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壞女巫》:改編童話,直面成人世界的殘酷

2020-12-22 澎湃新聞

《綠野仙蹤》的結局裡,多蘿西請偉大的奧茲幫她回家,奧茲只提出了一個要求:殺死西方壞女巫。

《魔法壞女巫》的故事發生在多蘿西到來之前的奧茲國,講述「西方壞女巫」的「少女時代」。艾芙芭還是長著一身綠皮膚,但她聰慧、堅定,懷有同情心。在克拉厄學院遭受歧視和排擠的她反抗極權,跟隨迪拉蒙德博士,義無反顧地站在受迫害的動物一邊。她從不為自己所受的誤會辯解,屢次遭遇不幸,但都會站起來重新面對奧茲國這個險惡的世界。

《魔法壞女巫》

「不是復刻,而是更新」

兩種對立形象卻出自同一個角色,《魔法壞女巫》取材自《綠野仙蹤》,卻對源文本及其世界觀做了大刀闊斧的改編。誠然,就《魔法壞女巫》在口碑和票房(同名舞臺劇)上的收穫來看,作者馬奎爾的構想和功力也收服了不少「原著黨」。但其改編之所以引起關注,還是因為他用現代的觀念重新詮釋了歷時已久的文學經典,對其進行了批判性的致敬。馬奎爾從全新視角挑戰為人熟知的故事,在傳承下出現反轉甚至推翻。這種內容上的反轉,實質是精神上的還原。

當作者創作作品的初衷是為了探討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表達自身的態度、立場或引發大眾的思考時,這種表達需要一個落腳點和切入口,大眾對文本的熟悉程度成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之一。因此,經典文學的改編是一種被選擇,與其說改編是目的,不如說是一種手段。

《魔法壞女巫》音樂劇海報

為何從童話故事出發

馬奎爾選擇童話,因為他相信「或許只有童話故事才是成年讀者群人盡皆知的文本」,世界各地的成年世界文化有著不同差異,「唯一通用的語言來自童年」。

風靡一時的《冰雪奇緣》也是對經典童話《白雪皇后》的改編,是對原來故事的沿襲和放大,雖然改編方向與反轉的《魔法壞女巫》不同。

在《白雪皇后》中,白雪皇后將一片碎玻璃掉進小男孩加伊的心,加伊變得和她一樣冷酷無情,忘記了和小女孩格爾達有過的快樂時光,成了白雪皇后忠心耿耿的追隨者;格爾達不僅原諒了他,還歷經路途的艱辛和加伊對她的誤會、拒絕,找到了白雪皇后,最終融化了加伊心中的碎玻璃。在眾多需要拯救和暗藏心機的童話女主角裡,格爾達是屈指可數的表現出難能可貴勇氣的一位。

《冰雪奇緣》為將世界拒之門外的艾爾薩編織了情有可原的理由,也打亂了各個角色的設置,最終將艾爾薩從冰雪世界裡解救出來的,不是王子,而是妹妹安娜。

借奇幻世界探討成人世界裡的寓言和隱喻

傳統童話的受眾決定了故事擺出黑白分明的道理,建造烏託邦以完成對現實的逃避。即便如此,後人也陸續從中找出了不同程度的隱喻:指針一到12點,就必須逃走但留下水晶鞋的心機;狼外婆對小女孩說「再靠近一點,讓我看清楚你」的曖昧……就《綠野仙蹤》而言,曼昆在《經濟學原理(宏觀經濟學)》中將它理解為對19世紀末美國貨幣政策的一種映射。馬奎爾則沿用其奇幻的角色和背景,還原成人世界中的灰色地帶,討論「惡」的本質。

艾芙芭一出生,「皮膚上的那抹綠就不容置疑」,「像苔蘚那麼綠」,她的「一口牙像鯊魚」,弗瑞克斯甚至為她舉行了驅魔儀式;而格林達恰恰相反,她有「鵝黛色的睫毛,玻璃般柔亮的臉頰,危險而醉人」。她們是學生時代的室友,這一巧妙的安排加強了兩人之間的對比和反差。

馬奎爾

依照典型的傳統定義,「善」與「惡」已經在人物設定中體現出來。馬奎爾打破了善惡界限,借成年後的巴克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格林達有她的珠光寶氣,你有你的外國人模樣和身家背景,但根本上都是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不是嗎?自稱歹毒的人,通常並不比我們一般人壞,自稱善良、自詡高明的人,才該防著。」

少女時代的艾芙芭曾天真地以為,只要有偉大的奧茲在,什麼可怕的事也不會發生。自己的魔法天賦,也終會為奧茲國添磚加瓦。直到動物「禁令」愈演愈烈,很多動物都不再會開口說話,奧茲國的謊言敗落,奧茲在艾芙芭面前暴露了自己的真實身份,艾芙芭的理想才完全破滅。她選擇不與奧茲合作,也就選擇了承受關於自己的各種流言四起。

無論艾芙芭的自省「她的每一個目標都一敗塗地」,還是娜絲託亞公主的忠告——「你的命運不受誰的掌控。就算命運壞到不能再壞,也總是有選擇的」對她的影響,馬奎爾都細膩地展現了異類的價值和邊緣人的悲劇。

從逃避到暴露

馬奎爾筆下的西方壞女巫有著和諾蘭版的黑暗騎士蝙蝠俠同樣的苦衷,他們的「惡」並非本意,而是對民意的順從和自我的犧牲,也是長久的理想被粉碎的結果。蝙蝠俠注視著檢察官哈維·登特的屍體,對警官吉姆·戈登說,無需告訴哥譚市民真相,他們需要一個英雄。

改編令「小說中有了一面鏡子」。鏡子的安置揭穿了謊言,暴露我們自己在故事中各自的位置;觀者同時也失去了單一的局外人的身份,改編所加強的投射力量,和屏蔽掉的表象世界,留給觀者自省和深思的空間。改編暴露了種種映射,加重形態意識的張力,即便保留了幽默,幽默中也多了辛辣。更大範圍地引起共鳴,這也成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失去假象庇護的讀者或觀眾不再有處可逃,被迫面對清醒的現實。這是成年世界的殘酷,也是成年世界的必要;這是經典文學改編的動機,也是經典文學改編的意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對《魔法壞女巫(Wicked)》這部劇的想法
    本周二,音樂劇《魔法壞女巫(Wicked)》在上海正式開演,拉開了在中國為期三個月的巡演序幕。作為百老匯僅有的三部票房超過十億美元的音樂劇之一(另兩部分別是《歌劇魅影》和《獅子王》),《魔法壞女巫》花了十幾年,竟然只是為了給《綠野仙蹤》裡的那位「西方壞女巫」洗白?
  • 5分鐘帶你看完世界十大音樂劇 《魔法壞女巫》(Wicked)諜照流出...
    2017年也將會有更多的原版音樂劇來到中國,觀眾有越來越多的機會可以在家門口欣賞到世界頂級的音樂劇作品。今日微博上有人曝光一條《魔法壞女巫》(Wicked)已經開始在上海進行文化報批的諜照,一時在音樂劇迷中引起熱議,成了17年上半年最令人期待的進入中國的原版音樂劇。
  • 經典童話不涉版權 好萊塢尋童話改編電影新金礦
    現在的童話電影大多根據經典民間傳說故事改編而成,這些用來哄小孩入睡的枕邊故事原版其實大都有很殘酷驚悚的元素。不過小說與電影有很大不同,書中的文字描寫與銀幕上的細節呈現給人帶來的感官刺激也是完全不同的,而電影創作者有很多種方式來表現,會去到何種程度,完全取決於創作者的選擇,這也是傳統迪士尼動畫與暗黑童話電影的區別。
  • 眾星齊聚音樂劇《魔法壞女巫》名人夜 綠色風潮席捲魔都 首演爆滿...
    4月11日《魔法壞女巫》Wicked魔都獻上了的「中國處女秀」,隨後的三場預演場都坐無虛席!每天的演出結束後觀眾掌聲不絕,獲得觀眾一致好評,Wicked上演也成為了上海城中熱事。4月14日,《魔法壞女巫》迎來正式首演的「名人之夜」,雲集了各行各業的精英前來觀演。
  • 「一部持續增長的音樂劇」 《魔法壞女巫》在倫敦西區迎來十周年慶典
    2016年9月27日,音樂劇《魔法壞女巫》即將在倫敦西區迎來十歲生日慶典表演,標誌著這部創造歷史的音樂劇也登上了「十年」名人堂。紐約時報稱《魔法壞女巫》為「持續成長的作品」——誠然,無論是持續上演的時間、觀眾的熱度、周票房記錄……上演十餘年便與與《劇院魅影》、《獅子王》等一併進入「億元票房戶」之列。《魔法壞女巫》正在新秀通往新經典,新經典通往傳奇的方向上愈發步伐堅實。
  • 「格林童話」成年版,兄妹雙俠大戰獵奇女巫
    說起「童話改編」電影,就不得不提「狗大戶」迪士尼影業。每年一兩部的產量,再加上精美的服裝與動人的歌舞。不論口碑好壞與否,米老鼠總能憑藉它們賺得盆滿缽滿。>韓賽爾與格蕾特,本是格林童話《糖果屋》裡智鬥女巫的兄妹倆。
  • 睡前故事|女巫姐姐的魔法屋
    動物小鎮最近搬來了一名女巫,她騎著長長的掃把,帶著一頂魔法師的帽子。女巫姐姐開了一間魔法屋,聽說可以實現任何動物們的願望。熊貓先生和兔子小姐姐也想去試試,他們的願望是去童話世界扮演自己最喜歡的角色。熊貓先生、兔子小姐呆立在原地,女巫姐姐有點尷尬:「出了一丟丟的意外,小意外。」「你們想實現什麼願望呀?」女巫姐姐坐在長椅上,低頭將奧利奧抱到懷裡。「奧利奧」是浣熊老師養的狗狗,身上布滿了黑白色的斑點。浣熊老師去上課的時候,奧利奧就會跑到女巫姐姐的魔法屋裡玩。
  • 《成人童話》改編作《我們身邊的狼(The Wolf Among Us)》發售日及...
    Telltale根據DC經典漫畫系列《成人童話》改編的遊戲《我們身邊的狼》日前公布最新截圖,細節和發售日,該作將是《成人童話》的前傳,DC和《成人童話》的締造者Bill Willingham保證內涵。
  • 《白雪公主》是童話?除了魔法幻想,這可能是最壞的兒童讀物之一
    談起孩子看的童話,《白雪公主》是繞不過去的一篇,但是《白雪公主》的故事真的適合給孩子嗎? 英國的著名作家《魔戒》(也稱《指環王》)的作者託爾金曾經說過:合格的童話需要有4個要素:幻想、恢復、逃避、慰藉。
  • 童話電影《戰慄糖果屋》:女巫傳說的光與暗,巧手改造的女性寓言
    近年影壇出現不少重新解讀童話故事的作品,有些將故事搬到現代的時空背景,有些試圖從老故事發掘新的價值與時代意義。而「女巫」形象的翻案,則是這些作品最關注的主題之一。女巫在童話扮演的角色,逐漸從單純的反派或惡魔奴僕,變成自然秩序的守護者及遺世獨立的智者。
  • 刪掉上帝和天使,童話就是最殘酷的現實
    童話作者們寫出的影響力越大的童話,其立足的故事必然也越真實。否則單憑人的想像,如何可以構建出如此天馬行空的故事體系;而且,這些真實必然是殘酷的真實,否則完全可以以其他形式保存和流傳,而不需要以童話故事,來欺騙未來世界的主人。
  • 《魔法壞女巫》曲譜難度太大巡演差點找不到樂手
    網易娛樂5月16日報導 2017年4月11日,百老匯殿堂級音樂劇《魔法壞女巫》開啟了長達3個月,多達85場,足跡遍布上海、北京、廣州三大一線城市的全國巡演。
  • 影評|《匹諾曹》:作為映射成人世界的童話
    這是這個童話不完美的開頭,它註定了木偶匹諾曹的故事以灰暗的基調加以敘述,映射成人世界的現實軌跡,用結尾的光明與新生完成一場童話空間裡的成長之旅。老木匠戈佩託終於有了孩子。這個孩子是老戈佩託的傑作,他創造了他,並為之取名匹諾曹。這個孩子讓老戈佩託從貧苦中品味到了快樂的滋味,它就如同別人施捨給自己的麵包和奶酪的香氣那般足以驅散生活的陰霾。
  • 紐扣女巫系列童話——對孩子的任性say No!
    小心女巫!女巫讓白雪公主吃下毒蘋果,女巫讓睡美人沉睡百年,女巫還把王子變成青蛙……你聽說過把任性的小孩變成紐扣的邪惡女巫嗎?小心紐扣女巫! 她是傳說中的壞女巫,總是利用你在生活中的任性缺點來引誘你! BOX童書館推出專為6至9歲孩子量身打造的情商培養童話
  • 《滴答屋》:體驗一場萬聖節奇幻派對,魔法世界永遠令人著迷
    本片的導演竟然是艾利羅斯,實在讓很多人嚇一跳,因為他以前執導過的電影,大部分都是「血漿不用錢,暴力鏡頭不隱藏」的成人風格。這麼一個「惡名昭彰」的導演,竟然可以執導一部溫馨可愛的童話電影,只能說這突破實在太大了,而且電影公司的勇氣也令人佩服!
  •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和魔衣櫃》——從衣櫥開啟的魔幻世界
    《納尼亞傳奇》是劉易斯於1951年至1956年間創作的七本系列魔幻故事,分別為《魔法師的外甥》、《獅子、女巫和魔衣櫃》、《能言馬與男孩》、《凱斯賓王子》、《黎明踏浪號》、《銀椅》、《最後一戰》。《納尼亞傳奇》集神話、童話和傳奇為一體,它的故事以正義與邪惡的鬥爭為線索展開,寓意深刻,情節緊張,曲折動人,想像瑰麗,引人入勝。
  • 美人魚變成泡沫,灰姑娘繼姐削掉腳趾,童話背後的殘酷你知道嗎?
    ,從文學角度來說這是一種體裁,這種體裁下的故事都是帶有理想化性質的,而現在童話這個詞在大多數人的眼中就是一種生活狀態的代表,在童話世界中沒有現實的冷漠與殘酷,只有幸福與溫馨,在童話的世界裡,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完美的結局,是人們心中最深的嚮往。
  • 從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拜訪森林》,看童話背後的故事
    200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格林童話》為世界文化遺產,這部作品的經典地位已經形成,在它問世的100多年間,其中的很多故事被改編為電影、音樂劇等各類藝術作品,衍生出了相關的文化產業。不僅創造了極大的商業價值,而且從文化角度也吸引了很多學者研究。為什麼一部孩子愛看的童話故事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呢?
  • Wicked魔法壞女巫上海之行順利收官,在女巫的旅途中有你的陪伴!
    4月11日,百老匯音樂劇《魔法壞女巫》第一次在中國揭下它的面紗,於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連演40場,也為中國觀眾帶來了一次翡翠般的聲光盛宴。在為期一個月的演出中,不僅是演職人員,還有我們可愛的觀眾和三刷四刷的鐵桿粉絲,都一起讓這段旅程更加美好。
  • 女巫一定得死
    構成童話故事的典型情節分為4個部分,第1部分是跨越男女主角在此記錄有奇幻世界或者怪異生物的陌生地方,第2部分是遭遇邪惡的對手。第3部分是徵服,主角在此階段與女巫展開生死搏鬥,最後女巫無可避免的死亡,最後的終點是歡慶。主角戰勝女巫後的盛大婚禮或者家庭團圓,然後每個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