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去日本,可以說是美好到起飛的一周,學到了好多!鯖(qing二聲)街道的「背魚」歷史太震撼,第一次嘗到了鯖魚專門店的料理,內容豐富的超市和香菜配甜品的搭配讓人震驚,以下學習筆記分享給各位~
逛市場是了解當地飲食最直觀的方式
豐洲市場是這次見學的第一站!今年10月11日才正式開張。
整個市場很新很乾淨,可逛的部分不太大,雖然少了些築地外圍的煙火氣,但是整整齊齊看著好舒適啊!簡直就是擺放整齊綜合症患者的緩釋場所~
作為日本最大的魚市,曾經的築地市場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雖然八十多年來一直是龐大、混亂、嘈雜的狀態,但充滿了市井氣息,是很多人都想要打卡的地方。據說最多的時候一天之內有3200噸、價值30億日元的水產銷售量,每天都有超過6萬人次的批發商來這個市場工作,為2500萬人提供食材。
原本是為了建2020年東京奧運會停車場,才說要搬家,但後來也沒有建,只是把築地市場海產品交易區搬到了這邊,築地市場外圍的小店還在,據說裡面會建成一個新的購物中心。
逛到一個魚攤,同行的前輩指著長滿花紋的胖魚說「你們瞧,這就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品種,挪威鯖魚」。鯖魚就是俗稱的青花魚,是日本的國民魚,富含歐米伽脂肪酸,營養很豐富,是日本人最常吃的一種家常食材,就跟我們吃帶魚一樣,家家戶戶都會吃,而且價格相當便宜,100日元一罐,折成人民幣也就六七塊的樣子,非常大眾。
我們第二天從東京到大阪的黑門市場、大丸百貨,也全部都是各種挪威青花魚食品。
黑門市場有點像菜市場,門口還有海鮮店,可以買了新鮮的青花魚直接讓師傅烤來吃,而超市大部分都是青花魚的調味預製品,加熱就能食用,口味非常的多,價格也很實惠,或者是用魚骨做的調味醬汁,拌飯煮湯都很好吃。
鯖魚專門店初體驗
來日本多次都沒有嘗試過青花魚專門店,這家店叫Sabar,是日本人對青花魚的稱呼,讀起來很像38哈哈,這家38在大阪、東京、京都有多家分店,人均200人民幣左右,比較親民。鯖魚壽司、冷菜、沙拉、茶泡飯、鐵板燒、各種口味的鯖魚串、燒烤煎炸漬樣樣好吃!
日本青花魚的吃法有很多。新鮮的青花魚可以直接做刺身;青花魚壽司也是比較家常和普遍的吃法;在炭火上烤熟,再撒上鹽巴,這種看似簡單的吃法,其實最好的保留了原味;或者用日式味噌醬和醬油煮熟,魚的鮮香混合了醬香,味道很誘人的。
古時沒有冰箱,將夏天捕到的鯖魚醃起來做成魚乾的方法,也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了日本人的冬日魚料理,吃的時候簡單洗掉糠,再用火燎一下,做成茶泡飯,能吃得超級滿足。除此之外做成青花魚醬,或是煮粥喝,也是在主婦當中很受歡迎的吃法。
社長給我們推薦了鹽漬挪威青花魚,但我個人更喜歡烤食和味噌煮的吃法,特別簡單,特別家常。甜點是黑芝麻冰淇淋,上面的小餅乾都是青花魚造型,全方位產品打造,全方位形象包裝,成品處理時間短,親民的口味和價格,難怪青花魚在日本超大銷量!
大型購物組織和令人嚮往的日本超市
為了了解青花魚在日本家庭中的消費構成,我們還去拜訪了日本生協。日本生協全稱叫做日本生活協同組合,是由消費者集體出資入股組織起來的專門為組合員(社員)服務的經濟組織。
簡單說就是滿足組合員各種消費需求的組織,在這種前提條件下,日本還衍生出一種與其他零售業態不同的商品購買模式——共同購買,就是把有共同需要的人放到一起,解決他們的消費需求。
生協擁有2800多萬家庭主婦作為忠實用戶,是日本最大的消費者組織,線下的900多家CO.OP實體店也相當特別。在國內,供銷社模式基本是生產者聯合會,比如說幾個原產地產的好多種東西,會被組織起來放到實體店供消費者來選購。
日本生協旗下的CO.OP實體店是由消費者主導的,店裡賣的不會是很前沿的產品,都是經過市場驗證了沒問題,大家都喜歡的,然後從這個類目裡面挑出品質比較高的放到店內售賣,這種銷售模式在國內還是不常見的。
像CO.OP這樣的大型連鎖超市在日本還蠻多的,Life、CGC都是大的超市集團,因為日本全職主婦很多,除了要忙家裡的事,超市就是他們日常出沒最多的地方,好多生鮮半成品買回去稍微加熱一下,淋個醬汁,就是完美的一餐,而且種類異常豐富。
社長跟我們講,說日本的半成品生鮮是先拿到別國做粗糙處理,比如去骨啊切塊兒啊,精細的調味是一定要本國來做的,味增煮,和蘿蔔醬油煮是最常見吃法,買回家溫水化開就能吃,很適合當地人的口味,又很方便快捷!因為近兩年家庭主婦開始步入職場,小包裝、即食品更受歡迎。
社長還說老一輩日本人更愛當地油脂比較低的青花魚,像日本近海的青花魚含油脂只有10%左右,挪威進口青花魚油脂大約在20%,烤著吃更香,更受年青一代的歡迎。
跟著生協一起,還拜訪了幾家株式會社,喔哈喲~日本流通產業株式會社太好吃了,會議室的夥食多到都不能讓人專心聽講了!
歐巴馬小浜和充滿故事的鯖街道
從東京開始,然後是大阪,神戶,鯖魚之旅的終點回到了最初的起點小浜(bing一聲),因為小浜的日文發音是「Obama」,和美國總統的名字一樣,還為這座小城帶來了不少遊客。小濱位於福井西南部,從大阪出發往返要6個小時,這裡被若狹灣環抱,有8公裡長的海岸線,兩側都有防波堤,自古就是海鮮水產集散地。早在飛鳥和奈良時代,天皇御廚都出自小濱隸屬的若狹國,所以這裡也被稱為御食國。
日本古代鯖魚運輸從若狹灣上岸,小浜鯖街道就是起點,因為小浜連結京都的街道,是運送魚類的交通線,鯖魚又是需求量最大的品種,所以才有了鯖街道這個名字。
當時因為交通不便,山路崎嶇,從這裡到京都的80公裡,真正特別新鮮的鯖魚,要捕撈上岸後,立即裝筐,運送去京都北面的出丁,都是腳夫背著竹簍兩三天跑完的,還有一種方法是把鯖魚曬乾後再運送出去,所以用「一夜幹」的方法處理好之後,再背去京都。在若狹歷史博物館,我們看到了腳夫背魚的雕像,艱辛程度是我們這代人難以想像的。
中午我們尋找餐廳的時候誤入了一片保存完好的文化保護區,都是很老很美的私人宅院,其中一個明治時期的料理店現在作為資料館周末開放。坐在當年餐廳老闆娘的工作檯,講解員大叔遞給我一個菸斗讓拿著拍照,可能我那天的look太像包租婆本人吧!
小浜街道深處,還藏著一家名叫醉月亭的海鮮料理店,竟然在小浜排名第一!!
而且這裡還是一家文物保護餐廳,保留了最原始的做法,出來的青花魚壽司還是當年的樣子。因為這個季節小鎮上沒什麼人,我們一行人進料理店點菜都把老闆娘嚇著了,材料不夠,說給我們湊湊哈哈~
霓虹國的夢幻下午茶
為什麼和香菜有關?
行程中有自己逛的時間,我和潘潘發現了兩家超有意思的店!其中一家老闆是個Traveler,店裡堆滿了他從世界各地旅行帶回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一眼能看到十年份過往經歷。
他給我做了杯egg coffee,說是去哪哪哪旅遊時學的,我沒聽懂,咖啡加生蛋液加肉桂粉,味道居然還挺好,打算回去找枚好蛋試一試。
另一家是超懂女人心的資生堂。銀座本店(位置好像是主街七丁目附近)賣化妝品的樓旁邊開了一棟甜點店,買完香香美美的直接去姐妹淘,真是解憂啊~
一樓是伴手禮,樓上兩層分別是下午茶店和西餐店,味道和出品以及服務都很好,日系法式風,精緻又清新,以為三個Set會吃出天價,結果價格居然比我們在大阪阪急百貨裡吃的Lisa Larson還便宜!!!潘潘還給我和YOYO姐買了小禮物,這兩個胸針跟主人太配了有木有?
不過,我在日本這些天發現好多店都喜歡用香菜裝飾甜品,然而配著吃並不好吃,誰能告訴我這是為什麼┓( ` )┏)
PS:這趟學習還有一個小驚喜,在神戶遇到了《你不懂咖啡》的作者誒!!!原來他是一個商社社長,可這憨萌的樣子,跟我印象中的美食作家怎麼也連不起來呀~