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背後是深思熟慮後的責任心。
巴金190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是我國著名的作家、翻譯家、更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而巴金大師除了在文學界上兢兢業業,引領反封建鬥爭之外,他對於愛情更是非常的細心及負責任。在那個男人能理直氣壯找小三,女子能心安理得當情婦的年代,他一生卻鍾情於蕭珊,直到逝去。
說到巴金與蕭珊的相識,就如同現今偶像與粉絲的關係。在1936年,巴金根據自身經歷寫了一本小說《家》,因此名聲大噪,收到了許多讀者的來信,而其中便有蕭珊的來信。
蕭珊大膽地把自己的照片寄給了巴金,照片的背面寫著:「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 白衣黑裙的女孩梳著短髮,頭上戴著花邊草帽,嘴角俏皮地上翹,目光凝神地睇望著遠處。只是巴金先生對照片的第一印象。那年巴金32歲,蕭珊才19歲。
之後兩人便開始了書信來往,於巴金而言,蕭珊就如同粉絲;而於蕭珊而言,巴金便是偶像。以文會友半年後,蕭珊主動提出:「筆談如此和諧,為什麼就不能面談呢?希望李先生能答應我的請求。」
而蕭珊通過那次跟巴金面談之後,更是從敬仰巴金的才華上升到愛慕巴金,只要有空閒時間,蕭珊都會到巴金家裡照料巴金的起居飲食、日常工作。蕭珊的出現,確實也使平日枯燥的寫文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
然而兩人之間曾經出現過感情危機。蕭珊的父親找到一戶有錢人家,想要給女兒安排婚姻。而蕭珊把這件事告訴了巴金,本來以為巴金會跟她一同反抗這場包辦婚姻。結果沒想到巴金的回答是:「這件事得由你自己考慮決定。」正因為這句話蕭珊覺得原來自己都是一廂情願,便邊哭邊跑出了巴金家裡。
其實,巴金之所以說出這句話,是因為他對愛情的謹慎以及對蕭珊的負責,巴金對此曾解釋:「我是說她還小,一旦考慮不成熟,會悔恨終身的。將來她長大能有主見了,成熟了,還願意要我這個老頭子,那我就和她生活在一起。」
蕭珊聽到此番解釋之後,更加堅定了對巴金的愛。在1944年5月,兩人最終結束8年愛情長跑,在貴陽花溪結婚,此後一直白頭到來。
愛情、婚姻意味著的是什麼?是對另一半一生的負責,如果沒有這樣的決心,那就不要耽誤別人浪費時間。在現今快餐社會當中,有多少男人能夠做到如同巴金先生對愛情的態度一般。
如今社會,談一段戀愛,男人對女人離婚的理由大多能概括為:我們性格不適合、我忍受不了你的無理取鬧。曾經的海誓山盟,曾經一輩子愛你的承諾,就如同過眼雲煙,歸根到底實質就是男人沒有責任感。
你們知道愛爾蘭,結婚是不許離婚的嗎?
愛爾蘭,結婚不許離婚。但可以選擇年限1年到100年,過期不續期就自動離了,但是時間越短,費用越高。1年的登記費折合人民幣是2萬多,可100年的只要6元。選擇1年說明你還不懂婚姻,於是會給你一本很厚的婚姻書學習,而選擇100年,只有一張紙:祝你們白頭到老。
我認為在尚為年輕的時候,男人還是以事業為重,多點提升自己吧,直到自己真的下定決心,思想成熟之際,能夠對自己的另一半負責的時候才談婚論嫁。
長久的愛情並不是荷爾蒙、多巴胺的刺激下的產物,而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下半生的負責。
每天分享民國情史,給大家帶來一段溫暖的民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