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身高都不錯,14歲女兒和8歲兒子卻雙雙患上矮小症!只因天天做這事

2020-12-19 環球網

「太晚了!

你的女兒不可能再長高了。」

帶著14歲女兒和8歲兒子

來看病的張女士,

聽了醫生的這番話後,

當場欲哭無淚、後悔不迭:

這都怪我們,早知道......

父母身高不錯,兒子女兒卻發育緩慢

張女士有一對兒女,女兒14歲,兒子8歲。女兒小時候個子偏矮,她以為只是發育慢,並沒有引起重視。

這兩年,女兒身高沒有什麼變化,14歲只有1米5,比同齡的孩子矮了一截,還來了月經。8歲的兒子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個頭髮育特別緩慢,現在8歲只有1米2

「孩子爸爸也是到高中才長個子,不用去看。爺爺奶奶勸他們不要著急,但張女士很擔憂,趁著孩子們現在放暑假,於是帶他們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內分泌科就診。

罪魁禍首竟是它!

經過診斷,張女士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姐弟倆都患上了矮小症。更讓她難受的是,根據骨齡檢測,女兒的骨齡已達到16歲,骨骺已經閉合,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沒有再長高的機會了。

聽到診斷結果後,張女士納悶,自己身高1米65,丈夫身高1米75,為什麼兩個孩子會患上矮小症呢?

接診的內分泌科張紅梅主任醫師詳細詢問情況時發現了一個細節,原來兩個孩子長期熬夜玩手機影響了生長激素分泌,從而影響了身高。目前,張女士的兒子正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後期還有希望長高。

醫生提醒

「因為家長的忽視,大女兒錯過了生長的最佳治療時機,身高只能定格在1米5。張紅梅介紹,每年暑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矮小門診」。除了遺傳和疾病因素外,現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睡眠不足、運動少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長高。因為充足的睡眠和運動都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有助於改善身高。

專家介紹,如果孩子的身高小於或等於兒童身高標準表中相應年齡的矮小身高值,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矮小症或者存在其他生長發育的疾病。不過,骨齡才是反映後期生長空間的可靠指標。比如,一個8歲的兒童,雖然身高與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他早發育,骨齡已經11歲,與11歲兒童的平均身高相比就屬於矮小了,成年身高就會達到矮小診斷標準;同樣8歲兒童身高低於平均身高5釐米左右,但骨齡只有7歲,那麼成年後身高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醫生提醒

由於人在青春期發育、骨骺線閉合後,一般就不會再長高了。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比同齡人矮很多,或者每年生長高度少於5釐米時,應引起重視,不要一味地認為是「晚長」,及早到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測骨齡,監測身高必不可少。暑假裡孩子不能因為放假就晚睡熬夜,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鍛鍊。

如今手機早已成為

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玩手機的人群

也在逐漸年輕化與擴大化,

當手機侵佔了孩子們的生活,

究竟會對他們帶來哪些危害?

嚴重影響視力

關於手機影響孩子視力的問題,

有醫生對此做了相關試驗,

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30分鐘電視;

玩20分鐘手機,視力已經接近輕度假性近視狀態;

玩20分鐘PAD類電子產品,淚膜破裂時刻與乾眼症患者類似。

影響健康!阻礙身體發育

愛玩手機的孩子,通常也沒什麼時間去運動,而缺乏運動,容易導致孩子長不高、肥胖和免疫力低下。

總是玩手機更明顯的害處是長期保持同一姿勢看屏幕,對孩子的頸椎、脊椎、腰和手關節都不好,造成的損傷都是不可逆的。

在容易誘發焦慮症、孤獨症

長期沉迷於玩手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整日沉迷在網絡虛玄世界,迷迷糊糊,很容易誘發自閉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症,引起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與此同時,孩子在做其他事的時候,習慣了一直將心思放在手機上,也很難集中注意力,會對學習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當然了,

手機對青少年的危害還遠遠不止這些,

希望家長們能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陪伴,

以及恰當的引導和規定。

一個負責的家長,

絕對不會整天端著手機,

那樣你錯過的可能不僅僅是孩子的童年。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劉迅 通訊員:劉姍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父母身高都不錯,孩子會得「矮小症」?
    為什麼父母身高都不錯,孩子會得「矮小症」? 原標題: 遺憾的是,張女士14歲的女兒骨骺已經閉合,身高定格在150釐米,而8歲的兒子目前身高只有120釐米,正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對這則新聞,網友們爭議紛紛,有人說「我們小時候沒有手機,天天早睡早起,身高也就150釐米。」手機又躺著中槍了嗎?  身高150cm,到底算不算「矮小症」?
  • 每年700萬孩子患矮小症,14歲女孩身高還只有1.48米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張伊人近日,一條「矮小症男孩靠運動長高16CM」的報導登上了熱搜:泡泡5歲時被確診為矮小症,在醫生建議下,爸爸開始對他進行每天一個半小時的魔鬼訓練:匍匐前進、折返跑、立定跳遠……如今,6歲半的泡泡不僅成功長高16釐米,他的運動天賦還被劉翔點讚「可以進國家隊」。
  • 14歲女孩身高1.48米就不長了!家長注意!每年700萬孩子患矮小症…
    16CM」的報導登上了熱搜:泡泡5歲時被確診為矮小症,在醫生建議下,爸爸開始對他進行每天一個半小時的魔鬼訓練:匍匐前進、折返跑、立定跳遠……如今,6歲半的泡泡不僅成功長高16釐米,他的運動天賦還被劉翔點讚「可以進國家隊」。
  • 睡覺甜食化妝品都影響長個兒 九歲兒童患上矮小症
    9歲孩子個子比同學矮一頭    「孩子上幼兒園就比一般的孩子矮小, 現在都9歲了個子比班裡矮的還低半頭, 一年只長兩三釐米。」楠楠的父母都在濟寧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日常飲食也不錯, 父母的身高也都不算矮, 即使是孩子發育晚, 身高和同齡人差得也太多。 在濟醫附院內分泌生長發育門診, 經過相關檢查,楠楠被診斷為患有矮小症, 是身體缺少生長激素所致。
  • 12歲女孩愛用化妝品患矮小症 比預測身高矮10釐米
    (記者 黃宇)12歲女孩因長時間不恰當使用成人化妝品,導致內分泌失調患上「矮小症」。記者今(20)日從西南醫院內分泌科獲悉,近三年來,重慶兒童患內分泌疾病的增長率大幅增長,增幅已接近20%,估計約有10%的兒童有患內分泌疾病隱患。專家提醒,除有先天性氣質性病變需要治療的兒童,過多攝入激素對於兒童正常健康發育有很大負面作用。
  • 父母身高都不錯,為什麼孩子會患有矮小症?矮小症家長了解多少?
    現在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問題,尤其是身高問題,一般家長比較不高都會擔心孩子會不會也長的矮小,家長身高不錯的家長都覺得孩子應該不會有矮小的問題,不要忽視孩子「矮小」的問題,不要因為自己錯誤的觀念耽誤孩子的長高,不要讓身高成為孩子終身的遺憾。最近後臺有收到家長的私信說,父母的身高都不錯,結果孩子卻很長得不高,是怎麼回事呢?
  • 7歲女兒乳房增大、身高定格在128釐米!只因爸爸做了這件事
    「確診為矮小症的孩子,如果要用生長激素,必須詳細評估孩子的身體狀況和家族病史,詳細排查禁忌證,比如,如果有大小三陽等肝功能不好的情況,我們就不會打生長激素針。」父親太寵,7歲女兒身高定格在1米28彤彤是個幸福的7歲女孩,眼睛大大的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人總是想盡辦法給她最好的,千依百順。可最近,發生在彤彤身上的意外卻讓家人苦不堪言。
  • 濟寧九歲男娃患上"矮小症" 個子比同學矮一頭
    「孩子上幼兒園就比一般的孩子矮小,現在都9歲了個子比班裡矮的還低半頭,一年只長兩三釐米。」楠楠的父母都在濟寧城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日常飲食也不錯,父母的身高也都不算矮,即使是孩子發育晚,身高和同齡人差得也太多。
  • 揚州13歲男孩身高145cm 以為發育晚診出矮小症
    原標題:13歲男孩身高僅145釐米 以為發育晚其實是矮小症 昨天上午,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一個13歲男孩因身高問題,被家人帶來就診。該男孩身高145釐米,比同齡人矮十幾釐米。而家長卻一直以為孩子是發育晚。「暑期是學生群體來看矮小症、性早熟的高峰期。」
  • 育兒園丨孩子不長個 當心患了矮小症
    多數家長缺乏正確的兒童生長發育知識,認為所有矮小的孩子都是晚長,女孩來月經才開始發育,男孩子變聲長鬍鬚就會長高,這都是誤區,一旦女孩初潮或男孩變聲,身高就只能再長一年了。」張玉珏說,一般來說,女孩的骨齡超過14歲,男孩的骨齡超過16歲,這時其骨骺線已接近閉合,基本沒有長高的機會了,臨床上就不再提倡治療方案。張玉珏給孩子做檢查。
  • 山西:矮小症患者就診率極低 家長認知不足
    7月23日,山醫大一院內分泌科門診舉辦矮小症義診,現場免費為符合條件的「矮小」兒童測身高、體重和骨齡。一上午就有近60多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就診,他們從2歲到16歲不等。     一名媽媽帶著16歲的女兒前來參加義診,女兒的身高還不及1.5米,明顯矮於同齡人,但由於她的身體已經開始發育,錯過了治療的最佳年齡。
  • 名醫幫幫團N0.100:5歲男孩不足1米恐患「矮小症」
    網友帥帥嫲嫲的煩惱     我兒子帥帥今年5歲了,可是身高只有94cm,明顯比幼兒園同學矮了差不多一個頭,平時我們也給他喝牛奶、補鈣,也帶著孩子去跑步、運動,我身高162cm,爸爸身高175cm,都是正常身高,為什麼孩子就是不長個呢?我怕孩子小時候比人家矮,以後就一直矮了。
  • 14歲男孩只有135釐米,檢查後患矮小症,這3個做法特耽誤孩子長個
    14歲男孩只有135釐米,檢查後患矮小症,這3個做法特耽誤孩子長個 14歲小男孩毛毛,家人的個子都挺高的,但他卻只有135釐米,和八九歲小孩的身高差不多。大夫查看後發現,他得了矮小症,差點就錯過最好的治療時期。
  • 孩子長得矮小,矮小症危害大,孩子身高問題不可大意
    現在的飲食越來越豐富了,很多孩子吃的好睡的好身高長得發育很快,比實際年齡要高很多。但是有些孩子比同齡人矮了半頭,上學座位一直被安排在前三排,一年的身高也增長不到5釐米,這讓很多家長很苦惱,如果孩子像以上所說的,很可能是患上了矮小症,矮小症的危害很大,家長們不要覺得長大以後就好了,一定要重視。
  • 孩子每年長高不足5釐米要警惕是不是患上矮小症
    本報長沙訊  身高遠低於同齡人,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對於這樣的兒童,要警惕矮小症的可能。8月1日,在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兒科,9歲的悅悅(化名)就是這樣一名「矮小症」患兒,目前正在接受生長激素的替代治療。    悅悅來自湘西一個偏遠的山村,今年9歲,身高122cm,遠遠矮於同齡人。
  • 【矮小症】你家孩子身高達標嗎?——矮小評判標準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身高是兒童生長發育的重要標誌,身高增長水平反映了兒童線性生長狀況和骨骼生長良好與否,也是兒童健康狀況的重要衡量指標。
  • 父母天天吵架鬧離婚 害得9歲女兒半年沒長高
    講座正式開始前,梁教授先拋出一組數據:我國18歲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別是167.1釐米、155.8釐米;18歲及以上成人超重率為30.1%,肥胖率為11.9%,6-17歲兒童青少年超重率為9.6%,肥胖率為6.4%。  這組數據來自《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是國家衛計委最新公布的。
  • 煙臺9歲女孩1年長高12釐米 專家:矮小症早幹預
    4日一大早,儘管天氣寒冷,煙臺山醫院兒科生長發育門診,早已排起了長隊,等待專家為矮小孩子進行評估會診,制定規範的治療方案,防治兒童矮小症、性早熟。這樣的場景讓蔣瑾瑾沒有想到:在煙臺,會有如此多的家長,對孩子的身高高度重視。「在教育方面,過去我們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如今,在孩子身高問題上,這句話又得到了印證。」蔣瑾瑾笑著說。
  • 矮小症義診就診者猛增 專家給出孩子身高標準
    晚報訊 昨日,市立醫院東院舉辦暑期矮小專題義診,現場免費為符合條件的「矮小」兒童測骨齡和預測身高。一上午就有近40多名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就診,他們從2歲到16歲不等。據了解,目前矮小症的發病率為3.77%。
  • 媽媽帶女兒做主播,8歲診斷出矮小症,愛美沒錯,但這樣做有害
    導讀:媽媽帶女兒做主播,8歲診斷出矮小症,愛美沒錯,但這樣做有害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帶女兒做主播,8歲診斷出矮小症,愛美沒錯,但這樣做有害!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