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以翠竹作比來讚美衛武公的君子風度和德行的

2020-12-22 有客祁祁

春秋時魯國的大臣叔孫豹在一次出使晉國時,與晉國大臣範宣子談及何為「死而不朽」,他認為延續幾代的功名利祿,算不上不朽,而真正獲得永恆的是人在有生之年要「立德」、「立功」和「立言」。其中擁有讓人敬仰的德行最為重要。無疑,西周至春秋初期衛國的國君衛武公就是這樣一位讓時人和後人敬仰的君子。

《詩經衛風淇奧》一詩就是以淇水邊的竹子作比,讚美衛武公的君子風度和德行的。詩中寫道: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大意是淇水的角落,有蔥翠婀娜的竹子。在這裡,有衛武公這個文雅君子,如牛骨象牙經過切磋,像美玉寶石經過琢磨,為人莊重,舉止大方,行事光明,心胸廣闊。這樣的君子,無法讓人忘懷。)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大意是衛武公這個文雅君子,威武英俊,容光煥發。)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大意是衛武公這個文雅君子,像金像錫那樣精純堅毅,像圭像璧那樣溫潤亮澤。他的心胸寬廣曠達,可以讓人依靠。他談話詼諧風趣,從不刻薄待人。)

在《詩經》中被如此讚揚的衛武公,根據《史記》記載,是周武王的弟弟衛康叔的後代。他姓姬,名和,大約在公元前853年出生於朝歌,公元前813年衛武公繼位。事實上,最初衛國的太子是他的哥哥共伯姬餘。依據《毛詩》和現代人的考證,共伯英年早逝,在衛釐侯去世後,立和為衛侯,是為武公。

衛武公在位期間,是一位有名的賢君。他推行康叔(名姬封,衛國開國之君)之仁政,增修城垣,興辦牧業,使政通人和、百姓和睦。衛國人對他十分尊敬和崇拜。

在他在位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殺了周幽王,衛武公率領軍隊,與晉國、鄭國、秦國等國聯合在一起,輔助王室打敗了犬戎,周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王城公園一帶),史稱東周。在此次勤王中,衛武公的功勞非常大,所以周平王在登基後,就將其爵位從「侯」晉升為最高的爵位「公」,史稱「衛武公」,同時任命他為周王室的司徒,主管刑事法規的事務,衛國也因此得到許多特權。

衛武公在95歲高齡時,依然親民臨政。他告誡衛國百姓說:「從卿以下到大夫和眾士,只要在朝中,不要因為我年老而捨棄我,在朝廷必須恭敬從事,早晚幫助告誡我;哪怕聽到一兩句諫言,也一定要記住並轉達給我,以此來訓導我。」於是,衛武公在車上有勇士的規諫,在朝廷中有官長的法典,在几案旁邊有誦訓官的進諫,在寢室內有近侍的箴言,處理政務有瞽史的引導,平時有樂師的誦詩。史官不停止書寫,樂師不停止誦讀,用來訓導進獻。

衛武公還做了一首名為《懿》的戒詩來自我警戒。三國吳韋昭註:「昭謂《懿》詩,《大雅抑》之篇也,懿讀曰抑。」詩中指出了求賢與立德的重要性,並進一步說明什麼是應當做的,什麼是不應當做的,比如獨處內室時,要無愧於神明(原文: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並懇切地希望周平王可以聽取自己的箴言,否則會有亡國之禍。現代人使用的成語「夙興夜寐」、「白圭之玷」、「投桃報李」、「耳提面命」、「諄諄告誡」都來自這首詩。

衛武公在位期間,還修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皇家園林——淇園。在此之前,僅有帝王為狩獵而圍構的「苑囿」。淇園舊址在朝歌城西北三十五裡(今河南省淇縣西北三十五裡黃洞鄉)。據推斷淇園規模較大,主區在今黃洞鄉、廟口鄉和高村鎮西北部一帶。相傳,古代從這裡到桃胡泉二十多裡的溝壑間全是竹子。儘管淇園當初的景物結構、建築形式無從查考,但是其「綠竹茂盛」則是肯定的。

公元前758年,衛武公去世,在位55年,享年105歲。時人稱他為「睿聖武公」。他去世後,朝歌人為了表達內心的敬仰,將淇園的一條小河的名字從「美溝」改為「思德河」,取永思武公之德的意思。朝歌城北13裡有個叫槐蔭村的村子,後來也改名為「思德村」。淇園舊址還修建有武公祠。

後世同樣把衛武公作為道德高尚、高風亮節以及壽高德更高的典範。唐代杜牧《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詩曰:「願公如衛武,百歲尚康強。」宋厲寺正詞《萬年歡》曰:「衛武期頤,與文公福艾,俱號賢相。」

相關焦點

  • 詩經中那些適合起名的好句子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衛武公傳略
    五十五年,卒,子莊公揚立。」以上是《史記》的記載,但考之於《毛詩》,現代史學家們都認為《史記衛康叔世家》的記載錯謬之處太多,不可信。《毛詩》為《詩經鄘風柏舟》作序記載:「《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毛詩》序說「衛世子共伯早死」,又與《史記》「衛武公迫使其兄自盡」之說相異。
  • 詩經中的這首詩為什麼生僻,它又為什麼驚豔,走進《淇奧》看一看
    淇河風光有必要解釋一下這些加黑字詞的讀音和含義,從中就可之多有多麼的生僻了,我分三個章節來細說一下。《淇奧》這首詩出自於《衛風》,通俗的說,就是採自於詩經時代衛這個諸侯國的民歌。《詩經》中存在許多對人物進行稱頌的讚歌,《淇奧》就是一首讚美衛國國君衛武公美德的詩歌。
  • 《詩經·邶風·式微》
    行式禮,是讓自己遵行道,有符合道的德行。 《尚書》和《詩經》中,式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方式行事,這是式的最主要評價元素。式代表了做事的方向和樣子。《詩·小雅·斯幹》:「兄及弟矣,式相好矣,無相猶矣。」是指做兄弟要按照相好的方式,而不要以相互埋怨的方式。《詩經·蕩之十》:「寇攘式內,不義從式。」是說對內採取侵佔排擠的方式,把不義當作行為方式,是殷商敗亡的原因。
  • 筱青讀詩經之雄雉
    展矣君子,實勞我心。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雲遠,曷(hé)雲能來?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zhì)不求,何用不臧(zāng)?注釋雉:野雞,雄者有冠,長尾,身有文採,善鬥。一說雉為耿介之鳥,交有時,別有倫。
  • 雄雉——不忮不求,君子德行 | 【從詩經開始】
    《國風·邶風·雄雉》現代學者一般認為這是妻子深情思念遠方苦役的丈夫,並大膽譴責統治者不知德行的詩篇。在藝術上主要運用」興「的手法,來表達主人公對丈夫的想念、瞻望以及無奈之情態,生發出主人公對統治者的批評與譴責之意,提升了詩歌的思想境界。
  • 高中作文欣賞:《和而不同 君子風度》
    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要求:結合材料,聯繫生活,自選立場,確定立意,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命題說明:本題來自成都市2021屆第一次診斷性考試試題。難怪,宋朝皇帝感嘆,「卿等皆君子也」。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尊重你的人格!朝堂之上據理力爭,生活當中與人為善。公義與私交分開,不悖公徇私,不因情廢義。由是我想到現代文壇中魯迅與林語堂和胡適的故事。因為立場不同,魯迅先生在論戰中曾經尖刻地指刺林語堂,魯迅先生逝世後,林語堂先生在《悼魯迅》一文中卻說:「我始終敬魯迅,魯迅顧我,我喜其相知,魯迅棄我,我亦無悔。」
  • 《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的是什麼?琢的又是什麼?
    《詩經》是一部從西周到春秋中葉的「百科全書」,也是漢語文學最早的「字典」之一。「詩三百」中的諸多詩歌都文採飛揚,創造力十足,不僅記錄了先民們對一些字詞的用法,還留下了大量經典精妙的詩句,同時也開創了一批飽含意象的成語等等。可以說,《詩經》中的每一篇詩歌中,都會有那麼一些字詞,值得後人們去「切磋琢磨」。
  • 「君子周而不比」正解
    總結歷代學者解釋,不外乎三層含義:一、周和比是公與私的關係,即君子一切為公,小人只懂謀取私利;二、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即君子忠誠為國家社稷,小人結黨營私;三,理備為周,無私稱不比,意思君子做事考慮得很全面,不會只考慮私利。【新解】儒家學術體系,最核心處在於明確個人修行成長的理論和踐行方法,很多學者稱之為君子養成體系。
  • 王陽明《君子亭記》,君子如竹子,有四種品格,你記住了嗎?
    沒多久,又在何陋軒附件建了一間軒房,起名為君子亭。為何取這個名字了,因為亭子四周種滿了竹子,陽明先生說,竹子有君子的四種品格:德行、節操、明達、姿容。因此,給新的軒房取名君子亭,並他寫下了這篇《君子亭記》。
  • 《詩經》中這一篇詩歌居然蘊含了6個成語!「夙興夜寐」源自這裡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詩經》中的這一篇詩歌居然蘊含了6個成語!「夙興夜寐」源自這裡!《大雅·抑》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篇,相傳為衛武公所作。全詩十二章,前三章,每章八句,後九章,每章十句。
  • 新生兒取名大全:詩經裡唯美到美到塵埃,美到骨髓的女孩名字!
    奕君出處:未見君子,憂心奕奕-頍弁-詩經「奕」有神採奕奕之意,搭配「君」字,仿佛在說:你真是意氣風發。給人飽滿,精神,活力的形象。而另一方面,「奕」還有博弈之意,人生如棋,落子無悔。引申為謹慎,小心,風度之意。加上「君」本身就有品德高尚的意思。
  • 《詩經》中的玉文化:兩周時期,玉如何成為道德品質的象徵?
    玉之所以成為文化,和《詩經》是密不可分的。在詩經中,僅僅和玉有關的詩篇就有37篇。在這37篇中,玉有用來祭祀的,有用來佩戴的,還有用來代表身份和德行的。那麼,玉文化為什麼在《詩經》時期有了充足的發展呢?為什麼我們把君子比作玉來形容品行高尚呢?詩經女孩帶你來窺其中一二。一、玉的前世今生玉,全稱玉石,是一種美麗的礦石。
  • 篇篇經典,翩翩《詩經》——262大雅·江漢
    篇篇經典,翩翩《詩經》不學詩,無以言和我一起朗聲而讀到周京去接受冊封,沿用先祖康公的禮數。穆公召虎跪拜叩首:天子永享萬年福祿!穆公召虎跪拜叩首,由衷讚美君王美好德行。王wáng命mìng召shào虎hǔ:來lái旬xún來lái宣xuān。文wén武wǔ受shòu命mìng,召shào公gōng維wéi翰gàn。
  • 有匪君子,扒一扒《詩經》中的男子美好形象
    《詩經》收錄了自西周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詩經》作為我國農耕時代的詩歌總集,涉及諸多與古人生活有關的植物,據不完全統計,《詩經》中約出現了135種植物,有的植物在不同詩中名稱不同,但實為同一種,比如:扶蘇、常、常棣、唐棣均是指唐棣,《小雅·鹿鳴之什·採薇》中
  • 【經典金句960•詩經】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經典金句960•詩經】孝子不匱,永錫爾類。【出處】《詩經·大雅·既醉》【案語】本條經典金句出自於《詩經·大雅·既醉》,也是作為《詩經》的詩句在《春秋左傳》裡的第一次出現,其在《春秋左傳·隱公元年》。本句的意思是:子孫眾多不會匱絕,神會永遠這樣賜福給族類。「錫」即「賜」。
  • 2021年女寶寶起名:詩經中好聽的女孩名字(帶解釋)
    微友聯繫天賜佳名,想給女孩取個詩經中好聽唯美的女孩名字 父母們都想為孩子起一個既有文化內涵又能引經據典的「文化好名」;而《詩經》作為女孩取名的寶典,下面天賜佳名就來分享一些詩經中女寶寶名字。
  • 詩經中第一首祝賀新婚的詩歌,更有「君子成人之美」的祝福
    但是當我們重新讀到這些詩詞、重新還原這些詩詞特點的時候,才真正的感覺到《詩經》中一詠三嘆的韻味。尤其是這篇文章所談到的這首詩詞,可謂是《詩經》中最為「低碳」的詩歌。整首古詩一共包括三章節,每章只改動了兩個字。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 晏嬰對景公說和諧講《詩經》,孔子於佩服中提煉出識人真經
    這個人聰穎機智,能言善辯,獲得了靈公、莊公、景公的尊重。尤其是到了景公時,晏嬰的智慧達到了頂峰,景公敬他如愛「刺蝟」,近了刺人,遠了又想。這隻「刺蝟」對景公說「和諧」、講《詩經》,硬是把景公的立場都說得改變了。這件事,大聖人孔子於佩服中提煉出識人真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完成了人類進步史上的經典之作,即區分君子與小人的基本方法。
  • 「君子以厚德載物」,一個人德行修養越好,更容易成就一番事業
    今天跟各位聊聊《易經》中的「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那麼在正式跟大家聊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易經》這部著作。可能現在一提到《易經》,很多人認為《易經》是一門佔卜學,但是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認為佔卜只是《易經》的一個分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