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忘了我曾告訴你:你要成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師

2021-02-18 璃語職美人

如果你考大學那會兒對自己的職業目標不明朗,學了一份不那麼喜歡的專業,並且還從事了和專業密切相關的工作,你會怎麼辦?

 

第一條路是果斷放棄繼續尋找;

第二條路是說服自己一直做下去;

還有第三條路,那就是在沒有選擇的前提下,先竭盡全力做好它、同時不要停止探索的腳步,直到找到自己的興趣把愛好養大,成為自己的一份事業呢?

第一路的風險在於,你可能會不停地換工作,換來換去卻始終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第二條路最好的情況是隨著能力的提升,你開始喜歡上這份工作,到後來發現這份工作原來還是適合自己的,於是就愉快地繼續做下去;


然而也有另外一種可能,那就是隨著能力的拓展和增強,你會發現其他更適合自己的領域,或者曾經的夢想重新敲打你的內心,讓你輾轉反側——

 

是繼續做下去,畢竟自己積累這麼多年了;


還是找一個領域切換職業軌道?

 

第三條路就是切換職業軌道最常見的策略。

然而問題在於,道理說起來都知道,但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尤其對於一名結婚生子的女性而言,難度之大、付出的辛勞之多,各位朋友應該不難想見。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作為職業規劃師的我,是如何靠著自己給自己做職業規劃,步步為營走到了今天,希望能給你帶來一定的啟發。

在職業規劃領域,講的最多的有兩個概念,一是興趣,二是能力。

 

據我們職業規劃師們的諮詢經驗,很多人往往在這裡出現的迷茫和糾結最多。

 

最常見的情形包括——

1、做不好眼前的工作,一度懷疑自己是否適合這份職業;


 2、終於找到了一份不錯的職業,可做著做著倍感受挫,再次懷疑自己的選擇;


 3、不喜歡現在的職業,但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適合怎樣的職業..

於是很多人看到「職業規劃師」這個頭銜時,都巴不得對方給自己劃好一條路,然後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就可以順風順水過一生了。

 

如果真有這麼簡單的事,那成功也就過於輕而易舉了。

我大學的專業是會計學,和很多人一樣,當時我的目標感並不強,文科出身的我沒有考取第一志願,但好像也不太傷心,就聽從父母的建議學了會計。

 

畢業之後,我多少有些不甘心,想起自己上學那會兒喜歡寫作,就嘗試去找廣告公司文案之類的工作,然而天不遂人願,由於會計的專業性太強,兜兜轉轉一圈之後,我最終還是從事了會計工作。

 

這一做,就是十年。

 

這十年,我從一名職場小白做到了一家製造業企業的財務經理,期間完成了結婚生子的大事,一邊積累實踐經驗,一邊考取了相關證書。

 

那個時候我很確定一點,就是我認為自己不該貓在工廠裡渾渾噩噩過一生,所以我決定走出來。

我當時給自己做了一個能力評估,覺得自己的表達能力屬於自己的優勢,就決定把這個優勢繼續發揚光大,於是我看準了一個行業,培訓業。

 

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及多年的實踐經驗,無疑,財務培訓這條路成為當時非常適合我自己的職業切換軌道。

 

為了完成這次職業轉換,我辭去了令人豔羨的財務經理工作,開始了在一所民辦學校代課的生涯。

 

一個學期之後,正好有一家大型培訓機構招財務培訓師,得知這個消息的我直接上門找到了那家機構,當著負責人的面試講了十分鐘,很快拿下了這份offer。

由於培訓師的工作時間相對於企業財務而言自由一些,有課的時候我就上課,沒課的時候除了備課之外,我開始撿起了自己童年的夢想,那就是,寫作。

 

當家人熟睡的時候,正是我大量閱讀和寫作的絕好時間,就這樣,不到一年的時間,我的寫作能力迅猛提升,很快被一家專欄看中,邀請我去寫專欄,並且開始有了第一份寫作酬勞。

 

一年多前,我開通了這個微信公眾號,同時因為需要輔導學員就業的緣故,便自費學習了生涯規劃,考取了中級職業生涯規劃師的證書,並利用業餘時間起了職業諮詢,直到職業諮詢成為我的副業。

 

如今,我的累積職業諮詢時長達到了1000+小時。

 

我在去年出版了兩本職場書籍,奠定了自己職業作家的基調與路線。

 

 

在我看來,有別於男性規劃師,女性規劃師更為細膩更敏銳,更能捕捉當下職場人的焦慮與迷茫,對於很多問題,女性諮詢師比男性更能提出不同的角度和方法。

 

如今我赫然發現,我要感謝自己多年來財務工作的歷程,它鍛鍊了我的思維,讓我的解析思路清晰有條理,同時,這裡有四種答疑解惑的方式,我還會不定時組織線上討論,和這裡的小夥伴們進行交流與碰撞。

 

我始終記得李笑來老師的那句話——

直播微課分割線~

 

在充滿職業變數的今天,我希望自己過往的職業經歷能夠給你一定的啟發。

另外還有個重要的消息要公布,那就是下周一(4月17日)晚八點,我會在脈脈平臺上進行首次職場課程直播,題目是《如何避開情緒陷阱,戰勝KPI焦慮?》

截止到現在,已有一萬七千多的職場夥伴們關注了該次直播,也歡迎這裡對情緒管理感興趣的夥伴們前來圍觀。

 

關於情緒管理話題,我打算做完這次直播之後整理成文,在公眾號裡予以推送。

 

具體圍觀方式參見「閱讀原文」,我們周一晚八點,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十年後,我終於正式起航職業規劃師之路
    明道生涯 攜手初級諮詢師分享職業規劃師背後的故事和成長路徑~劉芳(筆名-芳妮)職業規劃師明道生涯一期團督學員愛好:徒步、看書、攀巖、音樂曾在電力行業民營公司任職人力資源經理寫在前面的話:10年前,她為自己設計了未來做職業諮詢的路徑;
  • 適合成為職業規劃師的人,大多有這5種特點
    在如今的職場,有關職業的問題多種多樣,職場人對工作的迷茫和焦慮遠不止工作倦怠一種,多種現象表明,很多人之所以出現職業問題是因為缺乏職業規劃。很多職場人對職業規劃只有很模糊的概念,對於自己的興趣性格怎樣找到真正適合的工作也不知道做出合理的分析判斷,基於這樣的情況,尋求外界的幫助成為了最好的選擇,職業規劃師這個新興的職業,開始進入更多人的視線。
  • 職業故事31:職業規劃師
    當我告訴朋友們我在尋找職業規劃師這個職位體驗機會的時候,很多人都是聽說過這個職業,但是不知道在哪裡能找到靠譜的職業規劃師。上網搜索了一些職業規劃師所屬的機構,有些不太專業,有些實際上是心理諮詢師順帶著做職業規劃,很久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後來一個老朋友聽說了我的事情,主動幫我聯繫了國外一位有十多年職業規劃經驗的職業規劃師來協助這份職業體驗。
  • 想做高考志願規劃師,先要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
    高考志願規劃師是當前市場上十分火熱的高薪職業,吸引著不少人去參加規劃師培訓,希望能夠通過志願填報來獲得更高的收入,但是高薪的背後背負著家長的期許和學生的未來,除了賺錢,這份職業更要有責任,有擔當,有助人之心,盡全力幫助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成,學有所用,而這一準則也正是志願規劃師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
  • 職業教育的在線時代,更需要的是職業規劃師
    聽說我現在的工作需要拓展這些內容,也學!怎麼辦,學海真的開始無涯了。現在大多數的在線教育產品,無論是平臺型的,還是垂直某個領域的,關注的重點大多在教育產品本身,市場上什麼熱門推什麼。但是,很少有平臺在給學員推薦課程之前,告訴學員,你適合學什麼。也就是缺少了職業規劃這個環節。而在我看來,這個環節恰恰是最重要的。首先,不是所有人都合適去學那些看起來熱門的課程。
  • 想報考職業生涯規劃師,不知道這個前景咋樣?
    我扒了一下,發現以下幾條:第一,從就業環境來說,職業生涯規劃師,已經被大學輔導員、企業HR、成功學大師甚至擺攤算命的江湖術士承擔了,而是他們都一專多能,將職業生涯規劃師的生存空間擠壓到所剩無幾。即便是歐美發達國家,職業規劃師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融入了國家的教育體系,讓學生從小進行職業體驗。放眼國內,職業生涯規劃師也沒有成熟的就業環境。
  • 脫口秀大會3楊天真變身「職業規劃師」,新角色她夠專業嗎?
    在近日熱播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職業規劃師」這個職業伴隨著領笑員楊天真上線,受到了廣泛關注。楊天真何許人也?她曾是範冰冰工作室宣傳總監,當過鹿晗、馬伊琍、朱亞文、張雨綺、趙又廷、白宇、歐陽娜娜等多位知名藝人的經紀人,練出了一流的識人能力,而且她本人也是一個移動的「熱點」,多次因為自己的業務能力、工作態度上過熱搜。
  • 成為生涯規劃師必看的「成長手冊」
    甚至你還自己面臨很多生涯問題,還不知如何解決。 如果都還沒有面對過職業的痛點,並成功跨越過它(注意,不是繞過)。你覺得如何能在生涯發展上有個人定見? 如果你職業發展出色,差不多也要五年時間,在集團性公司能成為中層管理者;而在小公司或創業團隊達到總監或VP級別。
  • 「裸辭」某個程度上是在解救自己?職業規劃師如是說
    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不要輕易「裸辭」,能做到敢於承認自己「不行」適時放過自己就好。如果目前的工作真的那麼令你不能忍受,先清晰地認知自己的性格和興趣,找到職業定位,做好職業規劃先找到新工作是比較穩妥的做法,而在當前那份不適應或不喜歡的工作中,總有機會能讓你積累經驗,將來遷移到新工作去,適應工作並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正確的做法,而不是先辭職再說。
  • 脾氣好的周歡歡是如何成為人生規劃師的?
    她也深深懂得,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用雙手創造,所有美好的生活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奮鬥換來。我也曾聽過許多故事,看過許多書。但是,沒有哪個故事能像身邊人的力量這般,直抵人心。周歡歡,最美媽媽們,都是這力量的代表。
  • 聽說,你想當城市規劃師……
    本期,我們要向需要填報志願的學生和家長,特別是不明覺厲的吃瓜群眾,簡單普及一下: 每次說起我是做城市規劃的    都能聽到這樣的靈魂拷問:城市規劃,是對城市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作出的綜合部署和計劃安排。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重要依據。
  • 大咖帶你走走「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課堂
    #都是什麼人學習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的學員基本要求是:年齡30歲以上,8年以上職場經驗。她跟老公分享說,要先做兩個改變:第一是改變和老公的周末行動,不再強迫I(內向)、又是F(情感)偏好的老公每次都在為了考慮她的感受、讓她開心而勉強自己陪她出去進行各種活動;第二是支持老公去學習樂器,她的老公特別喜歡樂器。他非常支持她的各類提升與學習,而她則一直沒有去支持過他的愛好。
  • 我,90後獨立職業規劃師,月收入過萬!
    沒想到在次日的火把生涯閉門會上,她又表現出了身為職業規劃師的另一面,技能相當專業,又有很高的助人願景。她分享道:「剛開始做獨立諮詢師的第一個月,我的收入就過萬了。」我想,這是她應得的。左一老師既有90後的衝勁兒,又有成熟諮詢師的穩重深刻。
  • 高考志願規劃師,你真的專業嗎?
    高考志願規劃師是高考國情下,自然出現的社會角色、職業細分。在新高考改革推行後,將更為重要。10年前的志願填報,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在親戚朋友、家庭摸索中完成。回想當年的你和我,交完考卷、查完分數,來不及深度規劃接下來的人生路,「志願填報」就匆匆開始,又囫圇結束了。隨之而來的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人才潛能沉默。
  • 職業規劃師明旭,感悟隨筆:敬畏生命·不忘初心 慢慢來·才更快
    因為MBTI-16種性格類型理論所關注的是我們每個人先天大腦本我的偏好,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最舒服、最自然、最本能、最有天賦的那一部分,其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生涯教育與職業規劃,團隊管理與人才發展,人際關係與自我管理方面,都有非常顯著的應用效果。   目前MBTI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性格類型測評工具之一。
  • 央視主持人董卿談育兒:在我們成為母親前,千萬別忘了先成為自己
    直到一位好朋友對她說了這麼一句話:「你有沒有想過去成為你孩子希望你成為的那種人?」董卿明白了:成為母親前,別忘了先成為自己。這句話不僅給了董卿動力讓她的事業發展得越來越好,也讓我有了醍醐灌頂的感受。因為我也在糾結到底是帶孩子還是去工作。社會是很殘酷的,也許在家帶幾年孩子出去就連合適的工作都很難找到,可是去工作了又該怎麼很好的教育孩子呢?
  • 中國首席全球職業規劃師:道路的起點在自己心裡
    一方面,由於長期對智力教育的推崇,孩子們缺少接觸世界、發展自己興趣愛好的機會;另一方面,社會、家長也缺乏對孩子足夠的尊重,很少給他們自主選擇的自由。   「這就使得孩子們在成年以後也不再去想『我要什麼』、『我喜歡什麼』,而是習慣於被動地接受與順從。等到真正面臨選擇的時候,才發現根本沒有選擇與判斷的能力。」
  • 生涯規劃師和職業規劃師有何區別?3個角度告訴你差異
    生涯規劃師和職業規劃師有何區別?面對凌亂培訓市場,不少學校心理健康教師不知道選擇生涯規劃師還是職業規劃師繼續學習。本文將從兩者的服務對象、培訓內容、培訓目的來闡述兩者的差異。服務對象從服務對象上來講,生涯規劃師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學生,即初高中學生,以及同等學歷的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師服務對象主要是職業人士。培訓內容生涯規劃師和職業規劃師的培訓內容既有區別又有聯繫。
  • 城市規劃師要學什麼?最全課程體系大公開
    剛進入學校大門:完全不知道學什麼,感覺什麼東西都要學?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後:明確了大概的方向,懂了一些東西,但是感覺要學的東西更多了?  看似在學校學了很多,但真正到了工作崗位才發現,幾乎還是啥也不會,感覺一切還是要重頭學起。成為一個城市規劃師,到底要學什麼呢?
  • 想成為導師級別的職業諮詢導師嗎?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這5點特質!
    越來越多人想成為導師級別的專業的職業規劃師,但這是一個門檻很高的職業,結合向陽生涯19年職業規劃實戰落地的經驗,我們給大家提供了下面這些評價標準。對於有志於成為專業的職業規劃師的人來說,這篇文章一定會給你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