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口頭表達能力

2020-12-13 甜橙老媽的數學課堂

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適應社會的需要,已被許多家長所看重,那麼怎樣培養呢?

(1)要言之有物,不要語無倫次

「言之有序」是指說話要有條有理,有一定先後順序。

說話的目的是讓人聽清楚,聽明白,如果語無倫次,東扯一句西扯一句,他人怎麼能明白呢?

怎樣才能做到有順序呢? 一般可按一件事發展的先後順序說,譬如說發生了一件事,可以先說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事件,再按事件的開始、發展、結局的順序說。

比如說自己做的一件事,可以按「先做什麼,接著做什麼,然後又做什麼,最後做成了什麼」的順序說;也可以按方位、空間位置轉換的順序說;還可以按先總後分的順序說。

(2)要言之有物,不要空滿無物

「言之有物」是指語言表達要具體生動,少說空話,廢話,怎樣才能具體生動呢? 如:「我今天高興極了!」不妨加上因:「我數學得了滿分,全班第一,心裡有說不出的興奮。」這樣表達更具體生動。

(3)要言之有理,不要無憑無據

言之有理指說話中心突出,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說話「言之有理」是指前要弄清自己的目的,圍繞什麼中心思想和重點表述清楚。

譬如:說我愛母親,就要想好母親有什麼優點,為什麼愛母親,我又是怎麼去愛的。如果是與他人論辯,就要清楚對方的論點,抓住要領予以反駁,在關鍵之處闡明自己的觀點。如果是回答問題,要聽清問題是什麼,回答時要做到語言簡練,答案要清晰明了,不能答非所問,糊裡糊塗。

(4)要練習當眾發言,不要怯場

當眾發言是指當著眾人講話。這裡的眾人或許是一 家人,或許是一個小組,或許是整個班級,或許是全校同學或更多的人。

當眾發言首先需要膽量,要有勇氣面對聽眾,不怕出差錯。最重要的是,要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解,這就需要有好的口才。

說話要字正腔明,聲音響亮,速度適中,語調要抑揚頓挫,富於節奏變換。

當眾發言還要注意儀表大方,表情自然。說話時要與聽眾保持情感和眼神的交流與接觸,不要死盯一處,而且要避免小動作和口頭語。

家長應從以上四個方面去訓練孩子,在方法上,可以靈活運用,並可自創好方法。父母在 平時的生活中,一定 要鼓勵孩子多說話,學會獨立思考,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要知道, 良好的口才是孩子們在社會上打拼的有力工具。

文章源於:《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做媽媽是場修行,和孩子一起學習,讓未來越走越寬。

相關焦點

  • 甜橙老媽的家庭教育(十一)如何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口頭表達能力
    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適應社會的需要,已被許多家長所看重,那麼怎樣培養呢?(1)要言之有序,不要語無倫次「言之有序」是指說話要有條有理,有一定先後順序。說話的目的是讓人聽清楚,聽明白,如果語無倫次,東扯一句西扯一句,他人怎麼能明白呢?怎樣才能做到有順序呢?
  • 如何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有的人因此忽略了個人表達能力的訓練,在與人溝通時遇到困難。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98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9.6%的受訪者害怕或厭惡當眾發言。提升表達能力,64.1%受訪者建議積極參加需要進行口頭表達的活動。
  • 如何培養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先「會說話」,再「會來事」
    性格外向健談的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強,可以快速改變社會角色;而內向或是不懂變通的孩子,今後無法快速改變對社會的認知,適應能力較差,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今後步入社會,獨自面對各種社交場合以及生活日常,如果不懂得靈活變通,很容易成為「獨行俠」。為了讓孩子將來在社會上可以「如魚得水」,很多家長都會用各種手段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的能力。或是耐心說教講解;或是強制他們感受社會的「洗刷」,使其在短時間內獨立。
  • 英語課堂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社會發展至今,英語越來越被重視。在學校,英語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初中階段學好英語可以為以後的深入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更為人讚賞。那麼,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應該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呢?我認為應做到下面幾點:一、課堂上運用英語教學,讓學生多聽。
  • 藉助生活情境「刺激」口頭表達能力的提升
    在姜廣平大語文課程中心,我們在一二年級段,主要抓住了成語故事和漫畫來作為口頭作文的抓手,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記憶力,還培養了學生口頭作文中的想像能力。但如何引導孩子在非課堂狀態下訓練口頭作文呢?也就是說,我們的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每天都可以進行。這種情形下,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們,將一件事情講述全面、完整。涉及到的人物,須引導孩子們對其外貌進行描寫,涉及到的事情,引導孩子們將事情的過程表述清楚。這樣,不但能鍛鍊到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能鍛鍊到孩子們的思維能力。
  • 3歲孩子口頭表達能力差,影響孩子人際交往,家長如何做很重要
    如果孩子在3歲左右,口頭表達能力不強,則可能會不利於孩子正常交往。因此,鍛鍊孩子口頭表達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案例:有一次,老師看見佳佳推了琪琪一把,於是拉著他的手說:「佳佳,你是想邀請琪琪和你一起玩吧?可你這樣用手推琪琪,萬一把他推倒了怎麼辦?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復旦博導:家長應做到「六個必須」
    「青春·未來·使命」線上系列公益講座,近日迎來最後一講,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武俊青教授以《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為題,與家長們在線分享、交流。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很重要「社會適應能力是綜合素質能力高低的間接表現。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復旦博導:家長應做到「六個必須」
    「青春·未來·使命」線上系列公益講座,近日迎來最後一講,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武俊青教授以《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為題,與家長們在線分享、交流。孩子適應社會的能力很重要「社會適應能力是綜合素質能力高低的間接表現。
  • 少兒口才|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良好的表達能力是現代人所必須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那麼如何培養少兒口才表達能力,如果讓你的孩子在眾人面前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呢?
  • 如何培養3-6歲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是實現人際交流的重要手段,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重要,是一個人思想的外在表現。兒童期是發展口語的最佳期,抓緊這個時期逐步形成良好的語言習慣,是發展智力,發展口頭、書面表達能力、理解知識能力的前提,將受益終生。
  • 越懂得察言觀色,社會適應能力越強!孩子應該從幾歲開始培養?
    可是,每當想起朋友和同事們的話,我又開始糾結了,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很會討好大人,而自己的孩子不善於察言觀色、特別實誠,萬一他長大以後在社會中吃虧該怎麼辦呢?」這位家長也提出了她的困惑。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該不該培養孩子察言觀色的能力」這個話題。
  •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口語表達能力分為兩種,一種是當眾表達,一種是私人場合的表達。對於這兩種表達方式,他們的能力和需求基本上都是一樣的。1公共場合有大有小。課堂教學,是一個最小的公共場合,如果孩子在課堂教學中能夠開開了臺,在學校的會議上,在更大型的會議上,孩子都可以看看啊。對於孩子的口語表達,基本上我們還是停留在第1個標準上,那就是在人多的時候能夠張開嘴。
  • 幼兒園是個「小社會」,如何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
    在孩子進入幼兒園前,通常和家人生活。在短暫的3年裡,家人和孩子有了最親密的情感。因此,當孩子被送入幼兒園後,通常會有抗拒的情緒。在入園前的幾天內,更是如此。然而,有些孩子的適宜能力相對較強,很快便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有些則不然,在經過很長一段幼兒園的生活後,依舊沒能習慣園裡的生活。
  • 3個親子遊戲就能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你學會了嗎?
    放寬心的同時,又開始焦慮起來了,口頭表達能力畢竟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關係到孩子之後的學習能力,交往溝通能力。在當今社會,口頭表達能力強的人明顯會比較受歡迎,而且也更加自信。如何提高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呢?我們先來看看哪些表現說明寶寶口頭表達能力差?家長可以自測下。
  • 教育部:深入推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如今的寶媽寶爸們越來越重視孩子們的綜合素質培養,無論是孩子們的思維邏輯訓練,還是語言溝通能力訓練,還是審美美感薰陶,面面俱到。這方面的培養不僅僅是對孩子基本的語言溝通的養成,如今教育部也十分重視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際關係代表著人的心理適應水平、是心理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而人際交往不良常常是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
  • 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方法
    核心提示:為促進孩子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家長應抓住其發展的關鍵期,採取措施,多讓孩子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滿足他們表達的願望,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口頭語言進行培養與訓練。    曹雲昌(教育學博士、兒童專注力的研究者)解答:幼兒2-3歲時,語言模仿能力最強,詞彙量迅速增加,說話的積極性很高。錯過了這段時間,將對孩子口語的發展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  為促進孩子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家長應抓住其發展的關鍵期,採取措施,多讓孩子接受豐富的語言刺激,滿足他們表達的願望,不失時機地對孩子的口頭語言進行培養與訓練。
  • 強大的適應能力讓孩子感受世間美好
    如何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而生活教育是沒有邊界的!既發生在學校,也發生在家庭。有知識學習的任務,也有社會生活的學習。啟示我們家長要重視孩子的特質,培養孩子的專長,鍛鍊及增強孩子對環境的適應力!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才能很好適應社會。良好的家庭氛圍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培養孩子適應能力的關鍵,孩子會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成長,給孩子創建一個適宜的環境,也會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 如何培養小學生社會交往能力
    學習知識只是小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都不是主要部分,學會如何和他人交往,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是基礎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家長們千萬不要忽視這個能力,能和別人愉快的相處,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和長大以後能獲得更多的幸福感。我簡單介紹下家長如何指導孩子進行社會交往。
  • 資深語文老師:低年級小學生這樣練習,提高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資深語文老師的學習方法分享:低年級小學生這樣練習,提高口頭表達和寫作能力!很多家長不知道如何讓孩子在語文學習中「說好一句話、寫通一句話」,看完本文你就知道了。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是兩個重點,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說好一句話、寫通一句話」,看似簡單,很多孩子卻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