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名小吃京八件,到底是哪八件?很多人都數不清,真太講究了

2020-12-20 茜西看世界

到不同城市去旅行的時候,購買當地的特產是非常經典的一項紀念行為了,尤其是對於我們這種吃貨來說,不同城市的特色,典型更是必然要買的,就算現在全國的超市都能買到特色水品,但畢竟還是當地產出的更加新鮮美味。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當地的歷史文物和各種民俗文化都非常的有名氣,飲食方面當然也是赫赫有名,尤其是老北京的名小吃,經發現對於那些匆匆路過北京的人來說,買一份帶走也是很不錯的選擇,畢竟不是人人都有時間和精力去排隊吃著一隻烤鴨的。

但對於外地人來說,或者說對於很多現在連北京的年輕人,都不知道這京八件到底是哪8件,很多人都說不清,而了解過其中的講究之後這真的是太複雜了。因為實際上只要是把北京的特色小吃湊成8件一套,那麼就完全可以將其稱為是京八件。

當然這種湊合的行為是現代人才發明出來的,在古代的時候,京八件不僅僅是好吃的點心,更意味著一份祝福,因此在8種點心當中也要蘊含各種福祿壽喜之類的吉祥寓意,使用的材料也都要另有講究,更不要說上面繪製的花紋或者做的形狀了。

最典型的有酥皮大八件、奶皮小八件、酒皮細八件,光是看這些個名字就知道,其中的工藝自然是有特殊之處的。最經典的酥皮就是非常經典的北京點心,外皮酥而不碎,咬在口中香而不膩。純手工製作出來的中式酥皮和西方的蛋撻皮比起來,更是有完全不同的口感。

奶皮和酒皮這兩種技法更是要在和面的時候,就將麵團當中摻入牛奶或者是酒水,來達到不同的風味。只可惜很多傳說中的宮廷點心到現在都已經失傳了,只有那些民間點心還能夠從老藝人手中復刻一二,大家喜歡北京的什麼點心呢?

相關焦點

  • 老北京年貨必備點心「京八件」重上市面,到底哪八樣卻五花八門亂紛紛
    北京人逢年過節、走親訪友,年貨裡都繞不過傳統點心「京八件」。但「京八件」到底是哪八件,您能答得上來嗎?筆者最近在市場上轉了轉,發現答案五花八門……各家皆不同前門煤市街,是北京一條遊客密集的商業街,沿街有一溜兒掛著「稻香村」招牌的店鋪。
  • 北京車站裡賣的京八件,是哪八件?為什麼買它的外地人越來越少
    從前外地的遊客來北京,返回的時候總是會在北京車站買點北京特產,以便路上吃或者帶回去送給親戚朋友,京八件就是其中一種,很多沒有見過的網友就好奇了,這京八件到底是哪八件呢?下面我就不賣關子了,重點介紹一下這京八件。明朝有位皇帝是吃貨,故意難為御膳房大廚老北京京八件的起源,只因明朝一位皇帝是個吃貨。
  • 老北京人全知道的特產京八件到底都有什麼?超解饞!
    天津是一個小吃雲集的城市,五花八門的點心都天津特產,不論是糖葫蘆、蜂糕、麻花、豌豆黃,還是大八碗、小八碗、酸梅湯這些讓人看得人直流口水的小吃,都是從天津產生從而流行全國的。 那麼北京有什麼小吃呢?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京八件,那麼北京特產京八件到底都有什麼?老北京人全知道!
  • 源於宮廷御膳房的傳統糕點「京八件」,到底有哪八件?
    我們本文就來說一下我國的一種傳統糕點——「京八件」,看看它到底有哪八件!關於「京八件」,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了,所謂「京八件」,並非僅僅只有簡單的八件糕點而已,它指的是為各式八件的統稱。「京八件」有大八件、中八件、小八件、細八件、硬皮八件、奶皮八件、酒皮八件和酥皮八件等之分。所謂「大八件」,指的是八種點心,其形狀較大,八塊就能達到一斤左右,且一般由棗花、卷酥、核桃酥、福字(糕點)、祿字(糕點)、壽字(糕點)、喜字(糕點)等組成。
  • 津派糕點,還是津八件特別,這就來說說不一樣的八件
    其實,常說的津八件是「老八件」,那到底是哪八件,傳統的包括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喜字餅、如意、棗花、聚寶盆、蝦酥。如今津八件則分為:酥皮、硬皮、桃酥三大類。津八件歷史:是說當時明朝穆宗皇帝比較喜歡吃果餅,有一天他問管膳食的太監,最有特色的糕餌是什麼?
  • 《什剎海》京八件與點心匣子
    前幾天的一篇文章中提到了「京八件」很多北京的網友都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本人也是受益匪淺,所以在網上做了一些功課,想看看京八件和點心匣子到底有什麼區別。今天就根據幾個網友的評論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在網上搜索「京八件」會看到很多科普,有的網友說京八件是近幾年流行起來的,其實不然。京八件一直是皇室、王族等日常吃食,還用來祭祀、陳列等。京八件中總共有八種象徵著不同含義的糕點,比如說有四種上面分別寫著福、祿、壽、喜,除了這四種還有象徵著財富的銀錠餅,還有象徵著文採的卷酥餅,第七種是象徵著吉慶有餘的雞油餅,最後一種是象徵花開富貴的棗泥花餅。
  • 洗碗機八套的容量的「八套」到底是多少餐具?
    世界上第一臺登記在冊的機械化洗碗機是1850年由一名美國人發明的,但是手動,和木桶框架,不夠實用。後來洗碗機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演化才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洗碗機。目前我們國內的洗碗機普及率還很低,但是歐美國家的洗碗機普及率已經達到了80%,就像中國的洗衣機一樣。
  • 老北京人年貨都有啥
    離著年味兒越來越近,小編今天給大家備下了咱們老北京人過年都有什麼年貨最全名單,接下來就請各位一一來品鑑。還有一種就是咱們老北京人不得不吃的一種食物那就是米粉肉,米粉肉在咱們老北京有兩種,葷素兩種,小編當然是吃有肉的一種了,您是哪一種呢,小編愛吃聚寶源的醬牛肉,再來上咱們老北京的燒餅,燒餅中間切開吧醬牛肉加在中間,只要是吃聚福園的醬牛肉還有咱們老北京的燒餅,小編可以吃到天昏地老,醬牛肉可以醬一切。
  • 為何老北京人獨愛茉莉花茶!
    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原本茶是居於末位的,但是對於老北京人來說,一天卻是從一杯濃釅的茉莉花茶開始的。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傳至今日更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茶的種類很多,可是老北京人卻獨愛茉莉花茶。
  • 疫情結束後,一定要去吃的「京八件」!地道的北京小吃
    有多少你想吃的北京小吃~~疫情即將結束,讓我們整裝待發衝鴨~~今天小編盤點了一下人氣最高的京八件,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一、滷煮火燒滷煮火燒在北京我最愛的小吃之一!
  • 說起老北京的旗人生活,您真不一定全知道!
    說到北京人,不能不提到旗人,也就是在八旗軍籍的人員。「八旗」即「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這八旗。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起兵時,將所屬軍隊按旗幟顏色加以編制,編成黃、白、紅、藍四旗。後來兵力大增,又在天命元年的前一年增加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四旗,開始建立起八旗制度,一旗相當於一軍。
  • 「揚州八怪」不止八人?這些你都不知道!
    三日不動筆,又想一幅紙來」以及「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 等等,都清楚地表明了鄭板橋的「口無遮攔」,而這背後,則是鄭板橋特有的才性。鄭板橋是很早就「商業化」的畫家,而且價格公道,不高不低,在家門口清清楚楚寫著:「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一兩,扇子鬥方五錢。」熟人想討價還價?不好意思,價格一文錢不少,砍價傷感情,還要小心被罵。
  • 小丫廚房:北京美味傳統京八件 記好竅門在家就能做
    (央視財經《回家吃飯》)小編回想童年奶奶親手做的老北京點心,滋味地道,絲絲甘甜,想起來都忍不住生津。現在再想嘗嘗奶奶做的那些小吃,卻已是很難。外面買到家裡一嘗,還真不是小時候的吃的那個滋味兒。但看完今天的節目,小編就能自己做出經典老滋味了!要知道,小編可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請來了這兩位手藝人!廚房達人範景蘭阿姨會做四十多種傳統北京小吃!
  • 雲遊通州:「京八件」冷法有機皂躋身北京禮物,福祿壽喜印上皂體
    關注區文旅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州八大遊」後,通過圖片展示以及文字說明,就可讓宅在家的你欣賞、體驗、學習天然冷法有機皂「京八件」的製作過程。來到位於宋莊小堡南街的有機地球 ,說起來這皂也不一般,首先它背後的誕生是有一份份沉甸甸的愛。
  • 吃蟹用的蟹八件是什麼?
    答|百度派 @城下的一隻狗蟹八件中國明清時代,文人雅士品蟹乃是文化享受,賞菊吟詩啖蟹時,人人皆備有一套專用工具,蘇滬杭俗稱「蟹八件」。故稱之為「蟹八件」。根據有關資料可知,明代最初發明食蟹餐具的人,名叫漕書,為了吃蟹減少麻煩,吃得方便暢快,他創造了錘、刀、鉗三件工具來對付蟹之硬殼,後來逐漸發展到八件。食蟹又分「文吃」和「武吃」,所謂的「文吃」。「武吃」吃的是快意,「文吃」吃的是工具。
  • 老北京的涮羊肉,可講究了,不來個銅鍋羊肉,雪天好像少點啥
    別看北京人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的,但在吃涮鍋子時,有皇城根兒下獨有的講究。你要把涮鍋子等同於火鍋,老北京可絕不答應。前世今生:涮鍋子的由來乾隆年間曾舉行過歷史上有名的千叟宴。叟,是年老的男人。千叟宴,即上千名老人聚在一起吃飯。
  • 研究生可以問導師的八件事,也是指導教師會幫你做的八件事
    來源|科學網李世玉博客作者:李世玉我不太喜歡語言囉嗦地寫日誌,可最近我一直很納悶,好像不少研究生不知道怎麼樣做好自己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和研究
  • 老北京天橋藝人:「天橋八大怪」並非8個人
    老北京天橋藝人:「天橋八大怪」並非8個人 2015-07-13 09:53:06來源:北京晨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說「天橋把式——光說不練」,其實這句話有點兒偏頗,傳統的天橋民間藝術表演,真真假假俱有,甚至有許多藝人名噪天下,在歷史上留下了永恆的記憶。
  • 部落衝突:八本泰坦杯?衝杯這件事沒有想像那麼難!
    但是,看到標題的八本泰坦杯,應該有很多玩家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不太可能達到的事。普通玩家十本進入泰坦杯已屬不易,八本想要泰坦杯簡直是難上加難。但是,不管你相不相信,確實有這樣的玩家,八本就已經躋身泰坦杯行列。沒錯,上面這位大神就是今天的主角。
  • 老北京的胡同,犄角旮旯都有講究
    吃不慣也不要緊,芝麻燒餅、糖葫蘆處處可見,邊走邊吃也別具京味兒。一條街的形藏著一座城的神。老北京的胡同,氣質格外鮮明,處處透著講究。怎麼個講究法?東四的胡同就能給您安排個明白。東四的由來那時候的東四還不叫東四,元代的時候叫做十字街,也就是十字路口。就像現在的十字路口有各種大型商場,彼時的十字街也很繁華,娛樂購物方便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