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半夜哭鬧,可能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心理問題,3點建議給到父母

2020-12-20 一諾媽聊育兒

朋友的孩子三歲了,最近一段時間,孩子每天晚上半夜都會做噩夢一樣的醒過來,哭鬧很長時間,吵得大人也睡不好覺。第二天問孩子原因,孩子懵懵懂懂的說不記得了。

在確認了孩子這段時間沒有生病,沒有其他的身體問題後,我對朋友說:那有可能是心理問題了。

我曾經也和朋友有過類似的經歷。女兒兩歲左右時,有一段時間也是如此,幾乎每天晚上半夜醒來哭鬧一場,搞得我精疲力盡,每次抱著哄她入睡時情緒也會不佳,有時候還會吼她幾句。

後來我開始思索女兒半夜哭鬧的原因:不是因為腸絞痛之類的身體疾病,也過了長牙期,這段時間也沒有帶女兒到陌生的場所去過,那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我帶娃的方式有問題?

於是向一位很有育兒經驗和自己育兒理念的同學請教,同學直接不留情面的指出:是我的問題。於是我開始了各種育兒方面的學習:看大量育兒書籍、參加育兒讀書會、參加育兒工作坊培訓等,並且在實踐中確認了這一點:是我的問題,導致孩子有了心理問題。

父母的哪些行為可能導致孩子有心理問題呢?

1、父母的情緒隨意施加給孩子,讓孩子成為父母情緒的垃圾桶。

之前我的帶娃方式就是看心情。心情好了,孩子的很多行為都可以容忍;心情不好了,孩子的任何不如我意的行為立刻被我禁止和訓斥。

當我有情緒時,經常不自知的轉嫁給孩子,並且為自己找到正確的理由:孩子的這個做法就是不正確,孩子的這種行為就是不行。

我的女兒屬於粘液質的孩子,比較敏感。在我訓斥過她以後,當時並沒有哭,只是呆愣楞的站在那裡,不知所措。但是長久的創傷累積,孩子終究會自己尋找出口,於是出現了每晚半夜驚醒後哭鬧。後來我問過女兒,你是做什麼噩夢了嗎?女兒點頭說夢到我又罵她了。

可見,大人的情緒問題,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

2、對孩子過於嚴厲,限制過多。

很多父母或者老一輩的人帶孩子,總喜歡把孩子控制在絕對安全和乾淨的範圍內。椅子太高不能爬;從沙發上跳下來太危險,不能跳;孩子看到地上有一個好看的包裝紙要撿起來,父母嫌棄太髒不讓撿;下雨後孩子要跳水坑,家長怕弄溼鞋子和褲子不準跳等等等等。

然而孩子自身的發展需要孩子去做這些事,去感受並且體驗它們帶來的觸覺、味覺、嗅覺、平衡覺和空間感。於是會和大人產生拉鋸戰,最後往往是大人勝利,孩子把自己的欲望壓抑在了心裡。

3、讓孩子有太多智性的學習。

一朋友家的孩子,上的是一家私立幼兒園,剛入園的小班,就發了好幾本書,開始教孩子識字算數,現在孩子面臨幼升小,前幾天去她家玩,孩子正在上網課,我一翻孩子的網課書,天哪,這是要把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要提前學習完的節奏。

孩子在這個階段過多的進行頭腦智性的學習,大量刺激孩子的神經系統,再加上孩子本身並沒有發展到學習的年齡,很多的知識接受很慢,家長會忍不住的對孩子訓斥,這一切都會給孩子造成壓力,長久之後很可能會發展成為心理問題。

明白問題的癥結所在後,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1、父母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直到現在仍舊在工作時被女兒打擾到會忍不住有情緒。這確實需要家長通過學習和在生活中大量的實踐來練習。

關於家長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問題,我在一篇文章中詳細講述過,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

2、給孩子自由。

很多家長擔心給孩子自由後,孩子會變壞。這是因為家長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過自由,沒有體會過自由帶來的快樂,因此會不自覺的認為給孩子自由孩子就會無法無天。實際上如果給到孩子自由,孩子就有了自尊,有了自尊,孩子就能發展出自控力。

並且,沒有一個自由的孩子會得心理疾病,因為自由的孩子很快樂。

著名兒童教育家孫瑞雪曾說過:若想知道自由的價值,看看走地雞就知道了。無論動物還是人,文化還是經濟,自由都會帶來最好的發展。

3、減少智性學習,儘可能多的給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是在生活和遊戲中學習的。兒童的生活和遊戲體現最多的便是自主玩耍。在自主玩耍中,孩子發展了他的四肢和感覺系統,並且在和夥伴的玩耍中體驗並學習到:與人的交際能力、組織能力、合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力和想像力,孩子的這些能力是以後成長道路的基石,並且,誰能說這不是學習呢?

而反觀知識,過早的學習,勢必擠壓孩子的自主玩耍時間,並且孩子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很多問題,今年孩子想破頭也想不明白,等過一年,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孩子心理問題的其他的表現。

父母給孩子造成心理問題的表現還有很多,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會變得「抑鬱」,從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變得不愛說話了;有的孩子可能會表現出狂躁易怒;有的孩子發展出了「多動症」等生理疾病。

一親戚家的小男孩,本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小男孩,但是父母情緒管理不佳,並且爸爸的脾氣相當火爆,經常對孩子發火訓斥,孩子極其的怕爸爸。每次正在高興的玩耍時,看到爸爸來了後立刻蔫了。前段時間這個爸爸給老公打電話,說孩子頻繁的小便,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看。我當時對老公說:「他家孩子的這個問題,應該是心理問題造成的。」

等孩子看了醫生後,果不其然,什麼生理問題也沒有,醫生說是心理問題。這個親戚還納悶:孩子天天好吃好喝的,怎麼心理會有問題了?

這位親戚關注孩子的吃喝問題,只是孩子的物質需要,而孩子的心理需要卻忽略掉,甚至給了孩子很大的傷害。

結語:孩子有了問題,很多父母流於問題表面,仿佛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就萬事大吉了,這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維。父母更應該做的是,深層次的想一想問題背後的原因,才是解決之根本。

相關焦點

  • 孩子半夜哭鬧,可能不是生理問題而是心理導致,幾點建議給到父母
    朋友的孩子三歲了,最近一段時間,孩子每天晚上半夜都會做噩夢一樣的醒過來,哭鬧很長時間,吵得大人也睡不好覺。第二天問孩子原因,孩子懵懵懂懂的說不記得了。在確認了孩子這段時間沒有生病,沒有其他的身體問題後,我對朋友說:那有可能是心理問題了。我曾經也和朋友有過類似的經歷。
  • 孩子半夜哭鬧是「小問題」?寶寶半夜驚醒,不建議立即安撫
    傍晚出去遛彎,偶然遇到鄰居曉曉媽,同樣是當媽的很快我們就聊到了寶寶問題,她說曉曉半夜出了點「小問題」,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最近幾天曉曉半夜總是大哭大叫,有一次是我和孩他爸半夜睡得正香時,曉曉突然大哭大叫。
  • 孩子總是半夜哭鬧?可能是孩子進入了「猛漲期」,三招教你怎麼做
    莉莉(化名)的孩子一歲多了,最近自從入秋後,孩子開啟了睡眠不踏實的情況。總是在下半夜裡醒來,要麼是一醒來就哭鬧、要麼就會直接發脾氣,也不知道是不是孩子不舒服了,折騰得莉莉苦不堪言。對於幼年時期的孩子來說,睡眠對他們非常重要,同樣睡眠質量和狀態也是反映孩子身體以及心理髮育的重要指標。孩子總是半夜醒易哭鬧,家長首先需弄清楚背後的幾個原因,再進行恰當的處理。
  • 心理問題好比高速公路堵車了,不是生理問題,也不要誤以為是病
    心理學:心理問題好比高速公路堵車了,不是生理問題,也不要誤以為是病文,王彥輝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十五年了,遇到不少朋友對心理問題的性質還有懷疑,他們不知道心理問題是心理方面出狀況了還是生理方面出狀況了,有的人還特別堅定地認為是生理方面出狀況了。
  • 孩子半夜哭鬧不睡覺怎麼辦?原因不同,應對方法大不同
    半夜被鄰居家孩子吵醒,因為哄不下來一直在哭,所以我越來越清醒,呃--失眠了。其實遇到孩子半夜哭鬧,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煩,也不是鬱悶。因為身為父母我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面對尚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訴求的孩子,遇到哭鬧除了抱著哄、看看是不是餓了、拉了、尿了,除了這些我們還可以採用排除法來進行。時間長了也就總結了一些經驗。其實孩子之所以哭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當然還有其他多種可能。我們總結了以下幾點。
  • 孩子哭鬧不止,「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孩子哭鬧不止,因為小事發脾氣,單純靠哄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孩子哭鬧,家長的首要任務並不是立馬去哄孩子,而應該嘗試了解孩子哭鬧、發脾氣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那麼,為什麼孩子會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哭鬧不止呢?生理原因‍孩子年齡尚小,生理和心理發展還不完善,大腦組織處於很活躍但卻不斷變動的過程。由於這個生理原因使得孩子自己也無法控制住脾氣,所以會出現孩子上次答應了不發脾氣,這次卻又犯了。
  • 寶寶哭鬧吐奶可能有大問題,寶媽別用經驗判斷,送醫檢查很必要
    有些寶媽奶水不足也會適量的補充奶粉,這時可能會對母乳和奶粉的味道不適應而吐奶。對於0-6月的小月齡寶寶來說,只要不是大口吐奶就大可不必擔心,但如果是吐得厲害就可能是餵養過度了,家長要注意,但還有一種情況值得各位家長注意,可能是大腦出了問題。
  • 孩子如果有這3種「表現」,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朋友梅芳的寶寶三歲了,今年上幼兒園,開學沒多久就聽老師反應孩子不合群,性格有點孤僻。建議梅芳帶孩子去找個兒童發展醫生(屬於心理醫生)諮詢一下。如果我們不及時關注寶寶的這些極端的情緒,那寶寶上學之後會出現更多的問題,比健康的寶寶更難適應。一旦寶寶的性格形成了,父母再想管就更加的難了。2.、寶寶過度恐懼孩子出現恐懼是正常的,但超過了正常的範圍就要注意了。比如睡覺的時候睡不安穩,總喜歡在床上翻來覆去,半夜突然受驚起來哭鬧。
  • 每一個心理有問題的孩子背後,都是爸爸媽媽造孽,父母該醒醒了
    ,從小就心理非常敏感,到了11歲了,養成了疑神疑鬼的毛病,同學在一起說悄悄話那是背後議論他的腿,老師批評他作業不認真,那是老師歧視他的腿……總之,世界上一切都可能惹得他怏怏不樂。班上老師和同學們都儘量不去招惹他,心理老師找他談話,也被媽媽拒接,這下可好,一有不順心的事就在教室大哭大鬧,哭功見長,從一年級的2分鐘現在可以哭鬧一上午不停留。子涵爸爸內心鬱悶,既不能教育孩子,更看不到希望,只要孩子一在家哭鬧,馬上離開家半天不回,據說,一年前就提出離婚,因為是家庭教育意見不合,不是其他原因,婚姻登記機關不批准。
  • 孩子半夜哭鬧,可能是3種「恐怖情緒」在作祟,媽媽可以這樣化解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許多家長反映自己家的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莫名其妙的恐懼情緒,而作為家長很多情況都是不了解的。甚至他們並不知道: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有時候會在半夜哭鬧?幼兒園孩子更多,難道不是玩的更好的場所嗎?①其實孩子不是逃避幼兒園,而是逃避分離。②不喜歡去幼兒園的孩子,真正害怕的是分離,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分離焦慮症」。
  • 寶寶半夜哭鬧可以放任不管嗎?
    家裡有小孩兒的都知道,新生兒每天晚上都會哭鬧。新生兒在晚上總會醒來,並且他哭鬧的聲音會讓一家人晚上無法入睡。在寶寶剛出生到那一段時間,寶寶需要人來抱著他,通過肉體的接觸給他安全感。可如果晚上寶寶一直哭鬧,父母到底是應該立即抱起來哄孩子還是放任不管?
  • 孩子哭鬧不用焦慮,原因不同,生理性和心理性要分清
    作為一個母嬰育兒博主,我想說孩子活潑吵鬧的天性是"管"不住的,碰上寶寶的問題,有錢人普通人都要操心。而且有的嬰幼兒的哭鬧,是由於心理或是生理上的不適導致的。孩子哭鬧,原因有哪些?首先,孩子哭鬧,是想和父母撒嬌,表達自己想要博得關注的情緒。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孩子會無緣無故的發脾氣,哭鬧不止,有些家長在這個時候對待的方式就是嚴厲制止孩子。
  • 老人半夜離世、嬰兒半夜哭鬧可能與家裡這個有關
    為什麼很多老人在半夜離世?為什麼小孩總會在夜裡哭鬧?老年人由於身體機能,呼吸系統會受到各種疾病的幹擾,在這些疾病中,致病因素最廣的就是室內空氣汙染!再加上夜間門窗緊閉,通風差,室內空氣中氧氣含量降低,二氧化碳濃度提高等多種因素,老人在半夜離世的可能性更高。人常說,嬰兒哭鬧,不是餓了,就是「拉了」,但有時候嬰兒會無故哭鬧,讓廣大寶爸寶媽們束手無策,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是因為缺氧造成的。
  • 孩子幾歲分床睡最好?不是3歲,而是這個年紀,很多父母都搞錯了
    導讀:孩子幾歲分床睡最好?不是3歲,而是這個年紀,很多父母都搞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幾歲分床睡最好?不是3歲,而是這個年紀,很多父母都搞錯了!
  • 孩子睡到半夜哭鬧大叫,是白天受欺負了嗎?三個原因三種解決方法
    什麼原因會引起孩子在睡到半夜的時候哭鬧或者說夢話?1、生理原因。小孩的神經系統發育並不完善,他們很容易因為受到一些刺激,就在夜間睡覺的時候不安穩。出現哭鬧,喊叫等症狀。這個引發孩子夜間哭鬧的不良刺激,不一定是孩子親身經歷了某些事情,也可能是孩子看到的動畫片情景,或者是聽到的故事情節。這些都在孩子的大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睡著了以後,就像夢境一樣,影響著孩子,所以就會出現哭鬧的情況。當然如果孩子在白天受了委屈,比如受到批評甚至是體罰,跟小朋友之間鬧了矛盾打了架。
  • 3個月內小寶寶撕心裂肺的哭鬧,很難安撫的原因很可能是這個
    (2)腸絞痛我們看兩者的區別,最容易區別的點是根據發作時間是否有規律。腸絞痛一般比較有規律,每天哭鬧時間比較準,一般在傍晚或者半夜發生。我家豆豆在1個多月是在每天8點左右哭鬧的,每天準點得很,不明原因哭鬧尖叫,怎麼也安撫不了。
  • 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
    導讀: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如果出現這3種「情況」,說明可能心理有問題了,父母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半夜總醒還哭鬧,這些原因可能被忽略,寶媽這樣做寶寶睡得好
    家長必須了解寶寶為什么半夜老是醒家長們可能會問寶寶不願意睡覺到天明,到底是為什麼?感覺自己明明讓寶寶吃飽了,可不一會就醒了。家長們是否想過其實根本原因不是寶寶沒吃飽,而是其他因素正在影響著他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心理問題也是生理問題,明智媽媽處理有方
    導讀: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心理問題也是生理問題,明智媽媽處理有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喜歡坐馬桶,既是心理問題也是生理問題,明智媽媽處理有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疾病的生理問題與心理問題?
    ,人們都認為是身體出了問題,而忽略了心理層面上的問題。疾病問題,可以分為生理層面的疾病問題,與心理層面的疾病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健康話題。如果一位營養師,健康管理師,或醫生,沒有意識到有些人的疾病問題,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問題,還存在心理上的問題,或者正是他的心理問題才導致他的疾病問題。那麼,我們是很難幫助到這位患者恢復健康的,他的疾病問題是很難治療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