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記者調查:裝修垃圾能「變廢為寶」嗎?

2020-12-18 東方網

  原標題:記者調查:裝修垃圾能「變廢為寶」嗎?

  目前上海規定建築垃圾只能在本市消納,如何提高分揀效率,如何處置消納甚至變廢為寶,成為各區綠化和市容管理部門的"痛點"。不久之前,全市首套裝修垃圾自動分揀流水線試運行,目前每天能處理1500餘噸裝修垃圾,工作量能頂200多名工人。那麼這套設備能解決建築垃圾中最困難的裝修垃圾分揀問題嗎?我們先去位於徐匯區的這個建築垃圾轉運站去看一看。

  一早,位於徐匯區景聯路上的這家建築垃圾轉運站,就開始忙碌起來。與其它的建築垃圾轉運站不同,記者在現場幾乎看不到進行垃圾分揀的工作人員。

  記在現場看到了這些從各個居民區運過來的裝修垃圾,草蓆、床墊、破沙發,各種各樣材料的垃圾都混入其中,幾臺挖掘機就會將這些材料複雜的裝修垃圾送入到這個帶有齒輪的"給料口",一整套全自動的分揀流水線,就從這裡開始。

  那麼這套自動化分揀設備是怎麼運作的呢?工程師告訴記者,基本靠"吹"。在強大氣流的作用下,一些表面積較大而重量較輕的裝修垃圾飄浮在上層,表面積相對較小且較重的裝修垃圾則墜入底層。

  不同大類的裝修垃圾通過這種方法,可以分成數層,每層都有對應的輸送管道和履帶,將分好層也就是分好類的裝修垃圾輸送到指定的收集容器內,整個過程不需要藉助人力。

  上海勤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逯光輝告訴記者,通過分揀設備的自動化分揀以後,骨料是骨料,輕物質是輕物質,這樣才有資源化利用的前提。把骨料分得很乾淨,就具備了做路基和做路面磚的可能性。

  事實上,在這套分揀流水線上馬之後,已經能完全消化徐匯全區裝修垃圾的分揀,甚至還一定程度上處於"吃不飽"的狀態。

  徐匯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環衛管理科副科長曹丹俊告訴記者:「分揀能力得到很明顯地提升,到現在為止,我們通過機械化的方式,能夠達到每天一千噸的裝修垃圾,做到日產日清,人工只需要10到20個人,比原先來講,大幅度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我們《新聞透視》此前也曾報導過,因為建築垃圾中,除了混凝土塊、磚塊外,還會夾雜包括破布、爛木頭等雜物在內的毛垃圾。分揀雜物需要時間,垃圾車只能排隊等候傾倒,最後不少區都出現了建築垃圾大量積壓的情況。

  那麼這套能夠有效加快分揀速度,減輕人力成本的自動化流水線是否有可能在全市範圍內推廣呢?綠化和市容管理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新制訂的《上海市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規定》明確了各個區要設立中轉分揀設施,從法規的層面來講,實際上對各個區已經提出要求了,要推廣此類的裝修垃圾分揀設施。

  市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張健介紹說:「各個區的實際情況不一樣,從中轉分揀設施本身對場地的需求也好,選址也好,都是有相應的客觀要求,尤其是中心城區,選址的時候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類似這樣的機械化的分揀,第一是分揀的功能,第二實際上還有一個中轉,產生的骨料還有一個堆放的功能,對場地的佔地面積的要求會比較高一點,這些為環保做的設施設備,我們不希望在做環保的事情的時候,給別人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

  下一步,企業希望能將分揀出來的可循環利用物質變成可以進入市場銷售的原料、產品,從而獲得更多的盈利,進而加大對裝修垃圾分揀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環。

  那麼這些分揀出來的骨料做資源化利用,是否能夠達到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標準呢?在上海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室裡,記者見到了這些送檢骨料的樣品。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陽告訴記者,目前這套自動化分揀設備做得最好的一步就是把裝修垃圾裡的有機物、木塊、塑料都分離出來了,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目前能夠作為低洼處的回填,填築這方面的用途,能夠實現大眾用途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如果要實現高附加值利用,比如說路基那就不符合目前的要求,比如說混凝土、紅磚、砂漿都要分離開來。因為上海也是一個缺乏石料的城市,最終還是希望這些分揀後的材料能夠要做磚做路基。

  目前,李陽團隊也正在給企業做裝修垃圾分揀後骨料再利用的技術支持,實現最終的"變廢為寶"。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嚴世聰告訴記者,分揀出來的建築垃圾顆粒比較大,裡面的雜質也比較多,需要多級地去破碎分離,達到顆粒的粒徑,滿足施工的使用。

  另一方面,政策的瓶頸也實現了突破,2018年1月1日起將施行的《上海市建築垃圾處理管理規定》明確,上海將實施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的強制使用制度,讓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按規定使用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而上海的地方標準也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當中,不久之後,分揀後的裝修垃圾將走通這條資源化再利用的路。

  市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張健告訴記者:「儘管裝修垃圾是垃圾,但進入我們中轉分揀站後,經過我們資源化利用設施以後,我們希望它再變成資源,能夠再進入到我們整個生產體系裡面,進入到建築領域中去,能夠得到一個循環的利用。到「十三五」結束的時候,能夠每年有750萬噸的資源化的能力。」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嚴」裝修垃圾處理規定明年施行 上海準備好了嗎?
    原標題:調查丨「史上最嚴」裝修垃圾規定明年施行,上海準備好了嗎?  裝修垃圾亂堆放的煩惱,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居民。有數據顯示,近年來,上海年均申報處置的建築垃圾總量約有1億噸,其中,裝修垃圾和拆房垃圾約佔7%。
  • 平均一戶產生2噸垃圾!記者調查「裝修浪費」亂象
    十幾年過去了,為何裝修浪費依舊觸目驚心?記者深入調查並採訪專家分析導致裝修浪費的因素,帶你看看國外如何處理裝修浪費問題。 新門新窗就這麼扔了, 太浪費! 安徽合肥市劉女士前不久也剛裝修了新房,她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是一肚子苦水。
  • 垃圾也能72變!快來看礄口區「變廢為寶」手工創意製作大賽
    聽說最近上海市民決定和垃圾分類「決一死戰」了▼作為武漢市民我們除了將>從全區各中小學、幼兒園垃圾分類「變廢為寶」手工製作的151件作品中篩選而出的,每件作品都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廢棄物製作而成,雖然材料簡單,但成品卻勝似工藝品。
  • 南京擬對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立法 裝修垃圾亂投放個人最高罰2000元
    近日,南京市建委組織起草的《南京市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辦法》,南京要對建築垃圾實行分類排放制度,未分類投放的單位最高罰3萬,個人最高罰500元。裝修垃圾的處理備受關注,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若未按要求投放至中轉場的,擬對單位罰款1萬到5萬元,對個人處警告或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罰款。
  • 廚餘垃圾變廢為寶,能製成塑膠袋、酵素、可燃材料?
    7月11日,就垃圾分類的公民意識培養、各地分類標識差異、立法效力等問題,鳳凰網公益在北京舉辦主題沙龍,邀請上海虹口新時尚垃圾分類事務所主任、上海虹口區人大代表楊園,臺灣慈濟基金會文史處主任、牛津大學訪問學者何日生,成都根與芽環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長羅丹,萬科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一梅,自然之友總幹事張伯駒和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公益慈善與非營利法治研究中心主任馬劍銀展開討論。
  • 平均一戶產生2噸垃圾!《生命時報》記者深入調查裝修浪費亂象
    安徽合肥市劉女士前不久也剛裝修了新房,她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是一肚子苦水。可沒想到,打開後地板下面全是菸頭、瓜子殼等垃圾,「這種裝修質量怎麼能讓人放心長期住?」目前市場上新房裝修最多的是全裝房,其次是毛坯房。相關報告顯示,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基本達到100%全裝修交付;二線城市是近年來全裝修的主力覆蓋區域,全裝房佔比達53%。不過,數據顯示,國內每年住宅裝修總量在2200萬戶左右,2019年全國毛坯房裝修量依舊超過了550萬戶。
  • 長沙縣:製作環保酵素 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公益團隊現場演示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李文婧 攝紅網時刻8月13日訊(星沙時報記者 李文婧)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發動居民家庭、餐飲門店、水果店、轄區單位食堂,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從源頭上減量垃圾,打造垃圾分類新引擎。
  • 還在為垃圾分類頭疼?洛陽小夥將易拉罐變廢為寶改造成各類模型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傑/文圖最近,有關垃圾分類的話題受到了廣泛關注,尤其從7月1日起,上海正式步入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時代,嚴格的垃圾分類標準不僅讓上海市民絞盡腦汁,也讓全國人民都跟著操心。代昌麟是如何將這些廢品變廢為寶的,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巧手改造易拉罐等廢品 「改造破爛王」成「網紅」這幾天,「垃圾分類」絕對屬於熱詞,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在7月1日正式實施,上海成為全國第一個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上海垃圾分類也受到了全國矚目,各種垃圾分類段子更是走紅網絡。
  • 記者觀察:建築垃圾如何變廢為寶-加強源頭分類減量 實現良性循環
    記者觀察:建築垃圾如何變廢為寶-加強源頭分類減量 實現良性循環 2020-12-
  • 變廢為寶的垃圾回收
    可回收垃圾是指那些可以循環再生的垃圾,如生活中常見的紙類、塑料、玻璃、金屬、織物及瓶罐等,這些垃圾都能通過重新加工處理被再次利用,從而有效節省了資源,減少對環境的危害;不可回收垃圾基本上是指除了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如剩飯菜、瓜果皮核、動物內臟、盆景等植物的殘枝落葉等。
  • 資源循環利用 垃圾也能變廢為寶
    本報記者 鄧娟垃圾被稱為「放錯位置的資源」。每天,綿陽城區產生的生活垃圾約1200噸。如何讓這些資源重新歸位?近年來,我市積極推進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建起綿陽首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通過垃圾焚燒發電等處理方式,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100%。
  • 垃圾如何「變廢為寶」?——探訪北京東直門城市生態島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記者關桂峰 任超)大件垃圾快速拆解、廚餘垃圾「變身」香皂……正在試運行的北京市東城區東直門城市生態島,是怎麼讓垃圾「變廢為寶」的?記者前去一探究竟。城市生態島外景。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我時常在小區垃圾桶旁看到被居民丟棄的大件廢棄物。」家住東城區東直門街道工體社區的衛先生說,有人裝修後換了新的家具,扔掉破舊的沙發床墊等大件物品,收廢品的也不要。孫治中說,以前大件廢棄物主要依靠傳統人工拆解,清理運輸成本非常高,一輛大卡車只能運輸40張床墊到郊區的處理站。
  • 環保酵素讓廚餘垃圾變廢為寶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13日訊(通訊員 李文婧)近日,長沙縣星沙街道望仙橋社區發動居民家庭、餐飲門店、水果店、轄區單位食堂,製作環保酵素,將廚餘垃圾變廢為寶,從源頭上減量垃圾,打造垃圾分類新引擎。活動現場,來自長沙縣城管局的專家詳細介紹了垃圾分類的背景、分類方法與構建體系,以及長沙縣目前的實踐情況,從講政策、講法律的角度,說明了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隨後,來自長沙市的公益團隊對如何將廚餘垃圾中的植物部分製作成環保酵素,變廢為寶進行了講解,並進行現場演示。 什麼是環保酵素呢?
  • 溫十一幼:垃圾分類,變廢為寶
    2020年11月23—30日,溫州市第十一幼兒園雙樂園區於開展了「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一系列親子手工製作活動。呼籲家庭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共同提高環保意識,為擁有一份美麗家園而努力。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 有了它,溼垃圾變廢為寶,越多越好!
    最近有件事讓上海崇明建設鎮滧東村福點珠園幸福農場的曹漢生很是頭疼,原來是這個農場裡的葡萄熟了,番茄紅了,引得周圍各種鳥類紛紛駐足,搶先試吃。為什麼幸福農場的瓜果格外香甜呢?這恐怕就得從農場的溼垃圾回收,利用益生菌發酵說起了。
  • 你知道一些生活垃圾可以再利用變廢為寶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生活垃圾,你知道生活垃圾主要分為什麼嗎?生活垃圾主要是由廚房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組成的,現在有些垃圾是可以二次利用的例如廚房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你知道該如何變廢為寶嗎?
  • 樹木枝條加工成生物炭 綠化垃圾也能變廢為寶
    (原標題:樹木枝條加工成生物炭 綠化垃圾也能變廢為寶)
  • 「點石成金」每年增量數十億噸 建築垃圾如何變廢為寶?
    ——泰戈爾今日熱點「每年增量數十億噸 建築垃圾如何變廢為寶?」目前,國內建築垃圾增量每年達到35億噸左右,佔城市固體廢物總量的40%以上,是國內城市單一品種排放數量最大、最集中的固體廢物。建築垃圾增長過快,根源是房地產開發模式的弊端。
  • 垃圾分類:空酒瓶屬於哪類 你扔對了嗎?(附小調查)
    最近垃圾分類成為了全民熱點。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7月1日起,上海正式步入了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面對垃圾分類的大趨勢,愛喝酒的朋友們,空酒瓶屬於什麼垃圾呢?大家以為這是個送分題嗎?其實其中還真是另有玄機。
  • 裝修垃圾清運費標準,裝修垃圾清運費可以不交嗎?
    眾所周知,裝修時會產生裝修垃圾,而這種裝修垃圾也會讓人頭疼,因為很多業主對裝修垃圾收費知之甚少。今天小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裝修垃圾清理費的標準。你能不支付裝修垃圾清理費嗎?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吧!一、裝修垃圾清運費標準1.首先,我們應該清楚裝修垃圾。裝修公司收取的垃圾清理費具體負責將裝修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從室內清理到住宅物業的指定存放點。但是垃圾的清理和運輸沒有統一的標準,由業主和裝修公司協商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