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皇城,帶給天津的影響,體現在方方面面,源自北京但自成一派的「津八件」便是其一。
在眾多津派糕點中,還是津八件特別,這就來說說不一樣的八件。
其採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乾等八種餡心,外裹含食油的面,放在各種圖案的印模裡精心烤製成三仙、銀錠、桂花、福、祿、壽、喜桃等多種式的津八件,有大八件、小八件之分。
新鮮的八件一放在紙上便可滲油,大八件的圖案相對複雜,因而分層越少越易完整保存,小八件則恰恰相反,分層越多,保存時間越長。
其實,常說的津八件是「老八件」,那到底是哪八件,傳統的包括福字餅、祿字餅、壽字餅、喜字餅、如意、棗花、聚寶盆、蝦酥。
如今津八件則分為:酥皮、硬皮、桃酥三大類。
津八件歷史:是說當時明朝穆宗皇帝比較喜歡吃果餅,有一天他問管膳食的太監,最有特色的糕餌是什麼?太監回答有8種,皇帝聽了很喜歡,就把這8種果餅叫做「八件」了。
後來「八件」傳入津門後,就成為天津人的年禮必備。
要說天津人還是很有糕點情懷的,不管「八件」怎麼變化,對於糕點天津人都是情有獨鍾,也是家中常備的休閒零食,走親訪友必帶的禮物。
特別是在過年的時候,天津這些餑餑鋪都是需要排隊,買的人很多,味道也特別好吃。
其實,「八件」最大的特點就是在打開糕點盒時,撲面而來的那陣香油味兒。有著傳統糕點的香氣和口感,讓人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採用山楂、玫瑰、青梅、白糖、豆沙、棗泥、椒鹽、葡萄乾等八種餡心,在外面裹上食油的面,放在各種圖案的模型裡烤制而成,而且味道鹹甜都有,種類多樣,形狀各異,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做出的口味。
後來隨著不斷改良,樣式更多,但是味道依舊美味,帶給人驚喜。有人說天津人吃糕點不光是喜歡,還是一種習慣,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記憶與傳承。
對於天津來說,還有這些特色的糕點也不錯。
天津麻花:早在一百多年以前,在天津衛海河西側,繁華喧鬧的小白樓南端,有一條名為十八街的巷子,原來巷子之中有一家小小的麻花鋪,字號喚作「桂發祥」。
十八街麻花是經過反覆探索進行創新,在白條和麻條中間夾一條含有桂花、閔姜、桃仁、瓜條等多種小料的酥餡,使炸出的麻花酥軟香甜與眾不同,創造出的什錦夾餡大麻花。
其特點是香、酥、脆、甜,在乾燥通風處放置數月不走味,不綿軟、不變質。來天津旅遊的國內外賓客,臨走時都要帶上幾盒麻花,送親朋好友。
天津槽子糕:槽子糕,亦稱「雞蛋糕」,河北、天津和北京傳統風味糕點。由於是用槽形模具成型烘製,所以稱作「槽子糕」。
槽子糕的生產歷史很長,甚至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據傳,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都很愛吃槽子糕,尤喜在早膳時食用。
根據清廷內務府文獻記載,當時皇宮內的糕點房(後合併到御膳房)精心製作的槽子糕,除供宮廷食用以外,另作為祭祀祖先的專用供品。
羊羹:日本有羊羹,其實我們天津也有,而且歷史更為悠久。羊羹是一道天津有名點心,由豆類製成口感接近於果凍。外形精美的羊羹也是伴手禮佳選。
羊羹主要是以多種果仁、紅小豆,還有新鮮的水果和白沙糖為主要原材料進行製作而成的,古法熬製,科學配比。製作出來的羊羹糖度非常的低,而且慄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乾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並能幫助脂肪代謝。
羊羹通體光滑半透明,看一眼就讓人食慾大開。打開包裝就能嗅到紅豆的清香味,入口甘甜細膩,吃到嘴裡就像是融化了一般。
隨後是口腔中滿滿都是羊羹特有的醇厚口感,好吃不膩,老少適宜。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