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文學思想的核心為:真與善。這兩點之間,「真」是巴金文學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學思想的基點,是價值。巴金文學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絕對自由追求的價值觀,這主要得益於他早期所接觸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無政府主義思想提倡個體之間的自助關係,關注個體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處女作的《滅亡》則把他反專制的憎和對人類的愛的這兩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後的《家》則更為直接的體現了他對限制個人自由的封建的主義的無情的控訴。後期,《火》《第四病室》《憩園》《寒夜》,都體現了對40年代中國社會黑暗的揭露與批判。《火》對抗戰的直接描寫,《第四病室》對社會底層黑暗的揭露,《憩園》對不平等社會的反思,《寒夜》對社會黑暗的控訴。到了晚期的巴金對於「善」的思考則更加帶有更明確的社會內涵,這個內涵,主要是通過對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來體現,即反對文化專制、反對長官意志、反對粉飾現實、懺悔自己精神上的軟弱,認為整個民族都應該懺悔和反思。
▼
巴金開始他的文學創作是開始於他遠赴巴黎留學的時候,那個時候中國社會風起雲湧,各路起義、動亂不斷,而巴金也是時時刻刻的關心著他的國家,儘管身處他鄉,但是他的心卻一直沒有走遠,在法期間,他開始創作《滅亡》,開始揭露當時中國社會的種種亂象,以及那些反抗者的奮起抵抗,在此之前,巴金曾從事過翻譯事業,因此寫起小說來也信手拈來,一經出版便成為了熱烈的追捧,而「巴金」這個筆名也開始在中國文壇上開始一步步的登上頂峰。
倡導「真話文學」
《隨想錄》的出現結束了一個迷亂的時代,開啟了一個「真話文學」尋找與叩問的嶄新時代。正是從《隨想錄》開始,後來的文學再講假話就相當困難了。即使你堅持說假話,但人們心裡那本帳卻是清清楚楚的。這種開一代文風的作用正是《隨想錄》的不朽價值之所在。《隨想錄》的藝術技巧首先是要為上述這一戰術目標服務的。正因為權力話語的特徵是假大空,因而精英話語必須反其道而行之,它的最大特點就是無比的真切和樸實。巴金在後記中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我覺得我開始在接近死亡,我願意向讀者們講真話。」「我把它當作我的遺囑寫。」因此,說真話,就成為作者最重要的一條信條。在作品裡則首先表現為巴金以極其嚴肅的態度毫不含糊地剖析了自己,而這正是考驗作者能否說真話的一塊試金石。
巴金在認真剖析自己的同時,又以同樣真誠、直爽的態度說出了自己對國家、對社會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看法。這裡蘊含著多少深刻的見解,閃耀出多少思想的火花!誠如巴金在總序及後記中所說:「它們卻不是四平八穩,無病呻吟,不痛不癢,人云亦云,說了等於不說的話,寫了等於不寫的文章」,「它們卻都是自己『想過』之後寫出來的,我願意為它們負責。」不妨說,巴金的《隨想錄》是以一種寫遺言的心態來寫的,因而他的真話表現出義無反顧的衝破思想禁錮的大無畏精神。自1949年後,中國文壇上能如此勇敢說話的,巴金的確是第一人。
人們常說,法國文學史上,盧梭的《懺悔錄》出版後,法國文學自此再不敢說假話了。同樣地,自巴金的《隨想錄》出版後,中國文學雖不敢說從此杜絕說假話的作品,但至少說假話要困難多了。
開創中國文學「懺悔」精神的先河
「懺悔」源自西方基督教的精神理念,不是中國文化傳統所固有的。中國的文化中,只有孔子的「恥」的概念與之接近,但內容也不是一回事。巴金是深受西方文化薰陶的,他在自己的封筆之作《隨想錄》裡很自然地引入了西方基督教面臨末日審判的懺悔精神,為提高中國文學的精神品位作出了貢獻。
中國不是一個受基督教影響很深的國家,巴金的懺悔當然也不是向上帝懺悔,正像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那樣,中國人的生命價值觀看重的是對歷史負責。巴金的懺悔也是向子孫後代、向著歷史發出的。
巴金曾這樣提起俄國的大文豪託爾斯泰,他說:「他是19世紀全世界的良心。他和我有天淵之隔,然而我也在追求他後半生全力追求的目標:說真話,做到言行一致。」《隨想錄》的出版給20世紀中國文壇吹來了一股清風,它使文學既跟政治相分離,又跟眼下的光怪陸離的「個人化」庸俗寫作劃清了界限,他使文學回歸到自身那崇高的殿堂,這就是文學與文學家應有的神聖社會責任。而巴金作為20世紀中國人的良心,也隨著這部散文集的面世而最終得以完成。
巴金的文學創作還在中西文化結合上做了許多創造性的工作,它們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這些偉大的創造,使巴金當之無愧地載入中國文學的史冊。
▼
巴金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激流》三部曲巴金的早期代表作。其中《家》的藝術成就最高。《激流三部曲》是巴金呼籲自由、民主、尊重人格、人性解放的最鮮明的一面旗幟。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和起著巨大的作用。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
《愛情三部曲》是1988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是巴金創作的長篇小說系列之一,主要包括《霧》《雨》《電》,主要內容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
《人間》三部曲:《憩園》《第四病室》《寒夜》
《人間》三部曲,這三部小說,被後人稱為「人間三部曲」,是中國現代文學泰鬥巴金後期小說的扛鼎之作,長篇絕唱。本套書可以說是巴金創作藝術的高峰,整體創作風格陡然一變,由早期的熱情奔放的抒情詠嘆,轉向冷靜深刻的人生世相的揭示,其藝術水準遠在成名作《家》之上。
《抗戰》三部曲:《火》《馮文淑》《田惠世》
《抗戰》三部曲,是巴金耗時六年完成的長篇系列小說。它是巴金用筆迅速反映抗戰現實的佳作。巴金結合當時的歷史現狀,從三個角度展現了抗戰期間波瀾壯闊的社會現實,以現實主義精神在文本中表達了對日寇血腥暴行的沉重控訴,讚揚了我國軍民奮勇抗戰、共度難關的精神品質。
編輯|翁旭琪 監製|趙潔
* 據人民網、中國文聯網、大公網等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