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生活情境「刺激」口頭表達能力的提升
——小學低年級學生如何進行口頭作文訓練之二
姜廣平大語文課程中心 供稿
在小學一二年級進行口頭作文訓練時,一定要找準抓手,形成教學體系,同時也形成教學上的突破。
在姜廣平大語文課程中心,我們在一二年級段,主要抓住了成語故事和漫畫來作為口頭作文的抓手,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記憶力,還培養了學生口頭作文中的想像能力。
但如何引導孩子在非課堂狀態下訓練口頭作文呢?
建議家長和老師們努力創設口頭作文的情境,並以此作為抓手積極訓練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引導者要有意識地、有計劃地創設一些具體的,充分調動學生寫作及口頭表達的主動性,從而大大激發學生的口頭作文的興趣。
最為直接的方法,是引導孩子們描述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這一來,我們其實每天都可以傾聽孩子們描述其一天中的親身經歷。也就是說,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每天都可以進行。這種情形下,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將一件事情講述全面、完整。涉及到的人物,須引導孩子們對其外貌進行描寫,涉及到的事情,引導孩子們將事情的過程表述清楚。這樣,不但能鍛鍊到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能鍛鍊到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還可以引導孩子們一起討論熱播的影視劇裡的某個人物,引導孩子對該人物的外貌進行準確的描述,對該人物的個性進行具體地解說,並對該人物進行正確的評價。當然,這裡的人物,最好是孩子們所喜歡的兒童影視劇中的人物。
同理,也可以引導孩子們對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進行這樣的講述。這樣,還能做到真正的讀寫結合。
還可以有意設計一些說話話題,引導孩子們盡情地說、大膽地陳述自己的意見。練習時,儘量不要顯露出這是在進行口頭作文訓練的意圖與動機,這樣才能真正地使孩子進入作文情境,於潤物無聲的過程中,達到訓練口頭作文的目的。
等到孩子們具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之後,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尋找契機與情境,形成對話場境,並有意識地提高孩子們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應變能力。
譬如,超市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教學場景。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了解家庭情況,對家庭短缺的生活資料作一個簡要的統計,然後和孩子一起走進超市,讓孩子們為家庭購物,作家長的導購員,並有意識地讓孩子與收銀員交流與交涉。這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口頭表達能力的途徑與方法。
再譬如說,有意識地和孩子們「鬥嘴」。
很多家長可能會認為「鬥嘴」不是一件好事情,但我們如果把它當成是孩子口頭表達訓練的方法,你就會發現,這種方法,實在是最好不過的了。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激發起孩子們積極辯論的興趣,同時又能訓練到孩子們在鬥嘴過程說話講道理不急不躁、注意禮貌與說話對象的細心。
還有,在鬥嘴勝利後如何安慰對方,鬥嘴失敗後如何謙虛地向對方請教,都是訓練口頭表達的極好方式與渠道。
重大節日與重要日程,也是訓練孩子口頭表達的最佳時機。譬如在家庭成員過生日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進行一次重要的即興即席演說。在這樣的演說中,可以引導孩子從生命的意義、親情、孝道、感恩等幾方面組織成一篇口頭作文,而藉助重大節日與重要日程的儀式感,有效創設口頭作文的情境,實在再好不過的。
總之,生活資源極其豐富,都可以成為家長和老師引導學生進行口頭作文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只要我們做有心人,在面對孩子口頭表達能力訓練時束手無策了。
【本文為互動文本,歡迎各位家長及同學為本文續寫、添加你所認為的最佳生活情境,本中心在對你所添加的生活情境的表述後,將隨時互動並添加到主體文本中。凡被本中心錄用的生活情境稿,本中心將給予重獎。請相互轉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