼學習,才能像遊戲一樣又爆又爽?
先來看看遊戲的爽點:
1.吹捧大腦——時不時甩幾個「獎勵」刺激下,讓大腦分泌更多的多巴胺,愛上遊戲;2.及時反饋——啥時候打死怪、啥時候升級,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大腦很明確下一步該怎麼做,跟著進度地圖就成;3.成就感爆棚——別人都叫你MVP大佬、妹子撒嬌叫你帶帶她,於是大腦會自我安慰:學習不好沒事,咱們王者厲害啊~
你一定已經發現了,這些「爽點」完全和大腦(意識)相關!
大腦像個神通廣大卻沒有獨立意識的小朋友,它很喜歡和愛護你,卻常會「好心辦錯事」。
所以當外界「精神海洛因」進攻時,它只會驚呼:
哇,好爽,快推給主人享用!
而學習是啥,一種未知又奇怪的東西,還伴隨著困難(學不會)和痛苦(別人都學會了),於是,大腦寶寶立馬吹響警哨:
主人主人,別碰它,它會讓你不爽!
這是由大腦的潛意識做出的決定。
這種決定,很可能在你沒有意識到之前,就已經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比如,現在我跟你說:不要去想一隻藍色的猴子。
我猜,你的腦海中已經蹦出了一隻可愛的藍色猴子,它還露出大白牙對你笑了笑。
也就是說,你喜歡打遊戲不喜歡學習,並不是你本身的原因。
而是大腦本身就趨向於遊戲,甚至在你沒反應過來之前,就幫你點了「遊戲」選項。
好啦,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根本原因,是時候大刀闊斧地上乾貨了。
02.
超爽的學習方法一
Game 「把學習遊戲化」
還記得最早開始學習時,老師們咋教你的嗎?
玩遊戲+獎勵小紅花。
這就已經有了把學習遊戲化的雛形。
哈佛大學教授B.F.Skinner:
人的一切行為幾乎都是操作性強化的結果。
這是說,我們的腦子跟小白鼠一樣,可以通過獎勵或者懲罰的刺激,讓大腦把學習當成遊戲,從而愛上學習~
具體操作方法:
把學習看做一款火爆的遊戲,自己設置任務、獎勵;
甚至還能設置主線和副本任務,偶爾還能觸發寶盒掉落裝備(給自己的意外獎勵)。
比如:完成第N關「排名上升到xx名/考試不掛科/拿到獎學金」後,系統獎勵極品裝備(設置成你很喜歡的某個東西);意外觸發「神秘寶箱」,掉落「學習大禮包」*1(給自己的意外獎勵)...
精髓:把學習任務等級化和數量化,完成了不同等級的任務,就能獲得不同數量的獎勵。
細節模式:
1.完成關卡後可選擇小獎勵或者加分,未完成或者犯規就會扣分。2.當積分滿了可以換大禮包,封頂的數值你自己設置。
比如:
設置「期末考均分80」「每天看書30頁」「體重減到100斤」等關卡;闖關過程中,每堅持看書/運動一天就加1分,如果斷了或者吃了零食,就扣1分。
注意:
1.獎勵要是你「垂涎已久」的,懲罰也要是你「萬分抗拒」的。
2.加分不是固定的哦,依據當時的困難等級設置分數,能增加趣味性。
03.
方法二
Marginal Benefit 「邊際效用法」
每次考試公布答案時,我猜你都會暗暗期待:
我會不會一鳴驚人,成為這場考試裡最大的黑馬?
很多同學都喜歡猛磕某科幾天,然後期待成績奇蹟般地衝入前幾名,但可惜,結果卻沒多大變化。
其實,這個策略完全是有可能的,只是你沒用對方法而已。
進行突擊複習前,咱們先了解下「邊際效益遞減規律」:
一個以資源作為投入的企業,單位資源投入,對產品產出的效用,是不斷遞減的。
說人話,就是不要選擇突擊那些你投入時間越長,效果越小的科目;
而是能夠持續投入,效果也依舊不變的科目。比如:
你的語文已經考了100分,很可能花10天複習提升5分,再花10天複習,就只能提升1分或沒進步。而你數學基礎比較差,屬於別人都考100分,你卻只有60分的水平。那麼花10天時間,可能提升20分,再花10天,又提升20分,直到達到和語文一樣的邊際效應為0的狀態。
這時候,你的時間成本就更小,效果也更好。
也就是說,想當「黑馬」,就要選擇你基礎薄弱、分數可提升空間大的學科,一頓猛扎穩打;
把這門學科中,大部分同學能獲得的分給搶到了,平均下來你就超過大部分同學了。
注意,千萬別追求某一科的極致,很可能會遭受瓶頸,這對咱們悄悄當「黑馬」沒太大的好處。
具體步驟:
1.分析每門學科的基礎得分知識點,問老師和求助學霸都行,先把線索給摸清了。
2.對照基礎知識點,明確自己的能力邊界(拋棄實在難以鑽研的難題,保持做題的順暢和成就感)。
3.針對各科知識點,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擅長程度,進行逐個攻克。
這個規律讓我學的過程非常爽,沒任何心理壓力,碰到大難題就甩開。就算每科只加個十分,總分就一下上去了。
看到同學羨慕又敬佩的眼神,別提心裡多爽了。
04.
方法三
Teather 「cosplay班主任大法」
回想下,老師上課時是什麼語氣表情,有什麼口頭禪小動作,平時是怎麼講課的,記下來,然後,有模有樣地學他!
你沒猜錯,咱們要cosplay班主任!
先別急,我沒跑題,背後是有原因和目的的——通過模仿老師,理解老師上課的思路,將知識吃透摸透。
這個學習方法正是很出名的費曼學習法,也就是把自己當成老師,將學到的知識吃透後,再複述給別人。
而我發現,最好的複述方式,除了給同學講題外,就是編寫一份「教案」。
具體怎麼操作?
1.別拒絕問你問題的同學。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加深一遍知識點,一舉兩得,當然,最主要的,看見對方佩服又感激的眼神,是不是成就感爆棚~
2.如果沒同學問題目,也沒事,咱們可以自己教自己:假裝自己是老師,把學到的知識寫成一份教案。
我們的教案不必像老師那樣非常全面,重點包含下面幾點就可以啦:
1)某學科教學目的。比如,讓學生了解語文學科中,修辭手法的類型和作用。2)教學重點。比如,修辭手法中,需要重點掌握的有哪些。3)教學難點。這個跟教學重點可能會重合,可以採用標記符號畫出來。
了解「編寫教案法」的精髓後,為了節約時間,你還可以把教案的格式簡潔化,直接製作成思維導圖,列出關鍵字和思路就行~
這個方法功力非常大,不僅cosplay老師很好玩,還能讓我捕捉到學習重點,對知識點的前因後果了如指掌,就連考前突擊的效果,也不知比其他同學高了不知道多少倍。
這個方法有一點,千萬不要拖!你見過哪個班主任拖著寫教案的嗎?沒有!
但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拖延症的確是個重大難題。
其實,這重在態度:很多事並不會花費我們很多時間和精力,只是我們主觀上不想面對的態度,才讓事情顯得特別難。
05.
寫到最後
最後,總結一下學起來超爽的3個方法:
01.Game 「把學習遊戲化」——把學習當做遊戲,自己設定獎勵和懲罰,以及主線和副本任務。
02. Marginal Benefit「 邊際效用法」——了解邊界效應遞減規律,攻克學習難關從收效最大且持久的開始。
03.Teather「cosplay班主任大法」——把自己當成老師,將每天學到的知識編寫成「教案」,做到將學習吃透。
趕緊學起來吧~總被學習困擾的你,已經悄悄收穫3500字的學習乾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