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晚了!
你的女兒不可能再長高了。」
帶著14歲女兒和8歲兒子
來看病的張女士,
聽了醫生的這番話後,
當場欲哭無淚、後悔不迭:
這都怪我們,早知道......
父母身高不錯,兒子女兒卻發育緩慢
張女士有一對兒女,女兒14歲,兒子8歲。女兒小時候個子偏矮,她以為只是發育慢,並沒有引起重視。
這兩年,女兒身高沒有什麼變化,14歲只有1米5,比同齡的孩子矮了一截,還來了月經。8歲的兒子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個頭髮育特別緩慢,現在8歲只有1米2。
「孩子爸爸也是到高中才長個子,不用去看。」爺爺奶奶勸他們不要著急,但張女士很擔憂,趁著孩子們現在放暑假,於是帶他們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內分泌科就診。
罪魁禍首竟是它!
經過診斷,張女士最擔心的事發生了:姐弟倆都患上了矮小症。更讓她難受的是,根據骨齡檢測,女兒的骨齡已達到16歲,骨骺已經閉合,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沒有再長高的機會了。
聽到診斷結果後,張女士納悶,自己身高1米65,丈夫身高1米75,為什麼兩個孩子會患上矮小症呢?
接診的內分泌科張紅梅主任醫師詳細詢問情況時發現了一個細節,原來兩個孩子長期熬夜玩手機影響了生長激素分泌,從而影響了身高。目前,張女士的兒子正在接受生長激素治療,後期還有希望長高。
醫生提醒
「因為家長的忽視,大女兒錯過了生長的最佳治療時機,身高只能定格在1米5。」張紅梅介紹,每年暑期,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矮小門診」。除了遺傳和疾病因素外,現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睡眠不足、運動少等因素,也會影響孩子長高。因為充足的睡眠和運動都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有助於改善身高。
專家介紹,如果孩子的身高小於或等於兒童身高標準表中相應年齡的矮小身高值,基本上就可以判斷是矮小症或者存在其他生長發育的疾病。不過,骨齡才是反映後期生長空間的可靠指標。比如,一個8歲的兒童,雖然身高與平均身高相同,但如果他早發育,骨齡已經11歲,與11歲兒童的平均身高相比就屬於矮小了,成年身高就會達到矮小診斷標準;同樣8歲兒童身高低於平均身高5釐米左右,但骨齡只有7歲,那麼成年後身高完全可能是正常的。
醫生提醒
由於人在青春期發育、骨骺線閉合後,一般就不會再長高了。因此,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比同齡人矮很多,或者每年生長高度少於5釐米時,應引起重視,不要一味地認為是「晚長」,及早到醫院內分泌科就診,定期帶孩子到醫院測骨齡,監測身高必不可少。暑假裡孩子不能因為放假就晚睡熬夜,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鍛鍊。
如今手機早已成為
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玩手機的人群
也在逐漸年輕化與擴大化,
當手機侵佔了孩子們的生活,
究竟會對他們帶來哪些危害?
嚴重影響視力
關於手機影響孩子視力的問題,
有醫生對此做了相關試驗,
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玩10分鐘手機,相當於看30分鐘電視;
玩20分鐘手機,視力已經接近輕度假性近視狀態;
玩20分鐘PAD類電子產品,淚膜破裂時刻與乾眼症患者類似。
影響健康!阻礙身體發育
愛玩手機的孩子,通常也沒什麼時間去運動,而缺乏運動,容易導致孩子長不高、肥胖和免疫力低下。
總是玩手機更明顯的害處是長期保持同一姿勢看屏幕,對孩子的頸椎、脊椎、腰和手關節都不好,造成的損傷都是不可逆的。
在容易誘發焦慮症、孤獨症
長期沉迷於玩手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整日沉迷在網絡虛玄世界,迷迷糊糊,很容易誘發自閉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症,引起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與此同時,孩子在做其他事的時候,習慣了一直將心思放在手機上,也很難集中注意力,會對學習和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當然了,
手機對青少年的危害還遠遠不止這些,
希望家長們能給予孩子們更多的陪伴,
以及恰當的引導和規定。
一個負責的家長,
絕對不會整天端著手機,
那樣你錯過的可能不僅僅是孩子的童年。
來源:楚天都市報
記者:劉迅 通訊員:劉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