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誰家孩子上學早,學得早,已經成為一種風氣。
"我家外孫2歲就開始學拼音了。"
"我家孫子2歲半,就找關係送幼兒園了。"
……
學習靠的是一種"笨鳥先飛"的精神,所以父母們不斷把教育時間提前。
有的家長,拿英語單詞當胎教,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是不是3歲上幼兒園,就對孩子更好呢?
幼兒園逐漸開學,許多剛剛3歲甚至不到3歲的小朋友,被家長們送到了幼兒園。
於是流行起了一句話:聽取"哇"聲一片。畢竟從來沒離開過父母的孩子,突然經歷分離焦慮,哪有安安靜靜的。
為這件事,和小區一位大姐聊天,得到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分享給大家,或許能給大家一些新思考。
大姐今年56歲,孫子今年也是3歲,但她不許女兒女婿現在就把孩子送去幼兒園,而且女兒女婿還特別服氣。
因為她是個資深幼師,帶孩子帶了許多年,比他們有經驗多了。
說服工作,她只用了3個原因。
3個原因建議部分家庭,孩子3歲不送幼兒園
第一,3歲孩子抵抗力更低
公立和私立幼兒園一個班,孩子人數大約在15-30人左右,背後的家長,大約則有90-270人之間,這麼多家長每天要接觸無數量級的人,一旦一個孩子生病,很可能一個班的孩子遭殃。最關鍵的是,3歲孩子的抵抗力,比4歲孩子差很多。如果孩子上幼兒園老生病,老打針,你說孩子還會喜歡去幼兒園嗎?
第二,3歲兒童的溝通能力和4歲兒童無法比
根據著名兒童埃姆斯的研究,發現孩子的社交能力,從一歲半到4歲,差不多每半年,就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在3歲的時候,孩子更更多的是跟自己玩,而到4歲,孩子開始願意和別的孩子一起玩,幼兒園的社交屬性,這個時候才真正發揮作用。
第三,分離焦慮適應性更強
分離焦慮,是家長很難處理的一個問題,但孩子一旦焦慮起來,在教室裡,讓老師們很頭疼,必然會讓老師也焦慮起來。相信不是每個家長,都願意挑戰老師的忍耐極限。如果能晚點送孩子去幼兒園,錯開孩子心理發展的分離焦慮"峰值",會讓老師輕鬆一些,也會讓老師對孩子更多些耐心。
為什麼推薦部分家庭,接近4歲再送孩子去幼兒園?
因為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寶寶,如果太早送去,孩子的不適應,會讓老師和孩子都陷入痛苦,經常找家長來,要求把孩子帶回去,以免影響其他小朋友,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會很難受。
如果上學=煎熬這種觀念植入孩子的心理,以後上學,對孩子來說,才是真正毀滅性的打擊。
你會讓自己孩子3歲上幼兒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