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鳳凰樓牆磚被刻字,「到此一遊」屢禁不絕

2020-12-20 澎湃新聞
瀋陽故宮「臺上五宮」及鳳凰樓等樓閣的牆磚有多處刻字。 《遼瀋晚報》 圖

在瀋陽故宮出現頻率很高卻被「視而不見」的四個字,是「到此一遊」。

昨日,有網友發布微博稱:瀋陽故宮鳳凰樓被遊客刻字,同時配上了照片。青磚上劃刻痕跡多為「XXX到此一遊」。

對於日最高客流2萬人次的瀋陽故宮而言,想「看住」每一位遊客顯然是不可能的,工作人員只能不斷修補並寄希望於遊客文明素質提高。有外地遊客表示,儘管刻字很不明顯,但這樣細小的破壞大煞風景,讓人看了痛心又氣憤。

律師表示,國內文物古蹟多次出現刻字等破壞行為,說到底是破壞文物古蹟的違法成本太低。

鳳凰樓及「臺上五宮」

牆磚被刻字

昨日有網友微博爆料稱,瀋陽故宮鳳凰樓的磚上「×××到此一遊」之類的刻字很多。還有的刻下了日期,不知是刻字者生日還是刻字日期。同時該網友發布了拍攝的圖片,刻在牆磚上的名字清晰可辨。

昨日上午10時許,遼瀋晚報記者來到瀋陽故宮,沿中軸線向北來到鳳凰樓。在鳳凰樓北門外的牆壁上,距地面1.5米左右的牆面能看到不少刻字,其中一些已塗上了與磚色接近的砂漿塗料。

如果距離稍遠,這些刻字並不很醒目; 但靠近仔細觀看,會發現這些刻字有的筆畫很深,明顯是尖銳硬物造成的。鳳凰樓北側樓體磚被刻字較多,東西兩側相對要少一些。樓體南側刻字較少,或是少有人經過的緣故。

在「宮高殿低」的瀋陽故宮中,與鳳凰樓同在4米高臺上的清寧宮、關雎宮、永福宮、麟趾宮、衍慶宮的牆磚上都有刻字,其中清寧宮南面牆壁上塗抹修復的痕跡遠遠望去很明顯。不過遊客們少有近距離仔細觀察牆磚的,大多忙於閱讀銘牌、觀看展品和拍照留念。

遊客氣憤:

刻字雖細小但很煞風景

隨後遼瀋晚報記者來到東、西配宮及高臺南側的翔鳳閣、飛龍閣,發現這些宮殿牆磚上刻字要少一些。這些牆磚上刻的字跡不同程度風化,有些已經變得模糊,雖仔細辨認也只能認出一句話中的一兩個字,人名多已看不完整。

查看過故宮內大部分宮殿樓閣後,遼瀋晚報記者發現越是靠近中軸線的建築,其牆磚上刻字越多些,反之越少。刻字的內容多為「×××到此一遊」,也有的只留下名字,還有的留下了日期,不知是刻字日期還是出生日期。

昨日上午的小雨中,瀋陽故宮內仍有不少外地遊客,在解說員的引領下徜徉於各宮殿間,不時放下傘冒著雨拍照。

一對山東來沈的老夫妻,盯著牆磚看了一會兒對記者說:「這些留念的刻字不太明顯,很細小,但很煞風景,讓人看了又痛心又氣憤!」

一位北京口音遊客說:「要是刻字讓我看見了肯定要制止,太不文明太沒素質了,全國保存完好的故宮就兩個……」

無法看住每位遊客 只能不斷修補

在牆磚上查找,遼瀋晚報記者發現了幾個完整的名字:孫登科、張平、張庚、許建、劉桓及張冬欣等,還有刻日期「一九八一年四月四日」等,還有崔××、張×等斑駁的字跡,無法完整辨識。

在瀋陽故宮內逗留約2小時,遼瀋晚報記者注意觀察遊客行為,未發現有人在牆磚上刻字。遊人們也少有大聲喧譁吵鬧,他們或是安靜地欣賞建築,或是注目書畫展品,講解員的聲音聽上去很清晰。

昨日下午,遼瀋晚報記者找到瀋陽故宮博物院相關工作人員。實地查看後,工作人員表示多年來,瀋陽故宮不斷進行修繕,以「修舊如舊」的標準保護古蹟。遼瀋晚報記者在故宮內也看到有正在維修施工的地方,偶有工人搬運物料。

故宮建築上的刻字是多年累積的,牆上的塗抹就是在修繕時採取的一種辦法。工作人員表示,瀋陽故宮日最高客流達2萬人次,想看住每位遊客是不可能的,只能不斷修補並寄望於遊客文明素質的提高。

律師:違法成本低導致禁而不絕

對於瀋陽故宮牆磚刻字的行為,遼寧同宇律師事務所主任姜乃芳律師表示,亂塗亂畫亂刻的行為一旦被認定,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實施條例》將處以200元以下罰款。

「如果破壞到一定程度,公安機關可以對實施破壞者給予拘留;嚴重的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破壞者進行賠償。」他說。

姜乃芳律師表示,文物所在單位一般沒有行政執法權。「如果當場發現刻字的人,工作人員可以將其移送公安機關;如果沒當場抓住,但破壞較為嚴重,可以調取監控錄像並報案。」

他表示,國內文物古蹟多次出現刻字等破壞行為,說到底是破壞文物古蹟的違法成本太低。 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李毅

遼瀋快評

你刻下的正是你無法抹去的素質汙點

瀋陽故宮並不是「到此一遊」的唯一受害者,全國幾乎任何景點都沒能倖免。甚至在遙遠的國外,都有人漂洋過海「鐫刻」留念。

最著名的「把臉丟到國外」的要數中國學生丁某某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有著3000多年歷史的浮雕上留下的到此一遊,最後其家長通過媒體向公眾道歉。

沒有受到更嚴厲的懲罰也許是讓眾多人肆意妄為的原因之一。就像瀋陽故宮的管理人員一樣,每天面對來自世界各地超2萬的遊客,管理難度可想而知。

可一旦將保護文物和周邊設施的任務完全依靠遊客的個人素質時,缺乏管理和處罰的弊端就立即顯現出來。最終的代價很可能是文物受損,這損失是難以估量的。

一些國家對塗鴉和刻畫的行為可謂毫不留情。2008年,英國首次以共謀罪判處一個街頭塗鴉團隊,5人被判18個月至2年刑期。

2013年,《俄羅斯聯邦行政違法法典》修正案大幅提高了違反歷史文化古蹟保護規定的罰款數額。違反文化遺產保護規定的行為發生時,對個人的處罰將由最高1500盧布(約合人民幣300元)提高到2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4萬元)。

由於我國對「××到此一遊」等行為的法律規定缺乏細則。我國第一部旅遊法規定,旅遊者在旅遊活動中應當遵守社會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尊重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傳統和宗教信仰,愛護旅遊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遵守旅遊文明行為規範。

雖是立法進步,但處罰卻因為缺乏認定細則而仍遇瓶頸。

每到一處景點,留下美好印象幾乎是每個人的正常心理。但如此以破壞的方式留念,無論如何不可取,更不該成為所謂的「旅遊文化」。

中華民族曾以「文明古國」和「禮儀之邦」而引以為豪。這種傳統美德永遠不該丟掉,因為你刻下的也許正是你無法抹去的素質汙點。 (原題為《瀋陽故宮鳳凰樓「臺上五宮」牆磚被刻字》)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瀋陽故宮鳳凰樓演繹國際旗袍文化
    瀋陽故宮鳳凰樓演繹國際旗袍文化5) "← →"翻頁 9月19日,「盛京1636——首屆瀋陽旗袍國際文化節
  • 390年前中國盛京第一「大廈」,瀋陽鳳凰樓重新開放
    北京時間2019年5月21日,關閉近30年的中國瀋陽故宮鳳凰樓重新對觀眾開放。中國瀋陽故宮鳳凰樓如今已有390歲,是當年盛京城內的最高建築。鳳凰樓坐落於瀋陽故宮中路建築群的中軸線上,始建於清太宗天聰年間(1627年至1635年),為黃琉璃瓦綠剪邊、重簷三滴水、圍廊、歇山式建築。
  • 僅次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皇宮建築,瀋陽故宮值得打卡嗎?
    參觀路線一般是由崇政殿至東區然後到中區清寧宮區域,然後再鳳凰樓至西區迪光殿。整體來說,瀋陽故宮並不是很大,約2個小時左右即能逛完。今天我便和大家分享一下這次的故宮之旅。▲ 圖為瀋陽故宮鳳凰樓中區建於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主要有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除了崇政殿之外,鳳凰樓、清寧宮等基本上就是後宮的生活區域。
  • 瀋陽故宮的歷史變遷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瀋陽故宮跟北京故宮相比,有哪些獨特的看點?
    北京故宮作為國人肯定是誰都知道的,400多年的時光賦予了這座宮殿太多的故事,而瀋陽故宮雖說歷史沒有背景故宮長,知道它的人不如知道北京故宮的人多,但是你不能否認,他們是同樣的重要,在文物古蹟方面,具有同樣的地位和保護價值。
  • 中國旅遊景區大全之瀋陽故宮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說起瀋陽故宮,別覺得它名氣沒有北京故宮大,就瞧不起它。其實瀋陽的故宮裡不但珍寶數量大,精品也有不少,今天就給各位介紹幾件。
  • 參觀不一樣的宮殿,體會不一樣的風情——瀋陽故宮
    1/序言 東北是滿族的發祥之地,瀋陽故宮也是滿清入關之前的議政之所,而入關之後,這裡作為陪都宮殿,也成為了幾名皇帝東巡時的駐蹕之地,這瀋陽故宮在中國的歷史上便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只不過它的地位並不會如現下感受的那樣重要罷了。
  • 中國僅存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築群之一——瀋陽故宮
    說起故宮,想必每個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不得不說,瀋陽故宮的存在感那真是沒有了。哈哈哈。我有時會開玩笑的說,兩個故宮各有各的特色,如果北京故宮是大家閨秀,那麼瀋陽故宮的小家碧玉也是獨具一格呢。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瀋陽故宮吧。
  • 東北瀋陽也有故宮,這是中國現存僅次於北京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築
    一、視頻講解趁除夕有空而且人少,我來到瀋陽路看看瀋陽故宮附近尋求過年的氣氛,但是今年由於病毒的緣故所有博物館都關閉了,那麼我就在視頻裡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當天我所見到盛京皇宮(瀋陽故宮)吧!視頻走起!我今天在視頻裡所拍攝的就是瀋陽最著名的標誌建築「一宮兩陵」的盛京皇宮,它就坐落在瀋陽方城裡的瀋陽路上。瀋陽路當年規劃修建了清代一條街,貌似始終不太火,當然這對保護文物有好處。瀋陽故宮又稱盛京皇宮,陪都宮殿,在皇宮兩旁都立有下馬碑,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可惜啊二十多年前被一輛沒下馬奔馳汽車給撞毀了一座!
  • 原來「故宮」不只一個,從瀋陽故宮5大館藏來看,叫故宮的都厲害
    一說到故宮,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北京嘛,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嘛,很有名的,大家都知道,但是,要說中國可不只一個故宮,你相信嗎?其實真的是不止一個故宮的,比如瀋陽的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還有南京的明故宮,都叫故宮,也都是藏品非常豐富的博物院。
  • 批"刻字鹹豬手":重要的不是誰在武侯祠刻了字
    某些「刻字鹹豬手」留名不倦,看起來濫觴於傳統文化,實際上是文明與法治的敗筆。兩面都不到位,路培國們的名字,隨時都會出位。「路培國」走紅了。隔一段時日,總有這樣的遊客一舉成名。比如在故宮銅缸上刻字的「梁齊齊」,在埃及盧克索神廟浮雕上刻字的丁錦昊……路培國「成名」於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前出師表》石刻上,落款時間為2015年4月30日。儘管相關部門對石刻做了技術性修復,但這個名字如同石刻留下的斑駁一樣,已經在人們記憶中留下了醜陋的陰影。根據成都當地文化名人李伯清的舉報,三年前,路培國這個名字就曾被刻在楊升庵的《臨江仙》上。
  • 中國現存兩大宮殿建築群,一個是北京故宮,另一個你知道嗎?
    一提到故宮,我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北京的故宮博物院,又稱紫禁城。相信大家都曾去過,在我國現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瀋陽故宮,你們知道嗎?有沒有去過嗎?瀋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兩大宮殿建築群之一,又稱盛京皇宮,為清朝初期的皇宮,距今近有400年歷史。
  • 北京天壇公園牆磚遭遊客刻字園方稱違者列黑名單5年內禁入園
    天壇建於明永樂年間五一假期將至,北京天壇公園近日有遊客反映,園內一處明代壇牆牆磚疑遭人連續3年刻字。牆磚疑遭同一人連續刻字有遊客表示,位於成貞門東側的老壇牆上被人亂刻亂畫,其中一塊牆磚刻有多種字樣和符號,右側則刻有3個時間點,分別為「2012年12月30日」、「2013年6月29
  • 來到瀋陽除了故宮,一定要來中街,可不比廣州的上下九差哦
    中街的歷史要從明末算起,明朝時期,由於瀋陽周邊的遼東開原、廣寧、撫順的馬市貿易非常的繁榮,從而帶動了瀋陽商業的發展,也是那個時候,瀋陽中街商業街開始有了雛形。時至今日,瀋陽中街已經接近四百年的歷史與發展,是中國最早也是最知名的商業街之一,可以說,中街見證了瀋陽的發展歷程。而中街的美麗與繁華,只有在親自去體驗過,才能知曉它的魅力所在。
  • 三天時間,瀋陽去哪旅遊比較好?
    瀋陽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有著深厚的文化和歷史底蘊,總面積達到一萬多平方千米,目前常住人口達到800多萬人,瀋陽屬於半溼潤的大陸氣候,它在東北地區是整體靠南的,所以在冬季的時候不會很冷。
  • 到瀋陽怎麼玩兒盡興?總共分十步,走著……
    第二站:清初皇城——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按照建築布局和建造先後,可以分為3個部分:東路為努爾哈赤時期建造的大政殿與十王亭;中路為清太宗時期續建的大中闕,包括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以及清寧宮、關雎宮、衍慶宮、永福宮等;西路則是乾隆時期增建的文溯閣等。 鳳凰樓是故宮內的最高建築物,在這裡可以清晰地俯視整個盛京城內的景物。
  • 埃及神廟中文塗鴉基本清除 「到此一遊」人肉火爆
    ■ 網友質疑丁錦昊「到此一遊」或有人託舉完成記者仔細比較新華社記者拍攝的這張照片與此前網友「空遊無依」提供給本報的塗鴉原圖後,基本確定這應該就是「空遊無依」拍攝到「到此一遊」字跡的同一塊石壁。不過,不少情緒激動的網友在看到這張新華社提供的照片後卻更為質疑,因圖片中無意拍攝到的一名成年男性遊客的身高僅到被刻字浮雕人物的小腿處,很多網友質疑還未成年的丁錦昊身高應該是夠不著浮雕人物的上半身位置並留下 「到此一遊」字跡的。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 今年聯辦特展
    今年,瀋陽故宮將與北京的優質文化資源展開對口合作,故宮學院瀋陽分院將完成揭牌。同時,瀋陽故宮與首都博物館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今年「五一」就將迎來首博的「佛造像精品展」。同時,力爭與北京頤和園、園林博物館開展館際交流與合作。  昨日,瀋陽市政協委員、瀋陽故宮博物院院長白文煜接受遼瀋晚報採訪。去年,經國家文物局公示,瀋陽故宮博物院成功晉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 南京一初中生埃及神廟刻「到此一遊」 父母道歉(圖)
    24日晚上11時多,網友「@空遊無依」發微博,稱在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浮雕上,看到了「丁××到此一遊」幾個字。  「到此一遊」當事人父母道歉  題字引風波 孩子哭一夜 媽媽流淚:懇請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  有網友指責塗鴉行為太不應該,也有人認為對孩子應該寬容一點  消息引發輿論關注。有網友根據種種信息,將塗鴉風波的當事人指向南京一名初一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