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初中生埃及古神廟刻字 當事學生母校官網被黑

2020-12-22 齊魯網

  原標題:埃及神廟塗鴉學生「在家哭一夜」

  網友發博:敦煌壁畫現「高級記者宋寅到此參觀考察」塗鴉。

  「國安是冠軍」 2012年倫敦奧運會期間,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爬了528個臺階,到達聖保羅大教堂金色迴廊,看到了「國安是冠軍」的塗鴉。

  「常州趙根大」 2009年3月27日,臺灣北海岸野柳地質公園巖壁上被刻下「中國常州趙根大」字樣。臺灣媒體將此事報導後,趙根大公開道歉。

  ■ 「埃及神廟浮雕現『到此一遊』」追蹤

  埃及3000多年神廟浮雕出現「丁錦昊到此一遊」的塗鴉後,「丁錦昊」的真實身份被網友人肉出來——南京一名初中生。前日,丁錦昊父母通過媒體公開道歉,稱監護不到位,懇請大家給孩子一個改錯的機會。

  「孩子在家哭一夜」

  據《現代快報》報導,前日下午,一位中年男子聯繫該報社,要為「到此一遊」事件道歉。《現代快報》記者隨後見到了孩子的父母。

  據了解,在埃及神廟浮雕上塗鴉的確是丁錦昊。父母曾帶丁錦昊去埃及旅遊。但對於在浮雕上塗鴉的具體時間不願多說,只稱是在孩子年紀小時發生的。

  「孩子母親一直哭著說對不起。」昨日,知情人向新京報記者轉述,丁錦昊父母提到,孩子在家哭了一夜,自己也一夜未眠。

  知情人還轉述,丁父丁母透露,丁錦昊一直成績不錯,性格較內向。丁父丁母認為,孩子犯錯誤,主要責任在大人監護不到位,此前也沒有教育過他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他們向關注此事的人道歉,也向埃及方面道歉,希望大家原諒寬容孩子,給孩子改錯的機會。

  昨天下午,記者通過朋友試圖聯繫採訪當事孩子的父母,但是遭到了其父母的拒絕。知情人稱,很多記者去丁家堵門,嚇到了家裡的老人,影響到丁家正常的生活。

  網友稱人肉因感覺恥辱

  前日,搜索出丁錦昊身份的網友「蠟筆小球」,在微博上還公布了當事人的出生年月和曾經就讀學校等個人信息。

  「蠟筆小球」認為自己所做沒有不合適的地方。

  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蠟筆小球」稱自己也是南京人,覺得很恥辱。

  昨日下午,網友貼出照片:丁錦昊曾就讀的南京遊府西街小學官網被黑。打開該網站後,跳出一個彈窗,顯示「丁錦昊到此一遊」,點「確定」後才出現網頁內容。昨晚,記者再次試圖打開該網站,發現已無法訪問。

  ■ 律師觀點

  發人肉搜索信息侵權

  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律師表示,人肉搜索這個行為本身不違法。將搜索的信息公開發布,則涉嫌侵權。「如果公開的行為導致被搜索人自殺,相關人員或要承擔刑責。」邱寶昌建議,如果要對某事進行監督,可以將人肉搜索到的信息交給有關部門來處理。

  邱寶昌說,他人有錯或有違法行為,大家不能採取侵權或其他違法的方式來糾正。

  新京報記者林野

  ■ 案例連結

  敦煌石窟現塗鴉:高級記者到此考察

  當事人疑供職香港文匯報,報社官方微博回應:現無此人

  新京報訊(記者林野)昨日,有網友在微博上貼出照片,敦煌壁畫上出現「香港文匯報高級記者宋寅到此參觀考察」的塗鴉。香港文匯報在其官方微博回應稱,現在單位沒有這個人,並譴責了「宋寅」的行為。

  13年前留塗鴉

  發布此圖的網友「BMV988哥德堡」自稱姓何。5月19日前去敦煌石窟東千佛洞第2窟參觀時看到這片塗鴉。根據何先生提供的圖片,這片塗鴉為「二000年立夏香港文匯報高級記者宋寅到此參觀考察」。

  何先生表示,這個塗鴉在2號窟入口左手牆壁,比自己肩膀略高的地方。塗鴉用籤字筆所寫,清晰可辨。本來按要求窟內不能拍照,他在徵求講解員同意後拍下這張照片。

  「筆跡像是宋寅」

  記者搜索發現,文匯報、大公報、香港商報這三家報社的駐河南辦事處,都曾有叫「宋寅」的工作過。昨日,記者聯繫上一家報社的工作人員。他說,自己確曾有個同事,叫「宋寅」。去過很多地方,書法不錯。他從字跡判斷,敦煌石窟現塗鴉為自己認識的這個「宋寅」所寫。對於「宋寅」近況,他透露其目前可能在北京看孫子。

  記者在網上找到一幅2007年河南農民書畫大賽的作品,署名「宋寅」,和壁畫上的字跡有幾分相似。

  昨日,記者聯繫了大公報、香港商報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查詢,自己單位確實曾有叫「宋寅」的,但已經離職。

  ■ 律師觀點

  覆蓋文物最高判十年

  昨天,記者聯繫敦煌石窟管理方敦煌研究院,將該情況反映給一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稱,敦煌石窟壁畫塗鴉太多,對於記者所指,沒有印象,其他情況要向上級反映。該工作人員認為敦煌石窟眾多,人力有限,亂塗鴉行為具體還是要靠遊客自身素質來約束。

  文物專家、北京天依律師所執業律師劉洋表示,他去過敦煌石窟,也見過不少石窟上面有塗鴉。但通過網友所發的圖片,並不能看出塗鴉是否覆蓋在文物上,如果沒有,則不構成犯罪,批評教育即可;如果覆蓋了,且不可修復,可追究刑責。情節嚴重的,還可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記者 林野 蕭輝 實習生 付宗恆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相關焦點

  • 南京一初中生埃及神廟刻「到此一遊」 父母道歉(圖)
    24日晚上11時多,網友「@空遊無依」發微博,稱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了「丁××到此一遊」幾個字。  24日23:06  「到此一遊」寫上埃及神廟  網友「空遊無依」發微博稱,他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旅遊時,在浮雕上看到中文「丁××到此一遊」。  @空遊無依:在埃及最難過的一刻。無地自容。我對埃及導遊「亞瑟王」說:實在對不起!
  • 密室逃脫逃出埃及神廟攻略 逃出埃及神廟全關卡攻略大全
    密室逃脫逃出埃及神廟攻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密室逃脫逃出埃及神廟全關卡圖文攻略,希望這篇通關攻略對有在玩這款遊戲的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遊戲簡介:在美麗的埃及沙漠和金字塔內,有驚人的謎題、奇妙的圖形、不同的地理位置、不斷更新的新房間……你進入遊戲後會根據提示,發現和尋找答案。
  • 埃及神廟中文塗鴉基本清除 「到此一遊」人肉火爆
    埃及盧克索神廟中文塗鴉基本清除「丁錦昊到此一遊」成為連日來被公眾熱議的話題,在丁錦昊父母替孩子向大眾道歉後,該事件並沒有平息,網友仍樂此不疲地「人肉」塗鴉事件的各種細節新華社官方微博 「新華視點」昨日公布由新華社攝影記者在5月26日拍攝的一張照片來看,在埃及南部城市盧克索神廟前,此前浮雕右側人物身上的中文塗鴉已基本被清除。記者仔細比較新華社記者拍攝的這張照片與此前網友「空遊無依」提供給本報的塗鴉原圖後,基本確定這應該就是「空遊無依」拍攝到「到此一遊」字跡的同一塊石壁。
  • 埃及神廟的故事,世界上最大的神廟,布局原來是這樣的
    埃及神廟的故事,世界上最大的神廟,布局原來是這樣的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埃及的故事,今天我們聊聊除了埃及金字塔之後,全世界最大神廟的布局。(1)第一塔門與大庭院阿蒙大神廟現有被考古學家排列的10個塔門。作為大神廟的入口是第一塔門,是由第二十五王朝(也可能是第三十王朝)建築的,但沒有完工,塔門的寬為113米,高為43米,基厚度15米,頂部厚度為五米,在引向大庭院南的大門上,有段文字記載了法老的主要神廟的寬度和長度,它是隨拿破合過徵埃及的學術團成員所刻的。
  • 快評: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你就敏感?
    近日,一組名為「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並引發網友熱議。八達嶺景區回應稱,目前景區擁有自己的執勤隊伍,文管科人員也會每天上城巡視,監督並制止遊客亂塗亂畫。    這起事件不同以往之處在於,刻字地點在八達嶺長城,它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歷史文化象徵,在長城上刻字,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此前,輿論場上熱議的多起遊人刻字事件,也都與長城有關。
  • 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你就敏感? | 內參快評
    近日,一組名為「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並引發網友熱議。八達嶺景區回應稱,目前景區擁有自己的執勤隊伍,文管科人員也會每天上城巡視,監督並制止遊客亂塗亂畫。這起事件不同以往之處在於,刻字地點在八達嶺長城,它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歷史文化象徵,在長城上刻字,其負面影響不言而喻。
  • 埃及古珠沒資料?權威學術經典來襲,目前國內唯一 | 玉分享
    此書原作者是夏鼐,中國考古學先驅、中國人學習埃及學的鼻祖,浙江溫州人。國內最早開始關注珠子文化研究就是他,除了埃及古珠,鑲蝕紅玉髓在中國的傳播也必定提到夏鼐。中國人寫的書,為什麼會需要翻譯呢?夏鼐生於1910年,先後畢業於清華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獲埃及考古學博士學位。
  • 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廟「日光節」是什麼節日 具體日期什麼時候
    ­   當地時間22號,埃及南部亞斯文省的阿布·辛拜勒神廟迎來一年兩次的「日光節」,吸引了大批遊客。­  其實在幾十年前,阿布·辛拜勒神廟的「日光節」還是每年2月21號和10月21號。這兩個日子,是古埃及第19王朝第三代國王拉美西斯二世的誕辰日和登基日。
  • 1300年中美洲瑪雅神廟遭破壞,遊客在牆上刻字,被阻攔還很不高興
    據外媒11月28日報導,兩名男性遊客在瓜地馬拉一座擁有1300年歷史的瑪雅神廟牆上刻上了自己姓名的首字母,被抓了個現行。▲神廟牆壁上的刻痕這兩名男子看上去中等年紀,被發現時他們正在往蒂卡爾二號神廟的牆上刮刻「A+T」的字樣。蒂卡爾神廟位於中美洲,是古代瑪雅城市蒂卡爾的金字塔,是前哥倫比亞社會的文化遺址,興起於16世紀西班牙對美洲的殖民之前。
  • 八達嶺長城現英文刻字塗鴉 損壞長城有哪些處罰?
    中新網北京8月16日電 近日,一組名為「八達嶺長城遭刻字,有大量英文」的照片在微博上流傳,並引發網友熱議。八達嶺景區回應稱,目前景區擁有自己的執勤隊伍,文管科人員也會每天上城巡視,監督並制止遊客亂塗亂畫。  長城刻字現象為何屢禁不止?損毀長城將面臨哪些懲罰?國外在保護文物古蹟方面又有怎樣的措施?近日,記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調查採訪。
  • 八達嶺長城現英文刻字塗鴉 損壞長城面臨哪些處罰?
    長城刻字現象為何屢禁不止?損毀長城將面臨哪些懲罰?國外在保護文物古蹟方面又有怎樣的措施?近日,記者就上述問題進行了調查採訪。八達嶺長城被曝刻字現象近日,微博上流傳的圖片顯示,八達嶺長城景區方磚有大量刻字,被刻在方磚的字跡除了中文外,還有少量韓文、大量英文。一些英文被刻在長城入口處最顯眼的地方。
  • 2019渝中考英語作文題 用英語發帖談埃及神廟塗鴉
    今年 英語作文題 用英語發帖談埃及神廟塗鴉事件 用英文在網上發帖,對最近發生的埃及神廟中文塗鴉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昨天中考最後一堂考試———英語的最後一道題。考生發完這個帖子後,完成所有學科的考試,靜待27日公布考試成績。
  • 重慶中考英語作文題:發帖談埃及神廟塗鴉事件
    重慶今年中考英語作文題  用英語發帖談埃及神廟塗鴉事件  用英文在網上發帖,對最近發生的埃及神廟中文塗鴉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昨天中考最後一堂考試———英語的最後一道題。  今年英語考試的寫作題,背景材料非常新鮮,以上個月中國一名中學生在埃及神廟用中文塗鴉「某某到此一遊」事件為話題,假設國外某網站發起對這一事件討論,要求考生用中學生的身份寫作一個約80個單詞的跟帖。  「這個事件在微博上炒得很火,我平時上網習慣用中文跟帖回復,哪裡用英文寫過喲!腦殼一下子短路,半天沒反應過來,不曉得啷個組織語言。」
  • 埃及出土一尊古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頭像
    新華社開羅4月22日電埃及文物部22日發表聲明說,一支埃及考古隊近日在埃及南部亞斯文附近發掘出古羅馬皇帝、哲學名著《沉思錄》的作者馬可·奧勒留的一尊大理石頭像。據埃及文物部官員艾曼·阿什馬維介紹,馬可·奧勒留的頭像在埃及罕有發現。
  • 埃及文明與中國文明
    一直擴張到埃及。並說埃及文明是夏朝。這點就讓人有點匪夷所思了。三皇五帝都在,怎麼夏啟就變成了埃及的法老啦?信奉這些言論的人無非是列舉三條 1象形文字 2金字塔陵墓造型 3三星堆雕塑。這三點都是比較相近的,他們認為甲骨文一出世就是成熟的文字。成熟的文字肯定有他們的淵源。這個淵源就是埃及的象形文字。胖哥這裡插一句啊,如果說與古埃及象形字最像的文字。應該是藏文。
  • 母校拾粹
    我希望她帶給母校的不僅僅是一番靈秀,還應有更高的升華。 沿河邊西行,在辦公樓後有條小路,路兩旁各矗立著一塊刻有朱紅大字的巨石。東石刻著「母校情」,西石刻著「思源」。落款都在背面,東石是農學系七七、七八級校友,西石是園藝系七七級校友。正面的刻字碩大盈尺,醒目異常。我不懂書法,只覺得字寫得龍飛鳳舞,流暢飛揚,遠觀峭拔雄偉,內蓄剛健豪放。
  • 埃及發現阿蒙神金匠墓 已有約3400年歷史
    9月9日,在埃及盧克索,考古人員在阿蒙神金匠墓內工作。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9月9日,在埃及盧克索,考古人員在阿蒙神金匠墓內工作。新華社發(艾哈邁德·戈馬攝)埃及文物部9日宣布,埃及考古人員在該國南部盧克索發現一座古埃及十八王朝時期為供奉阿蒙神服務的金匠之墓,該墓已有約3400年歷史。
  • 瀋陽故宮鳳凰樓牆磚被刻字,「到此一遊」屢禁不絕
    有外地遊客表示,儘管刻字很不明顯,但這樣細小的破壞大煞風景,讓人看了痛心又氣憤。律師表示,國內文物古蹟多次出現刻字等破壞行為,說到底是破壞文物古蹟的違法成本太低。鳳凰樓及「臺上五宮」牆磚被刻字昨日有網友微博爆料稱,瀋陽故宮鳳凰樓的磚上「×××到此一遊」之類的刻字很多。
  • 埃及旅遊攻略(四)
    可以去參觀下卡爾納克神廟、盧克索神廟、門農神像等。也可以坐馬車逛盧克索市區,感受下古都風情。小編覺得盧克索的馬車有點驚悚,如果不是旅行社安排,真不敢坐。盧克索的馬車夫很熱情也很執著,當然不是對你,而是你口袋裡的錢包。雖然是旅行社安排的,馬車夫還是向沒人索要了一美金的小費。
  • 批"刻字鹹豬手":重要的不是誰在武侯祠刻了字
    某些「刻字鹹豬手」留名不倦,看起來濫觴於傳統文化,實際上是文明與法治的敗筆。兩面都不到位,路培國們的名字,隨時都會出位。「路培國」走紅了。隔一段時日,總有這樣的遊客一舉成名。比如在故宮銅缸上刻字的「梁齊齊」,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刻字的丁錦昊……路培國「成名」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前出師表》石刻上,落款時間為2015年4月30日。儘管相關部門對石刻做了技術性修復,但這個名字如同石刻留下的斑駁一樣,已經在人們記憶中留下了醜陋的陰影。根據成都當地文化名人李伯清的舉報,三年前,路培國這個名字就曾被刻在楊升庵的《臨江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