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心監護總是時好時壞,寶寶到底有沒有缺氧,產科醫生來告訴你

2020-08-17 產科俞醫生

胎心監護是孕晚期最重要的監測胎兒安危的手段,也是唯一種比較客觀的檢查手段。相對於數胎動,胎心監護就靠譜的多,雖然胎動不靠譜,但是數還是要數的。

胎心監護主要就是記錄胎心率,並根據胎心率來描記胎心率曲線圖,根據曲線圖來判斷寶寶是否缺氧。但是胎心監護存在假陰性,而且這個假陰性很多。所謂假陰性就是胎兒明明沒有缺氧,可是胎心監護提示不典型或者無反應型,也就是寶媽們口中的不好。當然胎心監護不好也提示著胎兒缺氧可能,所以需要辯證的看問題。

胎心監護檢查是有時限的,也就是最早也應該在28周或32周以後,前面其實意義就不大了,有些寶媽會問,同樣是記錄胎心率,為什麼孕中期的價值就沒有了,因為胎心率的增速跟交感神經與迷走神經興奮有關,只有孕晚期的時候胎兒神經系統才會慢慢形成。所以太早做胎心監護沒有意義。大家應該也看出來胎心監護主要看加速和變異了吧。

胎心監護圖上主要看5個指標分別為下:

胎心率基線:也就是講我們要知道這段胎心監護的基線是多少,是150次/分,還是145次/分,正常情況下在110-160次/分之內都是正常的。

胎心率變異:胎心率基線變異就比較重要了,正常的情況下,就是基線有波動感,那麼提示沒有缺氧,這個變異範圍最好控制在6-25bpm。

胎心率加速:胎心率會持續大於15秒的上升,且有大於15bpm的增速,那麼提示這個加速是符合要求的。

胎心率減速:胎心率減速聽著就不是好東西,是的,你答對了,它確實不是個好東西,但是如果這個減速只是偶發的,或者輕微的減速,那麼可以繼續觀察,對寶寶沒有陰性,如果是大大的減速或者頻繁的減速,那麼就需要考慮胎兒缺氧。

宮縮:胎心監護還會標記宮縮,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宮縮的持續時間和間歇時間,而且我們更可以通過宮縮後的胎心率來判斷,胎兒是否缺氧,比如宮縮後出現晚期減速,那麼提示胎兒缺氧,這也是為什麼做縮宮素激惹試驗的原因。

趨勢:趨勢很重要,我們不可能看著一個點就抓住不放,我們需要一個趨勢來判斷,如果胎心監護越來越好,那麼提示沒有缺氧,如果胎心監護越來越差,毫無疑問寶寶缺氧了。

那麼問題來了,一次胎心監護不好,後來複查好了,胎兒存在缺氧了嗎,作為一個產科醫生可以明確的告知你沒有缺氧,因為胎心監護更多的就是看陽性指標。你第一次胎心監護不好,醫生會想到是否胎兒缺氧,所以再給你複查了個胎心監護,第二個胎心監護正常,也就是好的,那麼就是提示寶寶沒有缺氧。如果你說做了這個好的,還是不放心,那麼我可以告訴你,你是杞人憂天,既然你不相信它,為什麼又要做呢。作為一個產科醫生可以明確的告知你如果你的胎心監護提示正常的,那麼在接下來的7天,都應該是安全的,除非發生交通事故或者不可意外,比如我們成人世界裡的車禍或者被雷電擊中,這種概率又低,而且也是防不甚防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胎心監護是每7天複查一次的道理。病房或者有些高危寶媽例外。

這時候,或許有寶媽跳出來講,醫生上次是吸了氧氣的,這也沒有關係嗎,作為一個產科醫生可以肯定的告知你,沒關係,你的寶寶很健康,不用特別緊張,你以為就這個鼻導管吸氧對寶寶有什麼作用嗎?回答是沒有作用。

總結,對於胎心監護,個人觀點還是很重要的, 寶媽們一定需要做,而且碰到不好的一定要重視。但是對於一次不過,而後面都正常的,那麼也沒有必要擔心。建議高危寶媽32周開始做胎心監護,而對於普通寶媽建議36周以後開始做胎心監護。祝好孕。

知識創造價值,專業產科醫生為你的孕期保駕護航,每日更新孕期科普,不定期孕期疑惑解答。專業推算孕周,評估胎兒體重,規化產檢。帶給你們一個愉快的孕期體驗。請到頭條健康來找我。

相關焦點

  • 胎心監護有必要每周做一次嗎?產科醫生來回答
    胎心監護是監測胎兒安危的一種手段,也是目前唯一的手段。孕晚期需要做胎心監護,這個知識點大家都知道,但是具體從哪一周開始做,想必很多寶媽不理解,也不知道。而且不同風險的寶媽,選擇做胎心監護的時間也是不同的。作為一個產科醫生,下面就具體來探討一下胎心監護的問題。
  • 孕晚期的準媽媽們,警惕胎兒缺氧!遠程胎心監護呵護你!
    在胎動時,有的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比較柔和,次數較少,也有的媽媽感受到的胎動動作大,次數多。這些都是正常的,無需擔心。 但是,如果一個原本活潑的寶寶突然安靜,這就有可能是缺氧的信號。另外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原本安靜的寶寶忽然變得非常躁動,這也可能是缺氧的症狀。所以,寶寶發脾氣,無論是突然變得安靜還是異常活躍,孕媽媽們都要引起注意。
  • 胎心監護必須每周都做嗎?不合格說明胎寶缺氧?
    從36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一般要進行20分鐘。但如孕婦有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有胎死宮內等不良孕產史,或者有胎兒發育遲緩、羊水偏少、懷疑缺氧等不良情況,就要提前從28-30周開始做胎心監護。  有的人覺得,胎心隔著羊水和兩層肚皮,能聽出什麼來?不做也行吧?這種想法可就是大錯特錯了!產科醫生都特別重視胎心監護的檢查結果,一旦宮內環境惡化、胎兒發生缺氧,胎心就會第一時間發生各種變化,讓醫生及時判斷和應對。
  • 胎心監護髮現異常?警惕胎寶寶在宮內的求救信號
    那麼,今天科普一下,什麼是胎心監護,以及胎心監護的重要意義。胎心監護是使用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子宮收縮壓力波形記錄下來,供臨床婦產科醫師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狀況的重要檢測手段之一。通過胎心監護,我們可以安全、有效地檢查胎兒宮內的健康狀態,以及寶寶是否存在缺氧的情況。
  • 胎心監護——警惕胎寶寶在宮內的求救信號
    胎心監護是使用電子監護儀將胎心率曲線和子宮收縮壓力波形記錄下來,供臨床婦產科醫師分析的圖形,是正確評估胎兒宮內狀況的重要檢測手段之一。通過胎心監護,我們可以安全、有效的檢查胎兒宮內的健康狀態,寶寶是否存在缺氧的情況。孕晚期產檢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一般從孕32周開始做,每周1次。
  • 臍帶繞頸危險嗎,產科醫生來告訴你
    在寶媽們看來,臍帶繞頸應該是件比較可怕的事情,畢竟臍帶纏在脖子上,讓人第一感覺就是會不會被勒死,可是作為一個產科醫生,可以明確的告知你,寶寶不會被勒死,只要臍帶血管沒有被阻斷,一切都不會有事情,尤其是在分娩發動之前。
  • 胎心監護不好或不過怎麼辦?胎心監護不正常的表現有哪些?
    胎心監護不好怎麼辦正所謂「世上只有媽媽好」,這句話說明媽媽是很關心寶寶的。在寶寶還未出生時,很多孕媽就做好了迎接寶寶出生的準備。胎心監護是常見的產檢之一。胎心監護不好怎麼辦?這是不少孕媽關心的問題。如果在胎心監護的20分鐘內,寶寶的胎心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速度基線,在120~160次/分鐘,並且你的寶寶至少有兩次在活動時胎心率加快,比休息時的胎心率每分鐘至少快15下,每次持續至少15秒,那麼胎心監護結果就是正常的,或者叫「胎心監護反應型」。結果正常意味著你的寶寶目前多半狀況良好。在寶寶出生前,醫生可能會讓你每周都做一次胎心監護。
  • 胎心監護 你看懂了嗎?
    每次產檢,醫生都會給你聽胎心,每一次聽到寶寶有節律有力的心跳聲都好激動。 孕35~37周開始,每次產檢,醫生都要給你做20分鐘的胎心監護。這二十分鐘,就好像一首美妙的樂曲,不僅給你聽,還會給你畫出一條悠揚的胎心曲線。 到底胎心監護是怎麼回事啊?是檢查胎兒先心病嗎? 胎心監護是感知胎心節律變化的一種檢查,不是進行胎兒的心電圖檢查。
  • 專家告訴你:為什麼胎心監護必須做?
    胎心監護,是很折騰的一件事。很多孕媽媽,上次做胎心監護,順順妥妥的;這次做胎心監護,醫生又說不合格。心情隨著胎心監護的曲線起起伏伏,真是太!扎!心!很多孕媽媽甚至有點害怕地,想逃避做胎心監護這件事。為了鞏固大家做胎心監護的決心,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關於胎心監護的那些事兒。
  • 胎心監護做了一上午還沒通過,能不能不做了?醫生:不能!
    醫生說的這麼重要,而且以後每周都要做一次,因此她對胎心監測充滿了好奇與憂慮。好奇的是胎心監護到底是什麼東西,憂慮的是能不能一次通過。小林說,胎心監護做了一個上午,還是沒有通過,本來打算不做了,反正其它項目都通過了。可醫生卻嚴肅的說,不能!
  • 做胎心監護一會合格一會不合格,胎兒到底怎麼樣?接下來怎麼做
    群裡有位孕媽,昨天去做胎心檢測就沒能過關,醫生告訴她第二天再來,結果她當天晚上慌得做了一夜夢她有些疑惑,做胎心監護一會合格一會不合格,胎兒到底怎麼樣?以哪次結果為準啊?會不會寶寶已經有了缺氧的狀況,但第二次沒檢查出來?想必每個有此遭遇的孕媽媽,都會考慮這個問題,其實不必擔心,只要檢查過關了就代表胎兒沒問題,沒必要糾結啦。
  • 胎心監護異常:孕婦產檢做胎心監護不合格怎麼辦?
    最近收到了王女士的私信:黃大夫,我現在孕34周了,剛去做了胎心監護,可誰知結果並不好,孩子不怎麼動,曲線比較平緩,沒有什麼加速,醫生又讓我做了一次,結果還是差不多,胎心監護6、7分不合格,醫生讓我明天來吸氧再看看結果。怎麼胎心監護老是不合格?
  • 我的孕晚期生活:B超心率快,胎心監護缺氧,嚴重貧血
    當時我就聽到醫生說,怎麼胎心率有點快,她說她再重新測一次,可是最後的結果,還是快了,171.我就問醫生是不是代表我的這個寶寶還是有先心病,她告訴我不一定,說我的心情會影響寶寶的心率,她不敢給我明確答覆!因為我之前做過系統彩超,當時的專家告訴我寶寶的心臟是沒有問題的,我忐忑不安的找我的主治醫生,我把單子給她,她還沒看,就讓我去裡屋做胎心監護!
  • 很耗時的胎心監護,到底有沒有必要每次都做?
    在孕晚期,每次產檢就增加了一項——胎心監護。 如果你孕期一切正常,那麼醫生通常會建議從你懷孕第34或36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但如果你有妊娠併發症,可能根據情況從懷孕第28~30周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 胎心監護,顧名思義,就是對胎兒的心臟進行監護。
  • 準媽媽產檢時發現胎兒嚴重缺氧,醫生緊急剖宮產……
    醫生提醒,胎動減少是孩子的求救信號,準媽媽必須引起重視。家住江岸區的甘女士(化名)懷孕37周,是位二胎產婦。5月1日下午,她像往常一樣,獨自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門診做產檢。做胎心監護時,醫生發現異常:20分鐘內一直測不到胎動,結果提示NST(無應激試驗)無反應型,胎心率基線沒有變異,幾乎成一條直線。
  • 孕期玻璃心孕媽要買胎心儀嗎?產科醫生:這種「胎心儀」不推薦
    懷孕了,有了寶寶,父母們對於寶寶充滿了無限好奇心,想和胎兒更近一步,於是市場上出現了「胎心儀」,一款被吹上了天的產品。這些幾十到幾百的胎心儀真的如介紹上說的那般神奇嗎?真的能在孕早期就聽到胎心音了?能聽到胎心音,胎兒真的就安全了?醫院產檢時所用的胎心儀和你手上的胎心儀真的是一樣的?
  • 一位孕媽不重視胎心監護,3天後複查時39周的胎兒沒了胎心,後悔
    每次做胎心監護前我都會走動20分鐘,希望寶寶醒來不要睡覺。然後坐到等候區吃點食物,如甜餅乾,巧克力,水果,再喝些溫開水。過30分鐘左右,確定寶寶在肚子裡有動靜再進去做胎心監護。可是即便是這樣做,第一次還是沒有通過,醫生說只動了一次,而我卻感覺動了好幾次。醫生又要求重做一次,這次醫生不單單開了胎心監護還開了一次超聲感應,護士會拿個東西在孕婦肚子上震動一下,刺激胎寶寶動起來。
  • 懷孕36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荒唐
    胎心監護是準媽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準媽媽體內的健康狀態。並不是倩倩和胎寶寶出了問題,而是醫生沒有將監護綁帶綁緊導致出現胎心監護一直處於不合格的狀態。
  • 懷孕36周,卻被告知胎心監護一直不合格,原因太荒唐!
    胎心監護是準媽媽產檢時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心監護可以通過檢測胎兒胎動的次數和胎動時心率的變化,來判斷胎寶寶在準媽媽體內的健康狀態。倩倩(化名)是一位懷孕36周的準媽媽,這次做產檢的時候,醫生接連聽了幾次胎心監測後,告知倩倩需要住院觀察。倩倩聽完醫生的話,頓時緊張的不知所措,冷靜之後問醫生:「是不是寶寶出了什麼問題?」醫生回答說:「我都聽了好幾次了,可是胎心監測總是斷斷續續的,幾乎監測不到胎心,最好住院觀察一下查明原因。"倩倩聽完醫生的話很納悶,自己明明能夠感受到胎動啊!怎麼會監測不到呢?
  • 20分鐘的胎心監護,總有寶媽過不了,你該掌握些小技巧
    孕期產檢就像打怪升級,如果你的產科醫生開始安排你,每周來院做胎心監護了,恭喜你!孕期的旅程即將迎來勝利曙光啦~ 胎心監護是孕晚期重要的產檢項目,而且每周都要做,一定有不少寶媽會覺得麻煩吧。不就是聽聽寶寶的心跳嗎?有必要每周都去醫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