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人有人名,盤有案名!一個好的樓盤名就是一個好廣告。他不僅區別於其他樓盤的名號,更是房企植入品牌,彰顯理念的關鍵。對於樓盤開發企業而言,樓盤名就是這個項目的「精髓」,除了一些大品牌固有的產品系列名稱,大部門樓盤名都需要精心設計,反覆推敲。
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除了一些 詩情畫意風, 清新唯美派,還有最近幾年特別流行的 極度拗口潮,詼諧、幽默的名字也令人忍俊不禁。
今天來為大家盤點一些腦洞大開的樓盤名,看看您有不知道的嗎?
一、被玩壞的諧音梗
「當諧音梗泛濫時,沒有一個王建國是無辜的。」
接連爆梗的不僅僅是脫口秀,還有這些諧音樓盤名:
菁英閣,位於杏山路西側,2015年建成,40年產權,樓上公寓樓,樓下商鋪。公寓戶型面積46-95㎡。看起來開發商覺得社會「精英」都是單身。
萬科熙望,萬科在鼓樓的新建住宅項目。樓盤名讓我們看到了北區發展的「希望」。
雲龍湖峰薈,雲龍湖邊的一場峰會,聽起來高端大氣,貼滿了品質標籤,不愧是中國500強——徐鋼集團開發的樓盤。
美術=「美墅」,藝術=「 逸墅」 這是別墅項目慣用的名字,比如三環南路的泉山美墅,2013年建造,疊加帶閣樓大平臺的別墅;金龍湖漢源大道西邊的泊岸美墅,2019年上房小區;淮塔東路的茗城逸墅,2013年建成,小區面積不大,總共只有84戶。開發企業的初衷大概是想做成一件城市精美藝術品吧!
好看的小區,可以說是城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銅山新區這個小區乾脆直接叫做——城市楓景。2003年建成,十幾年過去了,雖然小區很小,不過綠化做的還不錯,也算對得起這個名字。
很多品牌喜歡拿自己的經典作品說話,鼓樓晶典這個小區,是不是就打算打造成「 經典作品」呢?這個位於中山北路附近的小區,2014年建成,由徐州銀建林增房地產開發建設,小區的商業配套您一定很熟悉——鼓樓廣場。
棲萬方您一定不陌生,這是2015年竣工的位於西苑中路的小區,小區建築面積70000㎡,乾脆就叫棲(七)萬方。把銷售說辭做到項目名稱當中,厲害!不過現在已經用回了它的備案名叫西雅園。
位於鼓樓法院旁邊的法院公寓叫法苑公寓,倒是很直接明了;不知道位於銅山新區振興北路的影苑小區是不是開發商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
二、腦洞清奇 思路大開
如果說諧音梗樓盤名容易被人記住,那麼接下來這些,腦路可就比較清奇了。
用紅酒的名字給小區命名,實在不多見。這是位於銅山新區衡山路的拉菲大街,這個小區2006年建造,雖然地處銅山區核心位置,但是價格略低於周邊小區,看來這個拉菲喝起來挺便宜。
銅山新區焦山駕校南有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區,叫碧玉小家,小家碧玉,倒是挺應景。小區是2013年建成的別墅小區。
泉山區培正巷有個小區叫紳士花園,住在這裡的居民應該大都是紳士吧。小區2001年建成。
高知公寓位於江蘇師範大學附近,是礦大的公寓樓。名字起得倒是很符合礦大公寓的身份,咦?為什麼礦大公寓建在師大呢?
還有民主南路的養育小區,風化街的互助小區,聽起來名字起得都很80年代。不知道為什麼會叫這個名字,如果大家知道可以留言告訴小編。
如果說這些名字起得還有些文化,那麼接下來的三個小區就顯得有些草率了。
大家可以想像一個場景:
「老李,你家住哪兒?」
「一棟洋房」
「厲害!」
「那你呢?老張,你家住哪兒?」
「七棟洋房」
「牛!」
「小王你呢?家住哪裡?」
「山坡上的洋房。」
沒錯,就是這三個小區:泉山區鳳臺路的一棟洋房,2006年建成,24戶居民。銅山區黃河路七棟洋房,2006年竣工。位於風華南路的山坡上的洋房,至今沒有上房。這些小區,朋友來家裡做客,電話裡可能說不清楚... ...
三、數字密碼,你記得住嗎?
詼諧幽默風之外,還有另一類。
4813、6108、169、6414、287。這可不是一串密碼,這是五個小區名。礦山路的4813小區;永安街58號6108宿舍;煤建西路1街1號的169勘探南院,2000年竣工;鼓樓慧工西路6414宿舍小區;復興南路287號的287大院,很顯然這名字是根據地址來的。除了169和6414,其他小區小編都是第一次聽說。果真大開眼界。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建築本身是文化的一種形式,而樓盤名稱是房地產文化的表現。不過「腦洞大開」的樓盤名,著實讓人「甘拜下風」。
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小區名字,不妨留言告訴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